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文明

西亞 - 耶路撒冷:猶太文化; 東亞 - 東方聖城:儒家文化。[敬天道,尊祖宗。]
正文

二十四史簡介-05(轉載)

(2005-12-23 05:42:26) 下一個
梁書   《梁書》記載自梁武帝蕭衍建國至梁敬帝蕭方智亡國共五十六年間的曆史,是 姚察及其子姚思廉兩代人辛勤撰寫完成的。   姚察,字伯審,吳興武康人,南朝曆史學家。曆經梁、陳、隋三朝,於陳朝任 秘書監、領大著作、吏部尚書等職,於隋朝任秘書丞。入隋後於文帝開皇九年又受 命編撰梁、陳兩代曆史,未竟而卒。臨終時遺命,囑其子姚思廉繼續完成撰史工作 。   姚思廉,字簡之,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舊稿。 自貞觀三年至貞觀十年,曆時七年最終完成了《梁書》與《陳書》的撰寫工作。   姚察及姚思廉父子雖為史學家,但都有較深厚的文字素養,於史文撰著方麵, 文字簡潔樸素,力戒追求辭藻的華麗與浮泛,繼承了司馬遷及班固的文風與筆法, 在南朝諸史中是難能可貴的。                  陳書   《陳書》是南朝陳的紀傳體斷代史著作,記載了自陳武帝陳霸先即位至陳後主 陳叔寶被隋文帝滅國首尾三十三年間的史事,由姚察及其子姚思廉兩代人撰寫的。 姚察,字伯審,吳興武康人,姚思廉,字簡之,陳亡後,遷家關中,為萬安人。兩 人事跡已於本書《梁書》前言中作了介紹,可以參閱。   《陳書》中的帝紀六卷,列傳三十卷,共三十六卷,無表誌。   陳朝封建政權隻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麵沒有特別的建樹, 或許與此有關。《陳書》內容比不上《梁書》那樣充實,本紀和列傳都過於簡略。 魏書 《魏書》,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紀十二卷,列傳九十二卷,誌二十卷。因有 些紀、列傳和誌篇幅過長,又分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實共一百三十卷。 北齊魏收撰。   鮮卑族是我國古代東北大興安嶺東麓一個古老的民族。公元一世紀末,隨著匈 奴帝國的解體,鮮卑族逐漸向西遷徒,成為大漠一個強大的民族集團,公元三世紀 初,鮮卑拓跋部首領猗盧在塞北建立了代國,公元376年,代政權被氏族建立的前秦 消滅。公元386年,拓跋鮮卑各部複擁拓跋為代王,重建政權。拓跋解散了拓跋鮮卑 原有的部落組織,定居農耕,遷都平城,於公元398年改稱魏,史稱北魏。由於吸收 先進的漢族文化,北魏國力日益強盛,終於在公元439年統一中國北方,結束了十六 國時期的動蕩局麵。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改姓元氏,推行了一係列 漢化改革措施。到宣武帝元恪時,北魏達到鼎盛時期,在西邊奪取漢中,進窺巴蜀, 在東邊鞏固了洛陽周邊的防禦,並與梁朝爭奪淮南,但不久就由於政治腐敗和人民 的反抗而崩潰,分為東魏和西魏兩個對峙的政權。《魏書》記載了鮮卑拓跋部早期 至公元550年東魏被北齊取代這一階段的曆史。   拓跋時就曾命令鄧淵撰《代記》十卷,按年月編次本朝史事。太武帝拓跋燾神 嘉二年,詔撰《國記》,由崔浩定為編年體,成書三十卷。   《魏書》在流傳過程中亡佚甚多,本紀缺二卷,列傳缺二十二卷,此外又有三 卷殘缺不全,分別由後人取其它史書補足。   魏收,北齊钜鹿下曲陽人,字伯起,小字佛助。他機警能文,與溫子升、邢子 才號稱三才子,但生性輕薄,人稱“驚蛺蝶”。他奉命著《魏書》時曾聲稱:“何 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舉之則使上天,按之則使入地。”   書成之後,眾口喧嚷,指為“穢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