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22 19:51:00 於 文化走廊
這個電影的名字采用了比喻的手法,表麵上是說汽車相撞,故事也是這樣展開的。其實真正要說的,以愚之見,是人的碰撞。乍一看,好像作者在譴責種族歧視,看完了你就會覺得,如果非要說是誰歧視誰的話,那就是所有的人都歧視所有的人。每一個人,先天或後天,似乎是命裏帶來的,對其他人都有著極深的成見。因而在現實生活中,不可避免地產生碰撞。有些人是無意的表露,有些人刻意避免,有些人感到吃驚,有些人無法忍受,有些人卻是故意找茬、、、可這碰撞是無法避免的。有些隻是小摩擦,有時就要出人命了。大家都是受害者,這就是現實。
故事圍繞著洛杉磯一個偵探周圍36小時所發生的許多事件,不同的人種,編織了一個主題,就是人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互相理解是非常難,幾乎不可能的。
那個可惡的警察,“明顯地歧視”黑人,卻也有他的苦衷,後來他竟然舍命救了那個被他侮辱過的黑人女人。他的助手,因看不慣他對黑人的歧視,要求換了搭檔,關鍵時刻救了那個黑人。但在最後,還是出於對黑人的偏見,打死了一個無辜的黑人、、、其中有墨西哥人,南美人,亞裔人(一個韓國人被認為中國人),伊朗人(被認為阿拉伯人),當然還有黑人和白人。不光一般人互不了解,夫妻之間(檢察官夫婦),情人之間(偵探和助手),父女之間(伊朗父女),母子之間(偵探母子)、、、都不能溝通交流,存在誤解。
作為電影,導演還是挺成功的。不管看熱鬧得也好,看門道的也罷,看懂沒看懂的,都說“挺好”。在下覺得也“不錯”,B+
看了這個電影,不由得想起許多許多年前,在中國讀過的第一本美國英文原文小說。當時大學裏的英文係請了個外教,夏天她兒子來玩,跑到我們係在我們班裏聽課。他走時咱送他一枚銅錢(來美後見過他和他媽,他把銅錢還給了我,說是太珍貴,是東漢五銖,他又不積攢,有點可惜。咱也吃了一驚,當年姥爺有幾大串,二三百個),他給咱一本書,就是Sherwood Anderson 的 Winesburg Ohio,是個小說集。那本書讀了不知多少遍,開始主要是學英文。後來就對裏麵的故事感了興趣。可悲的是當時在中國,沒有一篇介紹安德森的文章,也查不到這篇小說集。
當時山東大學校長吳富衡,他老婆是外文係的,合夥辦了個“美國文學研究所”,在全國是第一家。他老婆當所長,也不教課,專門搞“研究”。到美國“訪問”,采購一些名家書籍,回來寫點簡介,就算研究了。她“研究”到誰,就在全校範圍內全麵封鎖誰的書,以及有關這個人的片言隻字。一下也明白了,什麽叫研究,以及什麽是研究方法。後來到北京,那個圈裏人稱那個研究所為夫妻店。
扯跑題了。
到美國課餘飯後在圖書館打盹時查了一下安德森,不出所望,雖然不是大家,卻也小有名氣。查了一下那本書,似乎更加理解了其構造和主題。這本小說集就是以一個人為貫穿線索,以一個小鎮為故事舞台,以小鎮的各種人物寫了二十多個故事。每個故事自成一體,卻又合而為集,營造了一個氣氛,表達了一個主題,即人生的怪誕和日趨的冷漠。當時好像讀過,說安德森文風鬆散,輕鬆自如,想到哪裏寫到哪裏,不象奧亨利,善於編排營造。本人十分喜歡安德森和奧亨利這兩個端點。
不管怎麽說,在下覺得,Crash 是用了 安德森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