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咀外文嚼漢字(344)日本國訓字:自造的“日製漢字”

(2024-04-20 06:05:03) 下一個

  科技會進步,人們使用的文字也會進步,在日文的世界中,隨著新的生活習慣或生活型態的出現,每年都會衍生出新的單字,而在中文的世界裏也有。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取得的根本成就。
  以漢字的造字原理和精髓為核心結合日本的具體情況走自己的造字道路。借用,借鑒,創造性地繼承和發展漢字日本國字的文化。

  應神天皇(270-310年在位)時代,大量的中國漢字通過百濟派阿直岐到日本,百濟國儒學博士王仁帶來《論語》十卷和 《千字文》一卷,是為日本接觸漢字之始。日本民族在借用中國漢字的基礎上自己又創造了一些方塊字,自稱和字(或國字),和字有時候也指日文假名(日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古代中國漢字的偏旁。楷書叫片假名,草書叫平假名)。
  一般日造漢字是指那些既無漢語讀音,也無法譯為中文的“在日本本土被‘造’出來的”漢字。在中國,究竟如何翻譯這些和字,意見尚未統一。在十九世紀,中國漢字在日本很多也很雜,後來日本政府相繼頒了幾次法令,規定漢字的使用。(中國漢字在日本還存在的共有1945個)。

  日式簡體字:澀(中簡)→ 澀(中繁)→ 澁(異體)→ 渋(日簡)。所以渋穀→澀穀
  其他類似簡化包括:
  攝(中簡)→ 攝(中繁)→ 摂(日簡)
  壘(中簡)→ 壘(中繁)→ 塁(日簡)
  睪變尺
  驛(中簡)→ 驛(中繁)→ 駅(日簡)「譯」→「訳」、「澤」→「沢」、「擇」→「択」
  佛變仏
  當字日簡和中簡相同,繁體為當
  三字合一:「辨」、「辯」、「瓣」-> 弁
  圓 -> 圓 -> 円
日本沿用中文的古字、繁體字或中文異體字、或者日本常用而中國不常用的字
  笑 -> 咲(異體)
  蔦(中簡) ->蔦(繁體)
  祇,神祇的祇
  丼,飯碗,或投入井中的聲音
  日本自造的漢字,中文無對應,又稱和製漢字:堀、辻、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