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文明

西亞 - 耶路撒冷:猶太文化; 東亞 - 東方聖城:儒家文化。[敬天道,尊祖宗。]
正文

二十四史簡介-06(轉載)

(2005-12-23 05:43:18) 下一個
北齊書   《北齊書》,五十卷,其中本紀八卷,列傳四十二卷,唐李百藥撰。   北魏末年,北方六鎮發生聲勢浩大的反叛浪潮,後出身於懷朔鎮低級武官的高 歡獲得了對二十餘萬鮮卑人的領導權,控製了北魏朝政。公元534年,高歡所立的孝 武帝元修被逼西奔長安,高歡於是另立孝靜帝元善見,遷都鄴城,史稱東魏。公元 550年,高歡之子高洋廢孝靜帝自立,建立北齊。東魏、北齊統治區域南至長江,與 梁、陳兩朝先後對峙,西邊在今山西、河南、湖北,與西魏、北周分界。公元577年 ,北齊被北周吞並。   《北齊書》本名《齊書》,宋時才加一“北”字而成今名。它雖以記載北齊曆 史為主,但實際上記述了從高歡起兵到北齊滅亡前後約八十年的曆史,集中反映了 東魏、北齊王朝的盛衰興亡。   李百藥(公元565--648年),字重規,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出身仕宦 之家。李百藥從小好學,博覽經史著作,隋初曾任太子舍人,襲父爵為安平公。貞 觀二十二年卒,享年八十四歲。   北齊政權中,皇族內部叔侄、兄弟相互殘殺,使這個二十年的短命王朝換了六 個皇帝。《北齊書》對封建統治者之間的權勢爭奪有較多的敘述。   《北齊書》在流傳過程中殘缺嚴重,現在隻有十七卷保持原貌,其他都是後人 用。《北史》等著作增補,這使《北齊書》的價值大大降低。但即便如此,它還是 為我們了解東魏、北齊曆史提供了一部斷代史著作。 周書   《周書》,五十三卷,其中本紀八卷,列傳四十二卷。唐令孤德主編,參加編 寫的有岑文本和崔仁師。   北魏末年,政治動蕩,亂事遍起。出身於北魏北方六鎮中武川鎮的宇文泰,率 領一批以武川鎮人為主的鮮卑族軍隊,聯合關隴地區的漢人豪族武裝,建立起西魏 政權。後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覺在公元557年代魏建周,史稱北周。西魏、北周這兩 個前後相續的政權,統治區域大致包括今天陝西、寧夏、甘肅和四川的大部,山西 西南部、湖北西部及河南西部。與東邊的東魏、北齊和江南的梁、陳成鼎足之勢。 公元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中國北方。公元581年,楊堅代周,建立隋朝。   《周書》雖以“周”題名,但實際上記述了從公元534年東、西魏分裂到楊堅代 周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曆史。   《周書》由於根據的資料貧乏,再加上它所記載的人物多是本朝顯官的祖先, 因而顯得單薄而不盡合事實。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權的建立,建立後三個封建 政權之間的戰爭,以及宇文政權上層集團內部鬥爭的情況,是今天研究和了解西魏 、北周曆史最基本、最原始的一部史書。 南史   《南史》是合南朝宋、齊、梁、陳四代曆史為一編的紀傳體史著,記事起自南 朝宋武帝劉裕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於陳後主陳叔寶禎明三年(公元589年) ,記述南朝四代一百七十年的曆史。《南史》與《北史》為姊妹篇,是由李大師及 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   李大師(公元570--628年),相州(今河南安陽)人,南朝末期由隋入唐的曆 史學家。他認為南北朝時期各朝的斷代史,彼此孤立,記事重複,又缺乏聯係,打 算采用編年體,撰寫《南史》與《北史》,使南朝與北國各代的曆史,分別統編於 這兩部史著之中。隋末,李大師曾參加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建立的夏政權,任尚書 禮部侍郎。因此,在唐初流放到西會州(今甘肅境內),後遇赦放回,死於唐太宗 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所撰《南史》與《北史》未能成書。此後,由李延壽繼續 撰成,合稱為《南北史》。   李延壽,字遐齡,生卒年代已不可確知,大約卒於唐高宗儀鳳年間(公元676- -679年),唐初曆史學家,曾任崇賢館學士,官至符璽郎。唐太宗時,李延壽曾參 加《隋書》紀、傳、誌和《晉書》的編寫,又參預唐朝國史的編纂工作。但他主要 成就在於承接其父未竟的事業,完成《南史》與《北史》的寫作。   《南史》以《宋書》、《南齊書》、《梁書》及《陳書》為本,刪繁就簡,重 新編纂,成為史林新著,成書於唐高宗顯慶四年(公元659年)。《南史》有本紀和 列傳,無表、誌。本紀十卷,列傳七十卷,共八十卷。其編撰方法按朝代順序、帝 王在位先後,排列各朝帝王、宗室、諸王、大臣等紀傳。   本紀中有《宋本紀》三卷,《齊本紀》二卷,《梁本紀》三卷,《陳本紀》二 卷。列傳中除專傳外,列“類傳”九種。   《南史》文字簡明,事增文省,在史學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不足處在於作者突 出門閥士族地位,過多采用家傳形式。例如將不同朝代的一族一姓人物不分年代, 集中於一篇中敘述,實際成為大族族譜。《南史》《北史》中,某些傳文亦有重複 現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