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wu622

討論時事中的數字和邏輯問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百年國策(三) 中國人口最佳數量

(2013-05-29 14:47:17) 下一個

中國人口最佳數量是多少?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
孫本文先生在1957年發表《8億人口是我國最適宜的人口數量》,成為中國適度人口研究的開山之作。[1]
200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所李小平提出,中國人口發展的長遠目標應是:100年後人口力爭降到8億,200年後降到3億,無論如何不高於5億。[1]
2010年廣東省計生委主任張楓表示,我國最佳的人口數量應該是10億。[2]



中國的最佳人口數量是由中國的自然資源決定的。而這個自然資源主要是指糧食和能源。

一。糧食
一般來說,中國現在的人口超過了糧食生產能力。
東北土壤因為腐殖質氧化造成肥力下降,黑土變成灰土,灰土變成黃土。根據黑龍江省農委定點監測檢測數據,2010年黑龍江省耕地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為26.8克/千克,比1982年的43.2克/千克下降了38.0%。0—20厘米耕層土壤全氮含量平均為1.84克/千克,比1982年減少15%;土壤速效鉀含量平均為146.8毫克/千克,比1982年下降了49%。[9]

華北因為農業用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整個華北平原地下水形成漏鬥狀,甚至導致地麵下沉。其中最大的一個漏鬥麵積達8800多平方公裏,大約是北京市市區麵積的12倍。即便是南水北調的水進京,也很難徹底改變北京水資源相對短缺的情況。[8]



南方耕地因經濟發展而大幅減少。

西部的坡地造成水土流失。全國耕地按坡度劃分,6~15度(可發生中度水土流失)耕地2026.5萬公頃,占15.0%;15~25度(水土流失嚴重)耕地1065.6萬公頃,占7.9%;25度(禁止開荒)以上的耕地549.6萬公頃,占4.1%。[10]

小農生產雖然單位麵積產量高,但勞動強度大,回報低,必將被單產較低的大規模農業取代。


中國應當在東北實行輪作以保持土地肥力,華北減少冬小麥種植麵積以穩定地下水,內蒙退耕還草,西部坡地和梯田退耕還林以保持水土,用大規模農業取代小農生產,實現理想的農業生產生態循環,使山青水清地綠。這樣做估計會使糧食產量下降一半,可以供養7億人口。

我認為,與其努力壓榨最後一分水土資源,養活15億人;不如節製人口,搞生態農業,7億人生活在園林般的國土上。與其把公路修到山村,不如把山民遷下山,退耕還林。

長遠看,人類將來可能人工合成葉綠素,利用陽光、水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製造食用澱粉,解決糧食問題。在這種可能變為現實之前,糧食是製約人口數量的最主要因素。

二。能源
人類對能源的需求不僅是做飯、取暖和照明。工業農業的機械化、自動化,機器人、交通、通訊等都需要大量能源。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均能源消費在不斷增長。

中國的石油和鈾的儲量都不太多,77.8%的能源是煤炭[3],而煤炭生產運輸成本高,汙染重,不如石油和核能。中國煤炭已過度開采,山西省已有1/8的國土麵積成為采空區。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達57%[4]。如果世界石油價格暴漲,中國經濟將受到巨大衝擊。

可再生能源方麵,中國的水力發電已經把比較容易開發的水電資源都開發了,未開發的水電資源主要在西南的崇山峻嶺中。風力發電產量很小且不穩定。至於太陽能發電,中國日照充足的地區隻有西藏。

現在一些關於確保中國能源運輸線安全的議論[5],從一個側麵說明中國的能源資源不足以支持現在的人口數量。

2011年中國的人均能源消費量為2.59噸標準煤,約為世界平均水平。而美國為人均11.6噸,是中國的4.4倍[6]。中國是生產大國,所以消費者直接消費的人均能源大約隻有美國的1/10。從能源的角度來看,中國的最佳人口遠低於7億。反過來說,中國如果決定使人口保持在7億或更多,現在就必須下大力氣發展新能源。

據說可燃冰可以為人類提供千年的能源,核聚變發電可以為人類提供萬年的能源。但是可燃冰和核聚變並非可再生能源,而且從人類發展史來看,千年萬年也很短暫。最終還是要靠太陽能。中國一個可能的選擇是在西藏建立10萬平方公裏的太陽能電站,把電輸到東部。

***********************

現在有不少發展中國家人口惡性膨脹,為發達國家提供了廉價勞動力,還要感謝外資提供了“就業機會”。美國人工緊缺時就放寬移民限製,吸收墨西哥非法移民到美國從事低端體力勞動。經濟蕭條時就收緊移民政策,把非法移民趕回墨西哥。德國隊土耳其,法國對阿爾及利亞也有類似政策。這些發展中國家成了發達國家的人工蓄水池,把絕大多數資源用於謀生,以致經濟發展緩慢。這又反過來增加了就業壓力,壓低了世界勞動力價格。

中國要避免上述發展中國家的教訓,就必須把人口控製在本國資源可以支持的範圍內。從生態資源的角度來看,“盡管中國的人均生態足跡低於全球平均水平,且大大低於歐美國家,但消耗的生態資源也已是生態承載力的2.5倍,這意味著需要2.5個中國的自然資源量才能滿足需求。”[7] 我認為中國的資源支持7億左右人口比較適宜。

當然,最佳人口數量是動態的。當科技的發展使糧食、能源的生產增加,最佳人口數量會隨之上升。當人民生活對資源的需求增長,例如更多地使用暖氣和空調,則最佳人口數量會隨之下降。

最佳人口數量很難由單純計算得出準確數值。可行的方法是“摸著石頭過河”:當資源不足時降低人口數量,當資源充足時增加人口數量。

要使人口數量下降不能操之過急,要考慮人口構成和民眾接受能力。例如在老齡人口比例過大時要放寬生育限製。要使中國人口達到最佳數量可能需要100-200年的時間。要限製移民,勞動力不足時要靠提高生產力或鼓勵生育而不能從國外移民。可以先設定第一步目標: 每年出生人口1500萬。按人均期望壽命80歲計算,總人口穩定在12億。


恩格斯在1881年2月1日致K.考茨基的信中明確提出:“人類數量增多到必須為其增長規定一個限度的這種抽象可能性當然是存在的。但是,如果說共產主義社會在將來某個時候不得不像已經對物的生產進行調整那樣,同時也對人的生產進行調整,那末正是那個社會,而且隻有那個社會才能毫無困難地做到這點。”(《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145頁)。

人類最終是必須把人口限製在地球資源可以支持的範圍之內的。中國可以先行一步,把人口限製在中國資源可以支持的範圍之內,為世界各國做出榜樣。

**********************************

順便討論一下養老的問題。見到很多文章討論養老金夠不夠用的問題,其實養老金問題並不重要,養老問題在本質上是一個消費品的生產和分配的問題。
  如果社會能生產出足夠的消費品,養老金不足可以提高或補貼。
  如果社會不能生產出足夠的消費品,物價會上漲,養老金會縮水,不夠養老的。

  舉一個例子。如果社會生產的糧食足夠全部人口的需求,那麽即使養老金不足,政府也可以給退休人員免費發放食品,絕不可能讓糧食積壓腐爛,同時讓退休人員捱餓。而如果社會生產的糧食不夠全部人口的需求,那麽即使養老金充足,政府也必須製定政策限定退休人員的食品供應,以保證工作職工的必需。

  其實,中國現在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科技發展都在為未來倒金字塔人口狀態做準備。當將來退休人員比例大時,可以減少基礎設施上的投入,保證有足夠的資源用於消費品的生產。


[1] “中國人口數量:究竟多少億才合適?” 《人口研究》 2002年 第4期
http://www.cqvip.com/Main/Detail.aspx?id=10316850
[2] “中國2033年將實現人口零增長 最佳人口數量是10億” 《信息時報》 2010-05-12
http://finance.ifeng.com/news/20100512/2175871.shtml
[3] 《中國統計年鑒2012》
http://wenku.baidu.com/view/46fb8318b7360b4c2e3f6410.html
[4] “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升至57%” 《中國的能源政策》白皮書 2012-10-24
http://business.sohu.com/20121025/n355651358.shtml
[5] “保障能源安全,中國要有更多作為” 《國際能源網》 2009-12-17
http://www.afzhan.com/news/Detail/14507.html
[6] 《2012中國能源發展報告》 中國能源研究會 2012年9月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9/03/c_112931718.htm
[7] “地球生態超載:提前4個月用完本年度可再生資源”《新京報》 2013-08-21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3-08/21/c_125211642.htm
[8] 《華北地下水超采嚴重 形成世界上最大“漏鬥區”》 2014-05-07 時政新聞中國廣播網 杜震 方亮
http://news.qq.com/a/20140507/011209.htm
[9] 《研究稱東北黑土地麵臨土層變薄肥力下降威脅》 2013-11-04 人民網-人民日報
http://news.youth.cn/gn/201311/t20131104_4139303.htm
[10] 《關於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主要數據成果的公報》 2013-12-30 國土資源部
http://www.mlr.gov.cn/zwgk/zytz/201312/t20131230_1298865.htm


上一篇:人類的發展   下一篇:機器人(智能自動機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