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閩南故事(32) - 正月的春枝

(2016-02-11 19:19:16) 下一個

閩南故事(32) - 正月的春枝

 

就要過年了。 媽媽打電話來,囑我大年夜要給佛祖敬發糕。 我說我已經買了一籠年糕, 敬佛祖了。 媽媽說不是, 年糕是初九敬天公的。 她說二九眠,就是年三十應該敬發糕和米飯。媽媽用ItalkBB , 她有一個北美的號碼,隨時可以給我打電話。

 

我會蒸饅頭,蒸的很好。 但是對發糕沒有把握。我還有一套極好的素菜譜, 裏麵有發糕的做法。 但是發糕是米加麵混合做成的, 平時不做, 沒有把握能做好。我 想一想, 還是去華嚴寺,那邊很多台灣人, 每年義賣。 果然就有發糕。他們還炸油餃,我們小時候過年必備的,外形像餃子,裏麵是花生粉加糖,又硬又脆。

 

媽媽說, 米飯應該裝在小陶鍋裏,裝得滿滿的,尖尖的,預示著來年富足。發糕也要發得高高的。表姐用飯碗裝的米飯,媽媽覺得不夠好。媽媽用的是小燉鍋裏的那個小陶鍋,裝得滿滿的。 米飯和發糕, 一左一右, 擺在供桌上。對啦, 上麵還應該插上春枝。

 

春枝, 美麗的記憶。包貢糖的紅紙,裁成小片,用手一撚,撚出皺皺來,這個是花瓣,三四個花瓣,加上兩片葉子。用飯粒黏在香腳篾子上,就成了一枝惹人憐愛,喜氣洋洋的春枝。香腳篾子也叫香腳,就是我們燒完香剩下的小竹枝。一切就地取材。我小時候年年看媽媽做春枝, 覺得很美,是正月的一部分。外甥女去年回國,看見了,卻很驚奇,覺得美不可言語。她馬上拍照留念,傳來給我。

 

我跟媽媽說,我來做春枝。夏天的時候,阿姐回國,正好帶來貢糖。我吃了糖,把紅紙都留下了。正好派上用場。我以為春枝很容易做,一動手,困難重重。跟媽媽來回通了幾次電話請教手藝。花瓣我以為是用手撚的,其實不是。要剪出拇指大的一片紅紙,比拇指略窄。一頭略尖,卷在筷子上,往下一擼,倒翻出來,就是個花瓣。我試了好幾次,剪了好多紅紙,不行。到百度和古狗上,找做春枝,這兩位卻一點信息都沒有, 提都沒提。原以為台灣那邊有人會上這個信息,卻也沒有。媽媽說筷子若不行,可以試試香腳, 我一試,更難了。

 

忙了一陣,沒有成功, 已經放棄。想想還是要做。 葉子容易,一麵剪出尖尖,一麵不用那麽尖。正麵黏在香腳上,一翻,紅色在上,兩片葉子成了。有了基礎, 信心就來了。無論如何要完成,果然做成了。意思到了。技術還可以提高十倍。下次回國時,一定跟著媽媽做一遍。等到我寫這段短文時,我才意識到,我花瓣做反了,卷的時候,應該是紅色朝裏,重新做了出來。果然,效果好多了,趕緊改進我的春枝。

 

“春” 在閩南話裏與“餘”同音。插上春枝, 年年有餘。那鍋飯,是“春飯”,到初三那天,要挖出來倒進鍋裏,加上米,做出一大鍋米飯。年年有餘。

 

在閩南,正月前,媽媽們要給出嫁的女兒送花。外曾祖母每年都會給兩個女兒送花。外婆和姨母婆都會得到。我問媽媽,春枝是外曾祖母做的嗎? 媽媽說不是,那時候有賣的。可以買到, 不用做。解放後,買不到了。大家才自己動手做。那時候, 正月快到時, 就有人擔來賣。 賣的是紙花, 胖花,雙春,春枝, 還有佛主圍和雲馬。二十四那天送佛,佛祖要去天上做客,騎的雲馬,佛祖圍是裝飾品。外曾祖母送的是雙春和春枝。

 

雙春是兩朵紅花,一朵一朵紅的, 有功夫茶茶盅那麽大。外曾祖母送兩對。正月那天, 外婆就插在頭上。 有人插, 有人不插,插一會兒,熱鬧熱鬧。外婆梳圓頭, 大大的發髻,兩朵花很熱鬧。外婆還有日常插的花,紅線纏的,小拇指大,很精致,出門做客時插著,正月也插。娘家送來花,希望出嫁的女兒有身,多生囡仔, 囡仔就是花。我知道花有囡仔的意思,媽媽的小學老師曾老師 在年輕時,得到一個算命先生的預言,“七朵白花白蒼蒼。”她後來生了七個兒子。

 

媽媽搬來蓮興裏以後,還在江頭市場買到過春枝。那是1995 年了。 一個阿婆在賣。放在一個圓圓大大的茄蘿上, 紅紅火火的。 媽媽回家, 發現阿婆多找了五毛。媽媽回去還錢,跟阿婆說,你找錯錢了。 阿婆好緊張。媽媽趕緊說, 是多找了錢。 阿婆好感動。紙花是薄利的東西,解放前一角銀, 一毛錢一大堆。所以媽媽老遠的搭車去還阿婆錢。

 

 

 

 

2016-02-1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