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先提高素質再搞民主,還是在實踐中學習和提高對民主的認識?

(2006-06-21 08:26:27) 下一個


原標題: 森森談民主之二:是應該先提高中國人的素質再搞民主,還是應該讓中國人在實踐民主的過程中學習和提高對民主的認識?

               

民主製度總是處於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中。即使是今天美國的製度,也有許多需要發展完善之處。所以世界上從來沒有、今後也絕對不會有這樣一個民主社會:它一出現就無比完美、就不需改進,它的民眾從一開始就個個擁有高素質、個個都是民主理論家。

有人說在中國搞民主要再等50年,等到中國人的素質高到可以搞民主政體了,中國才可以實現從專製社會向民主社會的轉化。這種觀點的潛台詞就是在說:在中國搞民主,一定要一開始就是個無比完美的民主製度,所有國民一開始都是高素質、都是精通民主理論的專家。這種觀點的荒謬性是不言而喻的,因為世界上根本就不可能會出現這種狀況。

對民主這個理念,人類是通過學習而獲得、通過實踐而理解並將之逐步完善的。中國人也不例外。如果不讓中國人實踐民主,中國人將永遠“不夠素質”去實踐當今文明國家的民主製度。正如台灣人,他們經曆過議會的打鬥(現在人家早就不打了),經曆過曲折的總統大選,正在逐步走向民主的成熟階段。你可以要求台灣人從一開始就建立起來一個無比完美的民主製度、無比和諧的社會環境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你們要求中國人先提高素質、再發展民主,這是在顛倒社會的發展規律。隻有先奠定一個初步的民主製度,廣大民眾才有可能在實踐民主的過程中學習應用自己的公民權去捍衛自己的權益、去更加深刻地理解民主的理念、去完善中國的民主社會。

在《走向共和》的電視連續劇中,有一個鏡頭很有意思。劇中的孫中山問一位教書先生:如果一個孩童不識字,你可以因為他不識字就不讓他上學嗎?那位先生答道:正是因為不識字才要上學嘛。孫中山接著闡明:正是因為中國人不懂得民主,才要在實踐中學習民主嘛。我想孫中山的比喻很貼切。

那種希望中國的民主製度一開始就無比完善的念頭,跟當年希望中國實現完美無缺的共產主義一樣,都是脫離現實的空想,是要誤國殃民的。


(本文最早於2005年12月17日發表在華夏文摘網站的華夏快遞: http://archives.cnd.org/HXWK/author/SEN-Sen/kd051217-1.gb.html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