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下旬,驕陽如火,藍天如洗。我在聖塔菲( Santa Fe )遊客信息中心學會一個單詞 Pueblo (印第安保留區)後走出來,開始在密布著禮品店、餐館、畫廊、教堂的市中心東張西望,不遠處就是聞名遐邇的坎寧路( Canyon Rd. )。
* 聖塔菲似簡實繁的建築
坎寧路畫廊雲集。全城 250 家畫廊大半都在這裏。這裏的畫廊本身就像藝術品,展場內外連同房屋街道,處處透出迷人的精美。很多畫廊室外就是雕塑花園。藝術品掩映,花木扶疏,轉來轉去都是漂亮鏡頭。
* 小畫廊
半小時後我又學到了另一個生詞。
一家畫廊名為 Adobe Prints 。看到 Adobe ,我馬上猜想,這可能是做電腦打印的公司。結果我錯了。
這裏的房子都是紅土建造。外型渾圓,胖牆肥樑,占地相當廣闊。連信箱、垃圾箱、狗窩、圍牆都這樣。這種風格的房子,或者說,這種房子的風格,就是 Adobe 。
* 典型adobe
電腦是曆史現象。電腦一族的先驅借用了一個曆史上的詞兒 Adobe ,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犯的是“數典忘祖”的錯誤。
* adobe的風雅
除了紐約和洛杉磯以外美國第三大藝術重鎮聖塔菲是一個特異的城市。一個世紀以前,商業廣告把這個城市稱為“與眾不同”( The City Different ),這個名字沿用至今,還是確切。
* 庭院深深深幾許
在高處看,城市起伏,麵積甚大,占地很大的住宅分布在綠樹叢中,景致相當入畫。由於街道多數彎曲短小,初來乍到的人很難找到加油站、餐館、旅館、超級市場……。
聖塔菲到處可見羽毛黑得發藍、動輒張嘴“哇哇”大叫的烏鴉( Crow )。後來我在該市的旅遊手冊上看到一條特別說明:那些黑色的大鳥不是烏鴉,是渡鴉( Raven )。
盡管人口異常少( 6 萬 8 千, 2008/2009 年),但是從其它很多數字、很多角度看,聖塔菲都浸浸然有大城風範。
Traveler 雜誌把海拔 2000 公尺以上的聖塔菲評為全美國第二大最有吸引力城市。全城有旅館客房 5700 間, 225 家餐館和 250 家畫廊。
* 沉思
這裏的畫廊有世界聲譽,是美國第三大藝術品交易市場,也是第一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活力城市”( Creative Cities Network )的美國都市。
上世紀 20 年代初,有 5 位貧窮的藝術家來到聖塔菲,落戶在坎寧路。那時候這裏盡是一些矮小土磚房,房租全城最便宜。這些藝術家率性而為,自由的創作,狂野的派對。他們在這裏試驗新的創作形式,包括美國最早期的抽象藝術。他們的聲名遠播,吸引了別的藝術家前來。一個藝術中心雛形逐漸出現。
* 畫廊
在聖塔菲的曆史大事記上,有關文化藝術共兩條。一是 1929 年女畫家喬佳奧基弗( Georgia O’Keeffe )來到聖塔菲;二是約翰克勞斯比 1957 年在自己家族舊居原址建立聖塔菲歌劇院,首場演出《蝴蝶夫人》。我又發現另外一個記述:大家熟知的好萊塢電影《賓虛》( Ben-Hur )的原作,是十九世紀末期新墨西哥州州長魯華理士住在這個城市時創作的。
* 守衛
聖塔菲的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是互動的。歐洲和以色列的銀行家很早就來到這裏。早在 1880 年,聖塔菲就開始修建鐵路。 40 年代以後,這裏也是美國核工業實驗中心洛斯阿拉莫斯( Los Alamos )聯係外界的樞紐。迄今,這裏還是美國擁有博士學位人數比例最高的城市。
* 花園裏的雕塑
今天,聖塔菲六分之一的人口直接從事與藝術相關的行業:經營畫廊博物館、從事畫框裝裱、藝術品交易,或者直接從事繪畫、雕塑。
走在坎寧路上,除了不時有裝運藝術品、家具的 UPS 或者 FedEx 快遞公司的車輛往來,還有紐約非常常見的景象:淺色直發及肩,看不出年齡,身穿淺色套裝,一手夾著紙公文夾,一手拿一杯咖啡的忙碌女性藝術經紀人,跳上跳下她們的 SUV ,在一家家畫廊之間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