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並非最優化。這些年來我們常見的一個現象就是凡是利潤豐厚的行業,大家一擁而上,紛紛建廠。然後生產過剩、競相殺價、惡性競爭。最後導致大量企業倒閉。
2004年光伏產業利潤高,中國有400家光伏企業上馬,2009年350家倒閉。[1] 如果市場經濟真的好,倒閉的350家企業就不會把資源配置到光伏行業。
完全市場經濟必然導致經濟危機。完全市場經濟在曆史上曾造成多次世界經濟危機,並引起兩次世界大戰。
那麽為什麽二次大戰後沒有再發生導致世界大戰的經濟危機呢?
西方國家不是加強市場經濟,而是通過政府幹涉、限製市場經濟來化解經濟危機,緩和社會矛盾的。例如,
1981年至1982年,法國掀起了第三次國有化浪潮,主要原因是在經曆了經濟高速增長期後,法國經濟出現了嚴重的比例失調,市場供需矛盾突出,國內生產能力不能充分使用,使經濟增長放緩。為啟動生產,緩和社會矛盾,法國政府於1982年2月頒布了國有化法律,決定采取大規模的國有化措施。要求擁有2000名職工以上的工業企業都要收歸國有,銀行全部實行國有化。[5]
美國2009年金融危機,花旗銀行和通用汽車瀕臨倒閉邊緣。按完全市場經濟的觀點,應當發揮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資源配置功能,讓這兩家劣質公司倒閉,使資源可以合理地配置到優良企業去。但美國政府反其道而行之,收購了花旗銀行36%的股份[6],通用汽車70%的股份[7]。使這兩家劣質公司得以存活,繼續占有資源。由此避免了大批企業倒閉、工人失業的經濟危機。
法國和美國的做法並不是偶然的。1936年凱恩斯發表《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之後,西方國家就擯棄了陳腐的完全市場經濟理論,轉而實行政府有計劃地直接幹預經濟。實際上,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各有長處和短處,二者是對立的統一。我們要做的是尋找二者共存的最佳比例:是三分計劃七分市場還是七分計劃三分市場。而且要找出二者的最佳結合方式:用計劃經濟的前瞻克服市場經濟的盲目,用市場經濟的靈活彌補計劃經濟的呆板。
再有,市場經濟的資源配置在很多情況下對國際資本來說是最優,但中國民族產業來說是最劣。2010年的數據顯示,在國內碳酸飲料市場上,位於行業第一的可口可樂市場份額占52%,百事可樂以45%左右的市場份額位於行業第二,兩家合計97%。[2] 中國的碳酸飲料企業可以說是全軍覆沒。中國的名牌產品或者被外資並購,或者被外資擠垮,所剩無幾。國際資本掌握著雄厚資金、先進技術、科學管理。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的結果就是國際資本的大魚吃掉中國民企的小魚。
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大規模跨國公司,掌握著雄厚資金、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
中國
如何在軟件行業和微軟競爭?
如何在計算機中心處理器行業和英特爾競爭?
如何在大飛機行業和波音競爭?
如何在超市行業和沃馬特競爭?
如何在碳酸飲料行業和可口可樂競爭?
如果競爭成功,中華民族就可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不成功就隻能做西方的附庸。即使那些為獲取短期暴利而努力推動國企私有化的人也將被國際資本踩在腳下。
幾十年的實踐表明靠民企是不行的。民企沒有資金,沒有技術。靠一個人或一個家族的能力去和跨國公司競爭的成功率實在太低。即使這個老板成功了,他加入外國籍,企業就變成外企了。
30年來有國際競爭力的民企隻有一個華為,還是靠了政府優惠訂單發展起來的。
中國30年來的國企私有化已經使外企控製了中國大多數行業。
2011年在華外企的利潤約為3500億美元。按現在市價折合122.8億兩白銀,是辛醜條約39年賠款總額9.8億兩的12.5倍。沒有硝煙戰火,不費一槍一彈,發達國家每年取得八國聯軍的十二倍戰果。
結論是隻有靠國有企業,集中全國人力物力,先在幾個主要行業爭取領先地位,再帶動其它行業,最終實現全麵優勢。
中國國有企業競爭力強,使美國副國務卿霍馬茨很憂慮:
霍馬茨曾表示,中國國有企業借力政策支持,實現了規模經濟,降低了運行成本,提高了銷售和投資新技術的能力,進而提升了總體競爭力。與此相對應,美國公司不僅在中國市場與中國國企競爭處於不利境地,而且在美國市場甚至第三國市場中也麵臨被動局麵。由此他得出結論,中國模式“扭曲”了競爭,並在多方麵對美國的就業和競爭力構成了直接威脅。
美國的對策自然是操控中國部分精英來打擊瓦解中國國有企業。國內有不少政府和民辦的機構在推波助瀾,遙相呼應。
中國不僅需要防止僅存國企私有化,還應在已經私有化的關鍵行業中重建國企。
[1] 《我國350家光伏企業倒閉 幸存企業冀望國內市場》 2009年03月04日 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作者: 王兵
[2] 《百事可樂可口可樂紛紛瘦身變相漲價》 2011年05月23日 《中國網》
[3] 《西方國有企業發展與改革曆程及其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東北亞論壇》 2004年01月20日 作者:紀玉山 張躍文
[4] 《美國政府將增持花旗股份至36%》 2009年02月27日 新浪財經
[5] 《通用汽車或被國有化 美國汽車業走向社會主義》 2009年05月27日 人民網-國際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