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rierman2

(2006-12-07 12:24:57) 下一個

                                                             條頓堡森林



愷撒曾經把萊茵河看作日耳曼和羅馬的邊界。

但萊茵河邊境依然不平靜。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從前12年到前9年派他的養子尼祿·克
勞蒂烏斯·杜路蘇斯多次對日耳曼人進攻A,征服了多個日耳曼民族。他的兄弟提庇
留(Tiberius)從前8年開始恢複杜路蘇斯的進攻。4年他征服了至此為止日爾曼的切
魯西人。為了繼續向易北河進發,羅馬人在萊茵河東建立了一係列城市。今天德國
黑森危b的一些城市的名字來自於拉丁文。
A
在被羅馬人征服地區,也曾有過短暫的和平,羅馬人與日兒曼人平等交易

 
羅馬人將這一地區看作他們的一個省:“日爾曼尼亞”。但日爾曼人絕不是真心臣
服於羅馬人。

羅馬在日爾曼尼亞采取軟硬兼施的政策,對各個部落的貴族加以籠絡,授予羅馬公
民權。

  切魯西部落(Cherusci)首領海爾曼(Hermann, 拉丁文名為Arminius)就是被羅馬
人挑中的少數精英之一。海爾曼年僅二十七歲,通曉拉丁文,曾經加入羅馬軍隊在
巴爾幹半島作戰,因而對羅馬軍事機器的優缺點一清二楚。他心中充滿愛國主義的
使命感,苦思冥想尋求一個掙脫羅馬枷鎖的良方。

羅馬人在被占地區引入羅馬的法律和收稅,激起了日耳曼人極大的不滿。對日耳曼
人來說,隻有奴隸才交稅。

羅馬在東南歐的潘諾尼亞省發生暴亂,奧古斯塔不得不把提貝留從日爾曼尼亞調去
鎮壓,這樣日爾曼尼亞總督的位置就由現任敘利亞總督瓦盧斯(Varus)接替。

 
  瓦盧斯是一個典型的花花公子,他的生活習慣異常荒淫放縱,來到日爾曼尼亞
後沒有半點收斂。羅馬官兵於是上行下效,軍營裏武備廢弛,妓女成群結隊,整天
鶯聲燕語,淫亂不堪。這種景象激怒了許多日爾曼人,他們不能容忍自己的土地遭
到如此玷汙。海爾曼乘此機會暗中聯絡,爭取到很多部落的支持,準備起事。瓦盧
斯統帥三個羅馬軍團,加上仆從部隊,有兩萬之眾。這些部隊是提貝留親手訓練出
來的,戰鬥力非同小可。他明白以日爾曼人目前的軍事實力,根本無法和羅馬人進
行會戰。唯一可行的方案是利用特殊地形打一場伏擊戰。

  為了不讓瓦盧斯發覺他的意圖,海爾曼和其他部落首領經常前來拜見瓦盧斯,
表示臣服,請瓦盧斯仲裁各部落的糾紛。瓦盧斯興致勃勃地按照羅馬法的慣例一一決
斷,炫耀他的學識和口才。海爾曼看見瓦盧斯對他信任有加,知道時機成熟了。

  這時正值秋季,連綿的暴雨使道路泥□難行。羅馬軍隊嚴重依賴後勤,在這種
條件下行軍機動性會大受限製。海爾曼讓北部的一個部落公開起事,誘使瓦盧斯前
去鎮壓。瓦盧斯這時依然認為海爾曼是他親密的盟友,他居然向海爾曼谘詢行軍路
線.
海爾曼將伏擊地點選在了條頓堡森林(Teutoburger Wald)。A

  條頓森林位於現在德國西北部的利伯郡,這個地名保留到今天。條頓森林是一
塊高地,其中河穀縱橫。地勢起伏很大,不少地段道路在峽穀中穿行。這裏生長著
高大茂密的橡樹林,灌木很少,人馬可以在林中穿行無阻。條頓森林的地貌到今天
都沒有多少改變,地圖上顯示的一些地名,比如“勝利場”( das Winnefeld),
“白骨巷”( die Knochenbahn),和“殺戮穀”( der Mordkessel),還能讓我們依
稀看到當年血戰的影子。A


 
  瓦盧斯大軍終於出發了。他們沒有按照常規行軍,而是把所有的瓶瓶罐罐都帶
上,組成一支龐大的載重車隊,隊伍後麵還跟了一大群妓女和小販,好象不是去打
仗,而是去郊遊。羅馬人的行軍路線起初還都是平原,但漸漸地勢開始起伏,泥沼
開始遍布,讓羅馬人每前進一步都要費盡力氣。這樣瓦盧斯大軍慢慢地開進了條頓
堡森林,不知不覺地進入了海爾曼的包圍圈。

  進入條頓森林以後,A道路變得越來越狹窄泥濘。瓦盧斯大軍的隊伍漸漸越拉越
長。就在這時,日爾曼人的攻擊開始了。無數的弓箭和彈子從道路兩旁的樹林裏射
出,毫無防備的羅馬士兵紛紛倒下。受到突然襲擊的羅馬士兵沒有慌亂,他們迅速
豎起盾牌,收縮隊形,企圖組成方陣迎敵,但是這裏根本沒有空間給他們組成任何
慣常的戰鬥隊形。羅馬大軍且戰且行,終於到達一塊比較開闊平坦的地方,瓦盧斯
下令紮營。於是羅馬士兵冒著箭雨迅速修建起一座標準的羅馬營壘,據壘堅守。入
夜,日爾曼人退了回去。

  第二天清晨,羅馬軍團在大營外組成戰鬥隊形,想和日爾曼人決戰。海爾曼約
束部下,決不出戰。不得已,瓦盧斯隻好下令撤營,繼續前進。這回日爾曼人沒有
再襲擊他們。瓦盧斯大軍蹣跚而行,來到一座峽穀之前。海爾曼事先讓人砍倒了幾
十棵大樹,擋住了羅馬人的去路。羅馬工兵忙碌半天,勉強清理出一條小徑,雖然
能容羅馬士兵通過,但那些馬車就隻能舍棄了。得到丟棄馬車的命令,羅馬士兵立
刻離開自己的隊列,爭先恐後地爬到馬車上去取自己的貴重物品,完全不顧首長的
嗬斥,片刻之間羅馬大軍亂成一團。


 海爾曼看到時機已到,下令總攻。在雷鳴般的呐喊聲中,日爾曼人象山洪爆發一
般從森林裏衝了出來,海爾曼帶領一批勇士揮舞著寬刃重劍衝在最前麵。A被金銀細
軟壓彎了腰的羅馬士兵被一片一片地砍倒。瓦盧斯看到事情不妙,下令撤退,但來
時容易去時難,羅馬軍隊此時被分割成幾部分,羅馬士兵僅僅是靠著常年艱苦訓練
形成的本能,組成形狀各異的密集隊形,且戰且退。日爾曼人的衝擊一波接一波,
漸漸越來越多的羅馬士兵倒在泥淖裏,羅馬軍團的隊形變得越來越鬆散。落單的羅
馬士兵根本不是日爾曼人的對手,幾乎全部被屠殺,連投降的機會都沒有。絕望的
瓦盧斯害怕被日爾曼人俘虜,自殺身亡。剩餘的羅馬士兵依然相當頑強的戰鬥,一
幫老兵在一個小山丘上組成一個環行防線,打退了日爾曼人一次又一次的衝鋒,一
直堅持到天黑。這些人挖的防禦工事和塹壕,到今天還依稀可見。到傍晚時分,戰
鬥已經基本結束了。兩萬羅馬士兵中,隻有不足百人生還。A


  
  

1875年,一座巨大的海爾曼雕像在條頓森林豎立起來,A高達53.46 米、手舉利劍的
青銅雕像。1838年開始建造,前後共耗時37年。這座雕像至今仍然完好。


          
A
羅馬人為在條頓堡森林陣亡戰士豎的碑






條頓堡森林戰役之後,切盧斯克族威震四方,連易北河以東的許多東日耳曼民族都
遣使朝見阿米尼烏斯,表示恭順之意。隻有馬考曼國王馬波德自以為是羅馬的盟友,
不肯有所表示。馬波德的早年生活和阿米尼烏斯如出一轍:作為蠻族領袖的兒子,
他以人質的身份在羅馬度過了快樂的童年,長大後回到祖國,並於公元前9年繼承了
馬考曼族的君位。馬考曼族是古施瓦本人的一支,在公元前1世紀定居在今法蘭克福
附近的美因河流域。即位之初的馬波德很不走運:羅馬將軍德魯蘇斯為了征服所有
的西日耳曼人,向他的民族發動了猛烈的進攻。馬波德見勢不妙,就三十六計走為
上,帶著族人向東撤退了。他們一直跑到易北河的發源地波希米亞,這裏是東、西
日耳曼人之間的緩衝區,當時人口還不多,屬於所謂的政治真空地帶。馬考曼族仗
著自己人多力量大,順利地把這裏置於自己的控製之下。他們連戰連勝,其勢力範
圍南抵阿爾卑斯山脈,北至蘇台德山脈,西起巴伐利亞高原,東達喀拉巴阡山脈,倫
巴第人、汪達爾人、盧吉人、查特人、塞蒙儂人、誇德人等周邊地區的日耳曼民族
全部稱臣納貢,馬考曼族儼然成為中歐霸主。馬波德見此處山高皇帝遠,便正式劃
疆域,定法律,自稱“Rex”(拉丁語“國王”的意思),建立起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
日耳曼王國。當時羅馬帝國的日耳曼尼亞總督提比略知道自己鞭長莫及,於是也就
順水推舟地承認了馬波德的國王身份,並和他結成了同盟。


阿米尼烏斯此時正要乘勝前進,聯合所有的日耳曼民族,向高盧進軍,見馬考曼王
國居然沒有加入自己的統一戰線的意思,心裏自然惱火。他於是派人給馬波德送去
了瓦盧斯總督的首級,表明自己希望雙方結盟,討伐羅馬侵略軍,共分高盧之意。
但如果不能蒙馬波德恩準的話,他就隻得先安內,後攘外了。偏偏此時提比略也派
來使團,卑辭厚禮地請求馬波德,看在雙方多年友誼的份上,不要落井下石。馬波
德深知,此時保持中立是不可能的,自己必須得罪其中的一方。幾經權衡利弊,他
視為羅馬畢竟是老牌強國,阿米尼烏斯隻不過是個走運的暴發戶,一場戰役的勝負
並不足以改變雙方的實力對比;何況在危急時刻背棄盟友,又是不道德的事,於是
決定保持和羅馬的同盟,並把瓦盧斯的首級交給了提比略使團。阿米尼烏斯聞報大
怒,調動全部兵力,東下攻擊馬考曼王國,馬波德也召集倫巴第、汪達爾、誇德等
族聯軍迎戰。雙方旗鼓相當,從公元14年初一直打到公元16年底,依然不分勝負。
日耳曼尼庫斯乘虛而入,偷襲切盧斯克族的大後方,才把阿米尼烏斯打得慘敗。但
馬考曼王國此時也早已精疲力竭,日耳曼尼庫斯撤兵之後,雙方整軍再戰。這次阿
米尼烏斯大獲全勝,而提比略許諾的救兵卻遲遲不到,各附屬民族紛紛轉而投靠阿
米尼烏斯,一度強大的馬考曼王國瞬間土崩瓦解。國民無不埋怨馬波德的外交決策
失誤,沮喪的貴族們在公元19年發動政變,眾叛親離的馬波德隻得落荒逃往意大利,
被提比略安置在拉文納城軟禁起來,靠難民救濟糧度過餘生。阿米尼烏斯在公元21年
被自己的親屬謀殺,馬考曼民族因此得以幸存下來。

自從馬考曼和切盧斯克這兩個短命的地區霸權同歸於盡之後,西日耳曼人便失去了
核心領導民族。在繼續混戰了一番之後,它們中的大部分又改向羅馬帝國稱臣。不
過,還有很多民族仍然桀傲不遜:弗裏斯人在公元28年和公元57年,查特人在公元
39年和50年,紹克人在公元42年和47 年,布魯克特人在公元77年,先後攻擊過羅馬
的萊茵河上遊防線,但都被比較輕鬆地擊退了。其中紹克人在公元42年的那次入侵,
給羅馬人送還了瓦盧斯軍團的最後一麵軍旗。羅馬帝國此後雖然幾經內亂,但它的
北部邊境(萊茵河──多瑙河防線)都還算是比較平靜的。



83年羅馬皇帝多米提安決定將羅馬在萊茵河和多瑙河的邊界向北移。在萊茵河以西
和多瑙河A以北及黑海沿岸修築了幾道巨大的界牆( Limes拉丁語,意為“邊牆”),
總長約550餘公裏,,以防日爾曼人入侵。這項工程一直造到公元161年。
A


AA



這實際上是一道木柵牆,隻是每隔數百米有一個石頭造的堡壘。A萊茵──多瑙河邊
牆示意圖
AA邊牆堡壘的遺址









1世紀的日爾曼,不包括斯堪的納衛亞半島
A
122年在哈德良統治下羅馬人將內卡河和多瑙河之間的界牆再次向北移了20到40千米。
最後一次羅馬將它的邊境向日耳曼地區移動時在159年在安托尼努斯·比烏斯統治時
進行的。


2世紀在日耳曼地區發生了兩個重要的變化:首先過去分裂的日耳曼部落聯合為大部

落,其次日耳曼人越來越多地對羅馬邊界進行襲擊。羅馬邊境也頻頻告急,因而隻得

采取外交手腕,挑唆日爾曼部落反對另一個部落。出於無奈,還得雇傭成群的日耳

曼人駐紮在羅馬邊境內,以反對邊境外其他部落。

167年日爾曼族裏的馬克曼人、誇地人、倫巴第人、汪達爾人和其它部落進入潘諾尼

亞省導致馬克曼戰爭(167年至180年)。馬爾庫斯·奧勒裏烏斯領導了四次軍事行

動征服了入侵的日耳曼人。

_公元二世紀羅馬帝國版圖



日耳曼部落

從日德蘭半島北德和斯堪的納維亞原始的日耳曼人部落衍生出了大約二十多個部落,

,他們沒有清楚的種族共同體意識,各自以部落的名稱相稱A,可分為:
北日耳曼人、西日耳曼人和東日耳曼人。

西日耳曼人多以農業為生;東日耳曼人
多以遊牧為生。所有的日耳曼人中,尤以哥特人為強。
北日耳曼人是維京人諾曼人朱特人等。
西日耳曼人包括:易北河日耳曼人如斯維比人,後來演進為施瓦本人、阿勒曼尼人

/馬克曼人和誇迪人/誇地人,最終成為巴伐利亞人。
北海日耳曼人如巴塔維人、弗裏斯蘭人/弗裏斯人、考肯人、薩克森人/撒克遜人、

盎格魯人、朱特人等.A
萊茵河-威悉河日耳曼人如切魯西人、卡狄人為(黑森人的祖先)、法蘭克人等。

東日耳曼人中有哥特人、汪達爾人和勃艮第人等。

A直到公元3世紀日爾曼人在歐洲的勢力範圍(紅色及黃色)





哥特人




就可考記錄所及,起源於波羅的海的哥特島。
公元150年前後,原來居住在維斯瓦河下遊的格皮德人和上遊的部分哥特人由於經濟
和人口方麵的壓力,突然開始傾巢南下,向圖拉真的軍隊從未完全占領過的、喀拉
巴阡山脈以東的達西亞行省黑海沿岸平原遷徙。和其它日耳曼民族一樣A,他們此時
的武器也不外是長矛和標槍,隻有部分人擁有木製盾牌,而弓箭、短劍和盔甲的攜
帶者更是少之又少,騎兵的數量幾乎為零,但數量和身體的優勢使得這些人成為中
歐不可戰勝的力量。他們所過之處無堅不摧,伯艮第、汪達爾、查特、誇德、馬考
曼等日耳曼民族紛紛落荒而逃,奔向西南方的多瑙河中遊平原避難。一般認為,哥
特人與格皮德人的南遷最終截止於公元196年,因為由維斯瓦河三角洲通向黑海的
“琥珀之路”在那年中斷了,而它是哥特人與格皮德人在維斯瓦河流域生存的主要
經濟來源。




這時哥特人分裂成兩個部族----西哥特人,於二世紀定居於羅馬尼亞;東哥特人,
定居於東方較遠的黑海西北海岸。A公元248年,正當羅馬慶祝它的建城千年紀念日
時,哥特人突然開始進犯莫西亞行省。這其實並不應該令人感到意外,早在公元2世
紀末,當哥特人與格皮德人出現在多瑙河平原上時,雙方之間的武裝衝突就開始了,
但規模都不算大。
公元238年,哥特人的仆從民族──卡爾皮人的入侵,徹底消滅了達西亞境內的所有
羅馬武裝。為了騰出手來抵禦薩珊國王沙普爾一世,當時剛剛上台的戈狄安三世接
受了屈辱的和約,同意向以哥特人為首的達西亞日耳曼民族聯盟納貢。但在公元248年,
羅馬皇帝阿拉伯人菲利浦卻出人意料地取消了應當繳付的這筆貢金,也許廢除不平
等條約也是他千年慶典計劃中榮耀的一部分吧。


菲利浦的決定顯然過於草率了。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哥特人已經擁有了黑海沿岸最
強大的武裝力量。汪達爾人和赫盧利人匍匐在他們的腳下,斯拉夫人和誇德人的君
主降為他們的奴仆,馬考曼人和卡爾皮人向他們稱臣納貢,格皮德人、西徐亞人和
薩爾馬特人與他們聯盟。在哥特人看來,弱國如果不肯納貢的話,那麽強國就理所
當然有權采取必要的行動,以使對方認識到這項費用的意義之所在。正當他們在多
瑙河北岸集結重兵,並開始試探性的進攻時,本應負責抵抗他們的羅馬軍團將士們
卻突然轉移了注意力,擁立他們的司令官帕卡提安努斯為奧古斯都,並準備聯合哥
特人,向意大利進軍。但在一位出身潘諾尼亞,名叫德基烏斯的元老的幫助下,帕
卡提安努斯很快被自己的部下刺殺。作為獎賞,德基烏斯取代菲利浦的內兄塞維裏
安,被升遷為莫西亞行省的新任總督。


雖說幾乎是一步登天,但德基烏斯可沒有時間來慶祝,他麵臨著一個極其危險的爛
攤子:一方麵,曾參預帕卡提安努斯叛亂的將士們還驚魂未定,他們隨時都可能再
次鬧事;另一方麵,哥特人並沒有因為帕卡提安努斯的死,而放棄對羅馬帝國的入
侵計劃。事實上,莫西亞的很多地區都已經被他們的股部隊洗劫了。盡管德基烏斯
沒有參過軍,但因為長在在鄰近的潘諾尼亞,他對莫西亞的當地情況比較了解,頭
腦很靈活,手段也很豐富。一些忠誠度不可靠的部隊被解散了,在數目上處於劣勢
的羅馬軍放棄多瑙河防線,城戍部隊改守麵為守點,野戰部隊改盯人為區域聯防。
這個新戰術在整體上是很成功的,但有一點可能德基烏斯沒有考慮到:部分被解雇
的羅馬士兵因為退伍後的生活沒有著落,居然投靠了日耳曼敵軍,向他們出賣了羅
馬軍的部署情報。受此鼓舞,哥特王奧斯特羅高塔決定大幹一場。

公元248年盛夏,奧斯特羅高塔率哥特、西徐亞、卡爾皮、泰法利、阿斯丁吉、袍西
安六族聯軍(後三者是達西亞的土著民族),號稱30餘萬,水陸並進,穿越多瑙河三
角洲,向羅馬軍設在黑海岸邊的主營馬爾西安堡(在今保加利亞旅遊勝地瓦爾納附近
)撲來。大敵當前,德基烏斯鎮定自若,他命令部下堅壁清野,使敵人找不到足夠的
物資來製造攻城器械。奧斯特羅高塔見久圍不下,於是分兵攻擊周邊小城,也沒有
得到多少收獲。對峙數月後,日耳曼聯軍終於糧盡撤退,羅馬野戰部隊在他們歸路
上的山穀裏連續伏擊,又消滅了相當數目的敵人,把奧斯特羅高塔一舉趕回了多瑙
河北岸。此次大捷讓羅馬將士們對德基烏斯這位文官的領兵才能心服口服,他在部
隊裏的威望大增。不久後,德基烏斯被部下擁立,紫袍加身,於公元249年10月在貝
羅卡戰役中殺死了阿拉伯人菲利浦與皇儲菲利浦二世,成為新的羅馬皇帝。

在奧斯特羅高塔敗在德基烏斯手下後,他的民族一度麵臨重大的麻煩:格皮德國王
法斯提達看到哥特人的實力已經被削弱了,於是計劃起來搶奪東歐的霸權。他先是
擊敗了北方的勃艮第人,然後就向奧斯特羅高塔宣戰,兩軍在多瑙河下遊平原上惡
戰了一場。結果,哥特人略占上風,法斯提達撤回了喀拉巴阡山脈以西。奧斯特羅
高塔在此後很快去世,有可能是在戰鬥中負傷所致。他出身於哥特人中最高貴的
“阿馬爾”貴族家庭,這個名字來自他的祖先阿馬爾。奧斯特羅高塔自己名字的意思
似乎就是“東哥特人”,在他死後,哥特人也真的分裂成了東西兩部,東部的叫
“Ostrogothi”,西部的叫 “Visigothi”。在拉丁語和日耳曼語裏,這兩個名字看
上去就是“東哥特人”和“西哥特人”的意思,所以後人一般也就如此理解和翻譯。
但還有其它不同的解釋,其中最有說服力的是這樣的:“東哥特人”原來自稱“GrvtvngiAvstrogoti”,
意思是“沙灘哥特人”,因為他們住在第聶澤河附近的沙質海灘上;而“西哥特人”
則自稱“Tervingi”,意思是“森林居民”,因為他們居住在達西亞的森林裏。也
有人說,“東哥特人”就是原來奧斯特羅高塔麾下的部落,而“西哥特人”原來自
稱“Vesvgothi”,意思是“優秀的哥特人”。不管怎麽樣,這兩部分哥特人在公元
3世紀中後葉分家了,雙方的勢力範圍以第聶斯特河為界,“Ostrogothi”住在河東,
“Visigothi”住在河西,所以“東哥特人”和“西哥特人”的稱呼無論如何也不能
算錯。他們分家的原因我們至今還不清楚,或許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分兩次南遷的不
同部落,或者因為他們的生活習俗有差異,也可能是因為羅馬人有意在其中挑撥離
間,就像兩漢對南北匈奴,隋唐對東西突厥那樣。


奧斯特羅高塔死後,克尼瓦成為他的繼承者,時間大概是在公元249年。當時德基烏
斯正忙著在羅馬進行文化建設和社會改革,對邊境防務有所疏漏。看到有機可乘,為
了報奧斯特羅高塔戰敗之恥,克尼瓦重新會合了卡爾皮人和其他日耳曼民族,於公
元 250年再次進犯羅馬帝國。卡爾皮人負責攻擊重新回到達西亞的部分羅馬軍隊,而
哥特軍則兵分兩路,其中一部分直搗色雷斯,將色雷斯總督普利斯庫斯包圍在該行
省的首府菲利浦堡;而克尼瓦自己則率7萬大軍,沿多瑙河岸西進,進圍羅馬帝國莫
西亞艦隊和西徐亞艦隊的主泊地諾瓦城。防守該城的是德基烏斯皇帝的心腹猛將─
─上莫西亞總督伽盧斯,他成功地擋住了哥特軍的進攻,克尼瓦於是轉而攻擊尼科
波利斯城。德基烏斯皇帝得知莫西亞和色雷斯告急,立即帶上自己的長子兼皇儲赫
倫紐斯(此時已經被他封為“愷撒”和“帝國首席青年”),率軍從羅馬出發,晝夜
兼程地趕往巴爾幹,尋克尼瓦軍主力決戰。這時,求勝心切的他大概沒有想到,作
為常勝將軍的自己,此行竟然會有去無回。

德基烏斯很快抵達尼科波利斯城,措手不及的克尼瓦立即解圍,但還是被追上來的
羅馬軍在伯羅阿城附近擊敗了。德基烏斯以為哥特人已不足慮,於是北上攻擊進犯
達西亞的卡爾皮人,並且打了幾次大勝仗,差不多收複了整個行省。與此同時,羅
馬發生了叛亂,一個名叫李錫尼的人自稱皇帝,直到公元251年3月才被德基烏斯的
親信瓦勒裏阿努斯鎮壓下去。克尼瓦看準這個機會進軍色雷斯,與自己的南路軍合
圍菲利浦堡。德基烏斯知道哥特人的這個動向之後,隻好急忙從達西亞南下,翻越
崇山峻嶺,去救援菲利浦堡。但他來得已經太晚了:看到情況已經絕望,菲利浦堡
裏的一部分羅馬士兵決定擁立他們的總督普利斯庫斯做皇帝,以便與克尼瓦談判;
另一部分則幹脆貽d城投降,哥特人一湧而入,剛剛披上紫袍的普利斯庫斯被殺,菲
利浦堡淪陷了。哥特軍洗劫了這座富庶的都市,在獲得足夠的戰利品後士氣大增。看
到情況已經惡化,德基烏斯隻得重新北上諾瓦城,與伽盧斯合兵一處,準備在敵人
從色雷斯返回的山路上伏擊他們。5月,哥特軍走進了包圍圈,結果被打得大敗,不
過羅馬軍也損失慘重。為了慶祝這次勝利,皇儲赫倫紐斯晉升為“奧古斯都”,德
基烏斯留在羅馬的次子霍斯提裏亞努斯也被封為“愷撒”,父子三人同秉朝政。
A哥特人在公元3世紀中葉對羅馬帝國的入侵







但克尼瓦的主力部隊仍然沒有被消滅,兩軍繼續在莫西亞北部山區周旋。德基烏斯
企圖在敵人進入多瑙河平原之前全殲他們,雙方的決戰在
公元251年7月,羅馬皇帝德基烏斯為救尼科波利斯城,帶軍急馳巴爾幹,與克尼瓦

哥特軍主力在尼科波利斯城郊相遇。羅馬軍受到哥特人的前後夾擊,哥特人的反複

而瘋狂的衝擊讓羅馬軍大亂,德基烏斯長子赫倫紐斯被流箭射中心窩,死在他父親

的懷抱裏。德基烏斯揮劍拿盾,率先衝下山坡,羅馬軍絕望反擊。哥特人支持不住,

向一小城撤退,殺紅了眼的德基烏斯皇帝帶軍追入城,2萬羅馬全軍沒有一人出此城,

德基烏斯皇帝死於巷戰中。德基烏斯的部下擁立了伽盧斯總督為帝,他為了能夠立
即返回羅馬,避免元老院另立新君,趕緊與克尼瓦講和。雙方簽署的條約內容是:
兩國從此結盟,互不侵犯;哥特人有權帶走自己在巴爾幹擄掠的所有戰利品和戰俘;
羅馬帝國恢複每年支付給對方的貢金。但哥特人很快撕毀了和約,在要求提高貢金
未遂後,再次聯合其它日耳曼民族南侵,直接導致了伽盧斯皇帝在公元253年的敗亡。
不久,羅馬皇位落入了瓦勒良和他的兒子伽利埃努斯之手。

公元253 年。當時當政的是伽盧斯皇帝,在要求提高貢金失敗後,哥特王克尼瓦糾
集了幾個西徐亞和達西亞的日耳曼民族,坐著數十艘木製帆船,沿著黑海西海岸南
下,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愛琴海,一路打到小亞細亞西部的以弗所城下才返航。
負責鎮守黑海沿岸的本來共有四支羅馬艦隊:西徐亞艦隊、冒西亞艦隊、色雷斯艦
隊和本都艦隊,但由於羅馬帝國境內已經長期沒有海盜了,他們的裝備普遍年久失
修,根本沒有出港作戰的能力。蠻族海軍在沿途洗劫了許多城鎮,而沒有遇到任何
有力的抵抗,順利地滿載而歸。嚐到甜頭的東日耳曼人胃口越來越大,他們此後竭
盡全力地建造戰艦,企圖把整個黑海都變成自己的內湖。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
計劃首先吞並克裏木半島上的博斯普魯斯王國,然後殲滅羅馬帝國的四支黑海艦隊。

A

公元3世紀日爾曼民族在歐洲的擴張的範圍


博斯普魯斯王國在公元3世紀中葉的滅亡,不僅使羅馬帝國喪失了它在黑海沿岸最重
要的盟友,也給東日耳曼人提供了幾處優良的港灣。公元256年,哥特、卡爾皮、博
蘭等蠻族聯軍揚帆出海,沿黑海東岸南下,向羅馬本都艦隊位於高加索山脈西南麓
的軍港皮提烏斯城發動了進攻。守備該城的羅馬將軍蘇克西阿努斯利用不多的兵力
成功地頂住了敵人的猛攻,但當他在一年後被瓦勒良皇帝調回羅馬領賞後,該港口
很快就落入了蠻族聯軍手中。皮提烏斯城被徹底拆毀,該港口內的羅馬戰艦和商船
更進一步充實了東日耳曼海軍的實力。幾個月之後,因為守軍令人難以理解的疏忽
大意,卡帕多西亞省最重要的港口特拉布鬆(時至今日,它依然是土耳其在黑海上最
主要的港口)也被攻占,羅馬帝國本都艦隊在這裏全軍覆沒,所有船隻均被日耳曼人
輕鬆繳獲。從這裏出發,他們又逐步洗劫了整個本都省和卡帕多西亞省,也就是小
亞細亞半島的北部。羅馬將領們吃驚地發現,因為久疏戰陣,他們長期以來引以為
榮的海軍已經完全無法和血氣方剛的敵人抗衡了。經過公元262年和263年的兩次海
戰,羅馬帝國的西徐亞艦隊、冒西亞艦隊和色雷斯艦隊都已名存實亡,就連專程趕
來增援的敘利亞艦隊也遭受了沉重的打擊。

哥特海軍及其它蠻族對羅馬帝國的侵略: A


公元260年,羅馬皇帝瓦勒良被波斯國王沙普爾俘虜,羅馬帝國由此四分五裂,陷入
了深深的危機。阿勒曼人火燒邊牆,萊茵河下遊的薩克森人和法蘭克人乘虛而入,羅
馬帝國從此喪失了它在萊茵河東岸的所有據點。以哥特人為主的蠻族艦隊趁此機會,
也開始大舉入侵黑海和愛琴海沿岸。曾經天下無敵的羅馬海軍,此時也陷入了滅頂
之災。




哥特王克尼瓦駕崩之後,接替他統治東哥特民族的共有三個人:雷斯帕、維杜克和
塔爾瓦羅。其中到底誰是國王,現在我們已經無法考證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
們都既不是奧斯特羅高塔國王的後代,也不是“阿馬爾”王室的成員。公元267年春
天,趁羅馬帝國正陷於內亂的良機,部分東哥特人與其仆從民族赫盧利人坐著 500艘
帆船,從克裏木半島出發,一舉攻破了拜占廷、雅典、斯巴達、科林斯等多座繁華
的希□城市。這些野蠻人所到之處,城內的金銀絲綢被洗劫一空,婦女和青年男子
被掠為奴,老人和兒童被殘酷地殺害,多座神廟和民宅被拆。幸好希□人的建築都
是石頭結構,不易焚毀,因此其許多遺跡直到今天都還能看得到。由於伽利安努斯
此時還有高盧帝國需要對付,暫時無暇東顧,他們這種暴行一直持續到7月份才結束。


蠻族聯軍撤退的主要原因,並不是由於他們的貪心已經得到了滿足,而是由於風大
浪急的秋天馬上就要到了,這個時候在海麵上航行實在太危險。但當他們回到海邊
時,卻吃驚地發現:由於沒有派人看守,他們停泊在那裏的帆船已經全部被火焚毀
了。這個可笑的疏忽不是沒有原因的:日耳曼人雖然作戰勇猛,但是缺乏組織性和
紀律性,每個人都想衝鋒陷陣,而不願意留守大營,因為在前線可以多拿戰利品。
當地不多的羅馬士兵偵察到了這一情況,所以果斷地襲擊敵軍後方,起到了出其不
意的效果。沒有了船隻的日耳曼人被迫北上莫西亞,企圖穿越多瑙河回他們的老家
去,結果在馬其頓和莫西亞行省接壤的山區內遭到羅馬軍隊的伏擊,幾乎無一生還。


哥特人並未因為這次失敗而泄氣,他們繼續堅持不懈地造船。公元268年春天,空前
龐大的日耳曼聯合海軍從第聶斯特河口揚帆出港,穿越整個黑海,向愛琴海進發。參
加這支遠征大軍的共有東哥特、西哥特、格皮德、西徐亞、赫盧利、博蘭等十幾個
民族,帆船共計2000多艘(其中也包括相當數目被他們繳獲的羅馬戰艦),總兵力號
稱32萬。羅馬軍隊雖然占據著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岸山崖的有利地形,但在兵力上占
優勢的蠻族聯軍依舊所向披靡。5月,拜占廷再次淪陷,日耳曼海軍在痛快淋漓地洗
劫了這座古城之後,又攻破了對岸的卡爾西頓城,隨即穿越達達尼爾海峽,隨即兵
分兩路:東路軍沿小亞細亞海岸南下,而西路軍則向希□挺進。

一開始,日耳曼東路海軍可以說是勢如破竹。6月,以弗所、特洛伊和帕加蒙陷落;
7月,羅德島、塞浦路斯和克裏特島陷落,日耳曼海軍直抵安條克和亞曆山大港外。
見敵人聲勢浩大,敘利亞和埃及艦隊嚇得都躲在港裏不敢出戰,就連意大利本土的
拉文納和麥錫尼兩支戰略艦隊也顯得形同虛設。在這危急時刻,挺身而出迎擊日耳
曼人的,是在一年前剛失去了丈夫的“東方女王”芝諾比婭(Zenobia),她此時統治
著從黑海到紅海,從尼羅河到幼發拉底河的廣大土地,首都設在今敘利亞的帕爾米
拉。經過小亞細亞半島上幾次血腥的較量,蠻勇的日耳曼步兵終於輸給了帕爾米拉
重騎兵,被迫狼狽不堪地撤回海上。在把東地中海上幾乎所有的島嶼搜刮了一遍以
後,他們趁著秋風未起,向自己位於黑海北岸的根據地撤退了。經此一戰,芝諾比
婭威名大振,羅馬帝國在亞洲的版圖喪失殆盡。




日耳曼西路海軍的早期進展也很順利。在羅馬帝國統治下享受了兩百多年和平生活
的希□人,早已不是原來那個尚武好戰的民族了,他們長期沒有修繕的城牆更是給
敵人大開方便之門。7月,日耳曼聯軍連續攻破雅典、斯巴達、科林斯、底比斯、阿
爾哥斯、伊庇魯斯,在繳獲大量物資和人口後北上溫泉關,於8月初進圍薩洛尼卡。
這次伽利安努斯被迫禦駕親征,與伊利裏亞總督克勞狄合兵一處,沿多瑙河東進,
去救援薩洛尼卡。還沒等到姍姍來遲的羅馬援軍趕到,已成強弩之末的日耳曼人便
解圍北上,但卻不幸地在半路上被伽利安努斯截了個正著,地點是馬其頓南部的奈
蘇斯城郊山穀。

奈蘇斯戰役被稱為公元3世紀西方軍事史上最為慘烈的戰役,包括同盟軍在內,羅馬
和哥特這一對老冤家各自在戰場上投入了超過10萬兵力。戰鬥持續了許多天,最後
以哥特人最重要的盟友-赫魯利酋長瑙洛巴圖斯向羅馬軍投降而分出了勝負。據說,
光是橫亙在戰場上的哥特人屍體就多達5萬具,而瑙洛巴圖斯則因功被伽利安努斯封
為羅馬執政官,這個榮譽是以前從未被授予過蠻族人的。但我本人對這條記載十分
懷疑,因為在此後幾年羅馬執政官的名單中,並沒有瑙洛巴圖斯這個名字;再說,
以前色雷斯人馬克西明和阿拉伯人菲利浦也都曾以皇帝的身份兼任過執政官,所以
這個職位以前並非沒有蠻族人擔任過。不管怎麽樣,羅馬人的勝利是無庸置疑的。
部分留在船上的日耳曼人在愛琴海上會合了他們從小亞細亞敗退回來的的東路軍,
一道撤往西徐亞;另一部分日耳曼人被包圍在格西克斯山脈裏,而伽利安努斯皇帝
則在當年9月動身回意大利鎮壓騎兵將領奧利奧盧斯的叛亂去了。他在那裏被部下謀
殺,克勞狄總督自立為帝。沒過幾天,一批阿勒曼人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波河流
域。克勞狄擊退了他們,然後又回羅馬過冬。當他正在永恒之城的豪華澡堂裏享受
蒸汽浴時,格西克斯山脈裏那些以哥特人為首的日耳曼將士們卻正在蕭瑟的北風中
冷得渾身發抖。克勞狄並沒有忘掉這些敵人,他希望在馬其頓的深山裏一點點耗盡
對方的糧食儲備。269年春天,他動身前往巴爾幹,在馬爾西安堡附近大破哥特軍,
從此被尊稱為“克勞狄·哥提庫斯”(哥特人的征服者克勞狄),以與公元41-56年
在位的克勞狄皇帝相區別。

但是頑強的哥特人並沒有投降,他們化整為零,繼續在馬其頓和色雷斯的群山中和
羅馬軍兜圈子。與此同時,一支由西哥特人、格皮德人和卡爾皮組成的陸軍從多瑙
河三角洲南下,另一支由東哥特人和赫盧利人組成的海軍由第聶斯特河口西進,企
圖把他們的同胞從困境中解救出來。269年底,日耳曼陸軍在海穆斯山打了一場勝仗,
但瘟疫很快削弱了他們的實力;而哥特和赫盧利海軍則在色雷斯海岸被趕來增援的
埃及艦隊擊退。至此,黑海霸王哥特人不可戰勝的神話終於被打破了。公元270年初,
朱同人和汪達爾人開始進犯潘諾尼亞,克勞狄皇帝委任騎兵將領奧勒良為巴爾幹軍
區總司令,率部前去抵抗他們。不久後,瘟疫從日耳曼人那裏傳入了羅馬軍營,導
致克勞狄皇帝於當年1月病逝。




奧勒良和他之後的幾位皇帝都頗具軍事才華,在他們統治時期,東日耳曼人南侵的
勢頭被暫時遏製住了。但在戴克裏先皇帝在位初期,西日耳曼人又隍7d始不安分了:
住在萊茵河和易北河之間海濱的弗裏斯人、盎格魯人、薩克森人開始蠢蠢欲動,他
們的特點是擅長航海。公元286年,這三個民族的聯合海軍從易北河口出發,沿著英
吉利海峽西進,把不列顛南部和高盧北部的沿海城鎮完完整整地洗劫了一遍,好不
容易才被羅馬軍隊趕走。此後,萊茵河防線也多次受到法蘭克人和阿勒曼人的攻擊,
損失十分慘重。直至君士坦丁大帝即位,羅馬帝國才改變它長期以來被動挨打的局
麵。
公元341年,一位名叫烏爾菲拉的阿裏烏斯教牧師被君士坦丁堡教廷委任為哥特主教,
北渡多瑙河,到那片還之前沒有基督套b踏足過的荒蠻土地上去宣揚自己的信仰。烏
爾菲拉的父親是西哥特人,母親是希□人(在哥特海軍南侵的某次戰役中被他未來的
丈夫抓獲),所以不僅精通這兩種語言,也熟悉這兩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和所有日耳
曼民族一樣,哥特人生性殘忍而又淳樸,天真而又執著,對於傳教士來說,這再合
適沒有了。更何況,他們之前沒有接觸過什麽象樣的宗教,除了對一些希□神祗有
些印象以外,就隻有一些原始宗教了。那些自然神祗要求他們奉獻血腥的禮物,比
如動物和俘虜的內髒之類。這樣簡單的信仰在經過千錘百煉的阿裏烏斯教義麵前自
然不堪一擊,烏爾菲拉主教在西哥特人那裏大獲成功,並很快把信眾發展到了鄰近
的東哥特人、格皮德人、卡爾皮人、赫盧利人等東日耳曼民族中。但《聖經》是本
大部頭的書,全靠口述和記憶宣講,相當地不方便,而哥特人中懂拉丁文和希□文
的人又極少。烏爾菲拉主教於是決定,利用希□字母,為哥特人發明他們自己的文
字。經過他的多年揣摩,哥特文終於誕生了,哥特語就此也成為日耳曼民族中第一
種可以書寫的語言。烏爾菲拉主教親手翻譯的哥特語《聖經》文筆優雅,句意準確,
因此迅速得以廣為流傳。虔誠的哥特人把它的全文用金銀製成的字母鑲嵌在紫紅色
的羊皮紙上,稱為《銀聖經》
。它至今還近乎完整地保存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博物館裏,被譽為瑞典王國價值
連城的鎮國之寶。

應上級組織的要求,烏爾菲拉主教在公元348年功成身退,回到多瑙河南岸的莫西亞
行省,負責管理當地的哥特移民,這一幹就又是33年。由於他的不懈努力,大量日
耳曼人已經成為了基督徒──不論是阿裏烏斯教徒,還是天主教徒,這對於羅馬帝
國都是一件好事。現在他們有了共同的信仰,人們有理由相信,帝國的北方邊界將
會比以往太平得多。然而,接下來的事實卻與他們的願望背道而馳。西哥特領袖阿
塔納裏克在公元355年和369年兩次掀起了迫害基督徒的運動,不論是天主教徒,還
是阿裏烏斯教徒,都受到了無情的打擊。烏爾菲拉主教對此愛莫能助,他隻能在多
瑙河南岸收留那些流亡者,並用書麵和口頭形勢為阿裏烏斯教徒的生存而辯護。



公元369年9月,羅馬──西哥特的元首高峰會在多瑙河上的一條船上舉行。瓦倫斯
對阿塔納裏克。瓦倫斯皇帝以為阿塔納裏希是正式的西哥特國王,但其實他隻是當
時幾位哥特領袖們的全權代表。雙方都不直接與對方談話,而是坐得遠遠的,通過
衛兵和翻譯交流信息。最後他們達成了口頭協議:雙方立即停戰,交換戰俘,阿塔
納裏克停止迫害基督徒,羅馬帝國恢複支付給西哥特人的歲幣。整體來說,這是一
個對西哥特人比較有利的條約。最後瓦倫斯與阿塔納裏克親切地握手──嚴格地講,
並不是握手,而是互相握著手腕,這是當時流行的習俗。羅馬帝國支付給西哥特人
的歲幣都是純金的硬幣,其中包括西方古代史上創記錄的幾塊巨型金幣,比成年人
的手掌還要大,重達412克,這就是和平的代價。但不幸的是,它能維持住的和平時
間極其有限,因為那個即將誘發民族大遷徙狂潮的幽靈,此刻已經開始徘徊在亞歐
大陸之間的茫茫草原上了。


在黑海A衛星上所見的黑海


北岸,克裏木半島的東方,有一片三角形的洋麵。它今天的名字叫“亞速海”,但
在古代,羅馬人卻管它叫做“莫提斯海”。那時,莫提斯海比現代要寬廣得多,它
淺淺的海水一直向東北方蔓延到頓河下遊平原的中部,又從那裏向東擴展至伏爾加
河下遊,即今天的伏爾加格勒附近。頓河和伏爾加河兩股強勁的淡水也注入這片區
域,使得在不到一米深的低鹽度海水下,淤積起了厚達三至五米厚的河泥,從而形
成了莫提斯大沼澤。這是古代歐洲最龐大的沼澤,它裏麵魚蝦豐盛,水草繁茂,但
深不可測的泥潭也使它成了幾乎所有陸生動物的死亡陷阱,能夠自由地在裏麵出沒
的,隻有一種陸生動物:鹿。由於它看上去完全無法穿行,所以千百年來,居住在
其兩側的人類,都把這裏當作世界的盡頭。

公元349年夏季的某個清晨,一頭小鹿正在莫提斯大沼澤的東緣悠閑地吃著草。此時,
幾個騎馬的獵人發現了它,一場追逐立即開始了。見小鹿蹦蹦跳跳地跑進了沼澤的
深處,獵人們感到再追下去實在太危險,就勒住了他們的韁繩。但沒想到,小鹿也
停了下來,還歪著頭看著他們。見到這種情況,一個獵人提議說:“這頭鹿顯然已
經累了,再追下去,也許就能逮住它。更何況,既然是鹿能去的地方,我們的馬當
然也就能去!”同伴們聽他說得有理,便又繼續開始了追逐,並且在經過的地方都
用丟下的樹枝做上了記號。可是小鹿向西跑跑停停,獵人們就是抓不住它。當天色
已經□
'7d始黯淡下來的時候,他們突然發現,小鹿失蹤了,而自己腳下的土地也已經不再
潮濕。在不知不覺中,靠著小鹿的指引,他們成為第一批走通了莫提斯大沼澤的人。
他們腳下的這塊土地,就是肥沃的西徐亞草原。此時西徐亞的主宰-東哥特人,在
數百年後還憤怒地詛咒著那頭無辜小鹿的亡魂。

這些獵人們既不是日耳曼人,也不是波斯人,更不是羅馬人或希□人,而是與歐洲
人還從未謀過麵的匈奴(胡人)。


他們出現似乎跟我們中國的王昭君還有點關係。





匈奴是個最初在蒙古高原活動的一個遊牧民族.從春秋時期開始,匈奴人不斷南下騷

擾中國中原一帶。西漢武帝時期對匈奴進行了強有力的打擊。西漢晚期,匈奴發生

分裂,呼韓邪單於率部歸順漢朝,漢武帝把王昭君許配給了他.
流竄到中亞與漢朝為敵的郅支單於也被漢朝消滅,漢匈關係從此走向和解。
  東漢初年,匈奴貴族中的反漢勢力重新抬頭,導致匈奴再次分裂,南匈奴歸順

漢朝,北匈奴則堅持與漢為敵,經常發動對南匈奴和漢人的掠奪。東漢明帝、和帝

時期,漢軍數次攻打北匈奴,直至金微山(今阿爾泰山),北匈奴大敗,隻得向西逃

竄。
  北匈奴戰敗後,殘部西逃至伊犁河流域的烏孫國,在此立足後,又出沒於天山

南北進行掠奪。公元2世紀初,為了對付西域的北匈奴,東漢朝廷任命班勇為西域長

史,屯兵柳中(今新疆吐魯番一帶)。班勇於公元124年、126年兩次擊敗北匈奴,西

域的局勢開始穩定。在班勇離職後,北匈奴勢力又重新抬頭,漢將斐岑於137年率軍

擊斃北匈奴呼衍王於巴裏坤(今新疆巴裏坤)。公元151年,漢將司馬達率漢軍出擊蒲

類海(今新疆巴裏坤湖),擊敗北匈奴新的呼衍王,呼衍王率北匈奴又向西撤退,拉

開了第二次西逃的序幕。
  160年左右,王昭君的兒子右逐日王帶領北匈奴的一部分又開始西遷,人數並不

多,估計為20餘萬人,約占人口總數的1/4,其餘的大部分,約60餘萬人仍留居漠北。

匈奴來到了錫爾河流域的康居國,最終在歐洲邊緣阿蘭人居住的土地上停留下來。

阿蘭人屬突厥係遊牧民族,在伏爾加河和頓河之間建立了強大的王國。4世紀下半葉

(約360年),匈奴的勢力逐漸強大起來,他們殺死阿蘭國王,徹底征服了阿蘭國。

 在阿蘭國休整後,北匈奴恢複了元氣,暫時居住在頓河草原一帶。在匈奴人西麵,

居住著兩個日耳曼人部落聯盟:第聶伯河以西至德涅斯特河以東的東哥特人,另一

個是德涅斯特河以西至喀爾巴阡山之間的西哥特人。
  匈奴人對東哥特人控製的草原垂涎不已。

在公元365至370年之間,一股胡人似乎曾經越過莫提斯大沼澤,對東哥特王國發動
過試探性的攻擊,但很快便被擊退了。它很可能並不是一場認真的戰爭,胡人隻是
想借此探一下東哥特王國的虛實。另一些越過莫提斯大沼澤的胡人,也許是一兩個
部落,態度則十分友好。他們給埃爾馬納裏克和其他東哥特貴族們表演自己高超的
射擊和狩獵技術,很容易就獲取了他們的好感,並被允缸5c以雇傭兵的身份留在東
哥特王國生活。隨著阿蘭國在胡人壓力下的逐漸崩潰,一些阿蘭人也被迫逃入東哥
特王國,並在那裏和當地人發生了衝突。埃爾馬納裏克指派這些胡人雇傭兵去鎮壓
阿蘭人,結果當然是輕鬆地獲勝了。此時,埃爾馬納裏克似乎並沒有因此提高對胡
人軍事能力的的警惕性。也許他認為,這些人雖然弓馬嫻熟,但數量太少,還不足
以對自己龐大的王國形成威脅。但隨著胡人在徹底征服阿蘭人後,開始把主要注意
力轉向西方,雙方的實力對比立即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公元374年的冬天,東歐地區不同尋常地寒冷,很多牲畜和野獸都被凍死了。此時的
亞洲西北部,大概也同樣受到了寒流的侵襲,很多胡人部落的生活都沒有了著落。這
些古代野蠻人的行動受氣候的影響極其巨大,我們前麵提到過,四百多年前,哥特
人也是由於同樣的原因,被迫遠離他們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故鄉,南遷到西徐
亞的。聽說黑海北岸的氣候較為溫暖,一位胡人酋長巴拉姆貝爾(這顯然不是個標準
的胡人名字,估計是東日耳曼人或中亞的波斯、突厥民族給他起的外號,以後各胡
人頭目的名字也大多如此)決定帶領他的整個部落,向西方草原上遷徙。受自然條件
的逼迫,幾個其它的胡人部落也很快跟著效仿,他們兵分兩路,南路走莫提斯沼澤,
向克裏木半島進發;北路沿莫提斯沼澤的邊緣西進,直撲東哥特王國的心腹地帶而
去。此次大規模的入侵,完全出乎埃爾馬納裏克的意料。這位“東哥特的亞曆山大
大王”對敵人的實際情況顯然缺乏認識,和以往常常前來騷擾的小股胡人部隊相比,
此次侵略軍不僅數量龐大,而且裝備精良,戰術新穎。當成千上萬名胡人騎兵突然
像鬼魂一般從莫提斯大沼澤中冒出來時,東哥特人的震驚和恐懼是難以形容的。他
們雖然竭力抵抗,但仍舊連遭敗績。附屬於東哥特人的薩爾馬特人首先投降了,胡
人向他們索要的第一樣東西,是被稱為 “亞馬遜女郎”的薩爾馬特族少女。沒有了
薩爾馬特人的協助,東哥特人就失去了他們所仰仗的最主要的重騎兵部隊,在軍事
上的劣勢變得更加明顯。

也許是上帝希望讓東哥特人沉淪,正當埃爾馬納裏克在考慮如何抵抗這些可怕的入
侵者時,他的王國內部突然禍起蕭牆。在臣屬東哥特人的眾多民族中,有一個叫做
羅索蒙族。為人極其好色的埃爾馬納裏克-據說他連自己的親生女兒都不放過-包
養了一位羅索蒙族的情婦,名叫蘇尼爾達。蘇尼爾達的丈夫是羅索蒙族常駐東哥特
族的外交官員,為了便於自己和蘇尼爾達偷歡,埃爾馬納裏克又把他派回羅索蒙族
辦事。此人其實對自己的妻子與埃爾馬納裏克的曖昧關係早有察覺,他之所以一直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目的就是要利用妻子竊取東哥特人的內部情報,以便爭取本民
族的重新獨立。在他返回家鄉後,羅索蒙族很快就發動了叛亂,但卻還是被東哥特
人鎮壓了下去。埃爾馬納裏克發現了蘇尼爾達的間諜身份,於是在暴怒中下令對自
己的情婦加以極刑-把她的四肢分別係在四匹馬上,鞭聲一響,這位美人就被撕成
了碎塊。馬和鷹是日耳曼民族的聖獸和聖鳥,所以他們經常用馬對重犯行刑,以示
他們得罪於神靈了。四馬分屍之刑最早起源於公元前2000年前後的西亞地區,後來
逐漸傳入歐洲(也包括羅馬)和東亞,在中國又演變成了五馬分屍-連犯人的頭也要
被係在一匹馬(或一輛馬車)上。直到18世紀中葉,法國國王路易十五還曾對企圖謀
殺自己的一位刺客施以這種酷刑。蘇尼爾達的兩個哥哥薩盧斯和阿米烏斯決心給妹
妹報仇,於是趁埃爾馬納裏克不注意時,衝上去用劍刺進了他的肋部。這兩個刺客
被立即幹掉了,羅索蒙族也遭到了斬盡殺絕的命運。但埃爾馬納裏克本人也同樣受
了重傷,身體極其衰弱,無法再領兵打仗。巴拉姆貝爾聽說這個消息,便在公元375年
初加強攻勢,東哥特人及其盟軍由於缺乏統一的指揮,很快全線潰退。病榻上的埃
爾馬納裏克在了解戰況後,知道大勢已去,又不忍看到自己親手奠定的偌大王國覆
滅,於是伏劍自殺。據說他死時已滿110歲的高壽,但實際上大概隻有70歲左右。當
然,在時當的東歐,這個年齡已經可以算是人瑞了。

埃爾馬納裏克之父阿奇烏爾夫有四個兒子:長子安西拉,次子埃丟爾夫,都早卒;
三子烏爾圖爾夫,也先於四弟埃爾馬納裏克即王位就去世了,但卻留下了一個兒子,
名叫維尼塔裏烏斯(又名維德米爾)。此人驍勇善戰,甚得埃爾馬納裏克信任,常常
任命他主管兵馬,在東哥特人中的威望和地位不亞於埃爾馬納裏克的親生兒子胡尼
蒙德。埃爾馬納裏克死後,胡尼蒙德主動向巴拉姆貝爾投降,維尼塔裏烏斯因此成
為希望保持獨立地位的東哥特人的唯一領袖。他率殘部退往今白俄羅斯、摩爾多瓦
一帶,鎮壓了那裏原本向東哥特人臣服,而此時倒向胡人的安特人,把安特國王博
茲和他的所有貴族都釘死在十字架上(這種刑罰說明,維尼塔裏烏斯多半不是基督徒
)。由於東哥特王國地域廣大,胡軍兵力分散,暫時無暇西顧,維尼塔裏烏斯得以在
當地保持了將近一年的獨立。




截止到公元375年夏天,胡人已經控製住了整個頓河流域,原先臣服東哥特人的各個
西徐亞民族,此時都爭先恐後地改投新主。巴拉姆貝爾看到局勢穩定,時機成熟,便
移兵西進,去攻打維尼塔裏烏斯。可是對方的抵抗異乎尋常地頑強,連續兩次交鋒,
胡軍都沒能占據上風。正在此時,胡尼蒙德派遣自己的長子格西蒙德率部趕來增援
胡軍,戰況於是急轉直下。維尼塔裏烏斯在混戰中死於巴拉姆貝爾的箭下,他的男
性部曲被胡軍斬殺殆盡,隻有在哥特人中地位僅次於“阿馬爾”家族的“根斯”家
族在一些忠心的胡人雇傭兵的掩護下,幸運地突圍而出。他們翻越喀拉巴阡山脈,逃
向西南方的多瑙河中遊平原,投奔早些時候已經聚集到那裏去的部分薩爾馬特人和
阿蘭人。這塊風水寶地在此時顯得異乎尋常地擁擠:公元2世紀時,它的原住民是馬
考曼人和誇德人;公元3世紀時,從北方搬來了汪達爾人和倫巴第人;現在又跑出來
了東哥特人、薩爾馬特人和阿蘭人。這還不算,西方的伯艮第人、東方的格皮德人
也都不時過來湊熱鬧,而且這些人又多半是各個民族中身經百戰的驍勇將士,誰都
不是好惹的。為了爭奪僅有的生存空間,各方的武力衝突愈演愈烈,“根斯”家族
被迫又折向東方,前去投靠多瑙河下遊的西哥特人。東哥特人知趣的離去,雖然在
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多瑙河中遊平原上各方勢力間的矛盾,但此後胡人日益增長的壓
力,最終還是導致了這些日耳曼民族發動了向西、南兩個方向爆炸般的大遷徙。但
這些都是後話,現在暫且按下不表。

在消滅了維尼塔裏烏斯集團以後,巴拉姆貝爾一方麵殺光了他的男性部曲,另一方
麵留下婦孺供胡人們享受。他本人娶了維尼塔裏烏斯的侄女瓦達梅爾卡為妻,借以
搞好自己與阿馬爾家族的關係。現在大部分阿蘭人、東哥特人和薩爾馬特人都已經
向胡人臣服,他們被允□c保留自己的社會組織和相當的領地,但在軍事、外交和領
袖繼承等重大問題上都要向胡人報告,否則就不能付諸施行。而胡人自己,則仍舊
保留著原先十幾個部落聯合議事,民主表決的傳統。但通過此次西徐亞之戰,巴拉
姆貝爾在胡人中的威望顯然已經大大超越了其他部落的酋長,議事總坐在正中間,有
點部長會議主席的架式了。此外,附庸民族的一些重要領袖,也經常被邀請參加胡
人的這種酋長議事會,他們沒有表決權,但可以用自己的意見影響胡人的決議。




東哥特王國覆滅的消息,使長期占據著達西亞平原的西哥特人和格皮德人大為震驚。
以國力而論,他們遠遜於埃爾馬納裏克領導下的西徐亞民族大聯盟,最近又因與羅
馬人的長期戰爭而遭受了相當的損耗,自然無法同勢如破竹的胡人相抗衡。當時的
西哥特人也還處於部落聯盟的狀態,與瓦倫斯皇帝談判的阿塔納裏克就是其中一個
部落的酋長。他信仰古希□多神教,對基督教和羅馬帝國都持敵視態度。另一位可
能比阿塔納裏克更具勢力的酋長名叫弗裏提格,他是阿裏烏斯教徒,所以向來對羅
馬帝國也比較友好。當胡人及其盟軍在公元376年攻擊西哥特人的第聶斯特河防線時,
這兩位酋長對待此事的態度也截然相反。阿塔納裏克主張應該堅決抵抗,弗裏提格
則認為難以獲勝,不如向作為自己盟友的羅馬帝國求救。兩人沒有取得一致的意見,
阿塔納裏克於是獨自率領族人北上迎戰胡軍,而弗裏提格卻在後方按兵不動。如他
所料,很快就傳來凶信:胡軍在半夜搶渡過了第聶斯特河上遊,然後南北夾擊,大
破西哥特和格皮德聯軍。向來行動遲緩的格皮德人撤退不及,被迫舉族投降;阿塔
納裏克帶領殘兵敗將逃回大本營,得知弗裏提格已經和另外兩位親羅馬的酋長阿拉
特烏斯和薩夫拉克指揮部下南渡多瑙河,去投奔瓦倫斯皇帝了,不禁捶胸頓足。現
在他被封鎖在多瑙河三角洲上,隻有三條路可走:一、整兵與胡人再戰,但雙方實
力懸殊,必定百戰百敗;二、向胡人投降;三、學弗裏提格的樣子,去投靠羅馬帝
國。反正都是向敵人投降,羅馬人無論如何可惡,文明程度比胡人畢竟還是強多了。
想到這裏,阿塔納裏克咬咬牙,下了最後的決心。




五大三粗強蠻凶狠的哥特人何以敵不過膚色深暗身材矮瘦胡人?

胡軍在三個方麵占據著明顯的優勢:一是武器,二是馬匹,三是戰術。他們的士兵
全都佩戴鐵製的頭盔,保護著眉毛以上的整個頭部,大大降低了戰場上的死亡率;
他們在近距離作戰中使用繩套,能夠準確地把敵人像套馬一樣套住,然後在地上拖
拉至死。但他們最可怕,最著名,也最有效的武器還是他們的弓箭。□
'7d箭這種東西對歐洲人來說並不陌生,但無論是羅馬人的弓箭,還是波斯人的弓箭,
弓弦和弓背的彈性都很差,隻能拉長幾厘米的距離,箭本身又太重,所以有效射程
不過30米,在此之外沒有什麽殺傷力。胡人的弓箭與此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它們
的弓弦能夠被拉長30厘米,有效射程超過200米,在 100米內足以殺人,而且準確性
極高。現代學者根據出土文物,仿製了胡人的這種所謂“反背弓”。經射擊運動員
測試,它確實能夠達到這樣的威力和精準度。胡人將士用的箭都是由後勤人員現場
組裝的,交戰或打獵之前,他們根據不同的對手,到後勤車隊那裏去領取不同的箭
頭:有專門用來射鳥的、射兔子的、射鹿的、射牛的各種規格。當然,也有專門用
來射人的。射小動物的箭頭以骨製為主,而射大獵物(包括人)的箭頭則以鐵製為主。
每名胡人士兵一般隨身攜帶大約30支箭,當這些箭射完後,他們就立即弛回後勤車
隊取新箭,所以幾乎從來不必為缺乏武器而擔憂。



胡人的戰馬非常有特點。每匹胡馬長得幾乎都一模一樣,如同克隆出來的親兄弟,
這點已經被考古發掘所證明。它們的頭很寬,眼球突出,腿腕較細,肩高比歐洲馬
普遍要低20厘米,鬃毛很長,尾巴蓬鬆,看上去又矮又長,活像頭驢子,顯得非常
單薄瘦弱。但它們在絕對速度上超過歐洲馬,耐力上更勝一籌,還特別擅長在山地
上奔馳。在載人的情況下,它們能夠每天高速奔跑100-200公裏,這樣連續跑上一
個星期都沒有問題。換成歐洲馬,此時肯定已經累死兩三匹了。在困難的情況下,
它們也有著驚人的毅力,能夠忍受嚴重的傷痛,並且不需要主人的很多照顧,習慣
於自己找食。而且胡人都習慣帶好幾匹馬上戰場,馬匹一感到疲倦、病痛或饑餓,
他們就立即更換,所以推進的速度疾如風雨,獨特的高橋馬鞍更保證了騎士不容易
從馬背上摔下來。胡人的孩子幾乎剛學會走路就被父母扶上了馬鞍,他們在馬上待
的時間比在地上待的時間長得多,甚至連吃飯和睡覺都不離開馬鞍,以至於走起路
來像老海員那樣搖搖晃晃的。胡人和胡馬的關係不僅密不可分,而且異常和諧。他
們愛馬和愛自己的家人一樣,戰馬身上的關鍵部位(比如頭部、頸部和胸部)都被包
上了金屬鎧甲(鐵浮圖?)。為了避免馬背因長期騎乘而被鞍磨傷,他們還常常在馬
鞍下墊上一些半生的肉片來潤滑。當時有報道說,他們就吃這些被馬鞍壓軟和捂熱
的半生肉,再雜以一些野菜根。我們雖然不能完全排除其可能性,但考古研究表明,
胡人們一般還是以熟肉和乳製品為食的。他們忍受饑渴的能力遠遠高於歐洲士兵,
可以餓著肚子連續兩三天行軍和作戰,這就又進一步提高了他們本來已經很可觀的
軍事效率。

胡人的戰術也使歐洲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他們的騎術令人歎為觀止,能夠全身
離鞍,可能就是雙腳站在馬鐙上射箭 (但奇怪的是,歐洲人並沒有能夠從胡人那裏
學到製作馬鐙的技術,他們的馬鐙是在公元6世紀末入侵東歐的阿瓦爾人傳來的。這
也許是因為阿瓦爾人在東歐的統治時間較長,政局比較穩定,便於文化技術交流的
原因);還能單腳離鐙,轉身向背後射箭,所以四麵八方都在他們的攻擊範圍之內。
在開戰時,他們依靠自己弓箭射程遠的特點,總是先發製人,在上百米外用密集的
箭雨壓下敵人的銳氣。在近戰中,他們500-1000人為一組,做一種顯然事先計劃好
的、十分複雜的曲線運動來迷惑並打亂對方的陣形,以便造成本方的局部優勢。當
戰鬥呈膠著狀態時,他們便作出撤退的姿勢吸引敵人追擊,然後突然返回來,從兩
側夾擊追兵。和他們交鋒的軍隊都有一種經曆暴風雨的感覺:先是看見在遠方的地
平線上升起了一片雲彩,那是胡人高速行軍時掀起的塵土;然後能聽見悶雷般的轟
鳴,那是胡馬的馬蹄鐵踏擊地麵的響聲;在連敵人的影子都還看不見的時候,突然
間大雨傾盆:無數胡箭已經像非洲沙漠中的蝗蟲那樣,遮天蔽日地飛過來了,這就
是著名的“死亡之雨”。除此之外,胡人還有另一個明顯的優勢:他們的目光特別
犀利,尤其善於在夜間和雨霧等能見度差的環境中發動突襲。在公元4世紀,大部分
曾與胡人交戰的歐洲將士們至死都不知道,殺死自己的敵手長得到底是什麽樣子。
就連少數見過胡人的日耳曼人,也被對方的容貌嚇得魂飛魄散:他們古銅色的麵孔
上布滿了可怕的傷疤,眼睛小得讓人根本看不清,嘴裏發出一些短促的聲音,與其
說是人話,還不如說是鳥語獸言。而且胡軍是不在戰場上抓男性戰俘的:凡是進行
過武裝抵抗的對手,一律格殺勿論,雖然抓住俘虜可以獲得奴隸和贖金。隻有在一
開始就老老實實投降的人,才能保住自己的生存。


公元376年底的某一天,阿塔納裏克率領最後一批西哥特人,踏上了淒涼的南渡之旅。
這雖然違背了他當年“永不踏上羅馬帝國的國土一步”的誓言,但在胡軍鐵蹄
日益逼近的逼迫下,他的確別無選擇。敵人推進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他們無法
帶走自己大部分的行裝。包括羅馬帝國當年進貢給西哥特人的大批金幣,A



逃竄至多瑙河流域。
  在西哥特人交出所有男孩作為人質並上繳所有武器的條件下,得到羅馬皇帝瓦倫

斯的允許,讓約一萬五千名西哥特人越過多瑙河進入帝國境內的色雷斯地方避難。

不久,負責向西哥特人供應糧食的羅馬官吏貪贓枉法,強迫西哥特人出賣自己的子

女換取糧食,西哥特人忍無可忍,便聯合東哥特人的殘部,伺機舉事,不料羅馬人

卻搶先動手,負責日耳曼人事務的羅馬將軍魯西皮烏斯竟布下鴻門宴,殺死了日耳

曼人的首領。劫後餘生的菲 列德根立即起兵,率領西哥特人發起暴動,殺死了魯西

皮烏斯,擊潰了前來鎮壓的羅馬軍團,從此,羅馬帝國的安全和日耳曼人的和d辱同

時宣告終結。

公元378年8月,羅馬皇帝瓦倫斯與叛軍西哥特軍在色雷斯重鎮阿德裏亞堡城郊相遇,

瓦倫斯駐營等待西羅馬軍的到來。而此時西羅馬軍還在多瑙河北岸猶豫,不敢貿然

渡河,因為對岸發現了東哥特人的部隊。西哥特人也在等東哥特援軍,想盡量延遲

決戰,兩邊使者往來,皆為援軍。9日下午,東羅馬軍不待西羅馬軍,首先發起攻擊,
A
西哥特前鋒見羅馬衝過來,喊叫起來,西哥特人立即反擊。在雙方勢均力敵時,羅

馬軍投入全部預備隊衝擊西哥特人的左翼,西哥特雖然被打退,仍在絕望死撐。這

時,羅馬軍背後出現東哥特軍、薩爾馬特軍與匈奴軍,戰爭結束。4萬東羅馬軍精銳

被殲,皇帝瓦倫斯死於劍與火中。這一戰鬥大大地動搖了羅馬的根基.

兩年後,羅馬皇帝狄奧多西利用西哥特人群龍無首且內訌紛起之機,於公元382年在

君士坦丁堡城下重創西哥特軍,此後雙方達 成妥協:羅馬在多瑙河畔劃出一塊區域

給西哥特人居住,而西哥特人則向羅馬帝國提供兵源。

公元395年,狄奧多西去世,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哥特首領阿拉裏克利用這
A
一時機再次率領起兵,雖經波侖提亞慘敗也毫不放棄,經過一係列 征戰,_終於在

內奴隸的配合下,於410年8月24日攻克了羅馬A,大肆劫掠三日後離去。此後,阿拉
裏克和其繼任者魯道夫
相繼死去,西哥特人在羅馬的封鎖下,因缺糧不得不轉向北非,不料又遇風暴無法

成行,走投無路,遂向羅馬求和,雙方再次達成和約:西哥特人作為羅馬的同 盟者,

得到高盧西南和西班牙北部的土地,於公元419年建立了西哥特王國,定都土魯斯.這

是羅馬帝國版圖內的第一個日耳曼人國家。

451年6月20日,阿提拉的匈奴大軍與西羅馬、西哥特聯軍在今法國香檳省境內馬恩

河畔展開決戰。戰鬥持續了5個小時左右,雙方陣亡將士達16.5萬人,西哥特國王戰

死.匈奴也損失慘重,隻得退回萊茵河重新積聚力量。


阿提拉死後,他的兒子們為爭奪王位打起了內戰。趁此機會,454年,東哥特、吉皮
底人組成
聯軍,在匈牙利打敗了匈奴,從此,匈奴人又被迫退回了南俄羅斯草原。後來,阿

提拉的一個兒子妄圖重建匈奴帝國,發動了對東哥特人戰爭,遭到失敗。468年,他

又發動了對東羅馬帝國的戰爭,結果死在戰場上,從此匈奴人逐漸沉寂下去,逐漸

被其他民族融合,直至被曆史徹底遺忘,後來有人猜測匈牙利和奧地利人有匈奴人的

血統。A476年的日爾曼

到了五世紀中,羅馬帝國的皇帝已經沒有權力了。456年到475年日耳曼人裏西梅爾

統治意大利,這期間,在466年到476年之間的五位羅馬皇帝都隻是他任意拔擢、罷

黜的傀儡。

488年東哥特王狄奧多裏克(493~526在位)在拜占廷帝國皇帝芝諾的慫恿下出兵意大

利,圍困拉文納,久攻不克;遂和當時意大利半島的統治者奧多亞克訂約,共同治

理意大利。493年狄奧多裏克在宴請奧多亞克時背信地殺死了他,收編其餘部,建立

了東哥特王國,以拉文納為首都。其領土包括意大利半島、西西裏島和達爾馬提亞

一部分。A

當時西羅馬帝國雖然已經不存在了,但西羅馬帝國的遺民的人數也遠遠多過東哥德人。

西羅馬帝國的遺民適用羅馬法,而東哥德族人則可以說是獨立於西羅馬帝國遺民之

外,保持自己的風俗習慣,受自己同族的貴族治理。大部分西羅馬帝國的社會製度

在意大利保存了下來。

狄奧多裏克是一位出色的統治者,在他的統治之下意大利比五世紀許多皇帝統治之

下的情況還要好。在城市裏,古典時代的法律學校與修辭學校仍然興旺。狄奧多裏

克改變稅製,試著使賦稅更為公平。

對外政策方麵,狄奧多裏克透過一係列的聯姻把一些其它日耳曼人建立的王國組成

聯盟。狄奧多裏克把自己的妹妹嫁給汪達爾王國的國王,一個女兒嫁給西哥德王國

的國王,另一個女兒嫁給了勃艮地王國(約在今日法國隆河(Rhone)河穀一帶)的

國王,狄奧多裏克自己則是娶了法蘭克王國國王克洛維(Clovis)的妹妹。如此一
來,
東哥德王國成了日耳曼人建立的王國彼此之間因聯姻而建立的關係的中心。

狄奧多裏克也成了西哥德王國的攝政王,因此,狄奧多裏克的影響力從今日的葡萄牙、

西班牙、法國西南部一直延伸到意大利。

狄奧多裏克統治之下的東哥德王國對西羅馬帝國的遺民跟東哥德人有雙重的製度。

一方麵,狄奧多裏克是東哥德人的國王,另一方麵,他是東羅馬帝國的官員,治理

著為數眾多的西羅馬帝國的遺民,而東哥德人的角色像是他們的保護者。信仰方麵,

西羅馬帝國的遺民信奉的是正統派的基督教,而東哥德人信奉的是基督教裏有爭議

性的阿裏烏派(Arianism)。

東哥德人與西羅馬帝國遺民之間的互信基礎也不夠。可以說,東哥德王國在意大利

成功的統治,靠的其實是狄奧多裏克個人的能力。一但狄奧多裏克不在位了,這樣

的統製機製其實並不穩定。A

狄奧多裏克在526年去世。繼位的是狄奧多裏克未成年的外孫阿塔拉裏克(Athalaric),

而阿塔拉裏克的母親,也就是狄奧多裏克的女兒阿瑪拉遜莎(Amalasuntha)則為攝

政王。

527年,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成為東羅馬帝國的皇帝,535年,又派貝利薩

留攻打東哥德王國。

貝利薩留很快地在535年攻下了西西裏島。536年,貝利薩留攻下了那不勒斯及羅馬。



在貝利薩留的攻打之下,東哥德王國的王位從狄奧多裏克的家族轉移到了另外一位

領袖維蒂吉斯(Witigis)的手中。536年,維蒂吉斯在對抗貝利薩留的戰爭中即位

為東哥德王國國王。維蒂吉斯是阿瑪拉遜莎(Amalasuntha)在當時唯一存活的小孩

──瑪瑟遜莎(Mathesuentha)的丈夫。不過這樁婚姻隻是支持維蒂吉斯的王位繼

承的政治婚姻而已。

維蒂吉斯統治之下的東哥德王國還是無法抵擋東羅馬帝國的攻擊。貝利薩留繼續向

北攻下了米蘭,並且在540年攻下了東哥德王國的首都拉文納。維蒂吉斯與瑪瑟遜莎

都被俘擄。

這個時候,查士丁尼一世給了東哥德人一個“慷慨”的協議:東哥德人交出他們一

半的財物給東羅馬帝國,則可在意大利西北部保有一個獨立的王國。貝利薩留將消

息告知東哥德人。東哥德人並不信任查士丁尼一世而比較信任貝利薩留,他們提出

一個條件:隻要貝利薩留背書,他們就接受協議。然而,這個條件卻使得協議陷入

僵局。AA哥特人的黃金飾物
A

540年,因為維蒂吉斯的失利,一群貴族認為他們需要一位新的領袖。這群貴族的首

領艾拉裏克(Eraric)支持貝薩利留。在征得其它人的同意之後,他們決定要將王

位讓給貝利薩留。貝利薩留還是對查士丁尼一世忠心的。他假裝同意這項提議,前

往拉文納進行加冕,然後出其不意地逮捕東哥德人的領袖,並且將全部東哥德王國

置於東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這次沒有“慷慨”的協議了。
東哥人對貝利薩留的提議讓查士丁尼一世起了疑心。查士丁尼一世對貝利薩留之舉

大為不滿,將他調往東邊對抗波斯帝國,而將意大利置於東羅馬帝國另一位官員約

翰(John)的管理之下。

伊狄巴德在位僅約一年(540年-541年)。接下來繼位東哥德王國國王的的是艾拉裏

克(541年),但是旋即被殺害。再接下來在541年被選為東哥德王國國王繼位的是

托提拉(Totila)。托提拉與立場偏向東羅馬帝國的艾拉裏克不同,是一個立場偏

向東哥德人的國王,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領導者。他帶領東哥德人反抗東羅馬帝國。



當貝利薩留在545年回到意大利的時候,發現情勢已經改變了。艾拉裏克已經被殺害,

親東羅馬帝國的東哥德貴族也被推翻,整個意大利北部又被東哥德人占據,東哥德

人甚至還將東羅馬帝國的勢力逐出了羅馬。

貝利薩留再度奪回羅馬,但是與貝利薩留已有嫌隙的查士丁尼一世沒有給貝利薩留

足夠的支援與補給,使得貝利薩留隻能采取守勢,並且失去了羅馬。548年,查士丁

尼一世以他信任的納西斯(Narses)將軍代替貝利薩留。

納西斯沒有讓查士丁尼一世失望。在納西斯的征服行動中,托提拉於552年戰死。552年

繼位為東哥德王國國王的德亞(Teia)也於553年戰死。德亞是最後一位東哥德王國

國王。

曆史上有記載的東哥德人的抵抗一直持續到550年代末。
A哥特人的整個遷徙路程。黃色為哥特,白色為西哥特,深黃色為東哥特



 

在 西班牙的西哥德王國持續的稍微久些。五世紀末期,法蘭克的克諾維斯將西哥德

人驅離法國,越過庇裏牛斯山。克諾維斯死後,他的王國分裂,西哥德人暫時不受

侵擾。711年,新的威脅從南方而來。伊斯蘭軍隊從北非渡海而來,在四年的時間裏

摧毀了最後的哥德王國。西哥特人退居北部阿斯圖裏亞斯地區。


哥特人早已推出了曆史的舞台,但他們的名字卻留了下來。
 
12~15世紀的中世紀歐洲出現了一種新的美術。意大利文藝複興學者認為此期美術
野蠻怪誕,缺乏藝術趣味,故用“蠻族”哥特人一詞,稱之為哥特式美術(Gothic
Art)。其最早產生於法國,之後風靡整個歐洲。哥特式美術包括哥特式建築雕刻繪





畫及工藝美術等。A

科隆大教堂

 哥特式建築哥特式建築由羅馬式建築發展而來,但已不是城堡式,而是由尖角的
拱門、肋形拱頂和飛拱,構成一個完整的體係,以垂直軸的骨架結構承載建築物的
重量。所有的門窗券頂都設計成尖拱狀,包括鍾塔也和教堂的輕巧、垂直的形體一
樣,高聳雲霄。這種以高、直、尖和具有強烈的向上動勢為特征的造型風格,是教
會的棄絕塵寰的宗教思想的體現,也是各個城市顯示其強大蓬勃生機的反映。





勃艮第人








   原先定居在斯堪德納維亞半島,其後又遷移到丹麥半島北端的勃恩島,勃恩在
古挪威語中就是勃艮第的意思。後移至維斯杜拉河下遊。3世紀,侵占了瑞士的
西部,3世紀建立了第一個勃艮第王朝。4世紀六七十年代,帶領洪流洶湧的日爾曼
開始大規模的衝擊西羅馬帝國的邊境並不斷向南推進。
   公元411年,勃艮第國王首領是甘地卡扶持了一個羅馬傀儡皇帝喬維努斯,以
他的名義侵入萊茵河東岸今德國的沃爾姆斯地區,443年以西羅馬帝國“同盟者”的

分居住在薩伏依。
公元436年被羅馬軍隊聯合匈奴人擊垮,殘存的勃艮第人遷移到日內瓦湖畔A,向西
發展,逐漸控製了現在法國境內的羅訥河和索恩河流域,約 457年建立起第二個勃
艮第王國,以裏昂為首都。裏昂附近的另一支勃艮第人又重建了勃艮第王國。公元
451年,裏昂的勃艮第王國聯合羅馬外圍的西哥特人擊敗了不可一世的匈奴王阿提拉
大帝,從此勃艮第人勇於戰鬥的名聲在歐洲雀起。

有個傳說----當時阿提拉打算稍作休整再戰,於是娶了一位新娘,然而就在新婚之
夜的次日清晨,久久不見洞房動靜的臣屬們衝進房內,卻發現他們偉大的首領已經
倒斃在血泊之中,而在一旁哭泣的新娘正瑟瑟發抖。

從名字上看,這位新娘似乎是一名日耳曼少女,於是人們便聯想到了十六年前日爾
曼人與匈人的一場大戰。大戰異常慘烈,在日耳曼人傷亡慘重,幾至全軍覆沒,首
領也被殺死,而領導那場大戰的匈人的首領並沒有留下名字,於是日爾曼人便附會
到阿提拉身上。

國王的妹妹設法嫁給了阿提拉,最終她用提爾之劍殺死了阿提拉,為哥哥報了仇。

這位日爾曼少女正是勃艮第人。


到了五世紀末期,勃艮第王國的疆域已經擴展到了法國的西南、瑞士的西部以及意
大利的北端,儼然成為西羅馬帝國敗亡後實力最強的王國。


   王室之間的通婚以及女兒的繼承權對於造成歐洲政治紛亂有著很重要的原因,
歐洲諸王國、公國的分分合合乃多數源於繼承關係的不確定性,這個不確定性也造
成了多次殘酷的戰爭。勃艮第與法蘭西千年來的恩恩怨怨也源於公元493年著名的法
蘭克國王克洛維娶了勃艮第國王奇佩裏克的女兒,兩國的這次聯姻是有原因的,因
為當時比利牛斯南部的西哥特王國是法蘭克與勃艮第共同的敵人,在法蘭克人與勃
艮第將西哥特人消弱在比利牛斯南麵的時候,克洛維的孫子提出了自己勃艮第王位
的繼承權,並於公元534年吞並了存在了將近100年的勃艮第王國,這個法蘭克人的
國王叫做奇爾德伯特一世。此後勃艮第人融入到了法蘭克民族中,直到墨洛溫與加
洛林王朝相繼終結。
   查理曼大帝的三個孫子瓜分查理曼帝國給了勃艮第人重新複國的機會,不過此
時的勃艮第人究其民族血統的純粹性來說已經名不副實,而是經過了與法蘭克人的
雜合變成了法蘭克民族性的勃艮第人。查理曼帝國分裂後出痕7b了三個勃艮第政治
實體,一個是位於日內瓦湖附近的上勃艮第王國,一個是現在法國境內普洛旺斯的
下勃艮第王國,另一個便是現今法國勃艮第地區的勃艮第公國。1032年上下勃艮第
王國被神聖羅馬皇帝康拉德二世吞□
'7d。法國境內的勃艮第公國則在1016年前後被法國卡佩王朝吞並。
   到此一時期的勃艮第與後來的荷蘭、比利時還基本上沒什麽關聯,而此後的勃
艮第人與更後的荷蘭與比利時人與古勃艮第人更是沒有太直接的包括血統、文化上
的關聯,此後的勃艮第更像個政治團體與領地的名詞而不具有民族文化上的意義。
史學家詹姆斯·W·湯普遜在其《中世紀晚期歐洲經濟社會史》中論述道:“中世紀
歐洲的大國史通過擴張合聯合這雙重過程形成的,即使由於分建的合地方的利益淩
駕與中央政權之上從而導致所有的內部結合力喪失──如在德國合意大利,其名稱
僅成為一種地理概念 ──某種以前的統一的回憶仍保留在傳說合人們的感情中。但
是,中世紀晚期的一個重要的國家卻不是這樣形成的,這就是位於低地的勃艮第國
家……這個勃艮第國家的形成既不是通過擴張也不是通過聯合,而是象近代哈布斯
堡家族的奧地利一樣,是通過聚結形成的。”。
   低地勃艮第公國(之所以說公國那是因為此時的勃艮第是一個公爵領)是由源
於法國瓦洛瓦王朝的四個勃艮第公爵創立的,他們分別是“大膽菲利浦(1363──
1404)、無畏者約翰(1404──1419)、好人菲利浦(1419──1467)和大膽者查
理(1467──1477)。他的版圖大約相當於現今的荷蘭王國,比利時王國,以及法
國的北方諸省。低地勃艮第國家的民族構成大抵是這樣的,操法語的瓦隆人、操弗
拉芒語的弗拉芒人,操荷蘭語的荷蘭人,以及一部分說日爾曼語的德意誌人。在這
個公國內有一塊著名的伯爵領地,那就是佛蘭德伯爵領,也就是今天的比利時王國
與荷蘭的一部分。A
   1369年──1477年的勃艮第公國是歐洲大陸上最富庶的地區,那真可以說是遍
地流黃金的地區,這裏的富庶並非是地產豐富,也不是有金銀礦藏,而是這裏是歐
洲的紡織工業、商品貿易、航運的中心。但是英法百年戰爭使這個富庶之地變的日
漸蕭條,破敗不堪,統治這塊地區的勃艮第公爵由於在外交傾向上不斷搖擺於英法
兩國之間,因而受到了更多來自兩個大國的傷害,從民族血緣上勃艮第公爵來源於
法蘭西,因而他們更認同法國,但是法國國王都想吞並這塊富庶的土地,用一句中
國曆史術語就是削藩,但是勃艮第人天生就是愛好自由的,這塊地區上的自由城邦
不願於被法國國王奴役因而大多數時間在武力反抗。
   英法百年戰爭中,法國在國王查理六世時期是法蘭西最恥辱的一個階段,查理
五世在此前豎立起來的武力與外交優勢讓這個有著間歇性神經病的查理六世喪失殆
盡,這一時期法國的屈辱不亞於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而法國的屈辱有一部分是由
勃艮第公爵造成的,此時勃艮第與英國結盟,勃艮第公爵與英王亨利五世強迫查理
六世將女兒嫁給亨利五世,而之後亨利五世與查理六世成為法國的共同國王,此一
時期法國北部的大部分領土被勃艮第公爵占據。但是英武的法國國王查理七世用勃
艮第國度首先造出來的超大火炮轟走了英國人之後並開始了複仇於勃艮第公爵的武
力行動,查理七世用大炮轟死了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但是並沒有占領其領地,勃艮
第公爵由其子莽漢查理即位,此時的勃艮第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度,不過這個莽漢查理
之所以被稱為莽漢,乃是因為其冒險進攻瑞士人,想奪取瑞士的土地,但是兩次都被
瑞士人擊敗,莽漢查理的失敗讓法國國王路易十一乘機奪取了勃艮第屬下的在法國
境內的領地,而且路易十一還根據自己與莽漢查理的親戚關係提出了勃艮第公爵的
繼承權,但是勃艮第屬下的城邦卻不願被貪婪的法國國王路易十一統屬,路易十一
被伏爾泰稱為最無恥最殘忍的法國國王,不過路易十一是開歐洲君主集權的先河的帝
王,其曆史地位不是其貪婪就可以否認的.勃艮第的城邦支持莽漢查理的女兒嫁給德
意誌皇帝馬克西米蓮,於是德意誌皇帝馬克西米蓮繼承了勃艮第剩下的領地佛蘭德
與荷蘭,因而後來成為比利時的佛蘭德與荷蘭便歸屬了德意誌,此後佛蘭德與荷蘭
又相繼歸屬於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以及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而法國區域內的
勃艮第則永遠歸屬到了法國版圖,荷蘭與比利時則一直在法德之間生生滅滅,直至
17世紀時期的強大與獨立。

法國勃艮第地區A(法文:)出產享譽全球的葡萄酒“白蘭地”,聽起來
很像勃艮第,然而白蘭地卻是從荷蘭語Brandewijn音譯而來。
  
  
  




汪達爾人


“汪達爾人”一詞的原意是“流浪者”,他們是在公元前2世紀上半葉,從波羅的海
沿岸遷徙到今波蘭西南部的西裏西亞地區的。在此後的很長時間內,它都是附近強
大民族的附庸,時而追隨哥特人,時而為馬考曼人賣命,真可謂朝秦暮楚。公元前
72年,他們中的一部分人隨同施瓦本王阿裏奧維斯特入侵高盧,最後於公元前58 年
被愷撒全部殲滅了。還沒有從這次毀滅性的打擊中完全恢複過來的汪達爾人,很快
又被他們的新盟主馬波德國王拖入了西日耳曼內戰的泥潭,損失十分慘重。但馬考
曼王國在戰後的衰敗,也使得他們從此過上了一段獨立自主的好日子。

大體上,公元1世紀的汪達爾人可分為兩個主要部落:阿斯林人和西林人,西裏西亞
之名就來自於後者。由於此處山林密布,平地較少,又沒有出海口,所以汪達爾人
沒有像其它東日耳曼民族那樣重點發展畜牧業和漁業,而是主攻手工業,兼營農業
和狩獵。當時,日耳曼民族之間的貿易是相當活躍的:在格皮德人控製的維斯瓦河
三角洲,有一座盛產琥珀的島嶼,惹得四麵八方的商人都定期前來拜訪,逐漸成為
了整個東北歐的期貨集散地,近水樓台的汪達爾人更是此處的常客。考古發掘證實,
他們的陶器遠銷丹麥的日德蘭半島,皮革製品、石雕、木雕和金屬首飾在周邊地區
也廣受歡迎,它們往往帶有濃鬱的凱爾特藝術風格。

在西裏西亞的中心地帶(即今波蘭的普澤沃斯克城附近)有一座形如金字塔,名叫茲
倫斯的山崗。這是它在現代波蘭語中的名字,在拉丁語裏,它叫做西裏西山或薩伯
圖斯山,而日耳曼人則管它叫做周不特山,而它最早的名字則是汪達爾山。這座汪
達爾傳說中的眾神之山,直到1000多年後,還被斯拉夫人奉為聖地。認為高山上居
住著神靈的傳統思想,最早來自今於公元前1460──1340年統治今伊拉克北部、敘
利亞和土耳其東部山區的米塔尼王國。也許是當地的山太多,阻擋了他們通往獨一
無二的天父那裏的視線,這些人認定,每個山頭上都住著一個神,而且山越高,它
頂上的那位神法力就越大。這個思想後來為希□人所接受,宙斯於是就住在希□的
最高峰──海拔2911米高的奧林匹斯山上了。相對高度達 718米的茲倫斯山是西裏
西亞的最高峰,站在山頂就可以把大半個西裏西亞收入眼底。關於它的傳說很多,
而近代考古學家們在此附近的發掘更是讓後人大開眼界。公元1875年,一個德國農
民在山腳下挖出了好幾袋羅馬帝國金幣,其鑄造時代涵蓋了到東西分治為止的幾乎
整個羅馬帝國時代,顯然是在此期間為羅馬帝國充當雇傭兵的汪達爾人所獲的報酬。
後來這裏的考古發掘越來越頻繁,汪達爾人當年的大批陶器作坊、房屋、墳墓、器
皿紛紛出土。公元1934年,即希特勒當選德國總理的第二年,茲倫斯山附近的布萊
斯勞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的師生們在當地進行了一次很有意思的調查。他們首先測量
了在此出土的、於公元1──3世紀死亡的所有人類骨骼的大小、長短、比例情況,
然後又在西裏西亞800個村莊的現有居民中作了同樣的調查,接受測量的共有67000名
成年人。在幾年後,他們公布了令人震驚的分析結果:西裏西亞的清b住民中,竟有
相當一部分與此地公元1──3世紀的原住民(即汪達爾人)長得一模一樣!汪達爾人
的外貌特征很容易辨認:他們個頭很大,骨骼粗壯,頭骨較長,顱骨和顴骨較高,
鼻翼較窄,和其它日耳曼民族及後來的斯拉夫人都有明顯的區別。這個發現雄辯地
證明:至少有一部分汪達爾人後來沒有跟大隊人馬向西南方遷徙,而是一直留在西
裏西亞原地生活。向來不肯買德國人帳的英國報刊以嘲諷的標題報導此事說:《在
西裏西亞發現了活化石》……不久,該研究項目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中止,此
後再也沒有恢複過。可惜,現在在西裏西亞已經沒有幾個汪達爾人的後代了:在二
戰之後,蘇聯為了把波蘭東部據為己有,將包括西裏西亞在內的德國東普魯士地區
作為報償劃給了波蘭,大部分德意誌原住民都被趕到奧德河西岸,布萊斯勞人類學
研究所所長去了千裏之外的美因茲大學。

和當時東方的那些遊牧民族相比,汪達爾人的文化風俗顯然要先進得多,比如說給
死者建廟,以示紀念(這點類似古代的中國人和埃及人)等。他們一個不同與其它日
耳曼民族的重要特征是:和佛教徒一樣,他們習慣於火葬,這就給人類學研究工作
帶來了難度:出土的汪達爾人遺骨都支離破碎,尤其是在骨盆等幾處比較容易破損
的部位,一直找不到令人滿意的標本。有些學者甚至為此感慨說,上帝當年為什麽
不讓幾個汪達爾人掉進泥潭,這樣他們的遺體就能像西伯利亞的猛_象那樣,完整地
保存下來了。他們還掌握了一門中國人直到19世紀還掌握不了的技術──造玻璃,而
且還是彩色的玻璃,出土的很多金銀餐具和裝飾品工藝也都極其精巧。

1~3世紀住在奧得河中遊兩岸,335年作為羅馬帝國的“同盟者”遷入潘諾尼亞.
5世紀初因匈奴人襲擾,汪達爾人聯和源自伊朗的遊牧民族約370年被匈人打敗後的
阿蘭人入侵高盧。409年,這兩個民族越過比利牛斯山進入伊比利亞半島(今西班牙)。
作為羅馬帝國的同盟者,汪達爾人占據西北部和南部、阿蘭人占據西部的領土。大
約426年,西哥特人入侵阿蘭人的地界,殺死西阿蘭王阿達克斯(Attaces)。剩下
的阿蘭人擁戴汪達爾王君德裏克(Gunderic)為阿蘭國王。

由於和西哥特人的衝突,君德裏克的繼任蓋薩裏克(Geiseric,428年-477年在位)
開始計劃將國家遷到北非。429年,蓋薩裏克率8萬人渡海A穿過直布羅陀海峽在北非
登陸後向東,逼近羅馬帝國阿非利加省的首府迦太基。435年,羅馬政府同意將一些
北非領土讓與蓋德裏克;但後者不滿足,撕毀了協議。439年,他趁迦太基全城人聚
集看賽馬的時候,不費一兵一卒占領了迦太基,從此建立汪達爾-阿蘭王國。



在蓋薩裏克統治下,汪達爾-阿蘭王國繼續擴張,占領了西西裏島、撒丁島、科西嘉
島和巴利阿裏群島,還不斷騷擾東、西羅馬帝國的地中海沿岸。匈人皇帝阿提拉於
453年去世後,羅馬帝國與汪達爾-阿蘭王國的關係進一步惡化。455年,汪達爾-阿
蘭的軍隊攻陷羅馬城,從6月2日開始搶掠全城長達兩個星期,並掠去皇後尤多西婭
(Eudoxia)和兩名公主。A19世紀的繪畫描述了當年汪達爾人劫掠羅馬的場景


7年後,這三人才被東羅馬帝國皇帝列奧一世贖出。一名公主Eudocia早與蓋薩裏克
之子胡內裏克訂婚,留在了北非,其子希爾德裏克是第五任國王。

[





他們在羅馬大肆燒殺搶掠,輝煌的羅馬帝國宮殿被拆毀,連同帝國國徽一同運往胞
b
太基,裝飾那裏的王宮;無數的書籍、藝術品被焚毀。毀滅文化的“汪達爾主義”

由此而得名。476年拜占廷帝國皇帝芝諾承認蓋塞裏克在北非、西西裏、科西嘉、撒

丁島、巴利阿利群島的權利。A
在汪達爾-阿蘭王國的統治下,北非城市衰落,市議員的地位惡化。汪達
爾貴族沒收羅馬大地主的土地而成為封建大地主。隸農的負擔有所減輕,有些地區

隸農可以轉讓自己的份地,離開領地。在蓋塞裏克統治時期,汪達爾人信仰基督教

的阿裏烏派,對羅馬教會進行迫害,教會財產被沒收。其子胡內裏克(477~484在位

)統治時期,對羅馬教會的迫害加劇。胡內裏克之侄貢塔蒙德(484~496在位)對羅馬

貴族和羅馬教會采取緩和政策,把早期沒收的土地歸還給羅馬貴族和教會。5世紀末

至6 世紀初,特拉薩蒙德在位時(496~523),對內又繼續排擠羅馬教會,對外與東

哥特人結盟。王國末期,柏柏爾人崛起,占領了努米底亞南部和毛裏塔尼亞等地。

胡內裏克之子希爾德裏克(523~530在位)對外屈服於拜占廷,對內鎮壓柏柏爾人,

終被軍隊所推翻。533年拜占廷出兵幹涉,534年末王蓋利默(530~534在位)被俘,

汪達爾-阿蘭王國滅亡。





曆史上一般認為汪達爾人是在北非的汪達爾王國滅亡後同化於當地土著及後來的阿
拉伯人了。但又有發現表明至少有一部分汪達爾人後來沒有跟大隊人馬向西南方遷
徙,而是一直留在中歐的西裏西亞原地生活著。

公元1875年,一個德國農民在山腳下挖出了好幾袋羅馬帝國金幣,其鑄造時代涵蓋
了到東西分治為止的幾乎整個羅馬帝國時代,顯然是在此期間為羅馬帝國充當雇傭
兵的汪達爾人所獲的報酬。

後來這裏的考古發掘越來越頻繁,汪達爾人當年的大批陶器作坊、房屋、墳墓、器
皿紛紛出土。公元1934年,即希特勒當選德國總理的第二年,茲倫斯山附近的布萊
斯勞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的師生們在當地進行了一次很有意思的調查。他們首先測量
了在此出土的、於公元1──3世紀死亡的所有人類骨骼的大小、長短、比例情況,
然後又在西裏西亞800個村莊的現有居民中作了同樣的調查,接受測量的共有67000名
成年人。在幾年後,他們公布了令人震驚的分析結果:西裏西亞的現住民中,竟有
相當一部分與此地公元1──3世紀的原住民(即汪達爾人)長得一模一樣!

汪達爾人的外貌特征很容易辨認:他們個頭很大,骨骼粗壯,頭骨較長,顱骨和顴
骨較高,鼻翼較窄,和其它日耳曼民族及後來的斯拉夫人都有明顯的區別。這個發
現雄辯地證明:至少有一部分汪達爾人後來沒有跟大隊人馬向西南方遷徙,而是一
直留在西裏西亞原地生活。

向來不肯買德國人帳的英國報刊以嘲諷的標題報導此事說:《在西裏西亞發現了活
化石》……不久,該研究項目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中止,此後再也沒有恢複過。
可惜,現在在西裏西亞已經沒有幾個汪達爾人的後代了:在二戰之後,蘇聯為了把
波蘭東部據為己有,將包括西裏西亞在內的德國東普魯士地區作為報償劃給了波蘭,
大部分德意誌原住民都被趕到奧德河西岸,布萊斯勞人類學研究所所長去了千裏之
外的美因茲大學。





盎格魯人、撒克遜及朱特人


最早居於易北河口到萊茵河口沿海.A
撒克遜也譯薩克森,英語Saxon,德語Sachsen.
  據邱吉爾《英語民族史》中考證:Sachsen人是日耳曼諸民族中最凶悍的,其名

字源於一種刀具.

德國學者普勒特克 (A. Plettke )對盎格魯一撒克遜人的遷徙曆程,作了成效顯著
的研究,指出,典型的盎格魯一撒克遜人骨灰甕的最明顯特點,是在骨灰甕的表麵
上有用線條刻劃出來的三角形;這種典型的骨灰甕主要出清b在公元頭 200年時的今
荷爾斯泰因西部和石勒蘇益格南部地區。當與周邊其他的日耳曼部落的骨灰甕比較
的時候,在祖居地的盎格魯一撒克遜人骨灰甕的這一特點就更加凸顯出來了。生活
在盎格魯一撒克遜人祖居地南側的倫巴德人骨灰甕帶有把手。盎格魯一撒克遜人的
墓地一直使用到了公元500年前後,而倫巴德人的墓地大抵使用到 200年左右就廢棄
了。這表明倫巴德人此時已經遷出上述地區。但不可避免的是,倫巴德人中的某些
支係可能加入盎格魯一撒克遜人之中,與他們一道踏上了漫長的遷徙曆程。這表明,
在2世紀開始,生活在斯堪的納維亞的丹人己開始向南遷徙進入日德蘭地區。丹人中
的某些支係曾融入盎格魯一撒克遜群體。







自410年以後,不列顛脫離了羅馬的統治,但羅馬一直沒有放棄重新征服不列顛的企
圖。在羅馬再行征服不列顛的過程中,上述人群集團的某些支係也就順理成章地加
入其間,登上了不列顛島。

407 年,在民族大遷徙的浪潮中,盎格魯人、撒克遜及朱特人(Anglo-Saxon,Jute)
踏上了大遷徙的征程,史詩般的渡過北海海峽,進入距羅馬帝國最遠的行省──不

列顛(今英國).大約九千年前,這片諸島還是與歐洲大陸連成一體的。
島上的原住民凱爾特人逃到了蘇格蘭和威爾士的高地.
這三個部族也被統稱為盎格魯人,歐洲大陸將他們統稱為盎格利(盎格魯人之國)。

修道士彼得曾用古代英語把這一地區寫作英格拉蘭(Englaland)。

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了避免原住民的基因進入盎格魯撒克遜族群而實行了種族隔離

製度。

6世紀末,7世紀初,形成了7個王國,英國曆史上稱為七國時代。829年,威塞克斯

王國吞並了其他6個王國,從此誕生了英格蘭(England)。

九世紀的阿佛烈大帝時期,盎格魯薩克遜人與英國原住民間的法律地位差異,已漸

漸消失。

九世紀中期,來自丹麥的日爾曼人大規模入侵英國。他們在英格蘭東北部建立“丹麥

區”,又向南方擴張。
整個英格蘭被置於丹麥國王卡紐特統治之下達30年之久──此三十年即英國朝廷的

第二係,並因此而形成了與丹麥對峙的盎格魯-撒克遜新族。混戰到留878年,與威塞

克斯(Wessex)王國定約,平分英國。
十一世紀初年,丹麥王曾統一英國,建立包括英、丹、挪、瑞的一個海上大帝國。


隨即來自法國的日爾曼族的諾曼底人征服了英格蘭,從而把英國從北歐文化圈拖進

了西歐世界。盎格魯-撒克遜語也被迫吸收了大量法語和拉丁語成分,成為中古時期

的英語。
1066年,諾曼底威廉公爵奪得英格蘭的王位,是為英王威廉一世(Guillaume le Conquerant)

。威廉公爵仍保留諾曼底公爵的稱號和封地,並將其傳給以後的曆代英王,埋下了

日後英法兩國衝突的導火線。1154法國的安茹伯爵亨利繼承英國王位和諾曼第爵位,

是為英王亨利二世(Henry II)。亨利將自己在法國領地(安茹及諾曼底)歸入英國王

室。再加上1152年他迎娶了法王路易七世(Louis VII)前妻阿基坦的艾利諾女公爵(Eleanor
d'Aquitaine),令他的勢力擴展到法國西南部。這些事件令英法兩國關係日益緊張,

最終導致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
直到十三世紀初法王將諾曼底收了回去,英國的君主這才慢慢地,開始一心
一意作個名副其實的英國國王了。又過了將近兩百年,朝廷重行回複到英國血統
手中,開始了蘭開斯特王朝。不過這一回殖民地亡國奴的滋味還要有得嚐,又經
曆了大半個世紀,下一個約克王朝的第一任國王開始,才可以娶英國女子──而
非法國女子,為王後;再又到建立都鐸王朝的國王手上,英語才取代法語成為官
方語言。到十八世紀的三十年代在法庭上才廢止法語使用英語。

十八世紀,世界文明的重心在巴黎;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以後,即進入維多利亞時代,

世界文明的重心到了倫敦,創造了現代世界,在發展西方的資產、資本主義和議會**以

及在文學、藝術和科技等方麵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英國強大起來以後,開始在世界上跑馬圈地,殖民擴張的同時也把自己的先進文化,

製度,科技帶到了那些曾經野人出沒的蠻荒之地,因而就構築了像美國加拿大澳大利

亞新西蘭南非香港這樣的優秀國家和地區。在鼎盛時期,大英帝國的疆土一度超過

了全球地表的1/4,人口占全球的1/3.

到了二十世紀,世界文明幾乎被美國取代.

  

法蘭克人


3世紀定居於萊茵河下遊地區,今比利時境內,主要有薩利克與裏普阿爾兩大部
族。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法蘭克人逐步滲入高盧東北部。481年,克洛維((Chlodwig)繼

位薩利克部落酋長後,統一了法蘭克人居住的地區,打敗了羅馬駐高盧的最後一任

總督,建立了法蘭克王國.
507年趕走了占領西南高盧的西哥特人.
534年滅亡了勃艮第王國,把西日耳曼其餘各族的大部分統一在一個王國中,以巴黎為

首都。
克洛維獲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皈依了基督教,這不僅使他贏得教皇的支持,而

且得到了當地高盧-羅馬人的援助。
在教會勢力的支持下,克洛維和他的繼承者不斷對外進行擴張。至6世紀A公元7世紀
的全套鎧甲(出土的真品)A



,法蘭克王
國的領土已擴展到包括今天的法國、盧森堡、比利時、荷蘭以及萊茵河以東的部分

地區,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
751年,克洛維建立的墨洛溫王朝滅亡.取而代之的是加洛林王朝(Karolinge:751─

911)。加洛林王朝的第二個國王是曆史上著名的卡爾大帝(亦譯查理大帝)(Karl der
GroseA:768─814在位)。他先後占領了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區以及西班牙一部分,並

且征服了薩克森,從而把領土擴展到易北河和薩勒河流域。至9世紀初,法蘭克王國

的版圖大為擴展。它東起易北河和薩勒河,西至比利牛斯山,南起意大利北部,北

至北海,從而成為法蘭克帝國,幾乎包囊括了現今的法、比、盧、荷、德、奧、瑞士、

北大利及西班牙的邊地。現在的捷克同南斯拉夫的地方都是他的附庸。
公元800年,羅馬教皇給卡爾加冕稱帝

A查理曼大帝在羅馬加冕







A
\
_      




(原圖位於阿亨市政府,1944年被毀),稱為“羅馬人的皇帝”。此後,卡爾大帝成

為原羅馬帝國的繼任者和基督教會的保護人。
卡爾大帝在位期間,帝國的發展達到了頂峰,特別是封建采邑製得到了發展和鞏固。

法蘭克帝國貌似強大,其實外強中幹。由於經濟上、文化上和語言上沒有統一的牢

固基礎,卡爾大帝死後.帝國開始分裂。843年簽訂的“凡爾登條約”(Vertrag von
Verdun)和870年的“墨爾森條約”(Vertrag von Mersen)使法蘭克帝國分裂成三部

分_:萊茵河左岸操羅馬語(拉丁語)的西法蘭克王國A
、萊茵河右岸操日耳曼語的東法
蘭克王國和南部的意大利王國。法蘭克帝國的分裂為以後歐洲諸民族國家(法國、德

國和意大利)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並分別於 911、987、887年覆滅。

911年,加洛林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駕崩,東法蘭克王國的公爵推選康拉德(Konrad:

911-918在位)為國王。從這時起,東法蘭克王國被看作德意誌國家,康拉德一世也

被看作第一任德意誌國王。德國史學家一般把公元911年康拉德當選國王視為法蘭克

帝國的徹底崩潰和德意誌史的開端。
東法蘭克居民使用的語言是“Deutch德意誌”(這個詞源於古高地德語的diot,意即

人民),從10世紀中葉起,人們便把使用這種語言的人所在的國家稱為“德意誌王國”

,地域大致位於今荷蘭、德國西部、瑞士和奧地利。

_
                                      


     日爾曼文明

A

  日耳曼人剛從原始社會走出,為陷如絕境的西歐社會帶來了活力和生機.


  在日耳曼人推翻西羅馬帝國所建立的眾多封建王國中,所頒布的法律製度總稱
“日耳曼法”

與羅馬法律相比,耳耳曼法律是習慣法,粗獷、迷信、采用神裁法,但對日後西歐
封建政治仍有重大影響.日耳曼法律產生於人類古老的習俗,而不是統治者的意誌,
所以法律超越王權,沒有一個國王可絕對專製,這種王權有限製度是中世紀西歐政
治發展的一個特點.所以有人說,民主起源於日耳曼叢林之中.


   古代日耳曼諸部落聯盟在侵入西羅馬帝國並建立“蠻族國家”的過程中,由原有
的部落習慣逐漸發展而形成的法律。歐洲中世紀法律的基本因素之一。5~15世紀在
西歐起過重大作用,對後世資本主義法律也有影響,對英國法的影響尤為顯著。
   根據記載,最早的日耳曼法隻是部落習慣,和道德規範沒有明顯區別。各部落習
慣基本上大同小異。在日耳曼人入侵羅馬以後,實行屬人主義,即對本部落成員適
用部落習慣,對被征服的羅馬臣民適用羅馬法,日耳曼法與羅馬法因此日漸融合。
在5~9世紀,各日耳曼王國以各自的習慣為基礎 ,先後編纂了成文法,即所謂“蠻
族法典”。如5世紀末西哥特王國的《歐裏克法典》、5世紀末6世紀初法蘭克王國的
《薩利克法典》和7世紀倫巴第王國的《倫巴第法令集》等。其中以《薩利克法典》
最為重要。這些法典除盎格魯-撒克遜法和北部日耳曼諸部落的法律是用方言寫成的
以外,其餘大都用拉丁文寫成,並使用了若幹羅馬法術語。主要是判例,也有國王
頒布的法令。自9世紀開始,隨著封建製度的逐步形成和查理曼帝國的分裂,屬人主
義逐步改變為屬地主義,這些在日耳曼法與羅馬法相結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封建
地方法,適用於本地區的所有居民,而不論其民族與國籍。
    按日耳曼部落習慣,社會成員一般分為四個等級:貴族、自由人、半自由人和
奴隸。在入侵羅馬的過程中,部落聯盟的最高軍事首長形成了名副其實的國王,兼
任祭司長和人民大會主席。在入侵羅馬前人民大會是真正的權力機關,由全體自由
人組成,決定一切重大問題、進行審判和履行宗教儀式;侵入羅馬後,其作用不斷
下降,且日益被下級軍事首長和新的貴族所控製。
    在財產法方麵,入侵羅馬前隻是房屋和□笆圍牆以內的宅旁園地屬於家庭私有,
森林、牧場和水流等則屬於公社所有,共同使用。耕地定期分配給各個家庭使用,
分配的多寡依其社會地位高低而定。至日耳曼成文法時代,份地已為各戶家庭長期
占有,不再定期分配,並可以轉讓。對掠奪來的大量羅馬土地,也按社會地位的高
低進行分配,國王、貴族和教會成了最初的大地主。動產的私有權比不動產的私有
權產生得更早。遺產中戰爭用具由男性繼承,家庭用具主要由女性繼承。
     在刑法方麵,犯罪分為兩種:①侵害全社會利益的犯罪,如叛逆、放火、暗殺
等,處死刑或宣布不受法律保護,即可以被任何人殺死。②侵害個人利益的犯罪,
如傷害、竊盜、公開殺人等,則由被害者的親屬複仇。後來逐漸以賠償金代替,金
額決定於被害人身分的高低。賠償金大部分歸被害者或其親屬,小部分歸國王政府。






  日耳曼人的親兵隊製度,建立了首領和親兵相互間契約關係的觀念,直接促進
了西歐封建製度的形成.

  日耳曼人還帶來了農村公社製度(其特點之一是自治),它對西歐城市的形成、
行會製度、以至於議會製度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日耳曼因素對西歐社會影響之大,以至於全球通史的作者認為:正是日耳曼人
的到來,毀滅了西歐的古典文明,從而為西歐新文明的開端,掃清了道路.在中國,
在印度,昔日的文明傳統一直沒有中斷,並得以保存,但這僅是舊生命的延續.而
西方,在羅馬帝國滅亡以後,卻出現了一個新的開端.他並且認為,這是西方曆史
的獨特性之所在.

  西方史學界在西歐封建製度形成問題上主要分為兩派,日耳曼派和羅馬派,以
後又形成綜合派.






                                       






                                                            維京人





北歐日耳曼人諾曼、丹的部落,即現在的瑞典、挪威、冰島、丹麥人等.英語:Viking
瑞典語:Vikingarna
   
  
在那個時代,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漸溫和,覆蓋北歐的厚冰層也融化了。由於氣候溫

和,新的土地開始出現,土地上起初長滿了苔蘚,後來成了森林。A北方的遊牧民族

穿梭於挪威海峽、海灣、丹麥的600個島嶼,以及瑞典無數的湖泊和河流之間。他們

為了尋找更多的魚和獵物,開始冒險遠赴外洋捕捉海豹和鯨魚。

當時歐洲人更多將之稱為Northman,即北方來客。維京是他們的自稱,在北歐的語
言中,這個詞語包含著兩重意思:首先是旅行,然後是掠奪。他們遠航的足跡遍及
整個歐洲,南臨紅海,西到北美,東至巴格達。但他們第一次在當地百姓麵前出現,
就是以海盜身份搶劫掠奪。


最早的故事、曆史、詩歌並沒有寫成文字,而是通過口頭的傳唱代代流傳。直到公
元1100年左右,居住在冰島的維京人有了自己獨特的文字,記錄在獸皮上,或者木
塊、獸骨和石頭上,這種文字由幾條簡單的曲線構成,稱為Rune,最早有26個字母,
後來漸漸演變成16個。我們亦可以從同時代人的記載中找到維京人的點滴。

_

      維京人過著家族生活,父母子女祖孫姑侄生活在一個屋簷下頭。他們彼此忠
誠,家族中的一員受了欺負,全家人就一起去部落大會要求公正。如果一名男子被
殺,他的家族多半會要求得到金錢或是土地的賠償。如果部落大會認為他們確實有
權力做出這樣的要求,凶手的家族爽快的付了賠款,那就萬事照舊;但如果死者的
家族覺得裁決有欠公正,他們就會私下裏殺死對方的一名成員,於是怨怨相報,沒
完沒了的世仇可能成為古老家係的額外傳統。
    女性談婚論嫁由全家人決定,但她有權力從列出的清單中挑選一名。婚後她還
保有以前的財產,並且在丈夫出遠門時負責照看家裏的土地。離婚很簡單,夫婦倆
發表一個聲明,當著公證人的麵說清他們離異的原因。有些理由看來很可笑,比方
說有丈夫抱怨他的妻子老是穿褲子而不是裙子。
    孩子們則與長輩住在一起,直到他們成年後,出去加入另一個家庭。在這之前,
男孩子學習耕作、戰鬥技巧和航海術,以及工具和武器製造;女子則學習紡線織布,
製作黃油與奶酪。
    大多數維京人平時是職業農夫,他們住在鄉間。荒蠻之地沒有大城鎮的概念,
隻有少數幾個重要的港口如約克和博卡,更多的維京人與其家族一起生活在小農場
上。根據記載或者挖掘到的遺址我們可以複員當年的房屋,發現所有的農場幾乎都
是一個樣子。主建築是幢長方形的屋子,考究一點的,會額外增加一些獨立的小屋,
充當牲口欄和手工作坊,農夫在作坊內自己製造工具和武器。A
    在早期的長屋中,隻有一到兩個房間,全體家庭成員就在一間屋子工作、生活。
並且與飼養的牲口混居在一起。這樣的屋子一般有20米長, 6米寬。廁所同時也是
浴室,北歐人喜歡洗蒸汽浴。正對著進門的地方,是一個火塘,全家做飯或者取暖
都在這裏。這間屋子同時也是儲藏室。每麵牆上固定著木質的長椅,白天坐、晚上
睡,底下還堆放著各式雜物。每戶人家有一到兩張高背椅,隻有一家之主才有資格
坐坐,或是來了什麽特別尊貴的客人。除了見過世麵的國王以外,北歐海盜沒有床
的概念。
    長屋中陰暗潮濕,沒有地板,踩的就是泥地。北方苦寒之地,樹木稀少,偏偏
石頭都很少見,維京人壘牆用的是草磚,即將草和泥土的混合胚子稍加燒製,他們
自己稱為Turf,在冬季這種磚很保暖。有些人家在磚牆內側用木板再做一道夾牆,
中間要空開一段距離,以免木板受潮發爛。長屋通常有兩扇門,窗很少,實在要有
也就是一個簡單的窟窿。可以自由開合的窗戶對於他們來說是多餘的裝飾。全部的
采光來自門,火爐上方為了排出炊煙的小孔。夜晚照明用□燭,但是用動物的油脂
做的,在密不透風的房間裏點起來,可想而知是什麽味道。
    婦女在屋裏紡線織布,所有衣服都是家庭手製的,手巧的主婦會加上較多的裝
飾。她們把羊毛或者亞麻紡成線,織成布。用蔬菜汁染上不同顏色,無外黃、黑、
綠、褐、藍、紅等鮮豔的顏色,維京人喜愛這種醒目。最後將布剪裁成衣服。整個
過程複雜漫長,所以每個人沒有幾件衣服,身上所穿的連續用上好幾年。其實日常
維京人的衣服隻要舒適就好,並不講究式樣,弗論什麽時尚,以至於數百年的時間
中,他們的裝束一點沒有改變。A
    大多數農場規模是很小的,依靠單獨的家庭經營。較大的農場需要更多的勞動
力,農夫可以雇用沒有土地的自由人,或購買奴隸。這種古老的耕作方式至今沒什
麽變化:春天播下種子,晚秋收獲。不能留過冬的牲口在秋天最肥壯的時候被宰殺,
肉經過熏、□、醃的方式被保存下來。農夫的另一種身份是海盜,劫掠與耕作相交
替。海盜每年外出兩次,春播或秋收之後,妻子會頂替他在家中打點一切。冬季的
氣候總是很惡劣,北歐人躲在屋裏修補工具,縫製衣物,硝製獸皮,同時準備好明
年出海的船隻。
    當時家居的遺址和維京人的垃圾堆(還是保存很好^^),揭示了他們的飲食結
構。維京人的主食以肉類和魚類為主,他們飼養豬、雞、鵝、鴨、牛、羊,得到肉、
奶、蛋,偶爾還打獵捕魚。他們種植黑麥和大麥用來做麵包,用甘藍和洋蔥作調味
品,此外還有大蒜和水芹。他們用木杯或鏤空的牛角喝啤酒,牛奶以及一種用蜂蜜
自製的酒。一天照例吃兩頓,早上8點左右是早餐,晚上8點左右是晚餐。全家人聚
在一起,用木製的鍋碗瓢盆做飯。維京人用刀和勺進□
'5c,但沒有叉子。
                                  【文化】
    維京人信仰很多神靈,有男有女,不同神靈照看著日常生活的不同方麵。他們
時不時的在各處顯靈,讓適當的事情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發生。
    故老相傳,神靈都住在一個叫阿斯加德(Asgard)的地方,相當於天堂所在吧。
在地底的世界自然也有地獄,叫做尼夫海姆(Niflheim)。海盜們堅信,如果一個
男人光榮戰死,靈魂就能進入天國阿斯加德的神宮瓦爾哈拉(Valhalla),勇士的
英靈在那裏飲宴、歡歌、講述傳奇。如果生為戰士而很黯淡的是死在床上,那就隻
配進地府。
    從這點出發,維京人相信人死不過是去另一個世界旅行,他們就在死者的墓穴
中堆放很多的陪葬品,供其路上花用。有吃有穿,各式工具,諸般兵器。更有甚者,
如果死的是國王或者了不起的大英雄,他們會將死者生前的戰船與之一起埋葬,即
是很有名的"海盜的葬禮"。
    維京人認為,在動物中亦埋藏著神性,他們據此將動物分成善良的和邪惡的,
相信幽靈的存在,地精(Goblin)和大地精(Troll)也來自維京人的神話。維京人
相信,有人可以預知未來,他們將這些先知稱為真言者(Soothsayer),這些隱士
居住在偏遠的鄉間,受著四方膜拜者的供養。
    北歐海盜喜歡聽故事和詩歌,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他們就用這種方式來紀錄曆
史。每個部落中有人專門記錄這種故事,並編寫新的傳說。將這些冗長的故事用文
字刻到骨頭上顯然需要很長的時間,維京人在漫長的冬季躲在屋子裏講述父輩流傳
下來的故事。
    職業的藝人或吟遊詩人四處采風,參加每年三次的節日,也參加婚禮和宴會。
這種場合總需要歌唱與舞蹈,講故事的人會得到某種形式的禮物,戒指或者項鏈。
他們的故事對於今天的人來說可能有點誇張,某人殺死了屋子那麽大的野豬;某主
婦一天擠完了一千頭奶牛。維京人的邏輯是這樣的:值得描述的功績不是已經做了
什麽,而是能夠做些什麽。
    聆聽維京人的歌唱需要極大的膽量和毅力,有個阿拉伯的旅行者去過丹麥後說:
“我從來沒聽過這麽嚇人的吼叫,一群野狗的咆哮比得上他們的嗓音,但沒有他們
的放蕩。”
    北歐人喜歡玩文字遊戲,他們的沙加滿是比喻的複合詞,用來指代某種事物而
不用直接提到名字。比方說,劍被稱為戰鬥調料,這樣的比方讓後世的考古學家迷
惑了很久。他們還喜歡猜字謎,交換各種字謎是文化加流的重要部分,就像我們今
天從BBS看到的各種笑話。
                           【戰鬥】
      從孩提時代開始,維京人就喜愛種種競爭激烈的遊戲,他們比試馬術、舉重、
劃船、操帆和遊泳,每年的部族大會同時也是北歐的奧林匹克。最熱衷的運動是摔
跤,劃出一片空曠的場地,中央放置一塊尖頭的界石,比賽的雙方用力將對方推到
石頭上去。
    此外他們還比試射箭、滑雪、溜冰。所有這些比賽,都是為了鍛煉出更加強壯
的戰士。哪怕冬天躲在屋裏玩的遊戲也是如此,從阿拉伯流傳來的棋盤遊戲,內容
總是圍繞著攻守技巧。
    維京人是強悍的戰士,他們的人數較少,於是就得依靠周密的策劃與出其不意
的突襲。在戰鬥中他們又表現的異乎尋常的狂熱,捍不畏死,於是人們談海盜色變。

    他們的突擊常分成兩節:先在遠距離上投擲長矛,發射火箭;然後用劍和戰斧
做近距離的了斷。
    在海上相遇時,海盜遵守古老的傳統,一聲不吭的將船係一起。在船頭搭上跳
板,然後依次上場單挑,每個走上跳板的人都麵臨這樣的命運:或者將對方統統殺
光,或者自己戰死,由後麵的同伴替自己複仇。如果感到害怕,可以轉身跳進海裏,
沒有人會追殺逃兵,但放棄戰鬥資格的人與死者無異,從此連家人都會忽視他的存
在。
    因此排在船頭第一個上陣的,通常是最精銳的戰士,他們在戰鬥中赤裸上身,
發著粗野的吼聲,忘情的享受戰鬥的酣暢。他們知道,腳下的跳板浸透著祖輩的鮮
血,自己的後代也會落腳在同一個地方。憤怒使維京海盜顯得強大而駭人,這種戰
士即被稱為Berserker,狂戰士。沒有人知道為什麽,這種原始的戰鬥會激發出這□
c驚人的人類本性,狂戰士的故事被代代相傳。
    戰鬥中生存下來的男人慷慨分享勝利,維京人的第一位國王名叫哈羅德(Harold),
綽號細頭發,他統治的地域就是今天的挪威。一個夏天他出發去討伐打劫他領地的
海盜,征戰時間過長,以至不得不在奧克尼(Orkneys,蘇格蘭北部島嶼)過冬,順
帶就占領了蘇格蘭、設得蘭和赫布裏底群島。
    第二年開春大隊人馬要回挪威,這位國王就把新的領地交給羅根伐德伯爵統治,
因為這位伯爵在遠征中失去了唯一的兒子。羅根伐德又把領地謙讓給齊格爾德伯爵,
因為在戰鬥中救了他一命。今天蘇格蘭還有以齊格爾德命名的港灣。
【貿易】_
    維京人的農場出產幾乎全部日常生活用品,從工具到衣物,過著自給自足的生
活。隨著時間的推移,擅長製造某種器具的人慢慢成了專門工匠。他們隨處開設店
鋪,但鐵匠的鋪子總在鎮子的邊上,因為爐子有失火的危險。
    工匠生產的器具經過更多的裝飾,他們製造工具、武器和珠寶。維京的珠寶享
譽至今,有很複雜的製作工藝,胸針通常是用白□為胚,白銀或青銅澆鑄,加以打
磨製成,上麵鑲嵌彩色的石子或者珠寶。琥珀和染色的小石子可以製成項鏈。黑玉
和綠鬆石則製成骰子和籌碼,用來下棋。來往的貨郎衝州撞府,嗯應該是衝鄉撞縣
的兜售這些做工精美的首飾。
    維京人與很多地區保持著貿易上的往來,考古學家從北歐的墓葬群中也找到了
不少別的地區的產品與錢幣。不過他們更加喜歡白銀,商人隨身帶著天平,用銀塊
充當砝碼。石刻與傳說記載了他們的旅行:
      公元860年,沿著伏爾加河下溯的維京人來到了俄羅斯(其時還不叫這個名字)。
他們同當地的斯拉夫人作交易,從諾夫格羅德南下,沿河來到波爾加,用奴隸換取
蜂蜜和毛皮;再順著伏爾加河進入裏海,換乘駱駝,一直來到巴格達,交易絲綢和
香料。

      另一條貿易路線是沿著第聶伯河到達基輔,進黑海,到達盛產葡萄酒、絲綢
和伊斯坦布爾,出售精美的珠寶首飾。維京人是很好的水手和船匠,相比較,別國
的船去不了遠海,設計也很笨重。維京人的船分量輕,船身狹窄,吃水淺,可以在
歐洲所有河流中航行。
A日
日爾曼人在開會儀事


      維京人在冬天建造或者修補他們的船隻,通常在露天建造,偶爾會搭個工棚。
船身和船槳用橡木製造,桅杆用鬆木,可以在大風中適度的彎曲,先用整條原木加
工成龍骨,以保證強度。彎曲的頭尾單獨加工,然後用鐵釘固定到龍骨的兩端。接
著在龍骨上架好橫梁,就完成了整條船的輪廓。沿著輪廓在船的兩側鋪上蒙板。這
種整條的木板層層相楔,上麵一層剛好覆蓋住下麵一層的邊緣。最上層的蒙板開鑿
了若幹小孔,五米長的木槳從孔中伸出。最後鋪上地板,架上桅杆,在桅杆頂上裝
上金屬製的風向標。櫓則安裝在船體後部的右側。船帆的兩側掛上麻繩編製的網,
防止船帆在強風中被撕裂。這樣的船最常見,全長二十米左右。

      水手們隨身帶著一個小箱子,裝著衣物和武器。劃槳的時候就坐在上麵,但
他們很少劃槳,他們是操帆的好手。每艘船的首尾都有一個艙室存放食物,儲藏著
黃油,奶酪,啤酒,淡水,肉食,蘋果和幹栗。此外還有各種炊具,帆具和上岸用
的帳篷。

      他們穿著毛皮大衣,就在船上和衣而睡。船上還能生火做飯,用一個裝滿沙
子的盒子做爐灶。在海上,他們用日月星辰做方向標。天氣差的時候也用指北針,
一塊簡單磁化過的鐵片。

      在維京人漫長的旅途中,船是他們移動的家。桅杆可以放倒,蒙上船帆就是
很好的帳篷,海盜們甚至像阿爾戈英雄一樣扛著座艦前進,從一條河到另一條河。
因為水運更省力,可以運載更多的人和裝備。

      不能坐船的場合他們就騎馬,沿著古羅馬的驛道前進,或者他們在冬日出門,
可以借助滑雪和溜冰。用鯨魚骨製作冰刀,綁在鹿皮鞋底上就成了冰鞋。雪橇可以
運載病人和老弱,或者大量的裝備。不管怎樣說,他們討厭步行,因為既慢又要背
負沉重的行李。

      為什麽維京人一直在旅行,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認為是天性使然,更得到公
認的看法就是,他們在尋找著可耕作的土壤。北歐有這麽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一家
之主死後,長子繼承家業,別的兒子成年後必須離開兄長,自己組建家庭。這樣隨
著人口的增長,北歐原本不多的耕地更加不敷使用,於是維京人四海為家,尋找著
好的地方開辟農場。


在英語中“wicing”這個詞首先出現在6世紀的古代盎格羅-撒克遜的詩歌中,意思

就是海盜,但當時英國人並沒有將北歐海盜稱為維京。在中古英語中“維京”這個

詞已經消失了.


【海盜的足跡】

      從公元780年開始,維京人越來越多的外出活動。他們需要更多的貿易市場,
需要更多的掠奪場地。他們主要偷盜牲口和穀物,也不放過任何有價值的財寶。他
們迅速出擊,得手後同樣迅速的離去。附近的居民深受其害,將維京人視作蠻人,
冷血的戰士。

七八七年的安格魯·薩克遜的大事年記載:「是年首次出現三隻挪威船」,此即維

京人首次抵達英吉利,當時他們被當地官員誤認為是商人,這些海盜殺死要向他們征

稅的官員。



      公元789年,一夥維京海盜洗劫了多賽特郡,從此英格蘭就受著不斷的騷擾。
當地人與強盜英勇的戰鬥過,但更多的時候,他們繳納贖金,稱為 Danegeld(今天
丹麥的賦稅不叫tax,就叫Danegeld),讓災星快快離去。但錢不是總可以解決問題
的,海盜有好幾股,這個大王離去,另一個頭領翩翩登場。在防守薄弱的地區,維
京海盜很是猖獗。

      當偉大的阿爾弗雷德(那時的國王不是皇帝,沒資格稱幾世幾世,隻好在名
字後麵冠個Great)執政威賽克斯期間,他跟主要的維京部族達成協議,允許他們定
居在英格蘭東南部的地區,稱為Danelaw(今天丹麥的法律稱為Danelaw)。即便如
此,脆弱的和平還是時時被打破,因為每一方都想得到更多的土地。

      海盜的族群眾多,意味著劫掠永遠不會停止,哪怕是加涅特,挪威和丹麥的
國王,征服了英格蘭之後,他的領地還是常常被瑞典的海盜騷擾。不勝其害之下,
這位強大的君主也不得不繳納贖金。




第二次記錄是在公元793年。
給予歐洲的最大災害,乃是出身丹麥的維京丹人。他們於八三Ο年前後,自英格蘭

北部、東部和法蘭克海岸溯流而上,直侵歐陸內地。




      公元844年,西班牙的阿拉伯軍隊在康多巴組織了一次成功的反登陸,伊比利
亞半島從此風平浪靜,隻有和氣的維京商人來交易葡萄酒和奴隸。

      法國國王"頭腦簡單的"查理先是老實交付了贖金,後來又學著英國人的做法,
把最大的海盜頭子羅勒(Rollo)封作諾曼底的大公。須知,這位老兄是征服者威廉
一世的曾曾曾祖父,他的後裔在1066年終於成為英格蘭的國王。


      挪威人離開家一直往西遠航,尋找新的家園。公元860年他們來到冰島,原先
住在這裏的僧侶在一片恐慌下紛紛出逃。公元920年他們來到格林蘭開始定居,但那
裏的氣候一年比一年寒冷,不能種植莊稼,終於1500年全部的維京人離開了這塊冰
凍的島嶼。



西法蘭克王國受過此次教訓以後,遂采以夷製夷的計謀,將法蘭西領土割讓給一支

維京人,令他們在當地定居和殖民,藉此求得國家的安定。911年承認他們的首領,

並授予他所謂的諾曼底公爵的稱號,諾曼底一詞源於定居那裏的北歐人。第一任諾

曼底公爵羅倫的後代之一,就是征服者威廉,他於1066年成功地侵占了英格蘭。他
的暴戾連海盜都望而生畏,於是當地的老百姓在外國人的皮鞭下反而度過了相對平
靜的一年。

      蘇格蘭離北歐更近,公元795年奧克尼群島被維京人占領,然後是蘇格蘭和愛
爾蘭的海岸線為海盜所控製。他們在這裏建立了與挪威的貿易路線,並且以此為落
腳點,向更西部發展。

      蘇格蘭是挪威人的天下,相安無事。愛爾蘭複雜很多,挪威人、丹麥人還有
愛爾蘭海盜都不是好相與的角色,於是常常爆發大規模械鬥。直到公元 902年,挪
威人才暫時離開愛爾蘭,之所以說暫時,是因為他們於公元917年就卷土重來,占領
了都柏林作為貿易港灣。


瑞典維京人活躍的地點多半在斯拉布。但一大群與丹人混合前往歐洲的冒險者,大

都向俄國方麵發展。著名的年代紀中記載著八六二年羅瑞克(Rurik)率瑞典人在俄羅

斯建國.

到了維京時代的末期,北歐才出現獨立的國家和國王,同時也接納了基督教,開始

進入中世紀。直到歐洲各國王權強大,有能力抵抗維京海盜之後,維京方才逐漸開

始消亡。

843年,挪威人占有愛爾蘭的一半,建一王國,一直保持獨立到十一世紀末年.1380年

與丹麥合並。1397年同丹麥、瑞典成立以丹為首的卡爾馬聯盟。1523年瑞典脫離三

國聯盟,挪仍處於丹麥統治之下。1814年挪被丹麥轉讓給瑞典,並結成瑞挪聯盟。

1905年獲獨立.
冰島自1262年起為挪威屬地,14世紀同受丹麥統治
1814年丹麥-挪威聯合王國根據基爾協議(treaty of Kiel)分治之前,冰島是挪威

國王的殖民地,此後成為丹麥的附屬國。 1874年,丹麥政府給予冰島有限的自治,

1918年,冰島在內政方麵進一步獲得了類似於保護國(protectorate)的獨立和主

權,外交和國防方麵丹麥仍保留權力。




      後人一直在尋找北歐人到過美洲大陸的證據,據稱1898年在美國出土的一塊
北歐石刻,後來被證實為1958年的贗品。 1965年找到的維京航海圖,有詳盡的美洲
海岸的輪廓,後來也被證明偽造。直到1969年丹麥的一個海盜墓中,終於找到了一
枚石製的箭頭,後經測試證實確為美洲的產物,海盜們確實到過北美洲。

      隨著基督教在歐洲大陸的推廣,維京人在金錢或者刀劍下逐漸改變了信仰,
宗教終於讓他們放棄了拳頭上討生活的做法,漂泊不定的海盜在各地定居下來。他
們的遺族今天在哪裏呢?除了北歐國家以外,我們來看看伊本·費德拉(Ibn Fadla),
一位阿拉伯的旅行家的記載:

      “羅斯人居住在湖中的島嶼上,他們劫掠附近的斯拉夫人村落,將俘虜賣到
伏爾加河的下遊城鎮。”

      伏爾加河流域的原住民是斯拉夫人,部落之間多年不斷的爭鬥之下,有人去
北歐請來強有力的傭兵和領導人。於是來自斯堪的納維亞的瓦蘭吉亞人結束了紛爭,
 大量湧進的維京移民被當地人稱為Rus,羅斯人。直到公元882年奧列格大公建立起
羅斯國家,將他們居住的國家稱為Rusland,即今天的Russia,俄羅斯.

      斯堪的那維亞的居民在許多世紀以來,以放牧、農耕和捕魚為生。在公元第
六和第七世紀,他們開始沿著波羅的海和大河深入俄羅斯等地貿易。在某些不為人
知的原因驅使之下,他們在公元第八世紀後期突然開始攻擊性地入侵歐洲沿岸。有
可能是因為他們在從商時,驚歎於所遇見的財富、或是他們察覺到南方種族的弱點,
也可能是因為新的航海和造船技術讓他們可以作遠航或迅速的移動。793年,異教的
維京人攻擊在林狄斯芬的大修道院,這座修道院由愛爾蘭的僧侶建立在英國東北海
岸對麵的海島上。


      快速、吃水淺的維京大戰船讓維京人可以從海上和河道上迅速作出攻擊。由
於第九世紀的道路非常缺乏,所以維京人能夠集中對付富裕的城鎮或修道院;他們
可以迅速地登陸且製服任何的反抗,並在任何有組織的武力趕到之前,便運走俘虜
和劫掠品。居住在日耳曼、法國及英國海岸和河邊的人都十分懼怕這些入侵者。這
些地區的中央政府因為無力防禦這種閃電式的入侵而陷入民怨。人民開始轉向地方
上建有城堡的貴族尋求庇護,這種轉變加強了貴族在地方上的勢力亦削弱了國王的
權威。

      隨著公元第九世紀的發展,維京人變得更加大膽。規模更大的維京族群結合
起來作實際的侵略,程度遠超過以往的襲擊行動。他們洗掠包括漢堡、烏特勒克和
盧昂等重要城市。他們在不列顛以外的島嶼、愛爾蘭的部分地區(設立都柏林)、冰
島和格林蘭島等地區定居下來。丹麥人占領並統治英格蘭的東半部約一個世紀。其
它的武力沿塞納河溯流而上並包圍巴黎達兩年之久,一直到收取獻金與劫掠品之後
才撤走。另一個族群統治了從基輔往西的俄羅斯地區,並從黑海攻擊君士坦丁堡。他
們入侵回教的西班牙並深入至地中海。

      在公元第十世紀,法國國王以割讓部分領土(諾曼底,由古代挪威人或諾曼人
來統治。)向維京人買回和平,並封他們的領袖為法國公爵。諾曼人並依協議皈依基
督教。諾曼人成為中古時代的一個非凡族群,曾經征服英格蘭並建立第一個最大的
歐洲王國。其它的諾曼人亦征服了西西裏、大半的意大利並在巴勒斯坦建立十字軍
的王國。

      維京的入侵在第十世紀末期便已停止,部分原因是他們在成為基督徒後,不
再聽從過去異教信仰的戰士價值觀。另外,斯堪的那維亞分為幾個王國,新的統治
者將注意力集中在管理業已擁有的土地上。除此,維京的殖民者在俄羅斯、法國和
不列顛等地亦被他們周圍的文化所同化。不過,為因應維京人的威脅而發展出來的
歐洲戰士文化,卻隨後在地中海東部的聖地找到發揮的新出口。

      維京人(亦即「北歐人」)又被羅馬人稱為日耳曼人,是最後一支威脅歐洲的
蠻族部落。從他們在斯堪的那維亞的老家散布開來,他們會以龍船(因為在這種小船
的船頭和船尾雕上龍頭而得到這個稱號)橫渡海洋並突然作出攻擊。他們會先作出突
襲然後洗掠,在任何龐大的抗抵部隊能作出攻擊之前就會自行撤退,不過他們的行
徑卻逐漸變得更為大膽。到了後來,他們甚至占領並定居在歐洲重要的地區。

      身為異教徒的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殺害教士和掠奪教會的財產。一般人都會懼
怕於他們的無情和殘暴,他們就像來自地獄的魔鬼。在當時,他們是卓越的工匠、
水手、探險家和商人。

      維京的老家是挪威、瑞典和丹麥。他們和後代曾一度控製了大部分的波羅的
海沿岸、俄羅斯的內陸、法國的諾曼底、英國、西西裏、意大利南部和巴勒斯坦的
部分地區。他們在825年時發現冰島(愛爾蘭的僧侶早已經在那裏)並在875年定居下
來。985年,他們又在格林蘭殖民。有強力的證據顯示,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的
五百年,他們就曾到達紐芬蘭並探索了部分北美地區。

      在公元第六和第七世紀,維京人開始在波羅的海東部沿岸作出突擊,然後再
安置下來。到了公元第八世紀的末期,他們就從今天的俄羅斯遁河而下,展開長期
的入侵,並沿途設置要塞來作防衛。在公元第九世紀時他們統治了基輔,並於907年
以二千艘戰船和八萬人的部隊攻擊君士坦丁堡。不過他們被拜占庭的皇帝以最優惠
的貿易條件成功收買。

      維京人首次對西方作出攻擊,是在公元第八世紀的後期。丹麥人攻擊和掠奪
英國東北海岸的在林狄斯芬上有名的海島修道院,這種攻擊和掠奪開始成為趨勢。
由於突襲英國、法國和日耳曼的規模和次數增加,因此逐漸變成為入侵。他們並且
建立殖民作為繼續突擊的基地。在法國西北方的維京人的殖民地即一般所知道的諾
曼底(由北歐人的名稱而來),在那裏居住的人就被稱為諾曼人。

      在865年,大批的丹麥軍隊入侵英國,並一直控製大部分的英國地區達兩個世
紀。在1066年之前,喀奴特是整個英國裏麵最後的國王之一,他同時統治了丹麥和
挪威。在871年,另外一支龐大的艦隊從塞納河溯流而上去攻擊巴黎。他們圍攻這個
城市達兩年之久,最後才被巨額的現金報償所買通,並被允許可以在沒有抵抗的情
況之下,掠奪法國的西部地區。

      在911年,法國的國王讓諾曼底的維京首領成為公爵,以換取他們皈依基督教
和停止入侵。自從諾曼底的公國成立後,就不斷出現卓越的戰士,包括在1066年征
服英國的威廉一世、在1060年和1091年之間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取西西裏的羅伯吉士
卡特和他的家族、和由十字軍戰士所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的國王鮑特溫一世。

      維京人在公元第十世紀末期停止入侵。丹麥、瑞典和挪威都成為王國,很多
他們國王的敵人都投奔到他們的土地。基督教的傳播削弱了這些古老異教戰士的價
值觀,並使得這種價值觀慢慢消失。古北歐人亦被他們以前常侵擾的基督教文化所
吸收。英國的占領者和征服者就成為英國人、諾曼人成為法國人、俄羅斯人成為俄
羅斯人。
      斯堪的那維亞的居民在許多世紀以來,以放牧、農耕和捕魚為生。在公元第
六和第七世紀,他們開始沿著波羅的海和大河深入俄羅斯等地貿易。在某些不為人
知的原因驅使之下,他們在公元第八世紀後期突然開始攻擊性地入侵歐洲沿岸。有
可能是因為他們在從商時,驚歎於所遇見的財富、或是他們察覺到南方種族的弱點,
也可能是因為新的航海和造船技術讓他們可以作遠航或迅速的移動。793年,異教的
維京人攻擊在林狄斯芬的大修道院,這座修道院由愛爾蘭的僧侶建立在英國東北海
岸對麵的海島上。

快速、吃水淺的維京大戰船讓維京人可以從海上和河道上迅速作出攻擊。由於第九
世紀的道路非常缺乏,所以維京人能夠集中對付富裕的城鎮或修道院;他們可以迅
速地登陸且製服任何的反抗,並在任何有組織的武力趕到之前,便運走俘虜和劫掠
品。居住在日耳曼、法國及英國海岸和河邊的人都十分懼怕這些入侵者。這些地區
的中央政府因為無力防禦這種閃電式的入侵而陷入民怨。人民開始轉向地方上建有
城堡的貴族尋求庇護,這種轉變加強了貴族在地方上的勢力亦削弱了國王的權威。


隨著公元第九世紀的發展,維京人變得更加大膽。規模更大的維京族群結合起來作
實際的侵略,程度遠超過以往的襲擊行動。他們洗掠包括漢堡、烏特勒克和盧昂等
重要城市。他們在不列顛以外的島嶼、愛爾蘭的部分地區(設立都柏林)、冰島和格
林蘭島等地區定居下來。丹麥人占領並統治英格蘭的東半部約一個世紀。其他的武
力沿塞納河溯流而上並包圍巴黎達兩年之久,一直到收取獻金與劫掠品之後才撤走。
另一個族群統治了從基輔往西的俄羅斯地區,並從黑海攻擊君士坦丁堡。他們入侵回
教的西班牙並深入至地中海。

在公元第十世紀,法國國王以割讓部分領土(諾曼第,由古代挪威人或諾曼人來統治。
)向維京人買回和平,並封他們的領袖為法國公爵。諾曼人並依協議皈依基督教。諾
曼人成為中古時代的一個非凡族群,曾經征服英格蘭並建立第一個最大的歐洲王國。
其他的諾曼人亦征服了西西裏、大半的意大利並在巴勒斯坦建立十字軍的王國。

維京的入侵在第十世紀末期便已停止,部分原因是他們在成為基督徒後,不再聽從
過去異教信仰的戰士價值觀。另外,斯堪的那維亞分為幾個王國,新的統治者將注
意力集中在管理業已擁有的土地上。除此,維京的殖民者在俄羅斯、法國和不列顛
等地亦被他們周圍的文化所同化。不過,為因應維京人的威脅而發展出來的歐洲戰
士文化,卻隨後在地中海東部的聖地找到發揮的新出口.





但18世紀時又重新出現在關於維京的傳奇故事中,20世紀出痕7b許多新詞如:“維

時代”,“維京文化”,“維京殖民地”等.因此維京這個詞從中世紀強烈的貶義到

了今天又帶有勇氣的含義。

維京人的船A是維京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維京人的一切都與他們的船有密

切聯係。維京船製造的材料主要取自高大筆直的橡樹。維京船分為戰船和貨船兩類。

戰船較輕,船窄,靈活輕便,又很耐風浪;而貨船的船身又高又寬,船體也很重,

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載重航行時可保持穩定。兩類船都有通常所說的彎曲船首,用

一整塊完整的橡木精雕細刻而成.

                       北歐神話



 

北歐神話就是指流傳在挪威和冰島一帶的日耳曼民族的神話。
由於芬蘭的民族和言語的差異,故不屬於「北歐神話」的範圍.
A
發表時間2006-09-19 16:56:41
     

在北歐,夏季是非常短暫的。在這短促的夏日裏,冰封的山原開始解凍,融化的雪
水在山間流淌,變成小溪,穿過原野,匯聚成河流,最後奔向大海。北歐的夏季是
藍天碧海,長在的日照和幾乎可以說是奇跡的鮮花盛開。然而緊接著的,是寒冷冬
季慘淡的日光,漫長的黑夜,發怒似的冰凍之海,猛烈撞擊著高崖峭壁的驚濤駭浪,
以及極地內巨偉壯闊的冰川與絢爛無比的北極光。光明與黑暗,溫暖與寒冷的對比
是如此強烈,難怪原始的冰島人會認為世界是由冰與火的奇怪混合而誕生的。   


   如果說南歐的希臘神話是古希臘人在愛琴海蔚藍色的波濤中吟誦的愉悅詩篇,那
麽北歐神話便是日爾曼民族在荒涼苛虐的自然環境中創造的傲然悲歎。北歐神話反
映了原始部族的多神教信仰和他們同大自然作鬥爭的神奇瑰麗的想象,表明了古代
北歐部族奮力征服自然,特別是征服冰雪嚴寒的勇敢精神。  

    最早的北歐神話都以歌曲的形式出現。公元前,這種關於“天地玄黃,宇宙洪
荒”時期的誌怪傳說,即已在北歐的日耳曼部族裏流傳。到中世紀,冰島學者用文
字把它們記載下來。

祖先流傳下來的神話卻在滿諸多日爾曼國家中逐漸消失,僅保存於北海中布火山與
冰川的冰島。

消失的原因,一般認為是日耳曼民族與羅馬帝國接觸後,也逐漸接受已為羅馬國教
的基督教。

基督教僧侶識字,掌管一切紀錄,對異教傳說都十分不重視。日耳曼民族又有以種
奇特的風俗,就是禁止將語言變成文字,在改基督教之前,他們使用激進魔法文字
的盧恩文,對於古日耳曼人來說,語言本身具有神秘威力,如果將語言定為文字,
等於把不可思議的力量傳了別人,就因為缺乏文字記錄,以致今日我們很難去了解
古日耳曼人的信仰與生活方式,神話與傳說一樣。


但是這些消失於歐陸國家的古日耳曼神話與傳說,卻由吟遊詩人口耳相傳保留於冰
島,這些吟遊詩人被稱為史嘉爾德,都是地位很高,有良好教養的戰士,他們的任
務就是在戰士歡聚的酒宴中,隨著音樂的伴奏,口誦諸神的事跡與英雄功業,十四
世紀以前,他們的詩歌流傳遍冰島,古日耳曼神話與傳說才終於藉著這些詩歌流傳
了下來。
"北歐神話是被遺忘了很久的神話,古代北歐人的後裔將這份瑰寶棄而不顧,已有好
幾個世紀之久。


北歐傳奇中的主人翁大多是日爾曼民族大遷徙時代的英雄。


 而當時隻有基督教的教士識字,他們既掌管記錄,保管文獻,對於異教傳說、抄本、
歌曲等自然深惡痛絕,清掃幹淨;隻有少數資料幸存:英國的“貝歐武夫”- Beowulf、
德國的“尼伯龍根之歌”-Nibelungenlied和一些斷簡殘篇-Saga(英雄傳說),以
及兩部冰島神話詩集“愛達經”- Edda。

冰島是最後一個基督教化的北國,傳教士好像溫和些,也可能是影響力小一點。拉
丁文並未驅逐北國的文學語言。民眾仍用普通話訴說古老的故事,隻是作者和時間
不可考罷了。

__最古老的“老愛達經” -Elder Eddda手稿是公元一千二百年左右寫的,即基督教
傳進來二百年後,書中有古歌?#123;二十九篇加上其他地方發現的同類歌詞合成三
十四篇。這些歌沒有書名,作者與編輯者的姓名也不詳,學者們判定年代很古老,
大約作於西元850-1150年間。

__這時正是“維京時代”,這些海盜將從萊茵河下遊居民聽到的傳說歌詞傳回到斯
堪地那維亞半島及冰島,再經由吟遊詩人吟誦潤飾成今日傳世的形式,這些口傳歌
詞直到十三世紀中葉才寫成文字,這就是“老愛達經”產生的經過。

__散文體的“新愛達經”-Younger Edda是十二世紀末的史諾裏.史特盧森(Snorri
Sturluson)寫的。主體是一篇教人寫詩的技術性論文,外加一些“老愛達經”所沒
有的上古神話資料。

__“老愛達經”比較重要,由許多詩篇構成,通常描寫同一個故事,彼此卻不相連。
裏麵有大史詩的材料,說不定比希□“伊利亞德”的內容更偉大,卻沒有北歐詩人
像荷馬一樣改寫“伊利亞德”以前的故事一般加以整頓。

__北歐沒有天才人物將眾詩篇焊接成一體,化為美麗浩大的史詩;甚至沒有人拋掉
粗糙平凡的內容,刪除幼稚煩人的重複部分。有時候“老愛達經”一連列出好幾頁
人名。

__盡管文體很差,故事本身依舊射出幽光。“老愛達經”的詩人似乎有偉大的概念,
卻沒有表達的技巧。很多故事棒極了。除了悲劇詩人改寫的幾個故事,希□神話是
無法與它相比的。

最好的北歐故事都很悲壯,描寫男人和女人堅決赴死,甚至有意選擇死亡,老早就
計畫妥當。“壯烈”是黑暗中唯一的光明。


__北歐神話與南方的希□神話在各方麵都成為極鮮明的對比。 希□神話是文藝、美
術與音樂的世界,是無上幸福的樂園。北歐神話則完全相反。

__ 北歐神話予人最深刻的印象,應推其中所描繪的沉痛悲愴的世界形象。由生命巨
樹Yggdrasil所支撐的宇宙呈現出多麽怪異而又豪壯的麵貌,宇宙的一端是火焰巨人
所居的極熱世界“火之鄉”Muspelheim,另一端則是永劫冰雪封鎖的冷霧世界“死
人國度”Niflheim。

__這兩個世界中間是神與人的居處,有時從南方飄來火與熔岩,有時從北方送來冰
雪、嚴霜,永遠威脅著人類,也威脅著神隻。這種對“天堂”的描述是多麽淒慘,
也是其他民族神話所沒有的。
在希□神話的世界裏,屬於異類的神,充其量隻有極少數半人半獸的牧神而且其出
現也是牧歌式的,而且怪物的存在隻是等待著神明和英雄的征服 。

__ 但是在北歐神話中卻充滿了一切奇形異相的生物,有巨大無比的大巨人,他脫下
的手套,會被誤認為是高大的房屋;有一張開嘴即可吞噬天地的怪狼Fenrir;有以
口銜其尾,環繞人類世界“中庭”的大蛇Jormungandr;有畏懼陽光,避居地底,黑
麵長鼻的侏儒;有麵色一半青色一半肉色的死亡女神Hela。

__而貫穿這一切的是淒慘無比的戰鬥世界觀。永劫的戰鬥籠罩全書,北歐神話的世
界因戰鬥而創造,亦因戰鬥而歸於毀滅。

__任何民族的神話都有創世紀的傳說,但北歐神話卻著力描述宇宙的毀滅,這是北
方日耳曼神話與其他民族神話最不相同的特色。

__而且,北歐神話描繪宇宙毀滅的幻想,是如此沉痛、悲壯,地球上所有的神話,
幾乎都無與倫比。

__像人類這樣渺小的存在,其“生”與“滅”實在是不足道。在宇宙末日的大火焰
中,有巨大的力與力之瘋狂相搏,在極其悲愴壯烈的最後之戰中,連“諸神國度”
Asgard的諸神也都毀滅了,這些幻想實已臻至人類思惟的極限。


    

北歐神話概述 

 


「 九夜吊在狂風飄搖的樹上, 

身受長矛刺傷; 我被當作Odin的祭品, 

自己獻祭給自己,在無人知曉的大樹上! 

沒有麵包充饑,沒有滴水解渴。 

我往下看,拾取魯納斯文字, 

邊拾邊喊,由樹上掉落。」 

  奧丁:北歐阿斯神族的至高神,諸神之王,也是死者之王,戰神,權力之神,魔
法之神。曾冒死以一人之力闖入冥界,為人類取得古文字而擁有大量知識,為此失
去一隻眼睛。他身形高大,身披金甲,騎八足神馬“斯萊普尼斯”,手持名槍“岡
尼爾”,居住在“瓦爾哈拉”的神殿中,讓女武神收集死者的魂魄,為終末之戰
“饒納諾克”即“諸神的黃昏”做準備。為舉世聞名的北歐蠻族,維京人所信仰。他
們堅信如果英勇戰死就可以進入“瓦爾哈拉”,所以戰鬥是勇猛無比,曾席卷過大
半個歐洲。奧丁曾在史克威爾的大作《FF8》中,扮演超強召喚獸。有八分之一幾率
出現,每次都是一擊必殺,不過手拿的是“斬鐵劍”(“岡尼爾”呢?)。後被一
招“斬鐵劍返”擊殺。(戰神會被自己的招式擊殺???) 


 女武神(瓦爾基裏):侍奉主神奧丁的女神,奉命奔波在戰場上,收集戰死的勇士
的靈魂,帶往“瓦爾哈拉”,讓其複活以應付諸神與巨人族的“諸神的黃昏”的最
終戰。女武神們各個武技高超,為人類的保護神 。著名劇作家瓦格納曾為其譜寫過
名曲《女武神的飛馳》(瓦格納以及他的作品和生平會在以後介紹,他的著名作品
《尼伯龍根的指環》是歌劇版的奇幻小說,有興趣的可以找來聽聽,十二分精彩!!
銀英迷不可錯過。而遊戲《星際爭霸》中人族的強力對空飛機也是以女武神命名的。)
 


 齊格弗裏德:德國著名英雄敘事詩《尼伯龍根之歌》裏登場的英雄,他得到了擁有
至高力的指環,可以聽懂鳥語。他殺死過巨龍,沐浴過龍血,成為有最強肉體的不
死男人。但卻因為沐浴時一片樹葉掉在了背上,肩胛骨下的一處成為致命弱點而被
人殺死。(詳情請參閱瓦格納的《尼伯龍根的指環》) 


  洛基:最初被看作仁慈之神,因為其傑出的才能和外貌而被阿斯神族接受,但身
為巨人族的他生性喜歡喜歡挑撥其他神爭鬥,還殺死了主神奧丁的兒子,被諸神囚
禁,在諸神與巨人族的終末戰“諸神的黃昏”時爆發,加入巨人族陣營戰鬥,最後
帶來了諸神的毀滅。 


 瑟特:住在火之國度的巨人,“諸神之黃昏”中率火巨人出戰。 


 赫爾:主宰地下世界的女神,據說是洛基的女兒,奧丁賦予她到冥界尼弗爾海姆,
統治九界的權力。 


 焚裏爾:北歐神話中最著名的魔獸,洛基的子女之一,巨大狼形怪物,傳說當他張
開嘴後上下鄂可以頂住天地,因其性格凶暴而被矮人族囚困,直到終末戰時,他才
脫困,並且吞下了太陽和主神奧丁。 


  托爾:著名的雷電之神,名字即“轟鳴者”的意思,諸神中最具怪力的神,以巨
大鐵槌作戰。他的鐵槌也很著名,“托爾的鐵槌”在許多作品中幾乎成為了力量的
代表。他還是豐饒之神,主管一切人類所必須經曆的儀式,如婚喪嫁娶等。“諸神
之黃昏”中托爾和世界蛇尤蒙岡多同歸於盡。尤蒙岡多是一條自己銜著自己的大蛇,
象征無限。 


 北歐命運三女神:掌握“存在”和“未來” 斯克爾特 掌握“必然”和“現在”
威爾珊迪 

掌握命運和過去 ???(沒找到。) 


  多瓦夫:矮人中的妖精族(奇怪的組合)。據說當初是蛆蟲,因啃食了最初巨人
尤米爾的遺體而獲得了人形和智慧。擁有天才的鍛造本領,是武器和工藝品的傑出
製造者,也就是奇幻小說中常常出現的矮人族設定的原形,代表人物很多,如《龍
槍》中弗林特。火爐。《羅德島戰記》中的吉姆,他們共同的特點為矮胖的身體,
大胡子,手持戰斧,忠誠而脾氣暴躁。 


 BERSERK:巴薩卡,這個詞源於古代北歐語言,意思是“披著熊皮的人”後為“狂
戰士”的稱謂。是奇幻作品中最受歡迎的職業設定之一。狂戰士受主神奧丁的加護,
戰鬥中會陷入極度興奮的忘我狀態,以超強的肉體打擊敵人,沒有恐懼,疼痛的感
覺。嚴重者會陷入癲狂而死。如《羅德島戰記》中的奧爾鬆。 





     發表時間2006-09-19 17:08:01
     

諸神黃昏──雷加魯克: 

  據說,在這可怕的毀滅日子將要來臨之前,一定會先有預兆。最先顯示的預兆是
人類將麵臨從不曾遇見過的寒冬。雪不停的下降,嚴霜使大地冰凍,刺骨的寒風在
黑沉沉的天空呼嘯,狂風暴雨不見陽光的日子一直持續下去。像這樣悲慘的寒冬接
連了三次,中間沒有夏天,每天都是陰慘慘的日子。所有的人所期盼夏天全部落空。
大雪不停地下,到處都結了冰。 


在刺骨的酷寒中,宇宙充滿了戰爭和衝突的陰影,曠野的惡獸為了尋找食物四處徘
徊。人們彼此不再寬諒互助,手足相殘、父子成仇,在醜陋的欲情競爭中互相殘殺。
 


這是一個充滿罪惡與恐怖的世界,連大地也為之戰栗,海枯地裂。死去的人多到無
法計數,禿鷹在空中聚嘯盤旋爭食死屍,罪惡橫流,鮮血染遍大地。無數罪人的靈
魂爭渡冥河,連河水的顏色都被遮蔽。 


世界之樹尤加特拉希頂上,“諸神的國度”的金冠雞不斷長鳴報警,它已叫得聲嘶
力竭,紅焰雄雞從“死亡之國”底層以尖銳的啼聲回應著。鐵森林迦瑞沃德的丘頂
上,暴風雨之鷲鷹奮力鼓動雙翼,狂風暴雨肆虐呼嘯,天地昏黑,追趕日月的狼群
吞下了它們的目標,大地因崩裂而發出怒吼。 


能張口吞噬天地的怪狼焚裏爾,此時已掙脫束縛它的咒鎖,它抖一抖身上的皮毛,
整個世界都為之顫動。世界之樹從樹根一直震到樹梢,山崩地裂,住在山中洞窟的
侏儒們驚惶奔逃,卻找不到洞窟入口。黑龍尼特霍格,此時也掏空了世界之樹的深
根,大樹已經奄奄一息。這時環繞“中庭”的大蛇迦瑞姆格德雷也從海底泥床上醒
來,翻騰著它巨大的身體,碩長的尾巴掀起巨浪吞沒了“中庭”的山脈,海水直衝
上“諸神的國度”的天空。從高山一樣的巨浪中,大蛇昂起它巨大的頭,全身都是
毒斑,口中噴出的氣息變成火焰燒焦了天空。 


就在這天翻地覆的時刻,從火焰之國摩斯比海姆湧來了火焰軍隊,他們在撒特的領
導之下,乘著火焰的波濤殺來。撒特右手持著夫雷失落的勝利之劍,左手高舉著熊
熊的火焰。此時邪神洛基也掙脫了永罰的鎖練,加入與諸神為敵的陣營,怪狼焚裏
爾跟在他的後麵,一起奔向“諸神的國度”。從東方,巨人瑞彌爾掌著船舵,和大
蛇迦瑞姆格德雷一同向“諸神國度”劃來。胸前沾滿鮮血的地獄惡犬格姆,立在麵
臨灰暗悲哀深淵的岩石上狂吠。身體一半肉色一半藍色的“死亡之國”女王海拉站
在用死人指甲製成的大船上,船中載滿霜巨人的軍隊向“諸神的國度”開來。巨人
軍隊擠滿了虹橋,喧囂聲震撼宇宙,莊嚴華麗的虹橋終於在敵人蹂躪下崩壞粉碎。
山脈崩裂,岩石成灰四處飛散。  


看到這種情景的亞薩園的守衛神海姆道爾,立刻取出了密藏於世界之樹尤加特拉希
濃蔭中的神奇號角,吹出緊急信號,以召集諸神和英雄。號角的聲音響徹雲霄,比
雷鳴還清楚,向“諸神的國度”報告不幸的消息。 諸神的軍隊迅速地拿起武器,衝
出有540個門的“英靈殿”,在原野上布好陣勢,開始迎擊巨人們,圓盾與圓盾互相
撞擊,尖銳的長槍在空中飛舞,像密集的陣雨,喊聲動搖天地。  


在決戰的前夕,奧丁隻身前往命運井一探。隻見到命運三女神臉罩薄紗,默然地坐
在凋零的世界之樹旁,身邊僅有一張破網。奧丁隨即轉往智慧巨人密密爾之處,在
他耳邊說了幾句話後便轉身趕回戰場。 


現在兩方都到齊了,無數年的仇恨將在這裏一次解決! 


首先交鋒的是大神奧丁和怪狼焚裏爾,這掙斷詛咒之鎖的複仇巨魔張開他那足以撐
滿天地的巨口,向空中噴出熊熊火焰,兩眼發出閃電般的精芒向奧丁猛撲過去。奧
丁舉起神槍基格努爾迎擊,他頭戴閃亮的金盔,深藍色的鬥篷像藍色火焰般在他肩
後起伏,跨下騎著比風還快的神馬斯萊普尼爾,真不愧是“諸神國度”的眾神之王。
但可惜的是他戰運不佳,在經曆了一番驚天動地的惡鬥後卻不幸死於怪狼焚裏爾的
利齒之下。 


奧丁之子維德見父親慘死,立刻向怪狼焚裏爾躍去,一□
'7d踩住它的下巴將其巨口撕成兩半,然後用一根長槍從狼喉刺進心髒,報了殺父之





發表時間2006-09-19 17:09:06
     

夫雷指揮著“英靈殿”的勇士們,向撒特衝去,可是夫雷一向慣用的兵器勝利之劍,
現在卻正持於敵人手中,他隻有拿一鹿角做為武器。夫雷終於被敵人手中的勝利之
劍擊中,奄奄一息。 


地獄之犬格姆,一麵舔著鮮血,一麵向戰神泰爾衝去,一場激戰過後,泰爾和格姆
都傷重而死。 


洛基的對手是守衛虹橋的死敵海姆道爾,受過長期酷刑之後,洛基的相貌極其恐怖,
臉色像死一般蒼白,長發和胡子蓬然怒立,看起來像奇怪的角。海姆道爾的劍很快
就斬下了這醜陋的頭,但說也奇怪,這顆被斬下的頭顱卻從地上彈躍而起,刺中海
姆道爾的胸部,而奪走他的生命。 


雷神托爾和宿敵大蛇迦瑞姆格德雷發生了激烈的爭鬥,大蛇龐大的身軀不斷翻滾,
巧妙地躲避托爾的神錘,同時不斷向托爾吐出毒汁。雷神憤怒極了,把雷神之錘用
力朝大蛇頭部擲去,刹時雷聲轟隆雷光奪目,大蛇昂起身軀向曠野噴出鮮血後倒地
死去。但是托爾也中了蛇毒,他搖晃著發出雷鳴般的痛苦呻吟,踏出九步後,這位
 “諸神國度”的第一勇士也氣絕身亡。 


戰場上堆滿眾神和巨人的屍體,平原已經變成一片血海,黑龍尼特霍格在戰場上空
飛翔,雙翼發出駭人的聲響,貪婪地啃食著染滿鮮血尚存餘溫的屍體。天空中發出
血般暗紅的光,把天空和大地染成一片深紅。戰場上立著的身影已寥寥可數。這時
殺死夫雷的撒特,把手上的火焰投向天空,在紅蓮般的熊熊烈焰之中,整個宇宙轟
然毀滅。 

 

 

 在已經毀滅的宇宙的極南邊,有另一片無邊無際的藍天,從來沒有人曾經到過那裏。
 


世界末日的暴風雨過去了,天地都毀滅了,極少數還活著的神都逃往南方去,一對
人類男女藏身世界之樹尤加特拉希的樹洞中,飲用晨露,生存了下來。 


時間過去了,從他們腳下的大海中湧現出新的大地。死去的光神博德和暗神霍德爾
也複活歸來。 


這片大地比已經毀滅的舊世界更美麗,綠意更深濃,水果樹上結實累累,潺潺的水
聲在清晨新鮮的空氣中傳來。在這遙遠的南方,美麗的平原仍和以往一樣存在,幸
存的諸神踏著平原上的綠草走過,在草叢中,他們彷佛見到以往在度過的黃金歲月。
 


懷著深沉的喜悅,諸神似乎又在這和平的新天地中找到那已經崩潰的奧丁的宮殿和
“英靈殿”的殘跡。他們依稀又像走入了“英靈殿”的大廳,幸存的諸神相視,且
驚且喜,各人心中都有無盡的懷思,大家不禁喜極而泣,決心重建記憶中那如此鮮
明的宮殿,重建一個全新的幸福天地…… 


之後,黑龍尼特霍格從屍堆中竄了出來,它沉重低緩地飛過大地,黑色的翅膀上掛
滿骸骨。不久它在極遠之地墜落下去,消失在寰宇邊緣那無底的深淵中。 


命運的劫火雖然毀滅了宇宙,卻也燒毀了一切邪惡,新的秩序又將重新建立,新的
世界將會更加美好... 



     發表時間2006-09-19 17:10:15
     

【永恒的戰鬥與絕望的精神】 


北歐神話與南方的希□神話在各方麵都成為極鮮明的對比。 希□神話是文藝、美術
與音樂的世界,是無上幸福的樂園。北歐神話則完全相反。北歐神話予人最深刻的
印象,應推其中所描繪的沉痛悲愴的世界形象。由生命巨樹Yggdrasil所支撐的宇宙
呈現出多麽怪異而又豪壯的麵貌,宇宙的一端是火焰巨人所居的極熱世界「火之鄉」
Muspelheim,另一端則是永劫冰雪封鎖的冷霧世界「死人國度」Niflheim。這兩個
世界中間是神與人的居處,有時從南方飄來火與熔岩,有時從北方送來冰雪、嚴霜,
永遠威脅著人類,也威脅著神隻。這種對「天堂」的描述是多麽淒慘,也是其它民
族神話所沒有的。在希□神話的世界裏,屬於異類的神,充其量隻有極少數半人半
獸的牧神而且其出現也是牧歌式的,而且怪物的存在隻是等待著神明和英雄的征服
 。但是在北歐神話中卻充滿了一切奇形異相的生物,有巨大無比的大巨人,他脫下
的手套,會被誤認為是高大的房屋;有一張開嘴即可吞噬天地的怪狼Fenrir;有以
口銜其尾,環繞人類世界「中庭」的大蛇Jormungandr;有畏懼陽光,避居地底,黑
麵長鼻的侏儒;有麵色一半青色一半肉色的死亡女神Hela。而貫穿這一切的是淒慘
無比的戰鬥世界觀。永劫的戰鬥籠罩全書,北歐神話的世界因戰鬥而創造,亦因戰
鬥而歸於毀滅。任何民族的神話都有創世紀的傳說,但北歐神話卻著力描述宇宙的
毀滅,這是北方日耳曼神話與其它民族神話最不相同的特色。而且,北歐神話描繪
宇宙毀滅的幻想,是如此沉痛、悲壯,地球上所有的神話,幾乎都無與倫比。像人
類這樣渺小的存在,其「生」與「滅」實在是不足道。在宇宙末日的大火焰中,有
巨大的力與力之瘋狂相搏,在極其悲愴壯烈的最後之戰中,連「諸神國度」 Asgard的
諸神也都毀滅了,這些幻想實已臻至人類思惟的極限。北歐神話中的主神Odin,是
暴風之神、戰鬥之神,同時也是永恒的放浪者。同是一個多神的世界,但希□神話
中,以宙斯Zeus為首的諸神,其地位都是永恒而不可動搖的,抗拒諸神的巨人,在
悲慘的敗北之後,即被打入永劫黑暗的地獄,再也沒有出頭的機會。相反的,北歐
的諸神卻須不斷地與巨人族戰鬥,巨人除了擁有足以與諸神相抗的力量而外,同時
也是這宇宙最早的誕生者,巨人的血也在諸神的脈管中流動著。除了雷神Thor的雷
霆之槌與日神Frey的勝利之劍以外,在武力上,諸神往往不是巨人的敵手,單就智
力而言,諸神也未必優於巨人族。智能之泉是從生命之樹伸向巨人國的一枝樹根底
下湧出,負責守護泉水的又是巨人Mimir。甚至那原應歸屬於神性的睿智,在北歐神
話世界裹,其根源亦為巨人所有。和一切均優於己的敵手作絕望之戰,這正是日耳
曼民族所體會的命運。從民族大遷徙時代開始,曆經海賊時期,日耳曼民族的生存
方式就是戰鬥、遷徙、再戰鬥。這是充滿沉浮流轉的動蕩生涯,他們將民族命運置
於戰鬥,從冒險中求生,屢敗而不悔,這種生活態度的根源正可從神話傳說中找到
印證。 



 

創世紀 


太初之時世間無萬物,沒有沙、沒有海,沒有涼爽的浪花,下無大地,上無天庭,
隻有無底的「深淵」--Ginnugagap。 在它的北方,有淡淡的霧和風的世界。這個冰
寒和灰霧的世界是「死人之國」或「霧之國」--Niflheim。從「死人之國」的泉水
--Vergelmir有十二條河流向南方,河水注入「深淵」就凍結起來,冰層相疊,看來
好象重疊的冰山,覆蓋著那無底的「深淵」。從這霧的世界往南,有極熱的世界,
叫做「火之鄉」-- Muspelheim。這裏有一個火巨人Surt鎮守於此,他常以利劍砍擊
冰河,於是飛散的火焰,乘著熱風,吹向永凍的冰層,溶化了它的表麵。黑色的水
蒸氣不斷從冰層表麵湧起,成為一團團的霜,包圍著冰層,不久,霜氣又受熱凝聚
成水滴,終於誕生了霜巨人之祖--Ymir,還有一頭名叫Audhumbla的巨大牡牛。這母
牛吐出的氣息有香味,從四個乳房滴下苦澀的奶汁,巨人就吸母牛的苦奶維持生命。
吸飽了奶,填滿肚子之後,Ymir被難禁的睡意襲擊,躺在冰上,沉入無夢的睡眠。
在沉睡中,汗從他的左腋滴下,一男一女,並且從Ymir腳下產出有六個頭的畸形巨
人Thrudgelmir,從此霜巨人族便繁衍成群。而母牛則以舔取冰上的鹽和白霜維生。
有一天,當它正舔著鹽塊的時候,突然從鹽塊中露出帶有光澤的長發,長發被火之
鄉的火焰亮光襯映,顯得光耀動人。第二天,□
'7b出美麗的男性頭部。第三天,雄壯的身軀也由鹽塊中浮現出,這就是稱為Buri的
神隻,神族的祖先。Ymir與Buri發生戰鬥,於是巨人族和神族之間的激烈戰鬥就這
樣開始了。最後,Buri受到Ymir致命的一擊,倒在冰原上氣絕而死,巨人獲得了勝
利。但是這時Buri的兒子Bor娶了女巨人 Bestla為妻,並生有三子,Odin、Vili和
Ve。這三位神隻為報祖父被殺之仇,繼續和巨人作戰。於是經過震撼宇宙的激戰之
後,好不容易才把巨人 Ymir殺死,Odin用長槍刺穿了Ymir的胸部,鮮血噴湧而出變
成一片血海,巨人族都在血海中溺死了。隻有一對男女,那六個頭巨人 Thrudgelmir的
子嗣Bergelmir與其妻,遊過血海,逃往世界的另一邊,他們在海那一邊建立了「巨
人之國」Jotunheim,在那裏他們繁衍出許多的霜巨人,並且誓言永遠與諸神為敵。
接著Odin開始創造世界,首先他把Ymir屍體放入「深淵」的中央,用Ymir的肉創造
了大地,血液變成無涯的海洋,骨骼成為山脈,數不清的毛發變成樹木。Odin又把
巨人的頭蓋骨鑿成蒼穹,以腦髓造雲,還有霰和雪堆積其中。巨人的屍體不久長出
蛆蟲,這些蛆蟲引起神隻的注意,並賜與他們人型。由於蒼穹需有強而有力的支撐,
因此神隻就由這個新生物中挑選具有怪力的四個來支撐,他們的名字分別為Nordri,
 Sudri,Austri及Westri,所以便稱呼他們分立的四個方向為---北方North、南方
South、東方East和西方West。神隻繼續把巨人的眉毛被當作圍牆,裏麵的空間被稱
作「中庭」--Midgard,這世界位於「死人之國」和「火之鄉」的中間。然後諸神由
「火之鄉」取來火星,放在天空中,創造了太陽、月亮和繁星。日月被安置在戰車
上,然後諸神挑中了巨人族的一男(Mani,月亮)一女(Sol,太陽)來駕駛。另外,又
命一女巨人「夜」Nott騎黑馬奔馳天際,每到早晨就由其兒子「晝」Dag騎著光馬接
替,這樣就有了「黑夜」與「白日」的交替。日月後麵被可怕的狼群所追逐,有時
咬上了就形成了「日蝕」和「月蝕」。狼群總是不舍地追著,總有一天它們終將吞
食日月,那便是末日的來臨。創作完成以後,Odin和他的兄弟就在海岸邊徜佯著,
欣賞自己的成就。無意間他們發現兩枝樹枝被浪衝到岸上,於是他們就用其中的□
樹枝創造出男人來、而另一榆樹枝則造出女人。雖然人類始祖出現了,但有了肉體
還是缺少了點靈性,於是Odin便賜給人類生命和靈魂,Vili給了他們理性和動作,
Ve則給他們感情、儀表與語言。於是這對原本是樹枝的男女就成了有愛、有希望、
有生、有死的生物,他們便帶著諸神賜予的種種居住在「中庭」裏繁衍族群,成為
人類的始祖。 




    

世界觀 


 



在人們的理解中,這個宇宙是由九個世界所構成的,並區分為三層: 在最上麵一層
中有「諸神國度」--Asgard,這裏是Aesir神族的居所,是被一片綠色的原野-Idawald所
環繞著,就在一條永不凍冰的大河Ifing的彼岸。河麵終年籠罩著濃霧,霧層不斷渦
動著,覆著河麵,聖島就在河的中央。霧層中不時有火舌隱現,這是突破逆卷白浪
的電光。Asgard四處都有摩天的莊嚴城堡,奔騰的浪花不斷咬著城堡的裾腳。在鷲
鷹蹲伏的山丘上,有綿延不斷的宮殿,其中最莊嚴華麗的當屬Odin的「金宮」Gladsheim。
它的大廳-「英靈殿」--Valhalla以長槍的槍纓遮蔽屋頂,座椅皆是用白銀包裹,在
正中央聳立著黃金寶座--Hlidskijalf,諸神之父Odin就從這寶座環視天界和人間。
「世界之樹」它高揚的枝梢,蔭蔽著諸神之父 Odin所居的城堡「金宮」--Gladsheim,
城堡黃金的屋脊頂端佇立著金冠的公雞,它每天早晨負責把諸神喚醒。當這隻公雞
啼叫時,下界死國的紅雞也和它互相應和,由此產生了喧囂尖銳的「時間」。Odin帶
領神明們在這塊土地上群聚而居,一次大會議之後,Odin頒布命令,在此神之家不
許有流血之事。神明們並建立了一大冶煉爐,製造出許多武器和工具,歡愉地建設
家園,於是神隻的黃金時代開始了。另外,還有另一神族-Vanir所居住的領域 Vanaheim,
天地之間萬物的生養繁殖、海洋和風,都歸Vanir神族控製。而且此神族通曉許多連
諸神之父Odin都不知道的神秘咒法。日神Frey 和愛與美神Freya即屬於這神族。在
這一層中還有一種名叫妖精或精靈--Elves 的生物,他們是Ymir屍體蛆蟲轉變的一
種生物,雖然不具神性,但仍然擁有很大的法力。光明妖精生得特別美麗,穿著優
雅透明的衣裳,比太陽還要明亮輝耀。他們最愛光亮,是善良親切的小妖精,他們
住的地方叫「妖精之鄉」--Alfheim,是日神Frey的領地。妖精們在Fery明朗光輝照
耀之下,快樂地遊玩嬉耍。他們照料花草,與鳥兒蝴蝶嬉戲,有時還可以在月夜綠
草上看到他們的舞姿。 第二層則是人類居住的「中庭」-Midgard,意思是中間的世
界。它被大海所環繞,可以經由跨越虛空的三色(冰、火、空氣)虹橋--Bifrost,通
往神隻居住的「諸神國度」。 



不過諸神之敵的巨人族也住在這一層。他們的領域稱作「巨人國度」-Jotunheim。
巨人們身材高大,野蠻強悍,有著可怕外型。在極北之地有一隻巨人幻化的大鷹,
當他揮動雙翼時,就會刮起凜冽的北風直撲「中庭」-Midgard。女巨人都醜惡嚇人,
但是其中也有美麗動人的美女,如Frey的妻子 Gerda。「中庭」-Midgard非常富饒,
可是巨人居住地卻滿是亂石、絕壁,荒林等恐怖不祥之處。人類世界到「巨人國度」
的路標是一個恐怖的「鐵森林」-Jarnvid;也有傳說海的那一邊就是「巨人國度」。
而在北邊的是矮人們Dwarfs的領域「矮人之鄉」-Nidavellir。另外還有居住在「侏
儒之鄉」--Svartalfheim的黑色的侏儒--Trolls、Gnomes、或Kobolds。這些也是Ymir屍
體蛆蟲轉變的一種生物。這些侏儒長得很醜。長長的鼻子鬆鬆的垂落在嘴唇上,皮
膚呈現肮髒的土色。白天,他們躲藏在陰影中,晚上才到地麵上來。這些侏儒把陽
光視為最可怕的仇敵,因為他們隻要一遇到陽光,就會變成石頭。 他們的語言就是
寂靜無人處響起的回聲;他們住的地方,或在深深的地穴中,或在大石的裂隙間。
在宇宙間所有的生物中,黑暗侏儒是最優秀的工匠,許多寶物都是他們的傑作。同
時,這些黑侏儒都擁有種種神秘的力量和深遂的知識,他們還懂得魯納斯(Runes)文
字,不僅能刻寫,也了解其中蘊含的意義。最下麵一層是「死人之國」或「霧之國」
-Niflheim。這是一個冰冷多霧的地方,一個永夜的場所,隻有亡者才能到達。它的
邊界是冥河Gioll,河上有鑲金的水晶橋,守橋者是狀如骷髏的老巫婆Modgud,凡要
過橋者都要用血賄賂。過橋後便來到由冥犬Garm看守的冥界之門。在這死國裏有個
叫Nastrond的地區,每個作惡的死者都必須通過這裏,然後受冰泉浸沉和毒蛇咬□。
最南邊的世界為「火之鄉」- Muspelheim。它並不位於這三層之中,並且跟「死人
之國」-Niflheim一樣,存在的時間甚至於比太初巨人Ymir還要遠久。而貫穿連結這
一切的是一株巨大的□樹。它萌生於「過去」,繁茂於「現在」,延伸到無限的
「未來」。樹葉永遠青綠,它的枝幹支撐著整個宇宙的重量,根部貫穿全世界,名
叫:「世界之樹」--Yggdrasil。這株□樹是從被Odin殺死的巨人Ymir屍體上生長出
來的。它巨大的樹根分為三條主脈: 一條伸向人類的「中庭」-Midgard,
   


     發表時間2006-09-19 17:12:16
     

一條伸向「巨人國度」-Jotunheim, 

一條則延伸到「死人之國」-Niflheim之下。樹根之旁都有泉水湧現,滋養著樹根。
在伸向人類世界「中庭」旁的泉水是神聖的命運井-- Urdar brunnr,是由「夜」Nott的
父親Norvi後代,三位命運神(Norns)所看守,他們負責用泉水灌溉樹根,維持大
樹枝葉茂盛。這三位女神分別叫 


「過去」--Urd 

「現在」--Verdandi 

「未來」--Skuld 


他們將生命分派予人子,指定眾生的運數。 另外,伸向「巨人國度」的樹根旁,則
是由智者Mimir看守的智能井,這湧出的泉水中隱藏著無限的智能和知識。但是,通
往「死人之國」的樹根旁,卻潛伏著一條叫「絕望」的黑龍--Nidhogg。它和其它無
數的蛇類盤據樹幹,啃食著樹幹。此外在大樹頂端則是一隻鷹,在它兩眼之間蹲著
一隻叫Vedfolnir的蒼鷹,炯炯有神地注視天上地下。還有四匹大鹿奔馳於樹枝之間,
無饜地嚼吃新發的嫩芽,四匹大鹿象征四個方向的風,吹拂著樹枝。一隻鬆鼠Ratatosk則
跳上跳下地挑撥蒼鷹和黑龍。這些都在傷害著「世界之樹」,當有一天它們咬死神
木,宇宙就會崩塌!在這樹下躺著Ymir,這巨人很不喜歡被沉重的大樹壓在身上,
於是不斷搖動身子,想把它擺脫。於是宇宙顫抖,這就是可怕的地震。 


諸神之父: 




Odin 是愛瑟神族(Aesir)的主神,傳說為一五十歲左右,身材高大,失去一目,冰
冷又嚴肅的人物。他是勝利、詩歌、智能和死亡之神,由於眾神大多出於他,又稱
為「眾神之父」-All father。星期三被認為是Odin的日子,在南方如日耳曼地區他
的名字念成Wotan。風(Wind)、木 (Wood)都和他的名字有關。他肩披深灰的鬥蓬,
鬥篷邊鑲著閃耀的星辰,頭戴藍如晴空的闊邊帽子,反映著天際夕陽的餘輝。深炯
有神的單眼透視著生與死的神秘。手中拿著由世界之樹-Yggdrasil樹枝作成的長槍
--Gungnir〔其它故事說是地底的侏儒所送的,此類互相矛盾的故事在北歐神話中偶
爾會出現。〕,當Odin擲出時,會發出劃越空際的亮光,地上的人稱之為「流星」,
這支槍投出後必定命中。這槍是神聖的,一但對著此槍發誓,便不能再反悔。他的
手指上還戴著財富的象征--指環Droupnir,這指環每隔九天便會複製一次。其宮殿
被稱作「金宮」--Gladsheim。他的座騎毛白勝雪,有八隻腳,是神駿的天馬,叫Sleipnir。
雙肩上□息著兩隻烏鴉,一隻叫Hugin,另一隻則為Munin,分別代表著「思維」和
「記憶」,他們是 Odin的眼線,會將每日所見的物向主人報告,當別的神隻飲宴時,
Odin便思索「思維」和「記憶」告訴他的話。Odin還有兩隻大狼,分別叫Geri、 Freki代
表「貪欲」和「暴食」,Odin把獻給他的肉全給它們。Odin,原本不是獨眼的。他
瞎了一隻眼的故事是這樣的...世界之樹- Yggdrasil的三條主根有一條是延深到
「巨人國度」,而這條根之下有蘊含一切「智能」的神秘泉水滾滾湧現,負責看守
智能之泉的就是巨人Mimir。 Odin為了想把「智能」帶進諸神的世界裏,很想嚐一
口這泉水。一日他獨自騎著Sleipnir,越過了橫跨虛空的虹橋,去拜訪諸神不敢接
近的智能之泉。快到時,看到濃密的樹蔭依稀有人的影子。凝眸注視,才清楚看見
是嚴肅地坐在智能之泉旁的Mimir。Odin在Mimir的身邊下馬,向他要一口泉水, Mimir雖
然知道眼前的這個人是誰,但他仍然慢慢地搖著頭,不肯給水。『在此之前,有好
多人都想要一杯泉水,但是,他們一聽到一杯泉水的代價,都嚇得不敢要了。』
『這我早已知道,我願意獻出「諸神國度」所有的黃金,或著給你我的右手!』Mimir微
笑著回答『我要的不是這些,Odin啊!智能之泉的代價是你那隻銳利的右眼!』於
是,為了那智能之泉,Odin終於永遠失去一隻眼睛取得魯納斯(Runes)的智能。魯納
斯(Runes)是一種咒文,隻要將它刻在木、石、金屬甚或任何材料上,就能得到無窮
的威力。Odin除了失去右眼外還飽受痛苦才得到這門智識。
   


發表時間2006-09-19 17:12:55
     

Odin自述 


「 九夜吊在狂風飄搖的樹上, 

 身受長矛刺傷; 我被當作Odin的祭品, 

自己獻祭給自己,在無人知曉的大樹上! 

沒有麵包充饑,沒有滴水解渴。 

我往下看,拾取魯納斯文字, 

邊拾邊喊,由樹上掉落。」 


由於Odin曾經受倒吊之苦,因此吊刑在北歐人的法律中是非常重刑。在塔羅牌中有
一張稱為「倒吊男」的,即是取此象征。在西方犯人被絞刑,稱之為騎馬,即 Odin被
倒吊在樹上,所以世界之樹Yggdrasil的意思也就是「Odin之馬」。Odin取得了魯納
斯的奧秘,由命運三女神Norns把這種文字記載的命運,刻在黃金寶盾上。他又冒著
危險從巨人-Suttung那邊取得詩仙蜜酒,嚐過的人都可變成詩人。這兩項寶物他都
賜給人類;他在各方麵都是人類的恩人。Odin本身也喜歡偽裝成人類的形體,漫遊
在塵世間,他有多種喬裝方式,如果是要帶來戰爭,他便戴著鷹盔;如果是和平地,
他就身著黑鬥蓬,戴著闊邊帽子來遮掩獨眼。好武的北歐戰士認為戰爭時如果能蒙
Odin庇佑,便能夠得到一股擁有熊之精神、狼之勇猛的力量,即「Berserker  rage」,
而在戰場上所向披靡,成為「狂戰士」-Berserker。北歐人認為暴風雨是Odin騎馬
在奔馳,收集亡魂,故當有旅人在暴風雨中遭到不幸便是蒙Odin招喚。雖然在「諸
神的黃昏」-Ragnarok中,Odin將注定與宇宙同赴滅亡,他仍然選擇和命運奮鬥!他
主宰人類居住的「中庭」中戰爭的勝負,並命令侍女Valkyries將死者帶回到「英靈
殿」,而這些英雄們將在「諸神的黃昏」的劫難裏和諸神並肩作戰。Ve  and Vili是
斯堪地那維亞人(Scandinavian)的古神,他們兩個與Odin都是古神Bor(名字就是誕
生的意義)與巨人之女 Bestla所生。在北歐的創世神話裏,他們兄弟三人擊敗巨人
族,殺死太初巨人Ymir,共同構築了這個世界,並創造了人類一族。他們三人據說
長相相似,因此有一說,Odin,Ve and Vili是三位一體,這可能是基督教士傳教時,
為了闡述教義所做的比擬。在一些詩歌中曾敘述 Odin自我放逐到人間,結果就由他
們兩人統治「諸神國度」--Asgard,並共有Frigga,直到Odin回來。 


故事是這樣的。有一次,其妻Frigga偷了Odin的用金子打造的人像上的一塊金子,
而且又打破金像,使金像不能自供偷者是誰(Odin曾施以魯納斯咒文在金像口上,使
金像能說話)。此舉觸怒了Odin。結果是Odin負氣離開了「諸神國度」,到地上漫遊。
在他不在位期中,他的兄弟Vili和Ve就取代了 Odin。由於Vili和Ve與Odin麵目神似,
Frigga也渾然不知(?)。可是他們卻沒有Odin的神力,於是霜巨人們便用寒冰封
鎖了大地,毀壞了一切生物。幸而七個月以後,Odin回來了,兩位篡竊者也偷偷跑
走。於是霜巨人也不敢再作惡,世界複又充滿了生氣。這也是北歐人對於寒冬何以
會來的解釋,北歐人的五月祭典(在五月一日),就是慶祝Odin的歸來。 


神族之戰: 


在遠古的時候,Aesir神族營造了『諸神國度』Asgard,並用金子和精美的工藝把它
裝點得華麗無比,那時候,他們的生活是歡樂和美妙的。諸神們個個都用黃金首飾
和珠寶把自己打扮得雍容華貴,他們的黃金閃閃發光,照亮了整個世界。他們圍坐
在一起,下棋取樂,整個天空、海洋和大地都充滿了快樂。後來,來了一位婦人,
誰也不知道她是從那裏來的。她稱自己叫做Gullveig,她會各種各樣的魔法,能改
變人們的思想,誘發他們的貪欲。她走訪了一個個莊園,為那些想知道自己未來命
運的人算命,她於黑暗中的廳堂裏搭起法壇,讓人們在火堆上添柴火,在滿是煙氣
的房屋中作法。貪婪的女人們看見她來訪時,眼裏都閃爍著異樣的光芒。Gullveig也
來到了『諸神國度』Asgard,當她在廳堂中滔滔不絕地放肆高談她的魔力及對黃金
的喜愛時,諸神之父和其它神隻不禁露出厭惡的神情,最後,諸神們認為這世界沒
有這個婦人會比較好。於是諸神逮住了她,用長矛刺她,在她的葵7d下堆起柴火,
放火燒她,要把她和她的妖術一起燒掉。但是他們的努力都是徒勞的,因為她的魔
法太強了,不論怎樣燒她,她都能再生。神隻並不知道Gullveig是從哪裏來的,但
是後來發覺她好象和Vanir有關係。Vanir神族聽到Aesir神族怎麽對待Gullveig以後,
他們對這種對待客人的行徑非常不滿,於是便聚集起來,來到『諸神國度』 Asgard,
要求Aesir神族的賠償。Aesir神族聚集在一商討要不要進行賠償,是不是和Vanir神
族講和。他們商量的結果是,不對虐待 Gullveig的行為賠償。Odin拿起他的長矛,
把它投到Vanir神族中間。在Gullveig被插在長矛上抬到火堆上的時候,世間便有了
殺戮;在 Odin把他的長矛投到了Vanir神族中間的時候,國王之間就有了戰爭。從
那以後,每當兩個群體作戰的時候,他們的首領總是第一個把長矛投向敵群之中,
並且喊道:『我把你們全都奉獻給Odin。』這種儀式預示著勝利,首領的長矛所擊
中那個人的下場,也就是全體敵人的下場。
   


     發表時間2006-09-19 17:13:28
     

但是,當Odin的長矛投到Vanir神族中間時,Vanir神族全部奮力衝了過來,攻打那
僅僅由柵欄圍著的『諸神國度』Asgard。他們奮力攻破了柵欄,念著咒文唱著戰歌
攻進了Aesir神族的領域。戰況非常激烈,Vanir神族拔起樹木抬起大石丟向Aesir神
族,Aesir神族也回敬以暴雨雷電,戰鬥持續了很久,雙方陷入了僵持戰。這時,最
有見識的兩族長老都看出,繼續廝殺下去一定會使Aesir神族和Vanir神族兩敗俱傷。
於是他們便坐在一起議和,他們相互立下誓言,決議交換彼此的優秀成員來當人質,
來表現最大的誠意。Vanir神族方麵把他們偉大的領袖之一Njord以及他的兒女Frey和
 Freya送到了Aesir神族這一邊,再加上Vanir神族最有智能的Kvasir。Njord、Frey和
Freya從此便和Aesir神族一起生活在『諸神國度』Asgard。Frey和Freya是Njord和
他的姊妹所生的,Aesir神族並不喜歡這一點,但是Aesir神族還是把他們看成是自
己一族的,讓他們在諸神國度中享有很高的地位;Freya也回報以許多Vanir神族的
法術,而後來在『諸神的黃昏』時,他們也與Aesir神族共赴毀滅。Aesir神族這方
麵則把Honir和Mimir送到Vanir神族這一邊。Honir是著名的領袖,Aesir神族認為他
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將和他的表現一樣好;Mimir是以智能聞名於Aesir神族。Vanir神
族也很歡迎他們的到訪,曾經一度還讓Honir當他們的領袖,Mimir當副手,兩人搭
配極好。但是當Mimir不在場時,Honir的表現就失常,一點也不像是有智能的人。
於是Vanir神族認為他們在這次的和解中吃了大虧,非常不滿。有一天他們便把Mimir的
頭砍下送回『諸神國度』Asgard。Odin收到後,便將Mimir的頭用藥草煙熏使他不會
腐敗,並用魔法使其能說話,於是這樣Mimir的智能便能為Odin自己所用。 


(編者注:這個故事跟其它的傳說有很大的歧異,Mimir原是巨人族的智者,在這裏
成為Aesir神族一員;Kvasir在詩仙蜜酒的故事中是兩方和解後共同創造出來的,這
裏則是 Vanir神族最有智能的人。這種矛盾情節編者也不知道怎麽回事,不過既是
『神話』就不要太認真它的邏輯。) 


諸神的黃昏 

諸神與巨人之間不斷的衝突、鬥爭,一定會引發兩大勢力的最後決戰。 


到那時候,不但所有目所能見的創造物將要毀滅,連「巨人國度」、「妖精之鄉」
和「中庭」的居民,「諸神國度」和「死人之國」的諸神,都將隨他們所居的世界
而歸於毀滅。這世界的末日-Ragnarok-諸神的黃昏,是無論如何避免不了的。 


而這可怕的毀滅日子將要來臨之前,一定先有預兆。最先顯示的預兆是人類麵臨不
曾遇過的嚴冬。雪不停的下降,嚴霜使大地冰凍,刺骨的寒風在黑沈沈的天空呼嘯,
狂風暴雨不見陽光的日子一直持續下去。 


像這樣悲慘的寒冬接連了三次,中間沒有夏天,每天都是陰慘慘的日子。所有的人
所期盼夏天全部落空。大雪不停地下,到處都結了冰。 


在刺骨的酷寒中,宇宙充滿戰爭和衝突的陰影,曠野的惡獸為了尋找食物四處徘徊。
人們彼此不再寬諒互助,手足相殘、父子成仇,在醜陋的欲情競爭中互相殘殺。 



這是一個充滿罪惡與恐怖的世界,連大地也為之戰栗,海枯地裂。死去的人多到無
法計數,禿鷹在空中聚嘯盤旋爭食死屍,罪惡橫流,鮮血染遍大地。無數罪人的靈
魂爭渡冥河,連河水的顏色都被遮蔽。 


世界之樹-Yggdrasil頂上,「諸神國度」的金冠雞不斷長鳴報警,它已叫得聲嘶力
竭,紅焰雄雞從「死人國度」底層以尖銳的啼聲回應著。 


鐵森林--Jarnvid的丘頂上,暴風雨之鷲鷹奮力鼓動雙翼,狂風暴雨肆虐呼嘯,天地
昏黑,追趕日月的狼群吞下了它們的目標,大地崩裂而發出怒吼。 


能張口吞噬天地的怪狼-Fenrir,此時已掙脫束縛它的咒鎖,它抖一抖身上的皮毛,
整個世界都為之顫動。世界之樹從樹根一直震到樹梢,山崩地裂,住在山中洞窟的
侏儒們驚惶奔逃,找不到洞窟入口。 


毒龍Nidhogg 此時也掏空了世界之樹的深根,大樹已經奄奄一息。這時環繞「中庭」
-Midgard的大蛇-Jormungander也從海底泥床上醒來,翻騰著它巨大的身,碩長的尾
巴掀起巨浪吞沒了「中庭」的山脈,海水直衝上「諸神國度」的天空。
     [修改帖子] [回複此帖] [引用此帖]
11樓     [精] 回複:Re
湖邊碩鼠     發表時間2006-09-19 17:13:59
     

從高山一樣的巨浪中,大蛇昂起它巨大的頭,全身都是毒斑,口中噴出的氣息變成
火焰燒焦了天空。 


就在這天翻地覆的時刻,從南方火之鄉(Muspelheim)湧來了火焰軍隊,他們在Surt領
導之下,乘著火焰的波濤殺來。Surt右手持著勝利之劍,左手高舉熊熊的火焰。 



此時邪神Loki也掙脫了永罰的鎖煉,加入與諸神為敵的高7d營,怪狼-Fenrir跟在他
的後麵,一起奔向「諸神國度」。 


從東方,巨人Rymer掌著船舵,和大蛇Jormungander一同向「諸神國度」劃來。胸前
沾滿鮮血的地獄惡犬-Garm,立在麵臨灰暗悲哀深淵的岩石上狂吠。 


身體一半肉色一半藍色的「死人之國」女王-Hela站在用死人指甲製成的大船上,船
中載滿霜巨人的軍隊向「諸神國度」開來。 


巨人軍隊擠滿了虹橋-Bifrost,喧囂聲震撼宇宙,莊嚴華麗的虹橋終於在敵人蹂躪
下崩壞粉碎。山脈崩裂,岩石成灰四處飛散。 


天界的守衛者-Heimdall,取出密藏於世界之樹-Yggdrasil濃蔭中的號角Gjallarhorn,
吹出緊急信號,召集諸神和英雄。號角的聲音響徹雲霄,比雷鳴還清楚,向「諸神
國度」報告不幸的消息。 


諸神的軍隊迅速地拿著武器,衝出有540個門的「英靈殿」,在原野上布好陣勢,開
始迎擊巨人們,圓盾與圓盾互相撞擊,尖銳的長槍在空中飛舞,像密集的陣雨,喊
聲動搖天地。 


在決戰的前夕,Odin隻身前往命運井一探。隻見到命運三女神臉罩薄紗,默然地坐
在凋零的世界之樹旁,身邊僅有一張破網。Odin轉往智者Mimir之處,在他耳邊說幾
句話後便轉身趕回戰場。 


現在兩方都到齊了,無數年的仇恨將一次解決。 




 


首先交鋒的是大神Odin和怪狼-Fenrir,這掙斷詛咒之鎖的複仇巨魔張開他那足以撐
滿天地的巨口,向空中噴出熊熊火焰,兩眼發出閃電般的精芒向Odin猛撲過去。 



Odin舉起神槍--Gungnir迎擊,他頭戴高7b亮的金盔,深藍色的鬥篷像藍色火焰般在
他肩後起伏,跨下騎著比風還快的天馬,真不愧是「諸神國度」的眾神之主。但不
幸的是他戰運不佳,終於死在怪狼-Fenrir的利齒之下。 


Odin之子Vidar見父親慘死,立刻向怪狼-Fenrir躍去,一腳采住它的下巴將其巨口
撕成兩半,然後用一根長槍從狼喉刺進心髒,報了殺父之仇。 


Frey指揮「英靈殿」的亡靈英雄,向Surt衝去,可是Frey一向慣用的兵器勝利之劍,
現在卻正持於敵人手中,他隻有拿一鹿角做為武器。Frey終於被敵人手中的勝利之
劍擊中,奄奄一息。 


地獄之犬Garm,一麵舔著鮮血,一麵向戰神Tyr衝去,一場激戰過後,Tyr和Garm都
傷重而死。 Loki的對手是守衛虹橋的 Heimdall,受過長期酷刑之後,Loki的相貌
極其恐怖,臉色像死一般蒼白,長發和胡子蓬然怒立,看起來像奇怪的角。Heimdall的
劍很快就斬下了這醜陋的頭,但說也奇怪,這顆被斬下的頭顱卻從地上彈躍而起,
刺中Heimdall的胸部,而奪走他的生命。 


雷神Thor和宿敵--大蛇Jormungander發生了激烈的爭鬥,大蛇龐大的身軀不斷翻滾,
巧妙地躲避Thor的神槌,同時不斷向Thor吐出毒汁。 


雷神憤怒極了,把雷神之槌用力朝大蛇頭部擲去,刹時雷聲轟隆雷光奪目,大蛇昂
起身軀向曠野噴出鮮血後倒地死去。但是Thor也中了蛇毒,他搖晃著發出雷鳴般的
痛苦呻吟,踏出九步後,這位「諸神國度」的第一勇士也氣絕身亡。 


戰場上堆滿眾神和巨人的屍體,平原已經變成一片血海,黑龍「絕望」-Nidhogg在
戰場上空飛翔,雙翼發出駭人的聲響,貪婪地啃齧著染滿鮮血尚存餘溫的屍體。 



天空中發出血般暗紅的光,把天空和大地染成一片深紅。戰場上立著的身影已寥寥
可數。這時殺死Frey的Surt,把手上的火焰投向天空,在紅蓮般的熊熊烈焰之中,
整個宇宙轟然毀滅。 


「中庭」已成一片火海,劫火柱貫穿宇宙,濃煙卷沒山頂,支撐宇宙的世界之樹-Yggdrasil也
被火焰吞沒而崩倒。 


星辰從蒼穹中落下,時間已不複存在,焦黑的地麵搖晃著沈入洶湧奔騰的海底。觸
目所及隻有滔天巨浪,宇宙隻剩下一片死寂的大沈默和永劫的黑暗。 


世界就這樣毀滅了! 


... 


在已經毀滅的宇宙的極南邊,有另一片無窮無涯的藍天,從來沒有人曾經到過那裏。
 


世界末日的暴風雨過去了,天地都毀滅了,極少數還活著的神都逃往南方去,一對
人類男女藏身世界之樹-Yggdrasil的樹洞中,飲用晨露,生存了下來。 


時間過去了,從他們腳下的大海中湧現出新的大地。死去的光神Blader和盲神Hoder也
複活歸來。 


這片大地比已經毀滅的舊世界更美麗,綠意更深濃,水果樹上結實累累,潺潺的水
聲在清晨新鮮的空氣中傳來。在這遙遠的南方,美麗的平原仍和以往一樣存在,幸
存的諸神踏著平原上的綠草走過,在草叢中,他們彷佛見到以往在度過的黃金歲月。
 


懷著深沈的喜悅,諸神似乎又在這和平的新天地中找到那已經崩潰的Odin的宮殿和
「英靈殿」的殘跡。他們依稀又像走入了「英靈殿」的大廳,幸存的諸神相視,且
驚且喜,各人心中都有無盡的懷思,大家不禁喜極而泣,決心重建記憶中那如此鮮
明的宮殿,重建一個全新的幸福天地... 


之後,黑龍「絕望」-Nidhogg從屍堆中竄了出來,它沈重低緩地飛過大地,黑色的
翅膀上掛滿骸骨。不久它在極遠之地□落下去,消失在寰宇邊緣那無底的深淵中。
 


劫火雖毀滅了宇宙,卻也燒毀了一切邪惡,新的秩序又重新建立,新的世界將會更
加美好! 

 

     



搜到的北歐神話的資料,總覺得這麽像現在的小說或是遊戲呢…… 


亞薩神族 (Aesir) 


主神 奧丁(Odin) 

愛神 弗麗嘉(Frigg) 主神奧丁之妻 大地女神弗奧琴之女 

威利(Vili) 巨人布爾之子 

威(漢尼爾)(Honer) 巨人布爾之子 

火神 維利(洛基)(Loke) 巨人法爾勃蒂之子,奧丁同母兄弟 

西格恩(Sigyn) 火神洛基之妻 

雷神 托爾(THor) 主神奧丁長子 大地女神弗奧琴之子 

土地和收獲女神 西芙(Siv) 雷神托爾之妻 

戰神之神 提爾(Tyr) 巨人希米爾之子 

守護神 海姆達爾(裏格Rig) 阿西爾部落眾神祗的保護神 

光明之神 巴德爾(Balder) 主神奧丁之子 

暗黑神 霍德爾(Hoder) 主神奧丁之子 

死亡女神 海爾(Hel) 命運三女神之母 

詩歌之神 布拉吉(Budle) 主神奧丁之子 

長壽女神 伊敦恩(Idun) 詩神布拉吉之妻 

大地女神 弗奧琴(Fjolgyn) 

智慧神 彌米爾(米默)(Mim) 

處女神 格歐費茵(Gevjon) 

大海女神 列恩 

女神 梅裏(Meile) 主神奧丁之子 雷神托爾之弟;奧德 春天女神弗雷婭之夫;瓦
利(Vale) 主神奧丁之子 林德之子;林德(Rind) 瓦利之母 

森林之神 維達(Vidar) 主神奧丁之子 

真理與正義之神 福爾采蒂(Forsete) 光明神巴德爾之子;莫弟(Mode) 雷神托
爾之子;瑪格尼(Magne) 雷神托爾之子 

瓦爾基裏氏仙女 

盾牌仙女 

天鵝仙女 

風神 拉斯威格(Rasvalg) 

太陽女神 阿芙洛多爾(Alvrodul) 

月亮之父 蒙德弗利(Mundelfore) 

太陽之父 鬆德弗利 

白晝之父 德林(Delling) 

黑夜之父 諾爾弗(Norve) 

冬天之父 溫德斯瓦爾(Vindsval) 

夏天之父 斯瓦索德(Svasund) 


瓦尼爾神族 



大海之神 尼奧爾德(Njord) 瓦尼爾部落的主神 

豐饒之神 弗雷(Frej) 瓦尼爾部落主神尼奧爾德之子 

春天女神 弗雷婭(Freja) 瓦尼爾部落的主神尼奧爾德之女 

豐饒之神弗雷孿生妹妹 

光輝者 斯基尼爾(Skirner) 豐饒之神弗雷的貼身侍從 


精靈和矮人 



風之精靈 索林 

酒之精靈 費埃拉、吉埃拉 

小精靈君主 伏爾隆德 

全知者 阿爾維斯(Allvis) 

雷金(Regin) 屠龍壯士西古爾德的養父 


穆斯帕爾神族 


火巨人 蘇爾特(Surt) 穆斯帕爾部落主神 



巨人族 


始祖 伊米爾(Ymer) 

博爾(Bur) 伊米爾之孫 

貝斯特拉(Bestla) 博爾之妻 

海洋之神 蒂阿茲(Tjatse) 斯卡娣之父 

山崗女神 斯卡娣(Skade) 蒂阿茲之女 瓦尼爾部落主神尼奧爾德之妻 

安爾布達(古爾維格)(Angrboda) 穀物女神吉爾德之母,火神洛基的情人 巨人
吉米爾之妻 

希米爾(Hymer) 海洋之神艾吉爾之父 

海洋之神 艾吉爾(吉米爾)(Ager) 穀物女神吉爾德之父 

穀物女神 吉爾德(Gard) 豐饒之神弗雷之妻 

智慧巨人 瓦弗魯尼爾(Vavtrudnerf) 

命運三女神 諾恩斯(Norns) 沃德(Urd) 維爾丹尼(Verdandi) 

斯考爾德(Skuld) 

埃吉爾(Egil) 蒂阿弗和羅斯克瓦之父 

蒂阿弗(Tjalve) 雷神托爾的侍從 

阿爾瓦蒂(Allvalde) 蒂阿茲之父 

惡魔之王 特裏姆(Trym) 

恩德拉(Hyndla) 


    

 

奧丁,北歐阿斯加特神族的至高神,諸神之王。 


他雙肩上□息著兩隻烏鴉,一隻叫Hugin,另一隻則為Munin,分別代表著“思維”
和“記憶”。它們每天環繞世界飛行,並把每日人類的所作所為告訴奧丁。另外他
還有兩隻狼,分別叫Geri、Freki代表貪欲和暴食。 




奧丁有一枝神聖的長矛,名為“岡尼爾”。當奧丁投擲它時,會劃出越空的亮光,
人類稱為“流星”。 




世界樹有一條主根延伸到巨人國度,而這條跟下麵流淌著智慧之泉。奧丁為了得到
更多的智慧,不惜付出了一隻眼睛的代價。他取得了魯納斯文字。魯納斯是北歐的
古文字,把它刻到任何東西上就能得到無窮的威力。他還冒險從巨人族裏取走了古
斯堪地納維亞人的蜜糖酒,嚐過這種酒的人將成為詩人。他把這兩份禮物都送給了
人類。 




一群稱為“瓦爾基裏”(Valkyries)的少女是他的隨從,(Val)意為殺戮,“瓦爾基
裏”的意思即“殺戮的選擇者”。她們聽從奧丁的命令,來到戰場上,決定誰當勝
利誰當戰死,並將死者的靈魂帶回英靈殿“瓦爾哈拉”。 




奧丁肩負著重大的責任,他將盡可拖延世界末日的來臨。在諸神之黃昏一戰中,奧
丁負責中庭的戰鬥,盡管他注定與世界一起毀滅,但他依然奮勇戰鬥到最後一刻。
 




洛奇 




洛奇並非神,而是巨人,因為無法解釋的原因,他和奧丁結為兄弟,並被允許自由
出入阿斯加特。 




無論他走到那裏,麻煩都會隨之而來,他不斷的陷諸神於危險之中。他嫉妒善良,
還殺死了主神奧丁的兒子巴德爾,結果被諸神囚禁。 




諸神將他捆縛在一個深洞中,在他頭上放了條毒蛇,蛇的毒液流到他的身上,使他
有難以忍受的痛苦。他的妻子來幫助他,用杯子接住毒液,雖然如此,但當她要倒
掉光杯子時,毒液還是會滴到洛奇的臉上,雖然隻有片刻,但他的痛苦抽搐足以搖
撼世界。 




後來他逃脫了束縛,在諸神與巨人族的最終之戰“諸神的黃昏”時,加入巨人族陣
營戰鬥,最後帶來了諸神的毀滅。 




巴德爾 




巴德爾是天上和人間都很受喜愛的神,他是奧丁和芙萊亞的兒子,他的死是群神的
第一個災難。 




一天晚上,他被惡夢驚醒,夢中預示了他有極大的危險。他的母親知道了這件事,
決心保護他,她走遍世界,要所有的東西向她發誓,決不傷害她的兒子。但是,奧
丁依然覺得不安,他策馬來到了死人之國,他發現死亡女神赫爾的住所已經粉飾一
新,象要作賀宴的布置,於是他知道巴德爾必須一死。 




但是,所有的神都相信芙萊亞能保護巴德爾免於死亡。因此,他們做了一個遊戲,
他們試圖去打巴德爾,但任何武器或物體都不能傷害到他,這種能力使所有的神對
巴德爾都很尊敬。但有一個人例外,他就是洛奇,他是一個巨人,他決心盡力找出
傷害巴德爾的方法,於是他變成一個婦女來找芙萊亞,並和她交談,芙萊亞告訴了
他為巴德爾的安全所作的旅行,以及萬物如何向她發誓不傷害巴德爾。結果她說出
了一個秘密,她告訴洛奇,除了一種灌木上的寄生小蟲,它是那麽渺小,所以她將
它忽略了。 




這對洛奇已經足夠了,他取得的小蟲,然後把它帶到群神遊戲的地方,並讓巴德爾
盲眼的兄弟擲出小蟲,在洛奇的引導下,小蟲貫穿了巴德爾的心髒,巴德爾倒地而
死。 




但他的母親還未放棄希望,她哀求群神向死亡女神赫爾求情,贖回巴德爾。赫爾承
諾隻要能證明各地的人都在哀悼他,她就將巴德爾交回。諸神派出使者到各地要求
萬物流淚,以使巴德爾複活,天地萬物都自動的為這位可愛的神流淚,但最後他們
遇到了一個女巨人,她拒絕流淚,結果世界上的一切悲哀都無效。赫爾留下了她的
死者。 




  




赫爾 




主宰地下世界的女神,她統治著冥界尼弗爾海姆。諸神在那裏沒有特權,即使使奧
丁也是如此。 




後世說:金碧輝煌的阿斯加特屬於眾神;榮耀的瓦爾哈拉屬於英雄;死人的世界屬
於赫爾。 



A古代的日爾曼女子有不輸男子的強悍,假如戰敗她們會毫不猶豫自殺以保貞潔.  






北歐神話中的神詆

    祖先──布瑞(buri,生產者):一出生便有個兒子,博爾(borr),意為生產,後來
又生有3個兒子,歐丁(odin,神聖),維利(vili,精神),偉(ve,意誌)

     眾神之王──歐丁(odin):A古德語 Wuotan是持掌絞刑架和絞刑架上壯誌未酬
者的神,而且還是玄妙知識和戰死沙場者的神以及戰爭的主宰.他是阿瑟加德聖地的
主宰,有3座宮殿,其中一座就是位於格拉西爾(glarsir)樹林的瓦爾哈拉神宮(valhalla,
陣亡勇士的歸宿)

     眾神之後──芙麗嘉(frigga):是婚姻及母愛之神。有自己的宮殿芬薩麗爾(fen-salir)
,漂浮在雲霧海之上,閑暇時就在這轉動她的金輪織機,以銀線金織織就祥雲,在夜
空大放光明(北歐人稱的"芙麗嘉的織輪"即我們所說的獵戶星座)

    雷神──索爾(thor)A:歐丁的長子,母親是大地女神喬德(jord),在聖地的斯盧
德萬加(sludrangrd,力量曠野)擁有自己的宮殿必亞斯克尼耳(bilsrirnir,閃電)他
的錘便是雷電。(由Marten Eskil Winge繪畫,大約於1872年繪成。)    

作者:newleibo  來自:大法師之塔


北歐諸神 雷神 托爾



托爾 Thor

強大神力

標誌:戰錘


陣營:無序善良

神職:風暴、雷電、戰爭

信仰者:野蠻人、戰士、聖武士、浪人、農民(??)、其他平民、矮人、半獸人


牧師陣營:CG、CN、NG

領域:混亂、善良、保護、力量、戰爭、天氣

喜愛武器:戰錘


托爾在畫像中經常以一個胡子火紅,眼放閃電的大塊頭男子的形象出現。他是北歐
神係中最健壯的神。托爾是奧丁和女巨人約得(“土地”)的兒子。與心思縝密,
計謀多端的奧丁不同的是,托爾直來直去,崇尚武力。這使他在平民中間特別受歡
迎。托爾特別愛好的就是在力量與武術的競技中與巨人較量。他的仇敵是世界之蛇,
他將在諸神的黃昏中與之遭遇。雖然與西芙結婚,他卻與一個叫佳恩撒霞的女巨人
生了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莫胞d和麥格尼,將在諸神的黃昏中生還。

    戰神──鐵爾(tyr):歐丁的兒子,母親是希摩的美麗女巨人斯嘉蒂(skadi),是勇
敢及戰爭之神,沒有自己的宮殿A

    美神──布拉琪(bragi):歐丁的兒子,母親是女巨人格綠德(gunlod),掌管詩歌
和音樂的藝術,

    春之女──伊童(idun):是美神的妻子,傳說是地下魔法最強大的黑侏儒伊伐瓦
德(ivald)的女兒,是春天和青春活力的女神

    夏神──尼爾德(niord):是伐娜司神族的首領,加盟到阿瑟加德的海洋和風神,
不僅在阿瑟加德有宮殿,因為他是風神及近岸的海水之神,所以在斯吉普斯通(sipuston)
還有自己的宮殿那頓(noaton)

     冬神──女冬神斯嘉蒂(skadi)(和鐵爾他老媽好象不是一個人,鐵爾他老媽好
象是在海裏呆著的)和男冬神烏勒爾 (uuer)是金發女神西芙(sif)的兒子(西芙是thor的
老婆,不過沒說他老爸是thor,那就搞不清他老爸是誰了,誰讓這些神們關係這麽
亂)

    光明之神於黑暗之神──光明神巴爾德(balder)和黑暗神霍獨爾(hodur),是odin與
frigga所生的一對孿生子
A
    豐饒之神──弗雷爾(freyb):是niord和其姐娜瑟的兒子,生於伐那司神族之家
那頓,加盟到阿瑟家族後odin給他一座奧鎬漢宮(alf-heim,小仙之家)

    森林之神──威達爾(vidar):歐丁與女巨人格綠特(grid)的兒子,他居住在廣
漠無垠的原始森林之中心的益德偉帝宮(land-vidi)

    海神──伊吉爾(ageir):伊吉爾是個獨立的神族,和近海的伐娜斯神族和天上
的阿瑟神族不能說誰包括誰
A
    愛神──芙麗雅(freya):niord的女兒,是女性及戀愛之神,住在福克梵格(folkvomg)
的色斯靈尼爾宮殿(sessrymnir).

    真理與正義之神──福爾賽提(forseti)是balder和他妻子南娜所生的兒子

     命運之神──是原始巨人那威的後代,由三個女神組成:沃德(urd),維爾丹尼
(verdandi),斯考爾德 (skuld),分別代表過去,現在,將來。她們不隸屬與阿瑟神
族,也不是他們的同僚,她們對命運的判詞是誰都要服從的
    火神──洛基(woki),是歐丁的兄弟

    守望之神──海姆達爾(heimdall):歐丁和ageir的9位女兒的兒子

    戰爭女郎──瓦爾基麗雅(valklyrs),歐丁和鐵爾的特別女侍者,她們的任務是
挑選戰死者回瓦爾哈拉神宮

    死亡女神──海爾(hel),是洛基的女兒




日爾曼人口及未來


從以上日爾曼部落的演變過答7b可以看出,當今日爾曼族最純粹的國家是
丹麥(占總人口的 96%)
挪威(96%)
冰島(98%)
荷蘭(90%)由弗裏、巴塔維等部落形成..
英國(約占總人口的81.5%)
瑞典(80%)
列支敦士敦主要由阿勒曼尼人構成.
德國(85%),由法蘭克薩克森巴伐尼亞等部落形成.實際上德國人的日爾曼血統並沒有

北歐人那麽純正.因為德國地處歐洲中部,與各民族接觸.德國在曆史上很長時間沒有

形成自己的國家,在與外族征戰的過程中,民族的混合現象很嚴重,特別是12世紀起持

續了2百年的移民運動.

瑞士有64%日爾曼人,餘為法蘭西人意大利人.
弗裏斯、薩克遜等部落形成現代北部比利時人、盧森堡人等。

奧地利人主要由屬於日耳曼部落群的阿勒曼人A(意思就是“全體人”時至今日,在
法語中,德國仍然被叫做“阿勒曼尼亞”,而德國人則被叫做“阿勒曼人”)、巴伐
利亞人、法蘭克人結合而成,
並吸收有馬紮兒人、匈奴人、斯拉夫人以及羅馬化的土著居民的成分。他們雖與德

意誌人在族源和語言上出於同源,但卻有著自己獨特的民族形成過程。
法蘭克、蘇維匯、汪達爾、哥特等部落流落高盧及南歐地區,被拉丁人同化,形成

痕7b代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人等.
美國 77%的 白種人裏至少有一半源於日爾曼族.
加拿大英裔占:61.3%(1981年) ,法裔:25.7%
澳大利亞(70%是英國及愛爾蘭後裔)
新西蘭英裔裔(78.8%).
南非9.1%的白人中荷蘭血統的阿非利卡人(約占57%),英國血統(約占39%)

.
芬蘭人本是馬紮爾人近親,也吸收了太多的日耳曼諾曼人成分,從外表上已經看不

出與日耳曼人有什麽區別.
散居在東歐約占1%的日爾曼族.

委內瑞拉(德國村)Colonia Tovar.



全世界日耳曼語族總人口大約有 5億之多,在漢族、印地族、阿拉伯族之後的世界第

4大民族,但究其實力與貢獻卻是世界老大.

難道日爾曼人的成就跟他們的腦袋有關?
英國和美國等專家近年的研究發現,德國荷蘭人平均智商高冠全球---107,中國、新

加坡、韓國和日本智商---105。

如果說在我們這個星球曆經了40多億年的滄桑變遷,曾出現過這樣或那樣的文明,包

括還不確定的外星文明,以及我們中華文明,那麽到了近代以至當代主宰我們世界的

就是日爾曼文明.

人類社會還會繼續向前,下一個千年,又將是哪一個民族作為全人類的帶頭羊叱吒風

雲獨領風騷呢?

會是我們華夏子孫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