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漢堡王近幾年在美國的表現不甚理想,和市場領導者麥當勞的差距愈發明顯。究其原因,是漢堡王放棄了原本非常成功的進攻戰略。這裏將回顧漢堡王在美國的戰略得失,供中國企業參考。
錯失領導地位
漢堡王和著名的皇堡(Whopper)誕生於1950年代中期,正好趕上了1960年代美國快餐行業迅速成長的黃金時期。在60年代,漢堡王著力推廣它最受歡迎的皇堡,其廣告富有韻味:“漢堡越大,漢堡越好”,以及“請用雙手拿”。漢堡王在美國迅速壯大,連鎖店數量急速增多,其發展勢頭直指領導地位。然而這時,它的快速擴張遇到了資金短缺的障礙,在上市計劃失敗後,接受了皮爾斯百利公司(Pillsbury Company)的合並建議,後者保證為漢堡王提供資金。
但是在合並後,皮爾斯百利公司並沒有遵守承諾,而是削減了漢堡王的擴張計劃。這就給競爭對手們留下了可乘之機,漢堡王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它們的迅速崛起。特別是麥當勞,發展速度異常迅猛,向漢堡王奮起直追。到1970年代早期,麥當勞的店數已經遠遠超過漢堡王,成為顯而易見的市場領導者。漢堡王被迫屈居第二。
市場格局一旦確立,就很難改變。領導者若沒有重大失誤,就會長久維持領導地位。這是因為,企業一旦在顧客心智中確立了領導地位,就會成為某個品類的代名詞。比如,麥當勞就成了漢堡快餐的代名詞。企業成為品類的代名詞後,顧客有該品類的需求時,總是第一個想到該企業。在美國,顧客想到吃漢堡快餐,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麥當勞。所以,麥當勞從那以後到現在一直保持了市場領導地位。
這裏的啟示是,企業應該不惜一切代價爭取市場領導地位。特別是在市場發展初期,在沒有明顯的企業勝出時,更要全力以赴。肯德基在中國就是這麽做的,這也是它比麥當勞成功得多的主要原因(要知道肯德基在美國本土排名第七,而麥當勞是排名第一)。肯德基是第一個進入中國的美式快餐連鎖,十幾年來,一直以領先於麥當勞的速度進行擴張。到了2004年,肯德基的門店數量已經是麥當勞的兩倍,營業額也接近於後者的兩倍。如今,肯德基已經占據了領導地位,它的這種領導優勢將繼續保持下去。
發動進攻戰,效果顯著
錯失領導地位的漢堡王,開始向麥當勞發動進攻戰略。1973年,漢堡王找到了麥當勞的弱點,抨擊它是一個高度自動化但缺乏靈活性的漢堡機器,發動了 “Have it your way(以您的方式)”的營銷運動。漢堡王的新營銷運動聚焦在顧客變化的口味上,倡導滿足顧客的個性化口味。該運動一炮打響,“以您的方式”的口號也沿用至今。
1982年,漢堡王又發動了新一輪的攻擊戰,開展了“火烤而非油炸”和“漢堡大戰”運動。漢堡王投放了對比廣告,向顧客表明了它的四大優勢:1、皇堡在匿名口味測試中勝過麥當勞巨無霸和溫迪(Wendy''s)的Single漢堡; 2、火烤比油炸更受歡迎;3、“以您的方式”備受歡迎;4、漢堡王的普通漢堡比麥當勞的大。漢堡王甚至還通過廣告宣布有近200萬顧客轉投漢堡王。漢堡王的這一輪進攻戰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果,市場份額瘋長,餐館銷售額暴漲,甚至引得麥當勞和溫迪訴諸法律,要求取消漢堡王的廣告。
這裏得出了又一條啟示:市場第二應該持續不斷地向領導者發動攻擊。漢堡王的成功,充分證明了進攻戰的威力。進攻戰略的核心,是要先找出領導者在顧客心智中的強勢,然後從該強勢的對立麵出擊。麥當勞在顧客心智中已有的認知是“服務速度快”,這是它的強勢。為了保證速度快,麥當勞必須采用自動化機械作業,生產高度標準化的產品,這就成了漢堡王可以利用的弱勢。漢堡王就此提出了非標準化的做法,即“以您的方式”。
停止進攻,麻煩開始
法律訴訟使得觀念保守的皮爾斯百利公司覺得漢堡王太不守規矩了,於是漢堡王突然停止對麥當勞發動攻擊。漢堡王開始尋找所謂“大傘計劃”,決定同時進入漢堡、早餐和雞肉三個市場,並且開始模仿麥當勞的做法,采用和麥當勞一樣的策略。於是,漢堡王開始走下坡路。
1980年代後期,漢堡王請傑克·特勞特和阿爾·裏斯去幫它做戰略診斷。特勞特為漢堡王找到了新的定位,建議它恢複攻擊戰略。隨著美國人生活節奏的不斷加速,服務速度成了快餐業的關鍵,口味變得不那麽重要了,漢堡王的“以您的方式”也就不再可行。不過,麥當勞在顧客心智中還有另一個強勢認知——“童樂園”,它每家店中的兒童遊樂設施就是最好的證明。既然麥當勞是“兒童”,那麽漢堡王就應該定位在“成人”上,確切地說是瞄準大孩子以上的人群。此外,特勞特建議漢堡王從漢堡產品上發動攻擊,充分利用“火烤”優勢。概括起來,新的戰略就是“長大了,去吃漢堡王的火烤漢堡”。不過這意味著漢堡王要做出戰略舍棄,放棄兒童,去掉店中的兒童遊樂設施。實際上,該戰略並非真正放棄兒童。由於兒童不希望被看成是長不大的小孩子,他們更希望去“成人”去的地方,所以這反而能吸引到兒童。可惜漢堡王的高層下不了決心,不願意舍棄兒童市場,拒絕了特勞特的建議。
從那以後,漢堡王一直沒有找到新的定位,沒有發動進攻戰略,隻是不斷推出了一些毫無意義的口號。沒有定位的結果,是無法進入顧客的心智,導致企業的投入無法產出最大的成果。漢堡王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以為問題出在高層領導身上,於是陷入了頻繁更換CEO的混亂狀態。
如今的商戰是在顧客頭腦中展開,戰略的前提是在顧客心智中找到一個定位。有了定位之後,企業的各種活動(生產、采購、研發、銷售、營銷等)圍繞定位進行整合,就形成了戰略。邁克爾·波特在《什麽是戰略》論文中也強調了定位的重要性,他指出,戰略就是去創建一個獨特、有利的定位。
麥當勞在中國的情形和漢堡王在美國很相似,它並沒有針對領導者肯德基確立自己的定位,並圍繞定位整合企業資源向肯德基發動進攻戰略。麥當勞的“我就喜歡”成了一個空洞的口號,無助於它從肯德基手中爭得顧客。麥當勞顯然沒有意識到,把美國的策略簡單複製到中國是行不通的。在美國市場,麥當勞是市場領導者,領導者說什麽,顧客都可以接受。但是在中國,肯德基已經占據了領導地位,麥當勞以領導者的口吻說話可沒多少顧客願意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