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人生的道理自我總結:李隆基與李煜

(2010-05-13 17:44:30) 下一個

男人要擁有權力才覺得安心,女人要擁有愛她和她愛的男人才覺安泰。
在原始社會中男人沒有強壯的體魄很難或的權力, 和後來的戰爭勝者
為王,敗者為寇一樣那是憑身體較量勝者為主敗者為仆的社會。
在文明和文化發達的現代社會男人可以通過除了身體以外的途徑獲得權力。
除了打砸搶,什麽陰謀手段都可以用上,謀位,篡權,毒殺,誆害,金錢腐蝕,
行賄等等各種手段應有盡有。
而女性所靠的手段則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都沒有很大變化。
除個別而外,都是靠著天生的得天獨厚的條件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有天生
缺陷的女人很難
如願影響一個男人或影響一個朝代。
所以女性對於自身的條件通過與他人比較
後很容易死心。
這就是許多女人比男人活得長壽的原因之一。普遍男人認為他人能幹的自己也能幹
,別人可以成名成家的自己有何嚐不能,
所以在求結果的途徑上,如果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又不心甘情願或難“放下”
死心,
始終鬱鬱不得誌的男人多,死得早的人也多。
男人在青年時代就像女性的妙齡青春如花似玉的年代,這是有各種機遇,有無
限的
可能性。就像那有國色天香的女性能遇到自己心目中的“白馬王子”可
能有點難
,而是年輕男人遇到“機會”決非難事。當然如果不在年輕時期“有為”
到了中年、
晚年就可能變成一個無人感興趣的女人。所以不再年輕的男人也應
該象不漂亮的女性一樣趁早明滅自己的情欲,實實在在地
當好一個家庭主婦、
不要東想西想,讓那些美女們去過自己的美好生活吧。如果有了這種境界,男人也可以和女人一樣平均壽命會更長。

男人得到權力後容易頭腦膨脹,而一旦失去權力就會如氣球戳破了一個洞。
女人絕對不會容忍一個自己愛的而又愛自己的男人被另一個女人奪愛。

李隆基與李煜:帝王身份下不同命運下的文藝雙子星。

一、悲催的帝王命運
1. 李煜的無奈與悲哀
- 李煜,這位南唐後主,他的帝王生涯充滿了無奈與悲哀。他登上皇位之時,南唐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麵臨著來自北方強大政權的威脅。李煜雖貴為帝王,卻無力挽救南唐的頹勢。他在政治上缺乏雄才大略,麵對複雜的政治局勢和強大的外敵,隻能不斷地采取妥協和退讓的策略。最終,南唐還是被北宋所滅,李煜也從高高在上的帝王淪為階下囚。他的後半生在囚禁中度過,這種巨大的身份落差和亡國之痛,使他的內心飽受折磨,也注定了他悲催的命運。
2. 李隆基的盛極而衰
- 李隆基,唐玄宗,他的一生也是大起大落。他在位前期,開創了開元盛世,唐朝達到了鼎盛時期。那時的唐朝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然而,後期他卻沉迷於楊貴妃的愛情和宮廷的享樂之中,寵信李林甫、楊國忠等奸臣,導致政治腐敗,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叛亂,這就是著名的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李隆基也被迫退位,他的晚年在孤獨和悔恨中度過。雖然他前期有著輝煌的成就,但後期的衰敗也讓他的人生充滿了遺憾。
二、詩詞歌賦上的卓越成就
1. 李煜的詞壇貢獻
- 李煜在詩詞歌賦方麵有著極高的造詣。他的詞風格獨特,前期的詞多描寫宮廷的奢華生活,如《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晚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鳳簫吹斷水雲閑,重按霓裳歌遍徹。”將宮廷宴會的盛大場景、宮女們的美麗姿態以及歌舞的美妙都生動地展現出來。後期的詞則充滿了亡國之痛和對往昔的思念,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這些詞情感真摯,用詞優美,以其獨特的藝術感染力打動了無數讀者。他的詞在詞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將詞從簡單的宮廷娛樂文學提升到了能夠表達深刻情感和思想的高度。
2. 李隆基的詩歌才華
- 李隆基在詩歌方麵也有不俗的表現。他的詩歌題材廣泛,既有描寫宮廷生活的作品,也有反映他對治國理政思考的詩歌。例如《經鄒魯祭孔子而歎之》,“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歎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這首詩表達了他對孔子的崇敬之情,詩中運用典故,語言典雅,體現了他深厚的文化素養。他的詩歌風格大氣磅礴,與他帝王的身份相契合,在唐代詩歌的星空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三、音律方麵的非凡造詣
1. 李煜的音樂貢獻
- 李煜對音律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深入的研究。他的宮廷中匯聚了眾多的樂師,他親自參與樂曲的創作和音樂活動的組織。他將詩詞與音樂相結合,使得他的詞在演唱時更具藝術魅力。他的音樂創作往往與他的情感和宮廷生活相聯係,在南唐的文化氛圍中,他的音樂作品成為宮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南唐音樂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2. 李隆基的音樂成就
- 李隆基在音律方麵更是有著非凡的成就。他設立了梨園,這是一個專門培養音樂人才的機構,被後世視為戲曲的發源地。他對音樂的熱愛和對音樂人才的重視,使得唐朝的音樂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他本人也精通多種樂器,如羯鼓等,並且親自創作樂曲。他的音樂作品風格多樣,既有莊重典雅的宮廷音樂,也有富有民間特色的樂曲,對唐朝音樂的發展和傳承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四、文藝成就的比較與思考
1. 成就的相似性
- 李煜和李隆基在詩詞歌賦、音律方麵都有著很高的成就。他們都憑借自己的才華在文藝領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無論是李煜詞中的細膩情感,還是李隆基詩歌中的大氣磅礴;無論是李煜對南唐音樂的推動,還是李隆基對唐朝音樂高峰的鑄就,都表明他們在文藝方麵有著不可忽視的能力。
2. 不同命運下的文藝綻放
- 雖然他們的帝王命運都充滿了坎坷,但正是這種不同的命運經曆為他們的文藝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李煜的亡國之痛使他的詞更具深度和感染力,而李隆基的盛極而衰讓他的詩歌有了對興衰的思考。他們在不同的曆史背景和命運軌跡下,在文藝的天空中綻放出獨特的光芒,成為中國文化史上兩顆耀眼的文藝之星。
李煜和李隆基雖然在帝王生涯中都遭遇了諸多不幸,但他們在詩詞歌賦、音律等方麵的卓越成就卻令人矚目。他們的作品和藝術貢獻成為了中國文化寶庫中的重要財富,也讓我們看到了在不同命運下文藝創作的無限可能。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