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文明

西亞 - 耶路撒冷:猶太文化; 東亞 - 東方聖城:儒家文化。[敬天道,尊祖宗。]
正文

二十四史簡介-09(轉載)

(2005-12-23 05:44:49) 下一個
舊五代史   《舊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稱《梁唐晉漢周書》,後人為區別於歐陽 修的《新五代史》,便習稱《舊五代史》。   這是由宋太祖詔令編纂的官修史書。薛居正(公元912--981年)監修,盧多遜、 扈蒙、張澹、李、劉兼、李穆、李九齡等同修。經始於宋太祖開寶六年(公元973 年)四月,至次年閏十月甲子日完竣呈上,前後隻用了一年半左右時間。成書如此 迅速,主要在於宋太祖十分重視,組織的撰修班子規格高、陣容強;同時也因為去 古未遠,可資參考的史料相當齊備。五代各朝均有實錄,範質又在此基礎上整理出 實錄簡編——《建隆五代通錄》,從而為修史提供了極大便利。   在我國曆史上,唐朝和宋朝之間曾有過封建社會中最後一次的大規模分裂割據 時期。從公元907年朱溫代唐稱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的五十三年間,中原地 區相繼出現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過吳、南唐 、吳越、楚、閩、南漢、前蜀、後蜀、南平、北漢等十個小國,周邊地區還有契丹 、吐蕃、渤海、黨項、南詔、於闐、東丹等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習慣上稱之為“ 五代十國”。《舊五代史》記載的就是這段曆史。 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記》,是唐代設館修史以後唯一的私修正史。撰 者歐陽修(公元1007—1072年),大約於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至皇祐五年(公 元1053年)的十八年間編成此書。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 一,也是著名的史學家,奉命和宋祁領銜編撰《新唐書》。崇儒複古是他的政治主 張,也是他修史的指導思想。他意稟承孔子的《春秋》筆法、“褒貶”義例,對《 舊五代史》改編重修。在編排體例上,推翻《舊五代史》一朝一史的基本格局,取 法《南史》、《北史》,打破朝代界線,把五朝的人事綜合統編在一起,按時間順 序排列。   《新五代史》全書七十四卷,包括本紀十二卷、列傳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 及世家年譜十一卷、四夷附錄四卷。其中的列傳,最有特色。它采用類傳的形式, 設立《家人傳》、《臣傳》、《死節傳》、《死事傳》、《一行傳》、《唐六臣傳 》、《義兒傳》、《伶官傳》、《宦者傳》、《雜傳》等名目。每類傳目,內寓特 定涵義,用以貫徹作者的“褒貶”義例。臂如將相大臣,凡專事一朝的在《臣傳》 ,曆事幾朝的則列《雜傳》。又如根據死者忠的不同程度,分為兩等,頭等的進《 死節傳》,次等的入《死事傳》。   一般史書的“誌”,《新五代史》稱作“考”,僅有《司天考》、《職方考》 ,分別相當於《舊五代史》的《天文誌》、《郡縣誌》。作者認為五代是個名分綱 常顛倒的亂世,其典章製度一無可取,所以將《舊五代史》的“誌”刪除。這也是 為了體現以“禮”修史的原則。   本書的世家及世家年譜,大致相當於《舊五代史》的《世襲列傳》和《僭偽列 傳》,明確將中原以外的割據政權分為吳、南唐、前蜀、後蜀、南漢、楚、吳越、 閩、南平、東漢等十國。各小國的劃分編排,條理清晰,首尾完具,顯然勝於舊史 。《四夷附錄》相當於舊史的《外國列傳》。   就整體而論,《新五代史》的史料價值比《舊五代史》要略遜一籌,這是歐陽 修在刪繁就簡時,將不少具體資料也一同削去所造成的。至於他對舊“誌”部分的 大事砍削,人為造成史料空白,更是不足為訓。但《新五代史》後出,采用了實錄 以外的筆記、小說等多種材料,在刪削的同時也新增了一些史料,尤其對十國部分 的補充。由於《舊五代史》已非原帙,殘缺不全,《新五代史》特有的價值就更不 應低估。再從其它角度來著眼,歐陽修撰史,渾然一體,結構嚴謹,選材講究,文 字凝煉;思想上不像舊史那樣大肆渲染“天命”而注重人事;創《職方考》,獨樹 一幟,提綱挈領,眉清目秀,頗受稱道,都是它的長處。平心而論,兩部《五代史 》各有短長,可以互為補充,不應偏廢。   《新五代史》問世後,即有徐無黨注。但徐注旨在解釋《春秋》筆法、闡述微 言大意,對讀者並無多少裨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