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朋友推薦,我拜讀了施義普的大作《亂彈經驗,中醫,和科學》 (見附錄),便覺得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誠然,中醫是一門經驗醫學。嚴格來說,就是幾千年來拿活人做實驗得出的一套醫學理論知識。每一味中草藥的藥性都不知在治死了多少病人之後才得到目前的認識。但是比起現代醫學 (包括施文裏的西醫),傳統的中醫到底對中國人的健康起了多大的作用呢?請看下麵兩組數據。
在1949年以前,中國人的人均壽命是35歲,主要的死亡原因是傳染病,如結核病、天花、傷寒、霍亂,等等。如今中國人的人均壽命已經是78歲了,許多人可以享受天年而自然死亡,在死於疾病的病人當中,主要的致死疾病是心血管病和癌症。在1949年以前的幾千年裏,幾乎所有的傳染病都靠中醫醫治, 治愈率極低,隻是到了西醫傳入中國以後,傳染病在幾十年裏得到了根本性的預防和治療,中國人的壽命才得以明顯的提高。當然,這幾十年也是西醫自身迅猛發展的時期,對中國人的健康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1949年以前中國的嬰兒死亡率為20%,孕產婦死亡率是1500/10萬。那時候,主要的接生是由中國民間的接生婆接生,孕產婦的照料靠民間經驗和中醫的調養。自從西醫傳入中國以後,西醫的消毒法、科學接生以及抗生素在全國得到廣泛應用,2003年全國嬰兒死亡率為2.55%,全國孕產婦死亡率為 51.3/10萬。
為什麽幾千年的中醫與隻有幾百年曆史的西醫有這樣的天壤之別?這才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我個人認為主要是下麵幾個因素有關:
第一,科學精神與經驗主義的差異。西醫在短短幾百年的時間裏能夠迅速發展起來,靠的是無數醫學科學家的探索,以及一整套的科學研究係統、方法學和邏輯學。在現代醫學裏,任何治療處方都不可能是什麽祖傳秘方,更不可能是象中醫那樣完全靠活人做試驗得出的經驗配方,而是從體外到體內、從動物到人體的一係列科學分析和測試的結論,當然這種結論還要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即以病人知情參與的臨床試驗來得到最後的論證。
在現代醫學裏,醫生必須實事求是,完全沒有中醫的醫神或醫聖,每一個醫生都不敢向病人誇口包治百病,科學精神得到普遍認可。
第二,開放的價值觀導致現代醫學融匯了各門學科的最新成果。由於現代醫學推崇科學精神,而不是什麽神秘主義,因此隻要有利於推動生命科學進步的科研活動都會得到鼓勵。更重要的是,各個科學領域的最新成果往往可以迅速地被現代醫學所采用。比如,分子生物學的發明發現總是最快地被應用於醫學領域,航天材料的新成果也經常用於醫學儀器的開發,計算機科學的發展被利用到醫學影像而創造出CT和MRI等現代醫學影像模式。
反觀中醫,由於缺乏開放的態度,非但人人死守祖傳秘方,更不可能融匯百川而成大洋,發展自然相當緩慢。
施義普可能有所不知,是毛澤東最先提出要“中西醫結合”的。而他發出“中西醫結合”指示的主要精神是要讓全國的西醫學習和使用中醫,並非中西醫平等的互相學習。由於毛澤東是醫學的外行,這種外行管理內行的結果就是中國的中醫在全世界現代醫學已經非常普及的情況下,仍然暢行無阻,每年還要誤醫誤治許多病人。更嚴重的是,傳統中醫那套經驗主義思想在中國年輕一代的醫學工作者當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宣揚,無形中阻撓了科學精神的進一步傳播。
第三,接受病人和全社會的監督並且得到病人和全社會的積極參與。現代醫學的開放特點使得病人可以了解疾病的分析材料、診斷根據、以及治療方案的製定過程。病人因此在理論上可以選擇醫生以及不同的治療方案。而社會輿論的監督更使得現代醫學的每一步發展必須符合當時社會的道德觀。由於現代醫學在人們麵前有很高的透明度,因此也得到全社會的大力支持。比如在西方國家,病人的屍體解剖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在中國就很難得到病人家屬的理解和支持。還有,在西方國家動員癌症病人參與新藥的臨床試驗往往比在中國動員中國病人容易得多。這些都與中國百姓不了解醫學內容以及醫學發展的意義不無關係。
總而言之,現在不應該是大談經驗主義的時代了。現在應該是大力提倡科學精神、大力推崇生命價值的時代。事實已經證明,中國醫學的進步不可能再靠幾千年的經驗主義,而應該靠海外舶來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誠然,現代醫學也還在發展過程中,也有許多疾病還不能醫治。在現代醫學無能為力之際嚐試中醫也未嚐不是一種明智之舉。但因此而提出讓經驗主義取代科學精神是與時代進步的潮流背道而馳的,我相信也不是施義普的初衷。
如果我對施義普的大作有什麽誤會,請施義普諒解。我僅希望通過這次討論大喊一聲:科學精神在中國人當中不是太多了,而是遠遠不夠。
附錄:
《亂彈經驗,中醫,和科學》作者:施義普
老祖宗的東西叫科學容易惹人反感,還有教唆之嫌,本人才疏學淺,尚在初級科普階段,更是叫著沉重。老祖宗還留下一樣東西,就是戲曲。我想可不可以借用一下戲曲裏麵的詞語,亂彈,就亂彈一下經驗,中醫,和科學。吹牛的成分大一些,責任可以少負一些,想法可以多談一些。
亂彈之一:不管是科學還是經驗,隻要管用,就可以拿來用。科學是近幾百年的事情,老祖宗還得活命,有病怎麽辦?主要是問父母,祖父母,靠口傳經驗解決問題。不管是薑湯還是CHICKEN SOUP,解決問題就好。要等什麽成分原理都搞清楚了,那老祖宗得掛個千年號。
亂彈之二:不要小看經驗。有納米來幫助對人下藥固然好,沒有它醫學也照樣發揮作用。靠什麽,靠經驗!理論靠不上嘛。這比如琴納的牛痘得之於觀察,又比如愛迪生實驗燈絲的材料。先有成果,理論後跟上。其例子舉不勝舉。
亂彈之三:不要小看中醫。有些藥或治療方法有問題,並不等於一切藥和一切方法有問題。原理沒想通,沒搞懂,不要急著一棍子通通打倒。西醫有西醫的長處,中醫有中醫的優點。以後和科學還說不定還能走到一起。核心是管不管用。紅花油就是很管用,香砂養胃丸也很管用。沒有“偉哥”,蔣神醫還不是照樣敢娶李瓶兒。
亂彈之四:不要迷信西醫。西醫出問題的藥多了去了。所謂科學證明如何如何,都是現在時。今天結婚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以為宇稱守恒了。活到一百歲再看,恐怕就不守恒了,諾貝爾獎也罩不住。比如四環素就是西藥。毒害了一代人。有人提到中國偉哥有問題,好像忘了前幾個禮拜美國的偉哥也出了問題。多種所謂安全的藥都出了問題。FDA也是一個衙門,不要捧上神壇。
亂彈之五,科學的認識有個過程。有時候甚至是不斷自己否定自己來發展的。現在理論手段工具先進了,就隻講理論演繹,不講現象經驗了。有沒有畫地為牢的嫌疑?我看有,起碼在對待中醫上就有。關於科學和中醫,我讚成無罪推定。科學分析出來有問題的東西,我們同仇敵愾。科學還沒分析研究清楚的東西,可以先心平氣和,稱兄道弟。
亂彈之六:醫學是不是要有中國特色?我拿不準,但猜是要。人種不同,從頭到腳,從裏到外,許多病症發病率在不同人種之間就有區別。西醫承認這一點。既然承認,為什麽就不能承認治療的方式也可以有區別? 對中醫寬容一點。FDA做實驗,可不可以針對亞裔,甚至華裔搞些研究?比如為什麽中國婦女生了孩子就得坐月子,否則就一輩子有病,而西方人就沒關係?相比之下,中醫就更開放,對中西醫結合很讚成很之持,肚量顯得大一些。
亂彈之七:擯棄經驗和中醫的老中唱的調子高,實際行動是不是有那麽高的調子?是否長期一貫拒腐蝕永不沾?我看胸脯還是別拍得太響。甘草片這幾年有沒有吃過?膏藥有沒有貼過?白藥有沒有用過?再想一想,太太生了孩子以後,是不是把護士給的那一大杯冰水喝下去了?有沒有享受坐月子的待遇?是不是全盤西醫化,一杯冰水就見了分曉。
亂彈之八,有人很迷信西醫西藥,好像是看了吃了立竿見影。本人難以苟同。西醫西藥對病症能有多高的治愈率,甚至是有效率?你知我知。醫學科學我懂得不多,我相信有朋友有數據,FDA是如何審批藥物和治療方法的。管理科學上有個六西格馬理論,質量到了6西格馬才放心,就是99.99966%的成功率。人命關天地西醫西藥呢?幾個西個馬?我看能達到一個西格馬,比黃金分割略大一點,就很不錯了。
亂彈之九,什麽是真正的科學?我說不好,亂彈一下,真正的科學要經得起實踐的檢驗,經得起時間的檢驗。中醫中藥在這兩點上都有得分。副作用當然要研究清楚,但不能因為是土的東西就看不起。西醫西藥的副作用也有,為什麽急於厚此薄彼呢?洋大夫洋科學家就更不能盲目崇拜,我寧肯相信沒有文憑有經驗的李時珍老先生,也不輕易相信名片上印著SCIENTIST或MD頭銜的阿貓阿狗。這樣的名片我口袋裏也有幾張,國內學士學位直接出來工作,頭銜不是SENIOR SCIENTIST就是MEDICAL DOCTOR,名片拿在手裏覺得不輕啊。
亂彈之十,還想談談科學精神。我想,科學精神裏應該包括謙虛。在美國,好像醫學理論技術很發達,對世界各國,尤其是東方的醫學很懷疑很不放心很看不起。搞清搞不清的就隨便否定警告甚至立法禁止。這就很不謙虛。美國在天文學上就很歉虛謹慎,花大力求證小問題。一個是自認為很懂,一個是有自知之名。對於經過幾千年考驗的中醫中藥為什麽就不能虛心一些呢?搞不清原理的東西很多,還不是照樣拿來用,還不是照樣推動社會進步,治病救人?不懂圓周率,老祖先還不是照樣造出了很圓很圓的輪子?搞不清原理的輪子,還不是照樣推動人類曆史滾滾向前?
此文首次刊登在 2005 華夏快遞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10682
再來加幾句: 西醫所依賴的現代科學精神不是不要經驗,而是要把經驗(每次實驗的結果都是經驗!)細心的收集起來,再用現代科學的方法(統計,etc.)加以分析並從中提煉出理論來,或者是證明或反證現有的理論。這樣他們就進步得快。
而幾千年來中醫並沒有把他們的經驗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很好。而是每個有心的中醫把自己的經驗(這味藥有效,那味藥會吃死人,etc.)大致做個歸納,總結,再傳給後人。而這些歸納,總結本身也是很不完整,也不一定正確的(包括記憶錯誤)。這樣,中醫的"經驗",其實是很粗糙的。以至同一個病人,不同的醫生經常會給出不同的診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