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關西與關東,文化大不同。在中國曆史上,關西和關東的界定與函穀關有關。關西通常指函穀關以西的地區,而關東則是指函穀關以東的地區。在元、明、清三代,由於定都北京,山海關成為了重要的關口,因此關東也逐漸指代山海關以東的地區,即今天的東北三省。在日本,關東和關西的劃分則與不同的關卡有關。古代日本有三“關”:不破關所、鈴鹿關所和愛發關所,以此為界,三關以東為關東,三關以西為關西。現代意義上,關東地區主要指以東京都為首的日本本州中部瀕太平洋地區,而關西地區則主要指以大阪、京都、神戶為主的日本本州中部偏西區域。Nippon,Nihon(泥捧;霓虹):日本行政區:一都一道二府四十三縣。
日本幅員麵積雖不算太大,但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獨特的文化,甚至就連天氣都會因地區而異。一般大多會將日本劃分為關東及關西兩個區塊,一個是以日本政治與經濟的東京為中心,另一個則是包含大阪及古都京都的關西。
1.北海道地區:由1個道組成:(1).北海道,單獨組成一個縣級。北海道地方,日本一級行政區。位於日本列島最北端。
2.東北地區:由6個縣組成:(1).青森縣 (2).秋田縣 (3). 岩手縣 (4).山形縣 (5).(6).宮城縣 (7).福島縣。
3.關東地區:由1都6縣組成:(1).櫪木縣 (2).埼玉縣 (3).東京都 (4).神奈川縣 (5).茨城縣 (6).千葉縣 (7).群馬縣。
4.中部地區:由9個縣組成:(1).新瀉縣 (2).長野縣 (3).靜岡縣 (4).山梨縣 (5).富山縣 (6).岐阜縣 (7).愛知縣 (8).石川縣 (9).福井縣。
5.近畿(關西)地區:由2府5縣組成:(1).京都府 (2).大阪府 (3).奈良縣 (4).歌山縣 (5).滋賀縣 (6).三重縣 (7).兵庫縣。
6.中國地區:由5個縣組成:(1).鳥取縣 (2).岡山縣 (3).島根縣 (4).廣島縣 5.山口縣。
7.四國地區:由4個縣組成:(1).香川縣 (2).德島縣 (3).愛媛縣 (4).高知縣。
8.九州地區:由8個縣組成:(1).福岡 (2).熊本 (3).鹿兒島 (4).大分 (5).宮崎 (6).佐賀 (7).長崎 (8).衝繩(琉球)。
日本人經常把關東和關西的風俗習慣、居民作風、飲食文化差異拿來做比較,關東人稱的肉包,關西人會稱豬肉包;關東地區搭手扶梯習慣“站左走右”,關西地區則是“站右走左”;關東和關西就連罵人“笨蛋”的話語聽起來感受度都不同。“巴卡”對“阿夥”。關東與關西的地名相同漢字,但讀音不同。
“三田”在關東是“mita”在關西是“sanda”,“澀穀”在關東是“shibuya”在關西是“shibutani”,“嵐山”在關東(埼玉)是“Rabzab”在關西是“Arashiyama”。
日本的“Tako”、東邊有takomai(多古米),西邊有takoyaki(章魚烤)
東邊有“富士山”(Fujisan),西邊有“福知山”(fukuchiyama)。
東邊的“澀穀”(shinuya),西邊的“澀穀”(shibutani)。
西日本有“豊中”(toyonaka)東日本有“府中”(fuchu)
西日本有“十三”(Juso);東日本有“十條”(Jujo)
西日本有“園田”(Sonoda);東日本有“田園”(Denen:田園調布)
西日本有“河原町”(Kawaramachi);東日本有“田原町”(Tawaramachi)
西日本有“岡町”(Okamachi);東日本有“禦徒町”(Okachimachi)
西日本有“蛍池”(Hotarugaike),地名包含(元音的AIUEO)
西日本有“川西能勢口”(Kawanihinoseguchi,含有元音的AIUEO)
東日本有“船橋妙典”(Funabashimyouden,含有元音的AIUEO)。
西日本的一條鉄路站名有太多的姓氏:曽根、中島、池田、中山、池田、石橋、川西、山本……。
東日本一條鉄路站名有太多的形容名:目白、目黒、新宿、古田、高田馬場、新大久保……。
関西的電車鉄道一號線二號線;門稱“Tobira”;関東的電車鉄道一番線二番線;門稱“Door”......。
箱根間所以東是関東,以西是関西
草書的書寫特點是畫連綿映帶,筆意流走,自由的變形,學好草書需要大量積累、儲存和練習。在草書中,“煉字”是學草書的硬功夫,要求掌握字形,熟諳每個字的幾種寫法,並且字形必須準確,否則差之毫厘,謬以千裏。不同的字其差別常常在細微之間,如“成”、“賊”、“幾”、“歲”等字,極易混淆。因此,學草書可用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和孫過庭的《書譜》作為起始的範本,這兩個貼的字次數較多,且少重複,字形較規範。可以先用“摹”的辦法,細致逼真的觀察、摹寫,這樣對字形、筆意都有較好的體會。要先在小草上用紮實的功夫,不要忙於寫大草。字形熟悉後就不看帖,完整的練習一個字,字形務求準確、妍美(不要俗媚)、端莊,熟練後再去變化挪移,這就是“煉”字,鍛煉字形的功夫。
此外,草書的用筆靈魂是使轉和提按,使轉是筆畫轉與折時的變化,要求迅速自然。提按即筆的輕重變化,在變化莫測的草書中極為重要。在規範的字形寫法基礎上,字的各個部位、筆畫的穿插繚繞,切忌平板雷同。無論怎樣變化,都不應背離基本的寫法,不可任意生造。如龍蛇滿紙,日後連自己也不能辨認,這樣隻能是敗壞了草書藝術。
有感
書道草書球道揮杵
時隔五旬端筆筒,
草書日練課勤功。
體存春木向陽盛,
心念菩提悟自躬。
世上人情馬虎事,
花間蝶舞酒歌空。
浮舟白鶴雲遊處,
喜氣盈門不負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