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民主不是運動

(2004-04-06 23:10:48) 下一個

 

 

施化

 

不知道從哪年哪月開始,使用漢語的人們在表達“民主”一詞的時候,往往習慣在其後跟上一個完全不相關的詞“運動”。“民運”這個縮寫詞組就傳播得家喻戶曉。實際上,這一詞組有著極大的誤導之嫌。由於觀念上的誤區,導致了民主這一科學先進的理念,在中國土地上生根發芽的時間,推後了不知多少年,而且至今還少有致力於民主的人士開始省悟和給予更正。

 

本文試圖就民主的含義加以探討,目的不過隻是拋磚引玉和投石問路。由於民主和運動都是近代才出現的漢語詞匯,要真正搞清含義還是蠻費勁的。不過好在有了民主,我們就可以心平氣和地坐下來慢慢討論,不求在一天達成共識。

 

為什麽民主不是運動?不用搜尋書本,隻要觀察一下現實發生過的社會運動,就會了然:社會運動在物理形態上,常為自某一點發動,或由上而下,或由點到麵的浪潮。世界運動權威共產黨,不論延安整風,三反五反,反右,四清,還是文革運動,都有相同之點,那就是,由少數人策劃在先,大多數人盲目跟隨,隻計目的,不顧危害,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結果往往有頭無尾或不可預測。所以說,任何運動的特征都違背民主,結果也不一定導致民主。

 

民主是什麽?我個人以為可以這樣解釋:民主就是一個社會中盡可能多的成員所懷有的平等地追求公正和完善的理念。這一理念讓人們不分高低貴賤地坐在一起討論如何糾正錯誤,最後製訂出共同遵守的遊戲規則並監督執行。民主可以形成製度,但僅有製度也不一定能實現民主。民主是多數人的精神財富而不是少數人的身價標簽。如果人類打算把人性的升華而不僅僅是經濟發展指標當成自己的最終目標的話,民主就是目前能夠找到的實現這個目標的最好方法。民主不一定代表效率,但一定代表公正。專製有時候產生效率,但往往短暫。中國秦代的長城創造了生產力的奇跡,但秦王朝的專製意識,使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在兩千年後,還步履維艱地追趕著世界的先進和文明。

 

民主是人的內在屬性。正象羅伯特·達爾在《論民主》中所論述的那樣,“內在的平等”是“一種道德判斷”。一個人的生命、自由和幸福,比別人的生命、自由和幸福,內在地既不優越,也不低劣。因而,每個人都內在地把別人當作在生命、自由、幸福和其他一些基本的物質和利益方麵與自己擁有同等要求的個體,尊重,對話,相互調整和寬容。

 

運動的內涵違背民主精神。比如,容忍異己是重要的民主精神之一,運動就絕不,運動掃蕩異己。民主精神應該是多元的,民主的實質與目的就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每一個人”,運動就否認多元化,運動一定要旗幟鮮明,劃幫分派。民主是溶化在血液中,靠長期潛移默化約定俗成運作的,運動就無此特征,運動隻能是大起大落,今是昔非。

 

所以,國人至今還把民主和運動綁在一起,開口閉口的“民運”,實在是陷進了一個巨大的誤區而不自知。有人把民主設為禁區,有人把民主置於誤區,這又實在是今日中國“與時俱進”過程中的大悲哀。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