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wu622

討論時事中的數字和邏輯問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科技超過日本(5) 煤炭

(2014-09-28 08:53:52) 下一個

  中國的煤炭勘探和開采技術領先日本

1) 勘探
我國初步建立了中新生代和晚古生代大陸成礦理論,發展了多項找礦預測的新技術和新方法,提出一係列大礦和大型礦集區的靶區。
我國的高煤階煤層氣勘探開發理論和技術突破推動沁水盆地實現煤層氣規模化開發。
我國在深部煤炭資源分布、安全開發和煤層氣開發的有關基礎研究取得良好成果。
 

  中石油東方物探在非油勘探領域形成了煤田高精度三維數字勘探技術。東方物探應用高精度地球物理技術,準確查明了煤礦地質構造、找準致災地質因素。目前,東方物探通過全數字“兩寬一高”為核心的高精度地球物理技術高精度三維地震與非地震電法勘探資料密切結合,解釋小斷層的精度由原來落差5米以上提高到2米至3米。
 

  2) 開采
  我國相繼研製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20噸、300噸、363噸等係列交流傳動電動輪自卸車和鬥容分別為55立方米、75立方米的礦用挖掘機,標誌著我國大型露天礦單鬥—汽車成套設備產品實現了從“跟隨”到“引領”質的飛躍。
2009年,中煤集團下屬裝備公司成功試製了ZY17000/33/75D型電液控大采高煤礦液壓支架,工作阻力17000千牛、支護強度1.46兆帕、支護高度7.5米,創造了世界紀錄。

  2009年,太原重型裝備集團公司成功下線的工作麵年產1000萬噸的MG1000/2500-WD型交流電牽引采煤機,居世界先進水平。
2009年,西安煤機公司生產的單機工作麵年產達1000萬噸的超大型采煤機。
2010年,晉煤又造出7.6米的礦用液壓支架,再創世界最高紀錄。
2010年,張家口煤機公司研製出的BH38/2×400型全自動滑行刨煤機,在生產能力、裝機功率等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了國際水平。

  2011年,太原礦山機器集團公司研製成功世界最大功率3000千瓦采煤機。

  國家智能製造發展專項《煤炭綜采成套裝備智能係統》項目落地後,科研成果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紅柳林、錦界煤礦采用先進智能化開采。
2013年,石煤機公司自主研製成功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異形軌軌道係統。

  2013年9月,天地科技公司研製的大型煤炭綜采成套裝備智能係統項目通過驗收。
 

  日本小鬆公司的一些挖掘機還是不錯的。但綜合比較中日的煤礦勘探和開采,日本比不上中國。
 
上一章:中國科技超過日本(4) 特高壓輸電
下一章:中國科技超過日本(6) 石油
回目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xwu622 回複 悄悄話 《山西煤機“煤炭綜采成套裝備智能係統開發與示範應用”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2015-08-18 來源: 中國振動機械網
http://www.findzd.com/industry/116882.html
xwu622 回複 悄悄話 6月26日,國家“十二五”智能製造裝備發展專項“煤炭綜采成套裝備智能係統開發與示範應用”項目,在太原通過了山西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實現了我國智能型千萬噸綜采裝備高端製造的自主化、國產化,並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該設備在山西西山晉興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斜溝煤礦18201綜采工作麵進行示範應用,工作麵最高日產達到3.2萬噸,最高月產85萬噸。
據專家介紹,該設備集成了國內外的最先進技術,工作麵操作人員可由正常的12人至16人減少到4人至6人,人均效率提高50%,安全生產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標誌著我國向實現“工作麵無人采煤”邁出了重要一步。

《千萬噸智能綜采成套裝備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2015-06-30 中國煤炭報
http://www.coalchina.org.cn/detail/15/06/30/00000002/content.html
xwu622 回複 悄悄話 我國燃煤發電機組創3項世界之最
2015-11-20 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李予陽

  中國國電集團今天宣布,我國自主設計、製造的百萬千瓦超超臨界二次再熱燃煤發電機組在江蘇泰州建成。這是世界上首次將二次再熱技術應用到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也是我國火電技術在高參數大容量機組方麵徹底擺脫國外知識產權束縛的一次重大突破。該工程由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上海電氣電站集團三方聯合攻關,機組脫硫、脫硝裝置同步投運,具有機組參數先進穩妥、機組效率世界領先、環保排放指標最優等特點,是推動我國能源科技革命的重要舉措。全麵建成投產後,泰州電廠也將成為江蘇省最大火力發電基地。

  該工程集中展現了我國多年來燃煤技術發展水平,成功打造了更高效的清潔燃燒火電機組。設計發電效率47.92%,高於當今國內外最高水平;發電煤耗256.2克/千瓦時,比當今世界最高水平低6克/千瓦時;煙塵、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為4.58mg/Nm3、20mg/Nm3、36mg/Nm3,實現超低排放,代表了世界領先發電技術。

http://tech.ce.cn/news/201511/20/t20151120_7070039.shtml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