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16 19:53:17 於 文化走廊
前幾天談論過《十七歲的單車》。不喜歡。不但不喜歡,還討厭,覺得真是一無是處。當然這隻是個人的看法。想來這種看法或感覺是有原因的。最起碼的原因,大概是在下已經不在那個年齡群,也離開北京一段時間了。那群孩子們想的,在那裏發生的,既不像當年經曆的,也不象一直聽說的樣子,更不像這裏眼前日常發生的,咱能親身感受的。一切都像是瞎編亂造。當局禁它,實在是高抬它了。這樣的東西若登堂入室,公而演之,恐怕沒有多少人喜歡,或者能看下去。
說它一無是處,也是個人看法。不管是從友誼,愛情,父子,家庭,等等任何角度,這個騙子沒有一點讓人看後可以的閉嘴不罵的。故事情節生硬堆砌,不合邏輯情理。這個東西的整個目的,就是要說中國人的愚昧,可憐,北京的黑暗。不過太過分了。反而不能使普通中國人信服,隻能騙騙願意聽的洋鬼子。
連續劇《血色浪漫》說的也是一幫青年,和他們在那更艱苦的年代裏的經曆。在下覺得,《血色浪漫》的前半部,從開始到下鄉,還是挺真實,挺感人的。這大概也是因為在下經曆過那個年代,有共鳴而已。
他們幾乎是“無惡不作”,不光“拍磚”,還動刀棒,弄出過人命。他們也偷,除了書,甚至在入伍當了官以後,還偷吃了上司的雞。但他們是“玩主”。是有自己的想法,重友情,惜親情,玩世不恭,不向現實低頭,有抱負,總認為自己能有一番作為的年輕人。他們“玩”的,和《單車》裏的眾潑皮玩的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麵上,是潑皮們從來都意識不到,永遠都不會明白的。《單車》裏的潑皮們隻是一群不敬父母,欺軟怕硬,見異思遷,沒有頭腦的流氓和愚昧木呐的癡呆兒。
《浪漫》所暴露和揭示的社會問題,更廣泛,深刻。但那是通過塑造刻畫一群有些有肉的年輕人來達到的。這些年輕人都有著旺盛的生命力,有一種向上的活力,給人以同情,感慨,進而反思社會問題。
《單車》隻是為了抹黑而抹黑,沒有手法,藝術,甚至沒有任何“消遣”價值。奉勸沒看過的不必費心去找了,實在沒必要去浪費你生命中的幾個小時,它太不值了。你要實在痛恨共產黨,高喊兩句也比那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