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論”還是“效果論”
(2004-03-30 20:38:57)
下一個
“動機論”還是“效果論”
施化
一個人,在觀察和判斷的時候,尤其是對人對事,可以用“動機論”,也可以用“效果論”。“動機論”就是“隻看動機不看效果”;“效果論”就是“隻看效果不看動機”。當然也可以不偏不倚地說,“既要看動機,又要看效果”,但實際上,這和說同時“既要穿鞋,又要光腳”意義差不多。
說穿了,“動機論”和“效果論”,是兩種不同和對立的思想方法。由於運用不同的思想方法,人們認識和改變周圍世界的結果,也絕然不同。
以亞洲文化、亞洲價值觀為主導的人群,以“動機論”為主;以西方文化、西方價值觀為主導的人群,以“效果論”主。
“動機論”者認為,一個人無論做什麽好事,比如捐款、行善、幫助窮人,隻要他的動機不好,比如有個人野心或為了抵消自己過去的罪惡等等,都不值得肯定。不肯定意味著不鼓勵不提倡,下一個想做同樣事情的人就可能不會出現。相反,如果動機是好的,比如“為了解放全人類”,“反修防修”,不管給社會造成多大災難,死了多少人,都可以原諒。原諒的意思就是,下一個做同樣事情的人,也完全可以被接受,得到鼓勵和提倡。
“動機論”隨意性很強。所謂動機,就是思想。思想是內在的、隱藏的、千變萬化的,既不可觀察又不可測定。“動機論”者隻好從一個人的片言隻語來推測他的動機而將他定罪。僅僅推測而已,與實際狀況相差多遠隻有天曉得。所以在“動機論”的大環境中,判別是非對錯有罪無罪的重要標準,往往就是某個權威人物的推斷。權威程度越高推斷越可信。萬一權威人物推斷錯了怎麽辦?錯就錯了,等權威人物失掉權威或者死了以後再平反糾錯或不了了之。
“動機論”可以不分是非、不計善惡,如果走向終點甚至有可能走向反人類。在“動機論”者那裏,“動機”就是價值判斷的最高標準,其餘的可以忽略不計。“發展經濟”是一個很好的動機,至於在某個地區發展經濟的結果,是使土地沙漠化,水源枯竭,空氣汙染,人的貧富差別加劇,道德水平惡化,貪汙腐敗盛行,犯罪和傳染病叢生,等等,都無關緊要,也不影響該地區領導人的政績,因為“動機”是好的就是好的。
“動機論”在國際上可以把應當交接的朋友推向敵人,也可以把潛在的敵人引為朋友。同樣是投資或者經濟援助,“動機論”隻看對方的動機。動機不好,給再多好處也不領情,盡管你資助的大學裏出來的全是國家棟梁。動機好,哪怕你哪天逼債連本帶利收回“援助”,也是好兄弟老大哥。有時候,對方動機的定性取決於自己的動機,美化你或醜化你,全根據鬥爭的需要。
“效果論”者認為,一個人無論有多強烈的殺人動機,隻要沒有成為事實,就不是殺人犯。一個人在機場安檢麵前開玩笑,說自己鞋底有炸彈,即使沒有傷人動機,客觀上對安全造成危害,還是應該被罰,以免真的恐怖分子也來開玩笑。
“效果論”是老實人的思想方法。既然思想是無法追究的,幹脆就根本不管你怎麽想,怎麽說。在“效果論”的大環境中,沒有思想罪、言論罪。同時,哪怕你有三寸不爛之舌,把天下的好話都說絕了,也沒人相信你:做一件出來看看。事實千萬遍地教訓人們:就象好的動機會產生壞的效果一樣,壞的動機也常常產生好的效果。實事求是判斷事件的結果,比起空穴來風地追尋動機,既簡潔了當,又是非分明,很少有可能發生誤判,也不會模糊是非的邊界,讓不該受罰的人被罰、不該受獎的人受獎。隻看效果不看動機,做錯多少就否定多少,做對多少就肯定多少,費那個閑心思去挖掘你的動機,才不幹這種蠢事。
200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