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0 15:05:03 於 文化走廊
大概大家都看過電影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1995)。在下在看電影之前,看過小說。記得94年有一次回國,在芝加哥機場買了這本小說。到香港全程14個小時,自上飛機就沒合眼,一口氣把它看完。同學的妻子和武鬆是同學,都是學文的。到香港時就把這本書送了給她,還加了一頓褒揚。後來同她談起過這本書,她說沒有特別地感覺到那麽好。還說大概是咱把它說得太好了,讓她心裏有了印象,有著過高的期待。等到實際一看,不過如此。這都可以理解。
(1992) 3 years #1 Bestseller. The bestselling novel of the century
在下還是認為這本書不錯,倒不是僅僅因為文字,構造等,而是因為它的確講了一個動人的故事。這本書92年剛出來時就聽過,記得當時的書評是:powerful。
等到電影出來,又去看了電影。電影基本忠於原著,男女主角都是大牌,演得非常好。但遺憾的是,小說裏所刻畫的心理描繪,在電影裏就丟失了。而這心理描繪,恰是小說作者的擅長之處。
在小說裏,女主角時時處處把攝影師和自己的丈夫作比較,在心裏想著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自己的夢想和現實,自己的愛情和家庭。攝影師的一舉一動,一字一句,都給她帶來十分深刻的感觸。和她周圍的人,丈夫兒女,不一樣,和她幻想中的男人相符合。有些在電影裏表現了出來,如攝影師出門後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把門摔得咣當一響,他洗澡後把浴盆洗刷幹淨,他總是禮貌,為她著想,他見多識廣,以及等等其他敏銳心細的舉動,都為他們的接近,親密打下了基礎。可是她並不是一個見異思遷,水性楊花的女人。她的丈夫是個好人,多年的生活,使婚姻成了煩鎖的家庭生活,沒有女孩時對婚姻的那種浪漫了。她知道,和丈夫的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可以預料的,沒有絲毫驚奇。她也知道,這可料性也是穩定性。攝影師的出現,重新燃起了她對愛的憧憬。可是她心裏想的,他心裏想的,在電影裏就無法完全表達出來了。尤其是最後那個鏡頭,天下著大雨,攝影師的車在前麵,女主人和丈夫的車在後麵,他們在等一個紅燈。她丈夫並不知道前麵是誰,但她知道。這是最後的決別。她的手幾次去拉車門的把手,但她內心的矛盾與鬥爭,以及最後的決定,我們隻看到了一個畫麵:攝影師的小卡車走了,她丈夫嘴裏念叨著什麽,她哭了。表演非常好,但我們不能像在小說裏一樣,完全領會她內心的痛苦與鬥爭。
A-
小說作者還擅長於描寫環境氣氛。例如對小鎮咖啡館,加油站,雜貨店的描寫,等等。這些在電影裏都一閃而過,隻有細心的觀眾才能體會到。作者好像不太善於描寫動作,攝影師那段橋頭拍攝的戲,雖然文字簡練,都是短句,詞組,讀上去反覺有點瑣碎。小說看到那一段,有點鬆散,但好像也挑不出什麽大毛病。
小說裏重要的一段是女主角給孩子們留下的信,以及女兒和兒子開始和後來的反應。這在電影裏都得到了充分的表達。但小說的點睛之處,以愚之見,是小說的後記,即一篇對攝影師的朋友,一個音樂家的采訪。通過一個並不了解這段感情的朋友的嘴,進一步加深了讀者對他的人格,對他倆的悲劇的認識和理解。而這些在電影裏,都被取消了。
Robert James Waller作者本身就是攝影師,音樂家。所以對他的主人公的描寫有著特殊的角度,對攝影,音樂有著特殊的理解,並且充分利用了這方麵的知識,從而加深了人物事件的可信性。在後記裏,攝影師努力把音樂,色彩,感情,情緒等表現在照片裏。而那個音樂家,通過對攝影師的交往,有所徹悟,把這份感情,它所包含的痛苦,它的深沉,它的壯烈,用自己的音樂表達了出來。如果作者自己不懂這些行當,就很難有,或者寫出那些獨到的想法。寫這書的時候,作者還是大學裏的教授,大概是這本書的成功,使他放棄教書,專事寫作了。
總之,小說寫得很好,作者不但是一個講故事的好手,也是一個刻畫心理,烘托氣氛的行家。電影也很不錯,雖然看過小說的會覺得有些丟失,但也會覺得有視覺上的收獲。沒看過小說的會覺得電影本身就是很好的。
值得說一說的是,這裏所表達的一段感情,是動人的。首先是因為它是人的感情,是完全受到人的責任感的控製的感情。這是和 English Patient 裏的感情糾葛有著完全不同的性質。絕對不是一時的男女衝動,那種動物性的,隻為一己的快樂和開心而不顧一切的放縱。這在主人公事前事後的感想中,在跟攝影師的對話中,在給孩子的信中,在朋友的言談中,都反複陳述強調了的。她想到的是自己的責任,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孩子們。而他,盡管他知道,“這種感情在人的一生裏隻能發生一次”,雖然他愛她勝過自己的生命,但他為了尊重她的感情和決定,忍受著一切,心靈和肉體的折磨。
四天的懈遇,產生了永恒的感情,造就了永恒的悲劇。
雖然它是一個悲劇,但它是感人的,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