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有一條河,城市似乎就顯得再也不簡單了。這條河的氣韻和模樣,加上周遭的風景,常常就能決定一個城市的麵孔。河不僅給一個城市帶來百舸爭流的繁忙景象,也給一個城市帶來溫柔婉約的氣度,它使一個城市的體量大了起來,風水格局生動了起來,甚至有了名垂青史的可能性。比如塞納河(La Seine)之於巴黎,哈德遜河(Hudson River)之於紐約,黃浦江之於上海。。。
泰晤士河(Thames River)是英國的母親河,它自發源地英格蘭西部的科茨沃爾德山(Cotswolds Mountain),流入倫敦市區,逶迤而去,最後經諾爾島注入北海。雖然它並不算長,但它流經之處,都是英國文化精華所在,或許可以反過來說,泰晤士河哺育了燦爛的英格蘭文明。
有這樣一則幽默:一個美國人與英國人談話,前者拿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還被人們叫做“老人河”)與泰晤士河相比,對泰晤士河表現出明顯的輕蔑,而英國人卻回答道:"哦,先生,你錯了,泰晤士河並不隻是一條河,它還是一部流動的曆史"。是的,泰晤士河不僅見證了英國昨天史頁裏的光榮與勝利,也見證了光榮裏的恥辱和勝利中的失敗。它也將繼續見證著英國的今天和未來。
泰晤士河北岸是以大本鍾(Big Ben)議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為標誌的一幢幢政府辦公大樓和商業街,它與南岸的超大型遊樂場相輝映,一派這邊風景獨好的架勢。南岸也是泰晤士河畔最繁華的景區,包括了莎士比亞環球劇場。人們可以沿著步行街,欣賞到根據莎翁不朽名著片段而製成舞台模型:《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哈姆雷特》(Hamlet)、《奧賽羅》(Othello)。除此以外,還有金碧輝煌的"二戰"勝利紀念碑、美妙絕倫的獅身少女像,以及眾多的偉人塑像,似乎向人們傾訴著倫敦的曆史。
泰晤士河上有28座橋,例如:倫敦橋(London Bridge)、千禧橋(Millennium Bridge)、塔橋(London Tower Bridge)、滑鐵盧橋(Waterloo Bridge)、西敏寺橋(Westminster Bridge)、黑修道士橋、蘭勃士橋等等,它們不僅以不同的風姿點綴著泰晤士河,也記載著許多讓人不勝唏噓的故事和傳說。要麽和這個偉大城市的曆史息息相關,比如,有一座橋是為紀念二次大戰時倫敦婦女所做出的貢獻的,因為那時男人都上了戰場。再間或和這個偉大城市的齷齪密不可分,比如,據說為數不少的人選擇在這些橋上結束自己的生命的。
這28座橋中,資格最老的是倫敦橋。提起它,就令人想起那首著名的民謠:"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falling down,falling down(倫敦橋要倒了,倒了,倒了)"。倫敦橋始建於公元963年至975年,原是一座木橋,後改為石橋,曾是溝通南北兩岸的唯一通衢。歲月滄桑,它仍難逃蒼老的命運,逐漸顯露了頹敗的跡象,對日益繁重的交通,已不勝重荷,也就是這首很多小孩子都會哼唱的童謠來曆。本來,一座將墜的橋梁隻能是社會的負擔,可是,老謀深算的英國人,在廣告宣傳上強化了倫敦橋的曆史華彩,把廢橋作為古董出售,賣給了美國亞利桑那州(Arizona)的哈瓦蘇湖(Lake Havasu)城地產商。商人把古董橋的構件逐一編號拆卸,用巨輪運至美國,然後,再按原樣在哈瓦蘇湖上把它重新砌築起來,周圍點綴些英式房舍,名日"小倫敦"。這宗買賣最終以皆大歡喜的雙贏局麵收場:英國人賺了錢,美國人也沒吃虧。泰晤士河上的"悲劇",變成了哈瓦蘇湖上的"喜劇"。
全長320米的千禧橋是倫敦第一座專為行人設計的橋梁,也是自1894年倫敦塔橋建成以來第一座橫跨泰晤士河的新橋。和以往敦厚方正的石橋,或是疊床架屋式的鐵路橋孑然不同,千禧橋以三個藍色”彈皮弓”牽架著,用輕盈的鋁蓋板為主體,一改往日泰晤士河上的沉重,飄逸輕巧,它讓人們放下一切包袱,從北岸聖保羅教堂的穹頂下,走向南岸藝術的自由世界。
有"倫敦正門"美譽的塔橋(London Tower Bridge),巍峨偉岸,建築風格古樸凝重,氣勢磅薄。塔橋的橋身由四座塔狀建築聯接,塔上有塔,頗有古堡風韻。它是一座人車兩用的橋,其特殊之處在於橋麵可以向上揭開,以利河上的船隻通行。
看過由好萊塢巨星費雯麗(Vivien Leigh)和羅伯特•泰勒(Robert Taylor)聯袂主演的反映一戰愛情的悲劇《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1940年,米高梅公司出品的黑白電影)吧,它就是以滑鐵盧大鐵橋為背景的。舞女麥娜•蕾絲坦(Myra Lester)和陸軍上尉洛伊•克羅寧(Col./Capt. Roy Cronin)在戰爭時期邂逅相愛,短暫相處後,男方奉令奔赴戰場,不久傳來戰死的噩耗。女方在受愛情和生活的雙重打擊下,傷心欲絕,淪落風塵。然而男友陣亡的消息實為誤傳,當兩人再遇,女方自慚形穢,並在痛苦煎熬下選擇了第一次相遇的藍橋上自殺之路。劇情淒美浪漫:一份聖潔的愛情,在那銘刻著戰爭痕跡的大橋上,滾落路邊的"信物",定格了濃厚的文藝氣息。這部傳世之作,不僅成為蕩氣回腸的愛情片經典作之一,也召喚著和平的珍貴和戰爭的罪惡。而那首著名的電影插曲《友誼地久天長》(也譯作《一路平安》,蘇格蘭民歌,Auld Lang Syns 相當於Old Long Since,意思是The good old days)也得以經久不衰地流傳。
時值2003年的3月,準確地說,就在我結束我的歐洲行回到新加坡的當天,爆發了伊拉克戰爭(Iraq War)。記得當飛機飛越中亞上空,俯瞰到一望無際的黃色丘壑,沒有一點生命的綠色,直到現在,我還能回放出那種心中發緊,汗毛豎起來的感覺。難得湊巧的是,在那次的旅途中,我經曆和見證了伊拉克戰爭爆發前,造訪地愛好和平人們反戰的平和理性的訴求(請參見我在海德公園:Hyde Park附近拍攝的相片),這也是我那次歐洲行烙印下的,充滿人文光輝的最珍貴的親身體悟。
我認為,戰爭作為一種極端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有其魅力的一麵,但是它一定不能作為終極的解決方法。我是強烈譴責伊拉克戰爭的,因為它不僅給世界文明史開了一個惡劣的出師無名的先例,也是一場在錯誤的時間,發動的錯誤的戰爭!美國假借著狹隘的"愛國主義",抱著"美國至上"的宗旨發動的這場戰爭,第一,錯誤地選擇伊拉克當作"阿拉伯街"反抗西方價值觀的威力的"英雄用武之地",以至於到現在,美國也還沒有拿到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力化學武器的證據;第二,無視在戰前法國等西方國家的外交斡旋,拒絕考慮以外交途徑解決問題的可能性;第三,過高地估計了伊拉克平民反對撒達姆(Saddam Hussein)統治,希望外國幹涉伊拉克內政的意願。戰事發展至今,伊拉克人民的生活並沒有因為撒達姆政權的被推翻而得以改善,普通的生命仍然在無辜地受到威脅甚至在充滿仇恨的氛圍下被奪走,美國與阿拉伯世界的矛盾越來越深,從而導致世界局勢的動蕩不安。自從9 11事件以來,"反恐"現已變成越來越多人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