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災害”是如何變成“無災”的。

(2007-03-04 23:04:30) 下一個

有個被丁抒等稱為學者的人,叫金輝。這裏也有人推崇他。這個金輝是著名“消災”大王,人說“破財消災”,自我安慰罷了,他不破任何人的財,卻也能消災,十分了得,他能把“三年自然災害”消去,不見得,請看:

引述『全國的幾百個水文站資料,匯編成表,將每年的旱澇情況分為澇、偏澇、正常、偏旱、旱五個等級。其結論是:1959年13個澇、34個偏澇、35個正常、25個偏旱、13個旱,全國平均指數為-0.075;1960年14個澇、21個偏澇、33個正常、44個偏旱、8個旱,全國平均指數為+0.092;1961年12個澇、36個偏澇、28個正常、29個偏旱、15個旱,全國平均指數為-0.008。都接近0(正常)。』
見金輝的“三年自然災害備忘錄”,《社會》,1993年5月號。網上很容易找到。

就完完全全按金輝的數字來看看怎麽回事吧 :

_______澇災(水文站)__占%_____旱災(水文站)__占%____正常(水文站)___占% 

59年_______47個,____39.2%_______38個,____31.7%_______35個,____29.1%

60年_______35個,____29.2%_______52個,____43.3%_______33個,____27.5%


61年_______48個,____40.0%_______44個,____36.7%_______28個,____23.3%

他進一步“創造性地”利用“澇的程度分成-1、-2、-3……,旱的程度分為+1、+2、+3……”,相加總和,旱澇一抵消,得出59年全國旱澇指數為-0.075,60年為+ 0.092;61年為-0.008,都十分接近0(正常)。也就是說,59~61年,比平常年份更“風調雨順”,我佛慈悲,阿彌陀佛。或者,Oh,Lord!

在這三年,明明旱、澇災區占了70%以上(正符合國家統計的數字),硬是“活生生地”可以統統“視而不見”。

這麽有才的人來說三年自然災害,那三年能不接近零(正常)嗎?難。

山東的水災,山西的旱災來“彌補”;河南的“大水”可以蓋住河北的“大旱”;湖北旱了,用湖南太多的雨水來對衝,廣東水多了,正好解救廣西的天旱……金輝太有才了。

這種低劣的把戲,竟然被許多持“都是人禍”觀念的人,ZT來,ZT去,多次引用,butdie引述,丁抒引述、唐德剛大概還沒來得及?……而且都成了你們文字當中觀點、結論的最主要基礎、最主要依據,你們都毫不遜色於金輝,都太有才了。

這樣的文字,不是宣傳資料是什麽?希望年輕人去看一看金輝的文章,明白其中“真締”,今後凡是以這種辦法來說“三年自然災害”或“三年困難時期”的,其可信度,自己能得出獨立的判斷就行。

不是說“曆史是發生了事,不可更改麽?”59年報告了澇災的47個水文站、旱災的38個水文站,60年報告了澇災的35個水文站、旱災的52個水文站,61年報告了澇災的48個水文站、旱災的44 個水文站,和其餘報告正常的水文站,他們見證發生了的事,能更改麽?金輝改了,你butdie、丁抒、唐德剛之流不是跟進了嗎?

說你在篡改曆史(你貼的這些文字),換取“錢財”了?無恥之徒!

不怕任何挑戰、辯論,因為這是太簡單的邏輯了,太明顯忽悠人了。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