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9)
2007 (61)
2008 (69)
2009 (98)
2010 (87)
2012 (121)
2013 (49)
2014 (89)
2015 (75)
2016 (54)
2018 (169)
2019 (134)
2020 (257)
2021 (186)
2022 (363)
2023 (455)
2024 (457)
今年是我第二次跑波馬。
這次的挑戰是,一周之內我還要跑倫敦。但是我完全不去想倫敦,沒有研究任何信息,就focus在波馬,倫敦愛咋咋地,嗬嗬。
周五半夜到波士頓,後麵幾天睡不好,三個小時時差還是有點作用。堅持做拉伸。每天在旅館房間裏door dash,找到一個很不錯的taiwan cafe,番茄牛肉和米飯。連吃兩天晚飯都是這個。
波馬最大的挑戰是開始得很晚。今年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人比去年更多,光排隊上bus就花了很久,但是我知道能夠站在這裏就值得高興的事情。前麵三個女生竟然都是鐵人,我們就開始聊鐵三比賽,時間很快過去。
坐上車以後晃晃悠悠開了一個多小時,坐在我邊上的女生幽幽地說,你能相信等下我們還要跑回來,她這麽一說我覺得好遠,哈哈。
到了village,聽見blue wave都已經開始進場了。我脫長褲的時候,一個亞洲女生突然問我會不會說中文,我們就一邊走去起始點一邊聊起來。女生很厲害,和我一個年級組,娃也一樣大。她是從重慶馬拉鬆BQ,重慶都是大坡啊。她說她專門有個跑步教練,一個體能教練,這可真的是花了功夫了。她說很喜歡波士頓馬拉鬆的氛圍,今天就是享受賽道,開始前,我拍拍她的肩膀。
波馬的起始點,是沒有拱門的,隻有地上一道波馬start line提醒我們,一年的征程,到現在終於開始了。
我不知道為什麽這次很緊張,可能因為去年跑得太虐了,主觀上就已經intimidated。但是今年天氣很好,不像去年那麽熱。
去年我跑得神誌恍惚,完全不記得賽道,今年是真心感受到很多下坡,比CIM的下坡大,但是上坡也是不斷,為了keep myself focused,我就一直數那些坡,不管大坡小破,不過一直到傷心坡開始,我就不數了。
去年我來跑波馬的時候,說實話對馬拉鬆比賽,對自己的身體,還是在learning。經過了去年十個馬拉鬆,我現在對比賽的effort,自己的感受,了解了很多,這就是經驗吧。
波士頓馬拉鬆因為以前發生過爆炸,所以不能帶水袋,我就用腰帶水壺,每隻手拿一個虎媽gel,這樣有助於保持自己的cadence。
忘記是第幾邁,我拿出來水瓶子喝水,一擠水瓶子,蓋子突然飛掉了,水一下子噴在我臉上和墨鏡上,那個是我的電解質水,黏糊糊的,可想而知我當時有多狼狽,我還要回頭去找那個水瓶蓋子,很多跑者,我還得小心不要撞著他們。這一耽擱,起碼兩分鍾沒了。沒想到成為那天的關鍵點。
anyway,撿起蓋子裝回水瓶子上重新開跑
之前一直是保持在8:30以下的pace,但是在開始跑傷心坡四姐妹的時候,速度開始往下掉,其實坡和坡之間有不短的下坡和小hill,所以我都跑得很confused,到底這是第幾個坡了,那幾邁配速都在8:40-8:50,到第22邁,跌到了9:04.
我安慰自己,之前還是bank了不少時間,所以平均下來應該還是不錯的,哈哈。
傷心坡以後的坡,才是真的讓人傷心的。那時候腿已經很累了,但是還不斷有各種小坡,他們叫huanted miles。這才是真正break runners的地方。
那時候我開始打起精神,和路邊的人擊掌,開始鼓動自己的情緒,開始加速,速度又回到8:15-8:30之間。波士頓馬拉鬆,真的是一個全民狂歡的節日,呐喊聲好象潮水一樣,越接近終點越是響。
最後三英裏的時候,我開始算時間,能不能bbq。覺得應該可以,就趕緊加速,然後也不敢看表了,就盡力跑。去年CIM最後兩英裏都能跑進8分以內,但是波馬經過傷心坡這一虐,腿還是很消耗,隻有最後半英裏,估計就是轉彎過了boylston以後,才進了8分。當然那時候我已經完全不看表了。
最後跑了3:45:21。事後很後悔,也許就不該去撿瓶蓋子,但是那時候賽程尚早,而且是我的電解製水。
這次波馬,比去年進步7分鍾(好像是,我跑完馬腦子也不好使),心率比去年低,而且跑完以後體感非常好,完全沒有去年那種要抽筋嘔吐差點進medical tent的感覺。
這當然和天氣有關,但是更重要的是,consistent的訓練,和我教練一直監督我做力量訓練。保證我無傷無痛站在起點。
跑完去和朋友吃飯,然後就回到gym跟著教練做拉伸。在gym拍個獎牌照片,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