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們從過度計劃經濟出發,摸著石頭過河,已經找到了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的最佳比例,已經過了河。但自己不知道已經過了河。又在向過度市場經濟發展,背離最佳比例而去。
有些人認為“過河”就是要實現完全市場經濟,以為政府隻需“宏觀調控”,則“自由市場經濟的巨大優越性”就能使中國經濟順利發展。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所謂"完全市場經濟"是亞當·斯密1776年出版的《國富論》中分析的自由市場。亞當·斯密認為自由市場表麵看似混亂而毫無拘束,實際上卻是由一雙被稱為“看不見的手”所指引,引導市場生產出正確的產品數量和種類。如果自由競爭受到阻障,那隻“無形的手”就不會把工作做得恰到好處。
"完全市場經濟"理論適應當時的資本主義生產力水平,起到了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的作用。隨著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發現"完全市場經濟"有三個缺陷:盲目性、壟斷性和工人貧窮化。"完全市場經濟"理論不適應新的生產力水平,過時了。
一。盲目性。即使科技發展了,人們也不可能完美地預測未來。在經濟好的時候,人們往往過於樂觀,大幅擴張生產能力。這種擴張帶來更大的需求,又反過來促進了進一步的擴張,造成泡沫。當泡沫破裂時,人們大幅壓縮生產能力。這種壓縮使需求下降,又導致了進一步壓縮。在資本主義初級階段,這種經濟波動是局部的。當資本主義生產規模覆蓋一個國家,這種波動就是該國的經濟危機。當資本主義生產規模覆蓋很多國家時,這種波動就是世界經濟危機。
這些年來我們常見的一個現象就是每當出現一個利潤豐厚的行業,大家一擁而上,紛紛建廠。然後生產過剩、競相殺價、惡性競爭。最後導致大量企業倒閉。例如2004年光伏產業利潤高,隨後中國有400家光伏企業上馬,其中350家在2009年光伏產業下滑時倒閉。[1]。這就是市場經濟盲目性的表現。
二。壟斷性。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經營好的企業擊敗差的企業,逐步壯大規模。規模大的企業更容易擊敗差的企業,良性循環,最終形成壟斷。而壟斷是有害於經濟發展的。尤其是國際資本在全世界的壟斷壓製了發展中國家的進步。
三。工人貧窮化。隨著生產和科技的進步,勞動力剩餘成為普遍現象。失業的壓力使得工人在薪資談判中處於不利地位,造成工人的貧窮。
由於"完全市場經濟"的理論過時了,新的經濟理論紛紛出現。要點是政府參與經濟運行。
針對"完全市場經濟"的盲目性缺陷,1936年凱恩斯出版了《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凱恩斯理論的要點是:在出現經濟波動時政府應當直接參與經濟運行,在經濟蕭條時,政府借錢花,增加消費和投資,使經濟熱起來; 在經濟過熱時,政府減少開銷,償還債務,使經濟冷下來。
針對"完全市場經濟"的壟斷性缺陷,美國國會1890年通過了世界上最早的反壟斷法《謝爾曼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達國家紛紛通過了類似的法律。
針對"完全市場經濟"的工人貧窮化缺陷,馬克思在1867年出版的《資本論》及其後一係列著作中作了分析。馬克思認為企業的利潤是工人創造的,因此應當歸工人所有。用我們現在的語言來說就是勞動性收入是正當的,財產性收入是可恥的剝削。並由此得出結論:貧窮的工人將組織起來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嚴格來講,馬克思分析的不是經濟本身的運行,而是利潤的所有權,或者說是利潤分配問題。
1917年俄羅斯根據馬克思的理論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又出現了一係列社會主義國家。這些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完全計劃經濟。 這使得"完全市場經濟"理論的三個缺陷更加明顯。西方所有發達國家紛紛摒棄陳腐的"完全市場經濟",轉而采用政府參與經濟運行和市場經濟相結合的新經濟理論。
例如, 1981年至1982年,法國掀起了第三次國有化浪潮,主要原因是在經曆了經濟高速增長期後,法國經濟出現了嚴重的比例失調,市場供需矛盾突出,國內生產能力不能充分使用,使經濟增長放緩。為啟動生產,緩和社會矛盾,法國政府於1982年2月頒布了國有化法律,決定采取大規模的國有化措施。要求擁有2000名職工以上的工業企業都要收歸國有,銀行全部實行國有化。[2]
再如,美國2009年金融危機,花旗銀行和通用汽車瀕臨倒閉邊緣。如果按"完全市場經濟"的觀點,美國政府應當發揮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資源配置功能,坐視這兩家劣質公司倒閉,使資源可以合理地配置到優良企業去。但美國政府反其道而行之,收購了花旗銀行36%的股份[6],通用汽車70%的股份[3]。使這兩家劣質公司得以存活,繼續占有資源。由此避免了大批企業倒閉、工人失業的經濟危機。
雖然這些新理論依舊存在各種不足,但比起“完全市場經濟”來要先進的多。
如果把發達國家早已擯棄的陳腐的“完全市場經濟”奉為至寶,在中國全麵推行,將給中國帶來巨大災難。
[1] 《西方國有企業發展與改革曆程及其對我國的借鑒意義》 2004年01月20日 《東北亞論壇》 作者:紀玉山 張躍文
[2] 《美國政府將增持花旗股份至36%》 2009年02月27日 新浪財經
[3] 《通用汽車或被國有化 美國汽車業走向社會主義》 2009年05月27日 人民網-國際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