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文明

西亞 - 耶路撒冷:猶太文化; 東亞 - 東方聖城:儒家文化。[敬天道,尊祖宗。]
正文

劉銘傳治理台灣01(轉帖)

(2006-02-15 09:45:38) 下一個

劉銘傳治理台灣/劉作奎

  台灣巡撫劉銘傳
  台灣現代化奠基人

  劉銘傳(1836—1896),字省三,號大潛山人,安徽合肥人。年輕時在家鄉辦
團練,後參加淮軍。1883年7 月,劉銘傳奉旨以巡撫銜督辦台灣軍務。在選拔台灣
封疆大吏時,主管選拔任務的清朝重臣曾國藩頗經深思熟慮。當時李鴻章將自己的
愛將劉銘傳推薦給曾國藩,同時還推薦了另外兩名書生。曾國藩為了測驗這三個人
中誰的品格最好,便約他們到曾府麵談。到了約定時間,曾國藩故意不出麵,自己
在暗中仔細觀察他們的反應與態度。其他兩位都顯得很不耐煩,不停地抱怨,而劉
銘傳心平氣和地欣賞牆上的字畫。後來曾國藩考問他們客廳中的字畫,隻有劉銘傳
一人答得上來。結果劉銘傳被推薦為台灣巡撫。

  1884年10月,劉銘傳又擔任福建巡撫。當時中法戰爭爆發,法軍進攻台灣,並
對台灣進行封鎖。劉銘傳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堅守8 個多月,終於保住了台灣。
外國侵略者對台灣接連不斷的窺伺和侵略,使得台灣破敗不堪,各種城市基礎設施
陳舊,經濟發展遲緩。清政府逐漸認識到,台灣是“南洋之門戶”,“七省之藩籬”,
“關係緊要”,加強建設,鞏固海防刻不容緩。

  1885年中法戰爭結束後,台灣建省,成為中國第20個行省,50歲的劉銘傳因為
中法戰役保台有功,被派為第一任台灣巡撫。劉銘傳治理台灣時,正趕上清政府全
麵掀起洋務運動時期。劉銘傳雖然沒讀過多少書,卻是清代少見的“奇才”。他是
清末洋務運動中比較具有時代眼光、革新思想和實幹精神的傑出代表人物,早在同
(治)光(緒)之交,劉銘傳就認識到“中國不變西法,罷科舉,火六部例案,速
開西校、譯西書以勵人才,不出十年,事且不可為矣”。他在任職台灣巡撫的6 年
(1885—1890年)中,大刀闊斧擴展各項現代化建設,他希望“以一隅之設施,為
全國之範”。在清政府重臣李鴻章等人的大力支持下,他對台灣的政治、經濟、軍
事和文化等都進行了廣泛而大膽的改革,成效卓著,使台灣麵貌大為改觀,並進一
步密切了台灣同大陸的聯係。

修建鐵路促進經濟發展

  1886年,即劉銘傳任台灣巡撫的第二年,他就向清政府上疏,請求試辦鐵路:
“惟台灣一島孤懸海外,當此分省伊始,極宜講求生聚,以廣招徠。現在貿易未開,
內山貨物難以出運,非造鐵路不足以繁興商務,鼓舞新機。”翌年,他的建議獲得
清政府的許可。

  於是,劉銘傳在台北設台灣鐵路總局,組織公司,發行股票,預定工程費100
萬兩,以將來鐵路收人還清本利。台灣集資興建的鐵路,有民間股資、僑資、外資
等,在管理上由官督商辦到官辦,具有近代中國特色,符合台灣島情,使台灣鐵路
的命運“權操我手”。台灣鐵路興建的消息傳出後,美國旗昌洋行曾派代表施密德
趕赴台灣,向劉銘傳請求承辦台灣鐵路。但劉銘傳深知鐵路是民族血脈所係,一旦
建築權與經營權讓給洋人,必然導致鐵路所及則洋人侵略勢力隨至的後果,斷然拒
絕了施密德的請求。他任命張士瑜為總辦,以台北為起點,分南北二部,興工修築。
1887年4 月,先修北部的台北—基隆段,1891年竣工。從1888年起,修建自台北至
台南的路線,至1893年達新竹。鐵路自基隆至新竹全長106.7 公裏。

  台灣鐵路不但是中國最早的鐵路之一,而且是中國自己集資修建,工程技術人
員大部分是中國人。

  史學家郭廷以在評價劉銘傳興辦的鐵路等事業時說,劉銘傳在台灣的各項舉措
奠定了台灣現代化的基礎,加速了台灣現代化的步伐。長期以來,台灣雖物產豐富,
但由於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致使商品貿易不發達,經濟發展緩慢。劉銘傳以鐵路
為經,其它舉措為緯,茶和樟腦為經,其它物產為緯,為台灣編織出近代經濟聯係
網,促進全麵發展。鐵路興建後,台灣對外貿易額由1886年的800 萬兩上升到1890
年的900 萬兩,與大陸的經濟聯係也更加緊密。

  大力興辦實業

  在修建鐵路的同時,劉銘傳為了加強台灣與大陸的聯絡,奏請清政府籌辦擴充
水陸電報線。鑒於台灣孤懸海外,所有往來文報往往為風浪阻隔而耽擱時日,劉銘
傳認為,“水陸電線,實為目前萬不可緩之急圖”,且“電報關係海防交涉重務,
一旦與內地息息相通,所裨於海疆甚巨”,因此,劉銘傳下定決心,加緊架設電線。
1886年,他派人與上海德商泰東洋行立約,由該行包攬自台北到基隆和台南兩線的
架設業務。為了加強與大陸的聯係,又設了兩條水線:一條自淡水到福州,一條由
安平到澎湖,當時水陸線共計700 多公裏。從此,台灣南北與大陸之間瞬息相通,
同時“和世界的電報體係直接發生聯係”,對貿易的促進很大。
在郵政方麵,劉銘傳也進行了一係列的建設,創辦了我國自己的新式郵政。1888
年,他仿照西方郵政製度建立了郵政總局及郵站並自行發行郵票。他以台灣地方原
有的“站製”(負責傳遞公文的單位)為基礎,參照當年中國海關郵政部的辦法,
新創立郵政組織,在台北設立郵政總局,在各地設立支局。他以張維卿為總辦,下
置委員若幹,掌理事務,根據地方的情形,分置正站、腰站或傍站,改原有的台北、
台南兩文報局為總站,以綠營兵勇為站兵,從事公文書信的傳遞。對大陸函件,則
與上海、福州、廈門等海關郵政部門取得聯係,並特備“南通”、“飛捷”兩郵船
定期往來。除傳遞公文,收寄私人信件外,從與外國爭利的意義上看,新式郵政的
創辦使外商開辦的郵政“營業大受影響,頗為不振”。劉銘傳又從戰略的需要出發,
於1889年“設電報學堂,聘西洋教習,以授台人子弟”。劉銘傳創辦並獨立經營的
郵政,在全國是一個創舉,它開創了我國郵政建設的先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