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最大的扣子,最大的領子(款月)

(2013-02-22 19:28:13) 下一個

  世界上最大的扣子:回扣。世界上最大的領子:高爾夫球場果嶺的“領口”
  最大的扣:回扣---Kick Back; 
最大的領口:Green’s collar!
  世界上的時尚服裝使用扣子多,翻開扣子的紹介不下5,000種。
  賄賂(Wairo):主権者代理行使公権力的為政者或官吏根據権力執行裁量
情実期待他者違反法與道徳的形式接受財和物。
  大和言葉=賂(Mainai)。可見日本古代就盛行。日本人又稱為:“袖子之下”。
以前的服裝袖口大,可授受金銀財寶。
  回扣是指賣方從買方支付的商品款項中按一定比例返還給買方的價款。
按照是否采取賬外暗中的方式,回扣可以簡單分為兩種,即“賬內明示”的回扣、
賬外暗中的回扣。據稱戴爾每年可以從英特爾手中,獲得十億美元的回扣。
  Kickback:rebate, Knock-back
  日本的回扣說法很多:割戻、賂、ピン撥ね、上前;擦;掠(Kasuri)
  中間搾取, リベート(rebate)、インセンティブ(Incentive)、バリューディスカウント(Value Discount)......。

  為官須看《曾國藩》,為商必讀《胡雪岩》。兔子不吃窩邊草VS.近水樓台先得月。
“兔子不吃窩邊草”這其實是一種自然現象,因為窩邊草是兔子們用來隱藏自己洞口的東西,如果吃掉了,就容易被獵人發現,如今這個俗語有與鄰為善的意思,但是更多的是指男女關係,不去追求身邊(如同班同學、鄰居、朋友、青梅竹馬等)的異性,不對身邊人下手。大家或許隻知道這一句,但兔子不吃窩邊草的下一句也非常經典。
胡雪岩的最大敗筆在於朋友有難將妻女托付給他時,竟然將其納為妾。那是一夫多妻時代的產物。而今的貪官們人生得意時,機能亢進,如饑似渴,饑不擇食時,就從窩邊草下手,但是窩邊草資源是那麽的有限,表白也隻是是違心的做出選擇,假裝隻看到她身上讓自己覺得喜歡的一麵,討厭的一麵因為饑不擇食視而不見了。有的成了備胎。
1. 有的人覺得自己的可選範圍很廣,且窩邊草裏也沒有格外值得關注的人,所以根據喜好、心情、某種原理、覺得這句話很有趣/不明覺厲等原因,直接把這個區域劃出考慮範圍,很隨便的一件事。如果日後窩邊草裏冒出來個閃閃發光的誰誰誰,可能他直接就吃了,還會得意的說“近水樓台先得月”雲雲。
2. 有的人認為吃窩邊草的隱患是,鬧崩分手以後不好相處,而是否能視而不見/事實隔離也不是自己能隨隨便便決定的。辦公室戀情結束以後直接辭職或申請調崗的人有的是,借權職之便給對方穿小鞋的好像也有。
3. 有的人認為吃窩邊草的隱患是,會被身邊的其他草其他兔圍觀,非常的不爽。吃了窩邊草搞地下戀情假裝沒吃的,好多。人家從談戀愛到分手你都不知道,那是他保密工作做得好。
4. 有的人素來以不吃窩邊草為由拒絕別人,隻是習慣給自己積個口德,給被拒的人留個麵子,其實他無所謂吃不吃。
在穀開來於2012年被抓時說,她所做的一切周永康都知情,她是薄熙來與周永康之間關於他們策劃密謀的信息傳遞人,而且周還占她便宜。
  穀開來後來還說周永康是個“壞蛋”,在她身上“占便宜”,但卻從未兌現他的承諾。
  後來,在庭審中,薄熙來自爆妻子穀開來與王立軍關係“如膠似漆”,指王立軍叛逃的真正原因是“暗戀穀開來,情感糾結,不能自拔”。由於薄熙來在最後庭審時大爆“王立軍和穀開來是一種極特殊的關係,我煩透了……”
    不對窩邊草動心,無非是兩個原因。其一是,領導一旦管不住褲襠,某些公事就不好公正處理,也容易出現偏頗,萬一有人恃寵而驕大吵大鬧,事情容易失控,他就算再操蛋,總不能把枕邊人抓起來。其二就是,口子一開,欲念管不住了,很有可能發展到隨時征用某個部下的妻子——不好的開頭,是必須扼殺的。兔子不吃窩邊草,隻是因為有吃不得的理由,而不是窩邊的草不夠肥美。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翻譯是把一種語言轉換為另一種語言的過程,這期間必然會受到文化、社會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價值觀及翻譯方法的影響。翻譯活動是一種社會行為,譯者生活在特定的社會曆史環境中,其翻譯意識和觀念受到社會的影響和製約。由於社會背景、社會製度、生活習慣的不同,方言地域及文化習俗的差異,加之不同的翻譯方法與準則,兩岸三地在譯名上翻譯上存在諸多差異。
  由於曆史的原因,台灣與祖國大陸間在政治上有三十多年完全處於敵對狀態,在經濟、文化上完全隔離。香港由於150年的殖民地歲月也造就了其獨特的麵貌和個性,加之文化發展及方言使用有別,使得祖國大陸與台灣、香港及澳門對於外國人名地名等專名的翻譯出現了異同參半的現象。由於社會背景、社會製度、生活習慣的不同,方言地域及文化習俗的差異,加之不同的翻譯方法與準則,兩岸三地在譯名上翻譯上存在諸多差異。
  台灣與大陸的距離越來越遠,大陸與台灣對外國人名地名的翻譯差異難以統一。
地域文化和習慣差異,大陸稱呼“澳大利亞”,日本叫“豪洲”,港台叫“澳洲”
大陸叫“悉尼”,港台叫“雪梨”;與香港翻譯差異除了文化習慣還有就是粵語發音和大陸不同,其九音節更能接近英文,大陸稱為“達芬奇”的香港叫“達文西”。
三藩=舊金山,
三溫暖=桑拿
冰河世紀,香港還叫冰河世紀,而台灣叫冰原曆險記;
暮光之城,台灣還叫暮光之城,而香港叫吸血新世紀;
終結者,香港叫未來戰士,台灣叫魔鬼終結者。
對外國人大陸用顯示是外國人的姓名:而台灣則盡量詩詠中國姓名“套近乎”
基辛格=季辛格,希拉裏=希拉蕊
韓國人自己已經放棄了漢字,所以隻能用音標。港台人,特別是在海外混的,都有英文名字,所以按照西方人名字的發音,用音標。中國大陸則是漢字的發祥地,對日本文化影響極深,用漢字的名字更容易被日本人接受和理解,當然發音不同。這也是中日文化淵源的體現。漢字,博大精深。日語其實就是漢字和假名的混合文字,所謂的寫中國字,讀日本詞。
在香港看到“戴卓爾”、在台灣看到“佘契爾”,誰會先想到是說的“撒切爾”?
在香港看到“列根”、在台灣看到“雷根”的時候,如果沒有前後文,也很難發現列根、雷根和曾經的美國總統“裏根”是一個人。
在香港看到“海珊”、在台灣看到“胡笙”的時候,也不會聯想到阿拉伯語中常見的男子名“侯賽因”。
這樣的例子真是數不勝數,但和常凱申、門修斯不同,這些翻譯沒有孰是孰非,而是各地遵循的翻譯原則不一樣。
前“門修斯、商雅森、常凱申、昆侖”的譯筆,害孟子、孫逸仙(孫中山)、蔣介石和毛澤東成了為公眾眼中的笑話。
美國的,佛契=福奇  
大陸        台灣     香港         英語原詞
艾森豪威爾 艾森豪 艾森豪威爾      Eisenhower
克林頓     柯林頓 柯林頓、克林頓   Clinton
布什        布希     布殊           Bush
普京       蒲亭/普丁 普京           Putin
肯尼迪      甘乃迪    甘乃地        Kennedy
希拉裏      希拉蕊    希拉莉        Hillary
貝克漢姆    貝克漢    碧鹹          Beckham
尼克鬆       尼克森    尼克遜       Nixon
基辛格       季辛吉    基辛格       Kissinger
奧巴馬       歐巴馬    奧巴馬       Obama
習慣上的不同
1 大陸:左駕、右駕
台灣:左駕、右駕
港澳:左駄、右駄
2 大陸:東南亞國家聯盟
台灣:東南亞國家協會
港澳:東南亞國家聯盟
新馬:亞細安組織
3 大陸:澳大利亞
台灣:澳洲
港澳:澳洲
4 大陸:移動互聯網
台灣:行動網際網路
港澳:流動互聯網
新馬:移動互聯網
5 大陸:字符
台灣:字元
6 大陸:斯坦福
台灣:史丹佛
港澳:史丹福
新馬:斯坦福
7 大陸:奧斯曼
台灣:鄂圖曼
港澳:鄂圖曼
8 大陸:信息時代
台灣:資訊時代
港澳:資訊年代
新馬:信息時代
英國首相    強生(森)    約翰遜
法國總統    馬克宏        馬克龍
美國總統    白登          拜登

當今東與冬是同一韻部。
據考證,從上古時代一直到唐代中葉,“東”和“冬”的讀音是有區別的。譬如,隋唐的東韻字收ung,東就念dung;冬韻字收ong,冬就念dong。發音區別小,但確有不同。
雖然從隋朝到南宋隔了600年時間,語音變化很大,但是寫詩的韻書官方編訂起來一直比較保守,基本上很多是襲用前人的。宋詞裏東與冬通用很正常,晚唐人搞不清楚的發音宋人更不用說。
但是,不管怎麽變化,寫近體詩東冬之類的區別始終是很嚴的,到了民國時期,人們寫近體詩也跟《平水韻》相合,這是傳統習慣使然。
平水韻依據唐人用韻情況,把漢字按照平、上、去、人四個聲調劃分成106個韻部。每個韻部包含若幹字,作律絕詩用韻,其韻腳的字必須出自同一韻部,不能出韻、錯用。
其中第一個聲調平聲,因為平聲的字較多,故分為上下兩個部分。從曆代韻書看過來,其中第一、二韻都是東、冬韻。這兩韻不但在今天的普通話中完全一致,甚至在古漢語中,也僅僅是主元音略有差異。
一東中的東韻,是上平聲中的第一個韻部;二冬的冬韻,是上平聲中的第二個韻部;而下平聲的“一先”、“二蕭”中的先韻、蕭韻,則是下平聲中的第一、二個韻部。其餘的以此類推。
“東”叫韻目,即這個韻部的代表字。
東韻中包含有許多字,它們的共同點便是韻母相同(當然是指隋唐五代兩宋時期的讀音),例如:風、空、蟲、弓、東、宮、紅、翁、同、童、窮、銅、通、融、虹等字,盡管在現代漢語中的韻母並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屬於東韻,如果是作格律詩,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韻。
王力先生在《漢語史稿》中提到了關於東、陽韻的關係:“東韻:上古(東漢以前)為 [o?],中古(隋唐至宋)為[u?]。(東韻)o?和(陽韻)ɑ?聲音相近,因此,從很古的時候起,東陽就能合韻。雖然在《詩經》裏東陽的界限是清楚的,但直到西漢,東陽仍然有合韻現象。
東漢以後。東陽漸漸疏遠了,因為東韻的元音已經高化([o?]——》[u?]),而陽韻沒有跟著高化,所以不能再合韻了。
反過來我們看冬韻的變化:上古u?m——u??——中古uo?。自上古起,東冬韻便有區別,而隋唐至宋時,東由[o?]→[u?],與冬韻則相差無幾,甚至不能分辨。
雖然是隋唐至宋的演變過程,但實際在宋之前,古人還是能分的清東、冬之間的差距,而到了宋代,古人基本上就不分東、冬了-------宋人作詞基本不辨一東二冬,後世詞韻自然也將二者整合唯一。
總而言之,平水韻是延續了《切韻》、《唐韻》等韻書編撰而來,雖然在宋之後的古人對於東、冬已經分不清了,但依然是按著這個分韻原則來劃分的,我們寫詩便是用的這個韻書;而在詞韻上,東、冬卻已經是合並同類項了。

一月:
孟春、寅月、陬月、太簇、初春、新春、端月、歲始、肇春、初陽。
二月:
仲春、卯月、如月、夾鍾、花月、杏月、春半、花朝、殷春、春中。
三月:
季春、辰月、病月、姑洗、桃月、暮春、桐月、晚春、春杪、餘春。
四月:
孟夏、巳月、餘月、中呂、初夏、麥月、槐月、夏首、新夏、梅月。
五月:
仲夏、午月、皋月、蕤賓、蒲月、榴月、星月、盛夏、夏半、芒種。
六月:
季夏、未月、且月、林鍾、荷月、晚夏、暮夏、荔月、晚夏、杪夏。
七月:
孟秋、申月、相月、夷則、瓜月、初秋、桐秋、桐月、蘭月、肇秋。
八月:
仲秋、酉月、壯月、南呂、桂秋、桂月、清秋、拓月、秋半、中律。
九月:
季秋、戍月、玄月、無射、菊月、暮秋、涼秋、杪商、秋末、殘秋。
十月:
孟冬、亥月、陽月、應鍾、初冬、早冬、首冬、始冬、開冬、新冬。
十一月:
仲冬、子月、辜月、黃鍾、霜月、寒月、葭月、正冬、暢月。
十二月:
季冬、醜月、塗月、大呂、臘月、暮冬、梅月、暮歲、歲杪。
除此之外,書畫中的年份往往用的是天幹地支的方式來表示。他們也還有一些別稱。
幹支:
甲子(閼逢 困敦)          
乙醜(旃蒙 赤奮若)
丙寅(柔兆 攝提格)            
丁卯(強圉 單閼)
戊辰(箸雍 執徐)              
已巳(屠維 大荒落)
庚午(上章 敦戕)              
辛未(重光 協洽)
壬申(玄 難)                     
癸酉(昭陽 作噩)
申戌(閼逢 閹茂)              
乙亥(旃蒙 大淵獻)
丙子(柔兆 因敦)              
丁醜(強圉 赤奮若)
戌寅(箸雍 攝提格)            
己卯(屠維 單閼)
庚辰(上章 執徐)              
辛巳(重光 大荒落)
壬午(玄 敦戕)                  
癸未(昭陽 協洽)
甲申(閼逢 君灘)              
乙酉(旃蒙 作疆)
丙戌(柔兆 閹茂)              
丁亥(強圉 大淵獻)
戊子(箸雍 困敦)              
己醜(屠維 赤奮若)
庚寅(上章  攝提格)          
辛卯(重光 單閼)
壬辰(玄 執徐)                
癸巳(昭陽 大荒落)
甲午(閼逢 敦戕)               
乙未(旃蒙 協洽)
丙申(柔兆 君灘)               
丁酉(強圉 作噩)
戊戌(箸雍 閹茂)               
已亥(屠維 大淵獻)
庚子(上章 困敦)               
辛醜(重莊 赤奮若)
壬寅(玄 攝提格)               
葵卯(昭陽單閼)
甲辰(閼逢 大荒落)           
乙巳(旃蒙  大荒落)
丙午(柔兆郭)                  
丁未(強 協洽)
戊申(箸雍  灘)                
己酉(屠維 作噩)
庚戌(上章 閹茂)              
辛亥(重光 大淵獻)  
壬子(玄 困敦)                  
葵醜(昭陽 赤奮若)
甲寅(閼逢  攝提格)           
乙卯(旃蒙 單閼)
丙辰(柔兆 執徐)              
丁巳(強 大荒落)
戊午(箸雍 郭 )                
己未(屠維 協洽)
庚申(上章 灘)                
辛酉(重光 作噩)
壬戌(率 閹茂)                  
葵亥(昭陽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