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印象裏,梁啟超是第一位比較中西曆史的學者,開風氣之先,胡適、魯迅等都自承受到的影響。梁啟超的很多見解,今日讀來仍然很有意思。比如“泰西之政治,常隨學術思想為轉移。中國之學術思想,常隨政治為轉移”。又如他認為歐洲有將國民分為階級的風氣,而中國沒有,理由之一是,唐朝以後,科舉製使平民也可以一步登天。以西方曆史為參照的方法、階級分析的概念就這樣進入了中國史學。雖然不大情願認這位老祖宗,後來的主流史學其實沒有走得更遠,倒是時常泛濫的教條主義導致梁啟超曆久彌新。
中國是否有過貴族階級,尚有異議。從魏晉到唐末,門閥士族由盛而衰,則是不爭的事實。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化傳承的主體,多為高門望族,即便象陶淵明那樣自甘淡泊的高士,也是名臣陶侃的後人。世襲士族的身份,是這一時期文人多追求名士風流的背景之一。“名士風流”的本意,我以為特指當時一種傲岸禮法的貴族精神。一個時代的文化氣象,和文人的社會地位與處境有很大關係。雖然中國從秦始皇大一統後就進入了皇權時代,然而在科舉製勃興之前,皇帝與士族的關係多少是互為犄角,而不象後來那種隸屬關係,發展到清朝,幹脆就是主子和奴才了。晉司馬氏本身就是望族,兩晉一百五十年,全憑門閥士族支撐。宋齊梁陳的皇家雖然多用寒士,但高門反更標榜清高,崇尚玄佛。空談也許誤國還加速自身的衰落,但也未嚐不是貴族精神的表現。越以孤高自居,自然也越少忠君意識,南朝曆代的短命,實在與此有關。
貴族精神的凸顯,更有深刻的思想背景。雖然有過從焚書坑儒到罷黜百家的統一思想的嚐試,思想卻遠未定於一尊。不止魏晉玄學直承老莊,西來的佛教更是屢仆屢起。以自然為最高境界、對世俗持否定態度、向往出世乃是“魏晉風度”的精髓,雖有亂世逃避的一麵,也是思想史上最後一次對個體的弘揚。
當然,中國的事情向來是真真假假,假作真來真亦假。真事隱去,假語村言。冒牌貨可以上溯到兩千多年前的趙氏孤兒,那時就已經連嬰兒都敢掉包。後人讚許程嬰、公孫杵臼為忠義,仔細想來卻有一種缺乏起碼父子親情的殘忍。人們常說的還有一句話是“是真名士自風流”,這句話反過來讀就是假名士其實很多的意思。從第一撥大名士“竹林七賢”裏,就可以找出一位王戎,不僅善於審時度勢,還是個日夜數錢的葛朗台式人物。後來的“竟陵八友”,包括了梁的開國君主蕭衍(梁武帝)。能當四十八年皇帝的人自然不簡單,蕭衍無論在權謀機變還是文事武功上都有相當的修為,唯一與眾不同的是信佛極其虔誠,信得走火入魔,最後隻好餓死台城。沈約是“竟陵八友”的另一人,是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放在今天絕對是粉絲滿天下的“學術超男”。他的學問很好,寫出多部史書,首創“四聲”理論,流傳下來的《宋書》是《二十四史》之一,不象如今的“學術超男”們是以能侃忽悠為主。不過,沈約先是很起勁地輔佐蕭衍當皇帝,跟著當上了宰相,隨著皇帝猜忌的加深,不久就憂懼而死,活得並不怎麽風流瀟灑。
等到宋朝中國真正成為梁啟超和後來不少史家所說的“平民社會”後,庶族倒是可以通過考試平步青雲了,然而,從這一條擠破頭的羊腸小道走出來的精英,也就滿懷感恩地跪在了皇帝腳下。文人從此成為理教中人的群體,“名士風流”極為罕見,這個詞也就逐漸被濫用起來。並不是有點才華、有點名氣、再有點行為怪異就能算個“名士”,“風流”更是不帶色的。在“存天理,滅人欲”的漫長歲月,在為主義不怕犧牲的現代史上,個人一直不被待見,個性長期受到壓抑。等到二十世紀也已隨風而逝,處在社會轉型路口的當代人不無茫然地想從先人那裏找回個體生命的光輝,卻往往隻能從一些有待考證的名人軼事甚至花邊緋聞錯覺到所謂“名士風流”的氣息。
近年來關心鑽研曆史之風大盛,據說是乾嘉以來的史學盛世。然而乾嘉史學的興隆,是和當時存在許多現實禁忌分不開的。乾嘉之際的中國,還是一個封閉的農業社會,生活節奏緩慢,史學家可以坐著冷板凳考據。如今的曆史熱,多少帶些商業時代文化流行的味道,以致最近有”大眾史學”的說法。史學能否大眾就如同學術能否普及一樣,我是十分懷疑的。然而學院派的“嚴肅史學家”對坊間“說曆史那些事兒”的流行書籍的否定大多出自處理史實不夠嚴謹的角度。這個角度固然不錯,但是,史識至少和史實同樣重要。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曆二十年膾炙人口,主要由於其史識與視角對於中國人來說很新鮮。《萬曆十五年》的路子,源自西方戰後興起的社會史的路向,由於曆史原因,遲遲未傳入中國,近年始得行其道。這個路子尤其要求史學家以大局的史識讀細節的史料,一走樣,就會流於瑣碎的野史。比如,如果不對“名士風流”有一基本認識,很可能我們就會把一些一點也不風流的人物看作名士。
是真名士自風流,古今幾人真名士?
(這是“名士風流”專欄文章的第六篇,前五篇的鏈接是: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1&postID=23339、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3&postID=319、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3&postID=43423、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4&postID=2870、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04&postID=2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