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咀外文嚼漢字(355)“出稼”與“出家”

(2024-05-13 18:06:18) 下一個

  出嫁:女子離開母家與丈夫成婚叫“出嫁”。英文:marry;marriage
女子結婚嫁到男方家裏去;嫁人。
  中國的古人曰“男出仕,女出嫁”。
  日本人稱“嫁入(Yomeiri)”,“嫁入道具”(嫁裝)。“嫁行”。
  “狐嫁入”(狐狸出嫁):狐狸出嫁是日本本州、四國、九州的一種奇異傳說。現象大致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夜間出現無數怪火,另一種是在白日下雨的風俗。無論哪一種現象都和傳說中能變化成人的狐狸有關,並且在古典怪談、隨筆、傳說中也能看到奇怪的出嫁隊伍的傳說。在平成以後的現代,與之相關的祭神儀式和祭祀活動也在日本各地舉行。白日下雨之所以與狐狸出嫁產生關聯,是因為它讓人感覺到即使是晴天也會下雨這樣一種謊言的狀態被某種東西所欺騙,所以被稱為“狐狸出嫁”。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出稼:去外地打工,在外賺錢,日本人獨特的表現方法“Dekasegi”。英文:migrant worker。
  出稼:是日本人的表達方式,出門掙錢,當今的“外出打工”,在外賺錢。日本式的解說就是“移動勞動者”,“季節(短期)勞動者”。
  日本曆史上曾有鼓勵”出稼”的政策。對出國掙外匯的家庭還發給《出稼勞動者手帳》(出稼手冊)。該手帳持有者是出稼勞動者支援(援護)對策措施對象。由市町村長頒發。詳細記載婚氏名字、性別與家庭住戶的姻親關係。本人籍貫,現住所,電話號碼,出生年月日,家庭成員等與身份證的功能一樣。有效期為發行起3年證明(其它證明原則上一年有效)。在出稼期間其本人住民票不變動。
  日本在二戰前後日本人去美國,夏威夷,東南亞各國的移民很多,就象當今的打工移民流一樣是為了短期謀生的手段或為了“衣錦還鄉”遠走高飛告老還鄉的人也很多。而確實有的人賺錢了回到家鄉,也有許多人卻客死他鄉。
  有不少去中國賭一把的日本人男人,有去東南亞當家政婦,賣春婦的“出稼”女性。“唐行桑”(karayukisan)就是對其中的賣春婦的特指。
  2022年以後由於日元創三十多年的新低,實質外匯匯率創五十多年的新低。結果讓許多日本人去外國打工“出稼”。
  當然“出
”也包括了外國人到日本的打工賺錢,也包括日本人去外國打工賺錢。
日本人的“出稼”還包括在日本國內的外出打工和去國外打工。中南美也有“出稼”(葡萄牙語:(decassegui),西班牙語:“dejasegi”……。

  

  “出家”,是指離開親人、家庭、事業這樣的世俗世界,到寺廟裏做僧尼或到道觀裏做道士。 一般出家人每天得吃齋誦經、勤修戒定慧,以解脫為目標進行修行。
  “歸依”與“皈依”相同。和出家是佛教中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之間存在一些區別。皈依是佛教的初級入門程序,意味著全身心地皈向和依靠三寶(佛、法、僧),即選擇佛教作為自己的信仰和人生道路。任何人發心學佛都可以皈依,皈依後,在心態、生活、習慣各方麵,都有善知識乃至諸佛菩薩、護法龍天來協助、加持。皈依後並不意味著要守戒律,因為受戒還需要其他的儀式。皈依的人一般稱為居士,他們可以在家修行。
  出家則是更進一步的行動,意味著離開世俗世界到佛教寺院中去修行,出家之後,需要遵守教派的戒律。出家有五重意義:一出煩惱家,擺脫六根煩擾的侵擾迷惑;二出生死家,看破生死的本質,追求圓滿的寂滅;三出六道輪回之家,跳出六道輪回,不再受輪回之苦;四出三界家,不在色界、欲界、無色界的苦海中沉淪;五出染汙不淨家,保持自己的清淨自覺,不受外界汙染。出家之人,世俗中人一般稱呼他為師父。皈依是學佛的初級入門程序,而出家是更進一步的修行行為。皈依三寶不必出家,出家必須要有皈依。
  “出家”又與“落飾”的意思相近。落飾是指在佛教中剃除須發,舍棄世俗的裝飾,穿著樸素的壞色衣,出家為僧尼的行為。在佛教術語中,落飾也泛指出家,因為它涉及到除去華麗的裝飾,專注於修行入道的過程。

  花山天皇(968年—1008年),諱師貞(Morosada),日本第65代天皇(984年—986年在位)。冷泉天皇長子,母為太政大臣(一條攝政)藤原伊尹之女藤原懷子。

  正所謂“沒有外患,必有內憂”,藤原北家在麵臨外部異姓競爭對手時積極地團結在一起,一旦沒有外部壓力時,卻又為了自己一家的顯赫與榮華而起內訌。
  天祿三年(972)十一月一日,攝政、太政大臣藤原伊尹在圓融天皇元服不久後去世(49歲),由其二弟藤原兼通,還是由其三弟藤原兼家來繼承其攝關一職,成了一個問題。藤原兼通雖然是兄長,但晉升一直比藤原兼家緩慢,此時擔任中納言。藤原兼家雖然比藤原兼通小,但更受父親藤原師輔的喜歡,從而也更受天皇的重用,晉升反而更快,此時已升至大納言。此外,藤原實賴之子、右大臣藤原賴忠同樣有資格繼任攝關一職。
首先提出想要擔任關白的是藤原兼家。藤原兼家此前把女兒藤原超子送到冷泉天皇身邊,並生下居貞親王(三條天皇),因此是冷泉天皇的擁護者。藤原兼家若論年齡,不及藤原兼通;若論職位,不及藤原賴忠,因此他自請擔任關白的做法立即引起藤原兼通與藤原賴忠的不滿。
  此前,藤原兼通已經從胞妹、圓融天皇的生母藤原安子手中拿到一份遺詔:“關白之職,不論官位高低,應遵循長幼秩序。”於是,藤原兼通便拿著藤原安子的遺詔進宮麵見圓融天皇。圓融天皇看了遺詔後,確定是母後藤原安子的筆跡。據說圓融天皇本來已經內定由藤原兼家繼任關白,隻是還沒宣旨,現在發現這個任命與母後的遺詔相悖,於是於天祿三年(972)十一月二十七日,將藤原兼通越級擢升至內大臣從二位。從此以後,藤原兼通與藤原兼家之間形同水火。
  天延元年(973)七月,藤原兼通的女兒藤原媓子被冊立為皇後。天延二年(794)二月和三月,藤原兼通先後擔任太政大臣和關白,一時間權傾天下。藤原兼通參拜春日大社和賀茂神社時,公卿、群臣相伴隨行,仿若天皇出行。此外,藤原兼通還將自己的宅邸營造得如同皇宮一般宏偉豪華。此時,朝中能夠對藤原兼通有所限製的,隻有在百官之中頗有威望的左大臣源兼明。於是,藤原兼通於貞元二年(977)四月,上奏圓融天皇,將源兼明升為不能處理政務的親王,架空其權力。與此同時,右大臣藤原賴忠升任左大臣,大納言源雅信升任右大臣。
  然而,樂極生悲。貞元二年(977)十月,藤原兼通身患重病。自從藤原兼通擔任關白之後,藤原兼家本人一直無法升任大臣,自己的女兒也無法送入宮中。在得知藤原兼通已生命垂危後,藤原兼家入宮覲見圓融天皇,希望接替他擔任關白。藤原兼通聽說藤原兼家進宮後,於十月十一日強扶病體進宮麵奏圓融天皇,表示要將關白的職務讓與左大臣藤原賴忠,同時給藤原兼家安了一個罪名,將其從大納言降為治部卿。這樣,藤原賴忠於當日繼任關白。次月八日,藤原兼通去世,時年53歲。
  貞元三年(977)四月,藤原賴忠將女兒藤原遵子送入圓融天皇的後宮,並被封為女禦。根據《大鏡》記載,藤原遵子入宮當日路過藤原兼家府邸時,其兄大納言藤原公任故意大聲誇耀道:“此女禦他日必將為皇後。女禦誕下皇子之日,便是榮升皇後之時。”於是,一直效忠於冷泉天皇的藤原兼家也於同年八月,將女兒藤原詮子送入圓融天皇的後宮。同年十月,左大臣藤原賴忠任太政大臣,右大臣源雅信任左大臣,藤原兼家則躍升至右大臣。
  天元三年(980)六月,藤原兼家的女兒藤原詮子為圓融天皇生下第一位皇子——懷仁親王(一條天皇)。而藤原兼通的女兒藤原媓子和藤原賴忠的女兒藤原遵子卻沒有得子。藤原兼家此前長期受到打壓,時常鬱鬱寡歡。隨著懷仁親王的誕生,藤原兼家驟然得勢。不過,天元五年(982)三月,圓融天皇並未立生下皇子的藤原詮子為皇後,而是立藤原賴忠的女兒藤原遵子為皇後,由此可以看出,圓融天皇與藤原兼家之間還是存在間隙。
  永觀二年(984)八月二十七日,圓融天皇讓位(26歲),皇太子師貞親王受禪(17歲),是為花山天皇。與此同時,圓融天皇之子、藤原兼家外孫懷仁親王被立為皇太子,藤原賴忠擔任關白。永觀三年(985)四月,花山天皇改元寬和。
  花山天皇即位後,不甘心受藤原賴忠和藤原兼家等功臣的操控,提拔舅舅藤原義懷(藤原伊尹之子)為藏人頭,並大有待自己生下皇子後由其擔任攝政的勢頭。花山天皇的乳母之子藤原惟成也被委以重任。“安和之變”的始作俑者源滿仲也成為花山天皇的親信之一。與此同時,藤原兼家之子藤原道兼也因與花山天皇一同信仰淨土教而結緣,並成為花山天皇的親信。
  花山天皇執政後,接二連三地發布了一係列法令,如《莊園整理令》《弓箭兵仗禁止令》《錢貨強製流通令》《沽價法》《儉約令》等。但花山天皇也有諸多缺點,如好色且行事荒唐等。據說他在舉行登基大典的大極殿上,都迫不及待地與侍奉在側的女官交歡。後來,因為心愛的皇妃、大納言藤原為光(藤原兼家異母弟)之女藤原忯子過世,悲傷過度的花山天皇竟然遁入空門。
  關於花山天皇的出家,還有一段故事。藤原兼家對“花山天皇-藤原義懷-藤原惟成”一派勢力的抬頭非常警惕和不滿,因此他日夜籌謀,希望讓自己的外孫、皇太子懷仁親王早日即位。自從藤原忯子過世後,花山天皇頗有出家修行的意願,藤原兼家的次子藤原道兼於是找準機會,與花山天皇“約定”一同出家。
  寬和二年(986)六月二十三日晚上,藤原道兼在與花山天皇相約出家的當天,將天皇象征的神璽、寶劍轉移到了皇太子懷仁親王的住處,然後不斷連哄帶騙地催促尚有些躊躇的花山天皇趕快上路。於是,兩人一道離開皇宮,循著夜路去往皇宮東邊的元慶寺(花山寺)。在沿途上,藤原兼家還專門派了武士保護,以確保花山天皇的出家不受阻礙。到了寺院,當花山天皇已經剃發完畢後,藤原道兼借口說:“我要回家一趟,跟父親道個別,馬上回來。”然後拋下花山天皇逃了回去。此時,花山天皇方才醒悟自己被藤原兼道騙了,竟然傷心得哭了起來。
  花山天皇即位後還不足兩年的新政便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花山天皇作為一位風流才子,出家後創作了許多和歌作品,受到當時人們的喜愛。得知花山天皇出家的消息後,藤原義懷與藤原惟成知道新帝即位,自己已很難在朝廷中立足,因此一同剃度出家。藤原義懷法號悟真,藤原惟成法號悟妙。源滿仲不久也步其後塵,遁入空門。
  花山天皇出家次日的寬和二年(986)六月二十四日,藤原兼家擁立年僅7歲的皇太子懷仁親王即位,是為一條天皇,藤原賴忠的攝政一職被罷免,隻保留太政大臣一職,藤原兼家本人則“攝行萬機,如忠仁公(藤原良房)故事”,出任攝政。寬和二年(986)七月十六日,立冷泉天皇與藤原超子(藤原兼家女兒)之子、花山天皇之弟居貞親王為皇太子(11歲),出現了皇太子比天皇還要年長4歲的混亂現象。七月二十二日,一條天皇在大極殿正式舉行即位典禮。
  藤原兼家雖然實現了夙願,成為攝政,但他的官職是右大臣,在太政大臣藤原賴忠和左大臣源雅信之下。藤原兼家之前的攝政或關白,在律令製的太政官體係中,最終都成為太政大臣。對於藤原兼家來說,等待太政大臣空出恐怕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於是,藤原兼家於寬和二年七月二十日辭去右大臣一職,同時發詔宣布攝政的待遇等同於三宮(皇後、皇太後、太皇太後),高於三公(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這樣,藤原兼家作為攝政便位居太政大臣藤原賴忠與左大臣源雅信之上,至此,攝關和太政官被分離,其地位超越所有的官職,且“與藤原氏長者一體化”。
  當時,雖然冷泉、圓融、花山三位太上天皇均在世,但都不問政事,朝中大事全部由藤原兼家一人把持。藤原兼家的兩位外孫分別成為天皇和皇太子,三位兒子中,哄騙花山天皇出家有功的藤原道兼擔任藏人頭,其餘二子藤原道隆與藤原道長也迅速升遷,藤原氏勢力進入全盛時期。寬和三年(987)四月,一條天皇改元永延。永延元年(987)七月,藤原兼家模仿清涼殿建造的東三條新府建成。藤原兼家在宅中舉辦詩宴、樂宴等,無不盛大至極。永延二年(988)三月,藤原兼家六十大壽,朝廷向60座神社派遣奉幣使,為其祝壽祈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