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生盜江湖

武生者,盜江湖之吳人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謀殺哈羅德》

(2006-11-27 13:48:45) 下一個
剛剛看了一部關於寫小說的電影“Stranger Than Fiction”,根據原著“Killing Harold Crick ”和內容,就譯《謀殺哈羅德》吧。
電影和演員有密切關係。這部電影的演員陣營相當不錯,有在歐洲和美國主演過四十多部電影和電視劇的Emma Thompson(飾演作家Kay Eiffel);名演員、歌手Queen Latifah(飾演作家助手Penny Escher);近年來相當走紅的Will Ferrell(飾演小說主角Harold Crick);老牌奧斯卡影帝Dustin Hoffman(飾演心理學教授Jules Hilbert);美豔的資深演員Maggie Gyllenhaal (飾演小說主角的女朋友Ana Pascal)。
故事講的是一位女作家苦心孤詣構思自己的小說結尾,發現讓小說主角死亡最合理。小說中的主角“感應”到了作家的計劃,想反過來勸說作家改變主意。不過,等主角和主角請來的心理學教授讀了作家的手稿以後,他們都沒有一點異議地讚成作家的決定,主角的確得死亡才行。
電影中的那位女作家衣飾隨便,頭發蓬亂,在思索小說情節的時候,一支接一支地抽煙。她左手總是拿著一團白紙,不時向紙團裏吐一口口水,然後把沒抽完的煙塞在浸透口水的紙團裏,過一會兒,再拿出來點上。
我不是寫影評,隻是把我看了電影以後的一些想法記載下來。我沒覺得這是一個優秀作家形象,隻是覺得,作家是認真的職業,態度認真總是不錯的。
我的一個發現是,隨著電腦、網絡、文字處理、資訊技術的發展,中國的作家群、出版物在飛快增加擴大,但是美國的作家數量,以及小說出版、電影拍攝的數量,沒有出現這種現象。
為什麽寫小說筆記?
我和無數普通人一樣,必須看小說。現在中國的小說越來越多,作者群越來越複雜。看了以後,常常有點想法,不吐不快,願意花點時間寫下來。
就像我們在中國會買到假貨,我買來(少數借來)的小說中也有假貨,有的不假,但是是劣貨。細想一下,把小說從品質的角度來分類還有點意思。
前天我貼了一篇筆記,把葉兆言寫的小說《別人的愛情》罵了幾句,嫌他寫得無精打采。網友的反應有點意思。
黃鸝們(因為有兩隻黃鸝)說:我覺得還行。他所說的愛和你所說的愛可能不太一樣。
為人父者說:現在的垃圾小說很多,頹廢和悲觀,低級趣味和庸俗媚俗的,正是這個時代精神的反映。
黃鸝們認為,為人父者說過了頭:我覺得他的這部小說跟你說得不挨邊兒。
我本身就是個為人父者,所以對為人父者積極加入對垃圾小說討伐的心理理解。但是就事論事,黃鸝們說出了小說分類的另外一個方麵:我們對葉兆言的小說可以有不同看法,但他的小說不是垃圾。
我前幾天還貼了一篇筆記,痛罵早年得獎小說《古船》。我說:“編造的語言、編造的激情……。不就是生產粉絲的農村企業和一群農民嘛,挖得這麽深,拔得這麽高。看的時候,直接產生難受、惡心,physically。看完以後,這本書沒有回到書架上去,直接和魚鱗、雞骨頭、老菜幫子、瓜子殼兒一起進了垃圾桶。”
我必須說明,即使是被我扔進垃圾桶的這部小說,在我的心裏也不是垃圾,隻是寫得教條惡心罷了。
人要創作,得有點學問。不用說小說,就是一片短短的散文,隨便說幾句話,有沒有學問基礎,旁人一目了然。
一定要舉例子的話,一部名叫《北京往事》,不停在到處炒作的東西算得上是垃圾。書蠻長的,內容浸透了兩樣東西:知識的貧乏和空洞的誇張。作者沒有心理學、抑鬱症的起碼常識,偏要到處誇大,借書內書外把自己打扮成心理學、抑鬱症專家……。哎,不想說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