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二十六字令”---日本式“打油詩”(都都逸)

(2009-02-14 04:39:27) 下一個

“詩詞”VS 日本的“詩歌”
在中國文化傳統的寶典的詩歌中除了當代鼎盛的唐詩、尤其“七律”、
“七絕”,“五律”、“五絕”這種比較工整的古詩風格外,從宋代開
始盛行的詩歌就是詞,傳統有很多特別的規矩,其一就是詞牌:“清平樂”,
“菩薩蠻”,“卜算子”、“水調歌頭”、“賀新郎”等等。
當然每個詞牌要求的格式不一樣。如“字數”,“平仄”,“押韻”等等。
寫詩作詞就是一個絕好的
“遊戲”。在沒有電腦,沒有計算器作為工具的時代要掌握好許多詩詞
詞牌的規律,運用語言的功夫不是一般人可以速成的。
在日本從古代到江戶時代寫詩的人不少,但很少像中國詩人那樣凝聚濃厚的
豐富多彩的典故知識,海闊天空又信手拈來的大作。
在中國詩人看來,日本的詩歌更接近於當今的打油詩一樣的“小品”。
日本的詩歌種類不多。在中國熟悉的有“俳句”,“短歌”,一般人也很少
接觸日本的“川柳”,“和歌”等等。
“川柳”與“俳句”都是以“5、7、5”音節為原則的定型詩,
“和歌”“短歌”則是以“5、7、5、7、7”音節為規範定型詩,
相當與中國如“十六字令”一樣的詞。
日本當今還流行的一種詩就是“都都逸”(不妨稱為“二十六字令”)。
都都逸(Dodoitsu):產生於江戶末期,由初代都都逸坊扇歌(1804-1852)
集大成的“7,7,7,5”音節的口語定型詩。
本來是由三弦(三味線)伴唱的通俗歌曲,由音樂曲藝師在曲藝場
(說書場,雜技場)演出。以下試翻譯日本家喻戶曉的都都逸(Dodoitsu)
謹供參考(音節數以漢字數為標準):
1,
迷戀伊人幽會處,
千裏旅程一裏路,
未得謀麵隻身返,
歸來千裏途。
2,
飲酒停杯吾不快,
莫止吾醉滿上來,
莫非此麵君常態?
無法說出來。
3、
桃色新聞實難堪,
世人知曉傳美談,
奈何他人不得解,
明隱兩為難。
4、
世上烏鴉慝噪煩,
立誌親手斬三千,
伴君共枕春眠足,
此乃妾心願。
5、
相逢又忍揮別去,
別後而今又相聚,
終究原野刮秋風,
今生一別離。

有許多“都都逸”的名句是日本文人朗朗上口興味濃厚的佳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