施化
中國已經誕生了物權法,意味著通向私產的沉重鐵門被推開了。現在需要的是,把頭探進門裏張看一下,私有財產到底有什麽魔力,使一個社會主義大國最終放棄對公有製的堅守,背叛了千百萬烈士為之流血犧牲的革命事業。
以土地私有來說。有人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現有的農村土地承包責任製,和土地私有製的分別,僅在於是否允許自由買賣,其餘的占有權是一樣的。這個意思是說,借一樣東西和擁有一樣東西,分別不大,反正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的財產終究要成為別人的財產,私有或不私有無所謂。相信這是私有產權剛剛開放後,代表中國主流意識的觀點。但是這個觀點不經分析,現在我就簡單地分析一下。
可以把私有財產假設為住宅。甲乙兩人各自住在一棟住宅裏,差別是,甲擁有這棟住宅,而乙隻是借用(不交房租,兩者可在同一起點上)這棟住宅。若幹年以後,變化就出現了。甲的住宅一定維護保養的比乙好,油漆更新,草地更綠,還自己更新了不少設備。乙卻沒有,房子不破爛已經算是好的。因為甲把住宅當成自己的財產在使用,用自己的東西和用人家的東西不一樣。這是對於住宅本身而言。
接著,兩人的命運也將不同。擁有自己財產的甲會具有產業意識,漸漸學會如何理財投資,也許用這棟住宅作抵押,投資了另一棟住宅。為了還貸,就努力接受教育提高創造技能。教育水平提高以後,個人的素質和生活質量也隨著提高,於是個人進步了,至少開始良性循環。而乙可能會原地不動甚至退步。原因是個人不再需要努力,而且沒有一個資本運作的起點,努力也白費,不會開始良性循環。
更進一步,隨著甲各種素質的提高,他將出現責任意識。比如說會關心周圍社會,關心環境,會提出法治和民主要求,主張改善社會公正和防止自然人文環境的惡化。因為他是業主,希望自己的產業處在一個良好環境中,希望安全地把產業移交給後代。而這些都是乙不需要的。相反,乙更需要的是法權界限的模糊和製度不健全,那樣就有混水摸魚的機會,隨時可以再多撈一票。
如果有人認為上麵的都是紙上談兵,那麽就看一下實際。環顧世界各國,凡是私有製為主的國家,都是充滿創造活力、文明先進、人們的幸福指數較高的國家。真正公有製的國家,可以數出來的隻有朝鮮古巴。越南和中國,已經開始向私有過渡。中國現在出現的經濟活力,主要是在改革開放也就是私有化開放之後出現的,不歸功於公有製。
但是現在出現了腐敗墮落,風氣敗壞,有人馬上指出,隻有公有製才能挽救這些。但是想一想,最主要的墮落敗壞,是出現在掌握公有財產的那些人,還是掌握私有財產的那些人身上?
曾被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封為”亞洲最富有女人”的龔如心,雖然腰纏萬貫,生活卻出奇儉樸,每月消費才3000港元,比一戶香港貧困家庭好不了多少。她平日最常吃的是被香港人指為“垃圾食品”的麥當勞漢堡包和炸薯條。 當然生活奢侈的富豪也不少,但是他們不以公器私用來敗壞社會風氣。查一下看看,凡是吃超級豪華筵席的,無不用的是公款。
公有財產所有者及其代言人,享完了豪宴,抹著油嘴,對一無所有的農民說,不可以給你們土地所有權,給了也會讓你們糟蹋掉。說這樣的話是不是太冷酷太不近情理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