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300)
2008 (101)
2009 (219)
2010 (162)
2011 (158)
2012 (74)
2016 (305)
2017 (259)
2018 (148)
2019 (46)
2020 (50)
  
寫了十幾年的家常菜,博客裏翻了一下,好像隻寫過蒸蛋羹,沒有寫過煎雞蛋~~~實在太家常了,似乎不值得專寫一篇。最近偶爾跟兒子交流做飯心得,發現看似簡單的煎雞蛋,其實還是有些值得分享的東西。那就收羅一下圖庫,把煎雞蛋的都挑出來~~~主要給廚房新手參考,追求正宗精致的親們可略過:)
想說的主要是火候,還有蛋液入鍋的節奏,不同的處理會有不同的口感。咱們還是來看圖說話吧~~~
蛋液忘了拍圖~~~裏麵除了加鹽,我還會加一茶匙的料酒。用筷子或打蛋器多打一會兒。煎雞蛋要稍微多放些油,一種做法(比較常見)是不等油溫升高就把蛋液全倒進去,然後不停地攪拌直到蛋液凝固。優點是少油煙,口感嫩滑。缺點是不夠香,不蓬鬆,所以我隻是做蛋炒飯時使用這種方法。
另一種方法因為油溫要高,所以不建議使用不沾鍋。我家薄薄的熟鐵鍋,用了多年,煎雞蛋一點不沾:)
油熱後,不要一下子就把所有的蛋液都倒進去~~~少少地倒,同時用筷子把已經凝固的撥到一邊:

大火,倒汁要慢,翻動要快!煎到這樣微微的焦黃就很香~~~老爺喜歡這樣幹香的:)

近點看看~~~就這麽撒點蔥花磨點胡椒粉就很好吃了:)

如果要搭配蔬菜,第一入選的當然就是西紅柿啦~~~地球上至少有十億人會做這道菜吧:)

西紅柿要多一些,家常吃就不用去皮了(估計也沒人用這道菜請客吧:),切小塊,原鍋不用洗,加點油嗆蒜末(也可以嗆點蝦皮,多點鈣:),接著下西紅柿炒一會出汁(有些地方叫’起沙‘),加點鹽(可用西人的蒜鹽)和糖調味,下煎好的雞蛋,汁水不夠可添些水,蓋上大火煮一兩分鍾就好了:
蘆筍是冰箱裏’漏網‘的一兩根:)

再配個辣炒黃瓜,午飯菜就搞定啦!

帶飯西紅柿汁少一點也無妨:

加塊嫩豆腐同煮也非常好吃:)

喜歡吃辣的,剁點青椒又是一番不同的滋味呢~~~先炒青椒,再下西紅柿:)
做麵條的菜碼也非常好吃!

家常一周的飯菜,除了口味,最主要的是營養均衡。所以一周午飯的安排,我會盡量把各種蛋白質和蔬菜搭配著做~~~比如雞蛋,基本上是一周做一次。稍微用點心思,就會一兩個月都不重樣了。分割線後是這幾年的一些搭配‘煮意’,供廚友們參考:)
青菜木耳:


白菜:


瓠瓜剁椒:


黃瓜:


芥菜葉:


洋蔥青椒:

茄子早瓜:

更多
生菜:


佛手瓜+山藥:

絲瓜毛豆:

蘑菇+豆腐幹:

楊花蘿卜,榨菜,豆腐幹~~~可做下粥小菜:)

煎雞蛋一般不加醬油,那天涮甜麵醬瓶子,順手倒進去了~~~顏值略遜,味道卻不錯:)
最後來兩碗湯~~~煎好雞蛋後直接摻水,然後下蔬菜(青菜+藕+年糕:)

蛋花湯~~~冷水下西紅柿(家裏老人教的,說這樣不會太酸),還可同時下點榨菜。水開再下早瓜或其它容易熟的蔬菜,調好的蛋液劃著圈慢慢倒進去,熄火,等幾秒鍾再翻動。最後加鹽,糖胡椒粉調味:

往期鏈接:
鏈接進不去的請掃碼關注小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