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之橋 - 李大興的博客

風中本無橋,橋在心中,心又何在?
個人資料
正文

曆史總在進步嗎?

(2006-09-24 20:43:31) 下一個
        賽先生(science)和德先生(democracy)都是舶來概念,流傳開來不過八十多年。德先生命運多災多難,到現在絕大多數人還說不清它是怎麽回事;賽先生可就不得了,成了主流意識形態的一部分,成了一個居於統治地位的概念。不管什麽,大家都要問問,它是不是科學的;不科學,就跟胡說八道差不多。學過點英文的人就知道,英文裏常說你這想法很有道理,或者說很合乎邏輯,卻很少說你這想法特科學。可見科學觀念在我國更為深入人心。
        然而賽先生的原意隻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隻是指經濟學,社會學等學科,文史哲等另稱人文學(humanity)。這種基本常識到現在好象還不普及,過了半個多世紀還需要再來一次啟蒙。全國和各地都有社會科學院,把自然科學之外的所有學科都包攬進去,都算成了一種科學。
        既然是科學,就要去追求真理。在曆史學也是如此,當代中國人對於曆史都這麽想,絕大多數學者也都相信曆史發展是有其必然規律的,無論關於過去,還是麵向未來。曆史學的科學化,還帶來了科學進步的觀念,我們都在“曆史車輪滾滾向前,勢不可擋”的轟鳴聲中長大。
 
        曆史真的一直會進步嗎?回顧我們悠久的曆史,似乎不見得如此。少年時讀各種中國通史,都是社會發展史,進步說得多,倒退不大提的,對人口的變遷尤其說得少。但我留意到兩點,第一,每次外族入侵或大的所謂農民戰爭後,人口都會由於大量的非自然死亡減少從三分之一到過半;第二,北宋時的人口,和明末的人口大致相等,到了清初又少了很多。在農業社會,人口是一個重要指標,自然不是唯一的;但北宋至明,其他方麵能稱得上進步的又有那些呢?另一方麵,康熙,雍正,乾隆所謂三朝盛世如今常被歌頌,主要的理由之一就是人口急劇增加表明經濟在高度成長。然而,人口問題難道不是“盛世”一過清朝就迅速衰敗的重要因素之一嗎?說兩句跑題的話,清朝可不是被列強欺負才垮掉,而是先自己爛了才被人欺負。流行的以1840年為近代史開端的分法,我是很懷疑的。19世紀中期最動搖清朝根基的,恐怕還是持續13年的太平天國戰爭。
        就算清朝前中期經濟比北宋進步了,那也是幾乎七百年後。雖說“道路是曲折的”,這一曲折就七百年實在太長了點,以進步史觀看還是叫停滯更貼切些。何況很多史家認為,除了絕對值的增加外,三朝盛世的國計民生,並未超過宋朝。而清思想禁錮之嚴,文字獄之多,是前朝少有的。其結果就是,從文化史,思想史來看,清一般被公認是最缺少創新的一個朝代,自然談不上什麽進步了。
 
        曆史真的一直會進步嗎?回顧上個世紀的思想史以致曆史學本身的演變,著實令人感慨。在思想史方麵,梁啟超,胡適,魯迅等人仍然是當代人的主要依托,後來人不僅沒有他們的影響力,連能被認為是思想家的人都找不出來。近年來才發現的顧準,林昭,隻能稱為覺醒得早的先行者,這樣的人還沒有幾個。在曆史學方麵,主流史學理論的大框架實際上還是不容置疑。但很多曆史學者采取的態度是避開這個框架,回歸老一代史家甚至乾嘉學派的考證史學。這種情形,對於進步的觀念更多是一種嘲諷,而思想界的所謂“國學熱”更成了倒退。
        我覺得,在我們這個由於缺少宗教影響,從而思想和史學密不可分的國度,當今思想的混亂和關於曆史的基本概念有相當的關係。曆史一定會進步,人從猴子變過來,曆經奴隸,封建等幾個社會,一個腳步一個坑地走來這麽一種概念的背後,就是未來也必然會如何如何的思維定式,經過幾代人已差不多成了潛意識的一部分。其實這種曆史概念起源於一種一元獨斷論的思想,然而即使許多具批判精神的思想者,也有意無意之中掉了進去。近十年前,我曾經和一位在八十年特別熱愛德先生的學者朋友在飯桌重逢,他開始大侃中國要先發展經濟培養一個強大的中產階級才一定會如何如何。我先問他什麽時候變成主張“費爾波賴”(fair play)必須緩行,後來魚蝦一上,隻好老實不客氣地打斷他:“咱們先吃飯,民以食為天。”大抵我國的知識分子多是喜歡預言和占星術的,而給未來下結論,是最容易的一件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朱雨心 回複 悄悄話 平時少有空在網上逛.老兄此文寫的好.
天用莫如龍 回複 悄悄話 向前或者向後,不如看現在是否合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