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生盜江湖

武生者,盜江湖之吳人也。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最近看的小說八:《花腔》、《空山》、《洗澡》、《南渡記》、《東藏

(2006-11-23 09:26:04) 下一個
《花腔》、《空山》、《洗澡》、《南渡記》、《東藏記》
  《花腔》,作者:李洱
  寫得好。題材新鮮,手法不落窠臼。
  《空山》,作者:阿來
  繼獲得第五屆茅盾文學獎的《塵埃落定》之後,在氣勢混沌磅礴的故事中,伸出異常鋒利的藏刀,對民族政策的要害,一刀奪命。真希望現實世界中的阿來像武俠小說中那樣,真的有一刀奪命的本事。
  《洗澡》,作者:楊絳
  不好看,不精彩,好像鋼琴獨奏,沒有華彩樂段。但是,自信的、不乏捧場者的作者以為自己怎麽寫都是好的,所以在不好看,不精彩的故事中再加上了太多的夫子自道,好像鋼琴獨奏者放肆地咳嗽。故事就更加不好看,不精彩。
  《南渡記》(野葫蘆引第一卷)、《東藏記》(野葫蘆引第二卷),作者:宗璞
  寫抗戰時期中國上層知識分子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像清雅的文人畫,細節一絲不苟,有很動人的東西。
  可惜,文人畫太清雅單薄。除了作者深心痛恨到極點的一對夫婦尤甲仁和姚秋爾以外,人物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極有教養地帶著麵具,小心地出場,小心說幾句話,然後淡出。人物多,環境小,篇幅有限:在廟宇裏是僧多粥少,在這部小說裏是人多故事少。
  麵麵俱到的一個例子是,孟家的大師傅柴發利在書開始的時候出現,作者淡淡一筆,說這個人“與飯食和花木倒都有些審美情趣”(《南渡記》第七頁),給讀者留下一個印象。一直到書結尾,第二部《東藏記》第三三一頁(共三三七頁),開了個小餐館的他才再次出麵,做了一碗鴨骨湯,向舊主人請安,占了幾百字。
  這些人都是作者的舊識,所以“一個也不能少”。可惜了作者的文字功夫。
  野葫蘆引的出處,在小說開始不久有篇散文說明,大意是在敵人占領的某地,小孩子都被殺掉了,但野葫蘆卻是刀槍不入的。
  這種說法看了使我鬱悶:我們中國人得把希望寄托在那些硬梆梆的野葫蘆上?
  或者,大難當頭,人都要尋找一個支撐點。信教信佛的人求上帝佛祖保佑;受辱的老百姓練武,練刀槍不入的功夫;有錢的人實業救國;學校外麵的學生遊行示威,留在校裏的學生猛攻數理化;有號召力的人募捐買飛機;文化人覺得周圍的同胞有點問題,怎麽都不順眼,於是有人禮讚歌頌白楊樹,有人稱道野葫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