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釋道”的原理是“政治-宗教-科學”的分離而又互動的以“仁本”為統一的三教九流文化傳統,至於以“佛-道”兩教取代“儒教”治國,《資治通鑒》闡述了一個非常失敗的範例。歐洲從中世紀的黑暗中崛起的根本原因,就是學習、研究、消化了中國文化及其結構:儒家-法家(兵家-商家等) - 新加坡的治國理念是荀子儒學,釋家-名家(雜家-畫家等),道家-墨家(神農-共工等)的成果。 中國應該在繼續使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基礎上,充分學習、研究、消化歐美現代文明的成果,以歐洲人學習 、消化中國文化的精神、方法去學習、消化西方文化,還不是簡單的偶像崇拜西方國家、西方文化,必須是不斷進取、自強不息的研究、探索、消化、創新的精神(spirit),決不可輕蔑中華民族及其文化精神,否則是本末倒置。中國近代化,始自曾國潘的儒教、湘軍及大辦學堂,影響了1)孫中山-毛澤東/將介石的軍事人才,2)派遣留洋學生,3)江南機器製造所-張之洞洋務運動,4)西書翻譯印書館,5)中國的水師-李鴻章繼承發展為北洋海軍,等等。 歐洲文藝複興經曆了反叛基督教的過程,著名意大利(《君王論》)作者的一句名言是:基督教太強調愛,為君王提供了賞受的綿羊,但歐洲宗教改革後繼續了基督教,並回歸聖經原著和改革了神學理論。同樣,中國經曆了反叛儒教的曆史,目前,應該是複興儒教、回歸原著和改革儒教的時代到了。以儒教為根本基礎,學習一切宗教、信仰而改革和發展儒教,況且,儒家本來是開放、寬容、發展的體係,過去可以學習印度文化,現代當然也可以學習西方文化;但是,儒教的特征是融匯創新,還不是生搬硬套。 歐洲宗教改革歸正“唯獨聖經”,儒教也可將聖經及其曆史拿來,因為儒教的根本精神是“以史為鑒”的“曆史教”- 可以發展成為“全球儒教”-聯合國改革的理念。儒教,也是以“仁為本”的“倫理教”,也是以“敬畏天”-崇拜“皇天上帝”(天壇)的“天帝教”。儒教符號-商朝碧玉天象儀以及黃帝天子的“四方神/四活物”(四星座十星)等,也預示了太空文明的“宇宙教”;因此,儒教的開放性決定了儒教的可發展空間。 “巴蘭的詭計”就是要腐敗一個民族文化精神,“淫蕩”不隻指肉體不潔淨,還更是指精神-信仰不純潔。 龔自珍-我勸天公重抖擻,不居一格降人才。 中華民族56個民族,已經漢化融合一體! 關於中西文化,簡單地說就兩個方麵: 如果涉及西方文化: 公正於曆史,客觀於預測,
“精神和道德的偉大力量” - 中華民族,需要加強全球曆史的教育 - 複興民族的精神信仰和倫理道德。
為了弄清楚這個民族問題-文化問題,整整消耗了本人近乎兩年的科研時光。
1)從事傳統文化傳統科學工作的,需要進行現代西方文化西方科學的研究訓練;
2)從事西方文化現代科學工作的,需要進行傳統中國文化東方倫理的精神洗禮。
關於中國未來,簡單地說也兩個方麵:
1)發揚光大傳統文化藝術的優勢,三教九流融匯一體,否定文化就會否定民族。
2)努力消化西方現代文化的成果,政治宗教科學互動,否定科學就會否定現代。
一個文人必須深入西方社會的工作-生活實踐中考察。
一個作家需要深入西方社會的經書-宗教曆史中研究。
辯論於觀點,尊重於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