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改變曆史的故事總是膾炙人口的。除了主角的超常能力、堅韌意誌外,往往還充滿了令人意外的機遇、戲劇性轉折。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六十分鍾》節目製作人喬治·克裏爾(George Crile)所撰的《查理·威爾森的戰爭》(Charlie Wilson’s War)就是這樣一部細致描繪紀錄一段個人改變曆史故事的非小說。
根據這本書拍攝的同名電影是個黃金組合:由《West Wing》編劇Aaron Sorkin改編;五次獲得奧斯卡提名的Mike Nichols導演;三位奧斯卡得主湯姆·漢克斯、茱莉亞·羅伯茨、菲利浦·西摩爾·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2006年因影片Capote獲最佳男主角獎)主演。有趣的是,如謎的故事、妙語如珠的台詞、三位主人公鮮活高超的表演,有活色生香的美女,有縱橫捭闔的國際政治交易……,看起來魅力絕對難以阻擋,有影評家認為可以問鼎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但是迄今票房相當不理想。個中原因誰講得清楚呢,大家自己去看去想吧。
霍夫曼是2006年奧斯卡影帝。
故事主角查理·威爾森(Charles Nesbitt "Charlie" Wilson,湯姆·漢克斯飾演)從1973年至1997年24年中一直擔任德克薩斯州國會眾議員。除了出名的喜歡威士忌、身邊美女如雲以外,他也是美國在阿富汗戰場擊敗蘇聯的關鍵人物。
湯姆·漢克斯最佳表演之一。
十萬裝備精良的蘇軍在1979年12月底入侵阿富汗,抵抗力量是持獵槍的遊兵散勇。蘇軍的坦克和直升機如入無人之境。直升機上的蘇軍一麵談笑,一麵精準射殺地麵平民。
我看過湯姆·漢克斯無數影片,這是他最優秀的表演之一。一開始他就和很多裸體美女泡在拉斯維加斯溫泉裏,吸引他目光的卻是電視上播出的阿富汗新聞。這樣的安排初時看覺得很做作,但是,華府政客生活在女色世界裏談政治,就是這麽回事兒。除了貼身美女助理以外,查理的辦公室裏還有四位精明能幹、穿著像芭比娃娃的美女秘書穿梭,等待會見的男士們無不欲火焚身,甘願等待的時間長些。湯姆·漢克斯自然輕鬆,富有魅力地演繹了查理,揭示了查理的世界。不管你喜不喜歡,就是這樣的人,做成了這樣一件事。
查理的紅顏知己是瓊安·海琳(Joanne Herring,現在70多歲,自稱是George Washington的後代,她家境富裕,一生積極參與政治、貿易和救助第三世界國家難民等工作。茱莉亞·羅伯茨飾),瓊安的丈夫在巴基斯坦建油管,她是巴基斯坦總統齊亞哈克的非正式顧問,並獲委任為駐美國榮譽領事。蘇聯入侵時,她正在巴基斯坦。她潛入阿富汗境內拍下了許多阿富汗難民的鏡頭,並廣泛的在美國電視新聞裏播出。
茱莉亞·羅伯茨把這個有野心也非常熱心的金發美女演得相當到位:準確的南方口音、端莊典雅的氣質,處處散發出成熟、自信的韻味。
茱莉亞·羅伯茨還是豔光四射。
瓊安希望查理為阿富汗抵抗蘇軍的勢力做些事情。查理是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國防小組成員,參與決定國防部、國家安全署、中央情報局的預算。當時美國決定撥款500萬美元救助阿富汗難民。
第三位人物,中情局的資深幹員加斯特·阿弗拉卡多(Gust Avrakotos,菲利浦·西摩爾·霍夫曼飾)挺著大肚子登場了。霍夫曼演技相當了得,他成功地主導了他出現的每場戲,幾句話之間就輕易搶走了全部風采(有望獲得奧斯卡最佳配角獎提名)。加斯特效力中情局20多年,有豐富的經驗,卻一直被上級低估,因此他很想通過一件事證明自己的實力。他聽說查理有意援助阿富汗反抗軍,未經授權就徑自登門造訪,教查理怎麽做:
漢克斯和霍夫曼在一起,表演充滿張力。
“你就打電話給中情局局長,說現在有一筆額外預算五千萬,想撥給局裏。對了,你就說:早上我恰巧碰到阿弗拉卡多。他有一個有意思的想法……。”
三個主要人物之間的對話台詞絕妙,幽默和諷刺巧妙地融合在沉重嚴肅的政治對話中。這得益於編劇Aaron Sorkin的幽默感(有望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獎提名)。
三人同盟建立以後,援助阿富汗聖戰士的計劃開始啟動。早年曾在海軍服役,對蘇聯有天生仇恨的查理在國會展開成功運作,數年之內,將原本500萬美元的預算擴大到了10億美元。
蘇聯當時Mi-24 Hind直升機是公認的低空最佳武器。但一物自有一物降,其克星就是肩扛式導彈“刺針(Sting)”。這種武器重量不到15公斤,射程僅1500米,當時美國陸軍並沒有完全裝備,來自埃及、沙特阿拉伯和以色列。武器用騾子運到阿富汗戰場後,伊斯蘭的聖戰士們很快就掌握了發射技巧。據報道,最佳紀錄是發射11次打下10架蘇軍飛機。在開始使用的前200天,平均每天擊落一架直升機或飛機。幾年下來,莫斯科損失極慘重,迫不得已宣布撤軍。阿富汗十年噩夢告終。
強大的蘇聯軍隊被趕出阿富汗後,埋下的隱患和今天世界局勢緊密相關。
當時,阿富汗人口因為戰亂大減,一半以上的人口平均年齡僅14歲。經常深入南亞地區的查理在國會提議,撥款100萬美元用於在戰後的阿富汗建學校。這個數字是打蘇聯人的10億美元撥款的千分之一。當時有相當數量的阿富汗人對美國充滿好感,乘機教育當地的下一代對美國來說是個很好的時機。可惜,十億撥款在笑聲中通過,100萬美元的撥款卻在輕蔑的笑聲中被否定了。
等到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美國發現攻擊自己的竟是自己一手創造出的怪物,賓拉登的卡達組織就是當年聖戰士的遺緒時,為時已晚。911以後美國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進占阿富汗。美軍幾乎取代了當年蘇軍地位。中情局緊急擴大收購刺針肩扛式導彈,但是仍然有許多失散在外。這種武器迄今仍然是近距離攻擊直升飛機和民航飛機的利器。
喬治·克裏爾的書《查理·威爾森的戰爭》在2003年出版,就為反思這個曆史教訓。
政客的反思。
說說不足之處。影片通過調侃的口吻敘述曆史事件,散發出很強烈的大美國主義色彩。現實的局限中,影片和書不同,不得不把一個漫長的行動過程濃縮,跳過很多牽扯到國家、種族之間衝突的細節,戰爭場麵多數也一筆帶過,編導似乎有意不強調這是一部政治曆史片,而更願意像金球獎一樣就將其歸類於喜劇片,這樣雖不失為一個可行方法,終不免予人倉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