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怪魚與巨震

(2021-02-13 20:31:53) 下一個

      有詩一首曰:
      龍宮使者蒞人間,
      巨體王魷棲海灘。
      地裂津波聲納兆,
      靜寧擾破撓心緣?


      注:龍宮使者,皇帶魚。王魷,巨烏賊   。津波,Tsunami,大和語“海嘯”之意。
      日本政府屬下的地震調查研究推進部認為從青森縣東方衝(海域)到房總衝(海域)的言日本海溝部,在未來三十年裏發生強烈地震的概率極大。
      宮城縣海域發生麥氏震度7級以上地震的概率為90%,雖然比東日本大地震的規模小但受災危險不容低估。
      2021年2月3日築波大學和瑞士聯邦工科大學的研究組發表了讓人驚愕的研究結果。
該研究組的教授稱,從1998年就開始調查太平洋上發生的地震活動,由於東日本大地震發生時,板塊界限集聚的能源一下釋放出來。而根據推測該地震能量又開始集聚,直去年九月已經恢複到了震災前的水平。巨大地震長期徐徐儲蓄達到一定極限後又開始釋放其巨能。從集聚到釋放大概10年時間。所以這次強震被言中了。
      再根據自然現象得到驗證。11年前深海魚“龍宮的使者”被打撈起來,最近又有被打撈的報道可視為地震的“前兆”。
      去年在日本海發現許多“大王魷”(巨烏賊),這是生活在海底的生物,棲息於海底600米至1000米的深海生物,最近在海麵附近被捕撈,是非常罕見的現象。
      異常事態必有異常現象發生。這些魚介類對於電磁波非常敏感,與地球的電磁波、受到海底的電磁波影響有關。由於地殼變動可能引起電磁波發射可能對這些大型生物產生刺激而躍出平常生活圈 (原前橋工科大學教授濱島良吉氏)。
      皇帶魚(學名:Regalecus glesne),又稱龍宮使者、海龍王、白龍王、龍王魚、大帶魚、大鯡魚王、搖槳魚、地震魚,為輻鰭魚綱月魚目皇帶魚科的其中一種。由於捕獲數量稀少,科學家對其習性所知甚少。已知皇帶魚生活在深海的中、上層,過去以為它的遊泳方式為波浪式的蛇行運動,但根據後來在墨西哥附近海域捕捉到的海底畫麵顯示,皇帶魚全身挺直,不做任何彎曲動作,完全依靠背鰭作波浪狀運動推進。關於皇帶魚的傳說很多,歐洲漁民稱它為“海魔王”。因它常伴隨鯡魚遊動,被認為是鯡魚的保護者,因而有“鯡魚王”之稱。由於它的背鰭的絲狀鰭條,有時形成雞冠狀,並可隨時垂舉,故日本漁民則稱之為龍宮使者(リュウグウノツカイ、竜宮の使い)。許多人認為古代航海者相傳的大海蛇就是來自皇帶魚。
   曆史上有關捕獲皇帶魚的記載甚少,坊間更流傳著生活在深海水域的皇帶魚除非因為地質出現大變動,例如發生地震,否則鮮有遊到淺水的海域,改變棲息環境,因此被捕獲的機會極微,亦因為這樣的生活特性,才會被稱為“地震魚”,相傳皇帶魚會因地震而受驚遊至淺水避難,所以它的出現即預示了會有大地震的發生。也有日本的大學學者與團隊於相當於2019年發表研究結果,顯示皇帶魚的出現與地震發生並無明顯關聯。
      然而最近的一些事項又表明地震和巨大魷魚的多發現、頻打撈有關。
      大王烏賊(屬名:Architeuthis,英文名:Giant squid),又名大王魷魚,是一種生活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深海的烏賊,其天敵是抹香鯨,是世界上最長的無脊椎動物。根據最新的估計,雌性烏賊全長大約14米,其身體長度大約為4米,觸手長度為10米甚至更長。其最大長度不超過20米。其品種劃分有爭議,但最近的研究表明,該分類中僅此物種被發現。
    大王烏賊曾被認為是一種傳說中的生物 (克拉肯,Kraken)甚至是克蘇魯,北歐神話的海怪就是以它為原型,隻不過尺寸、攻擊性和智商被無限誇大。由於活動領域在深海,人們對大王烏賊多半隻能從其天敵抹香鯨胃中未消化的殘骸中和漁民們口耳相傳的目睹事件中拚湊猜測其生態,對於某些生物學家而言是絕對存在的。大王烏賊的手腕非常之長,而使其成為最長的已知無脊椎動物,不過體重仍不及大王酸漿魷,因此這兩者並列為地球上已知最大型的無脊椎動物。
      由於人類對大王烏賊的了解很少,它在常人眼中的形象經常被認為是可怕的海怪,並且已經在人類的想像中牢固樹立了自己的位置。過去以來,曾被認為是一種傳說中的生物。由於巨烏賊的活動領域在海中,人們對巨烏賊多半隻能從其天敵抹香鯨胃中未消化的殘骸中和漁民們口耳相傳的目睹事件中拚湊猜測其生態,對於某些生物學家而言是絕對存在的。
      2020年11月6日上午9時40分許,台灣台東縣發生裏氏震級5.4地震,宜蘭一定置魚場於同日遊進一尾長490公分重45公斤之皇帶魚
      2020年9月19日,台灣有釣客在台東三仙台外礁釣魚時發現了皇帶魚的蹤跡,而巧合的是,109年9月21日上午7時54分47秒,台東地區曾發生過裏氏震級4.6的有感地震。
      2018年6月30日,台灣漁民於2天內在台東的大武外海捕獲了15條地震魚;兩天後7月2日下午3時26分於嘉義發生了規模4.6的地震
      2018年2月19日傍晚,台灣宜蘭南方澳有漁船捕獲一條重達12.1公斤的皇帶魚;當晚10時47分,宜蘭縣大同鄉發生規模5.3地震。
      2015年5月28日,馬來西亞熱浪島pulau-redang海灘上發現一條3米長奄奄一息的皇帶魚可能被海浪打上岸邊。當地時間6月5日07時15分,馬來西亞沙巴州發生6.0級地震。
      2013年10月28日,台灣台東海濱公園附近海灘釣上1尾長5米的皇帶魚,10月31日20時02分在台灣的花蓮縣發生規模6.3地震。
      2013年5月31日 台灣台東太麻裏海邊,出現一隻地震魚,被民眾拾獲。原本民眾要到海邊釣魚,卻發現一隻長達410公分的地震魚被衝上海岸,一開始還先把地震魚推回海裏,沒想到又被海浪打上岸,最後隻好帶回家。巧合的是南投於6月2日發生芮氏規模6.3的強烈地震。
    無論如何,龍宮使者(皇帶魚)、大王巨魷的大量發現還是應該引起警惕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