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怪我,油斷
漢語裏的“勿怪我”是“Don't blame ”“Don't blame me for not doing ”等意思。如“你把我當回事,我可以真心對待,你不把我當回事,那你勿怪我的無情。”
到了21世紀中國多次對外提及“勿怪我言之不預”。2019年5月29日,《人民日報》發表署名五月荷的文章《美方不要低估中方反製能力》,對於美國執意發動貿易戰,對美國予以警告,勿謂言之不預!
2020年10月15日,《人民日報》發表署名安平的文章《站在曆史正確的一邊》,警告對岸的頑固分子盡早認清形勢早早收手,勿謂言之不預也。
日語的“怪我”,漢語是“受傷”的意思。二者相差很遠。
日語的“油斷大敵”,漢語是“萬萬不可粗心大意”,“千萬不能掉以輕心”的意思。二者沒有任何聯係。
日語的“切手”是漢語的“郵票”之意,
日語的“切付”是漢語的“砍割”之意,
日語的“切符”是漢語的“票”、“票證”之意
日語的“切妻”是漢語的“山牆”之意,切妻造(對應中國建築的懸山頂)
日語的“切麻”(Kirinusa),是神社的道具,碎麻、碎紙幣
日語的“切劄”(Kirifuda),王牌,最後的招數,最後的妙策。殺手鐧
日語的“切節”(Kiriyo),竹節與竹節之間的切斷
日語“切処”(Kiretto)切端,且的碎片
日語的“踏切”(Fumikiri)是漢語“道口。鐵路與公路在同一平麵上交叉處”的意思。
日語的“指切”(Yubikiri)是漢語“拉勾勾約定”,“拉小手發誓”的意思。
……
過去一年中國大陸催生了很多新詞匯:
內卷,996,尾款人,雞娃 ......
內卷,網絡流行詞,本意是指人類社會在一個發展階段達到某種確定的形式後,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級模式的現象。當社會資源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時,人們通過競爭來獲取更多資源。
經網絡流傳,很多高等學校學生用其來指代非理性的內部競爭或“被自願”競爭。現指同行間競相付出更多努力以爭奪有限資源,從而導致個體“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現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貨膨脹”。
該詞在大學生中廣為流傳、屢次出圈,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網絡討論。 2020年12月4日,入選《咬文嚼字》2020年度十大流行語。
996工作製是一種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延長法定工作時間的工作製度,指的是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中午和傍晚休息1小時(或不到),總計工作10小時以上,並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製度,代表著中國互聯網企業盛行的加班文化。2021年3月,針對“加班文化”,有媒體表示,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明確規定,勞動者每日的工作時間不能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的工作時間不能超過44小時。不管是996,還是007,都是違法行為。
尾款人,網絡流行語,是對雙十一期間付完定金的人的一種調侃,指付完定金還需支付尾款的人。
2020年11月8日,尾款人被《青年文摘》評選為“2020十大網絡熱詞”尾款人,網絡流行語,是對雙十一期間付完定金的人的一種調侃,指付完定金還需支付尾款的人。
雞娃,網絡流行詞,就是給孩子打雞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虎媽”“狼爸”們為了孩子能讀好書,不斷地給孩子安排學習和活動,不停地讓孩子去拚搏。 這種行為就叫做“雞娃”。
青蛙:指普通孩子,也叫普娃。
牛蛙:指某一方麵或多個方麵非常優秀的學生。種類也很多,例如數學比較好的叫奧牛,能看英文原版著作的叫英牛,兩項兼具的叫英奧混血牛…
素雞:雞血級別的素質教育,比如鋼琴、圍棋、畫畫等各種才藝情商活動統統包含,還有延伸到馬術、擊劍、花樣滑冰、冰球等更一對一的課程。
就像美國的“Freegan” 實踐者,是曆史上出現的現實產物。
Freegan:免費素食主義者; 福利埂; 不消費主義者; 免費族; 免費素食者;省錢經濟(thrift economy)廣義是指盡量節約成本消費的一種經濟現象。狹義特此美國在金融風暴爆發後,根據很多美國經濟學家的呼籲,人們由借錢消費轉而采取攢夠了錢再買東西的經濟現象。在大部分美國人開始攢錢之前,美國已經有很多有識之士對這個國家的鋪張浪費深惡痛絕,活躍在紐約的“freegan”們就是一例。
所謂的freegan,基本上可以翻譯成“吃白食一族” ,這些人常常在晚上九點多超市關門前出動,到超市後院的垃圾桶裏搜羅被丟棄的食物。
美國的食品管理法規非常嚴格,食品的過期日期離它真正開始變質至少還有一兩天的時間,再加上超市喜歡在食品過期前一兩天就把他們丟掉,因此很多時候垃圾桶裏撿到的食物與貨架上的根本沒區別。Freegan們其實並不是買不起食物,他們中很多人是藝術家、獨立製片人或大學教授,有時甚至有華爾街的年輕多金的新貴加盟,拾荒隻是為了推廣節儉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