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文明

西亞 - 耶路撒冷:猶太文化; 東亞 - 東方聖城:儒家文化。[敬天道,尊祖宗。]
正文

《論語》B

(2005-06-13 05:07:24) 下一個
(《論語》)接上頁 『12』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13』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14』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1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16』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17』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18』子曰:「藏文仲居蔡,山節藻□,何如其知也?」 『19』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殺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之;焉得仁?」 『20』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21』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2』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23』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24』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醃焉,乞諸鄰而與之。」 『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26』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誌?」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蔽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誌。」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27』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自訟者也。」 『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雍也第六 『1』子曰:「雍也可使南麵。」 『2』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不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 『3』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4』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 『5』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裏鄉黨乎!」 『6』子謂仲弓,曰:「犁牛之子□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8』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9』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複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10』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11』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2』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13』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14』子遊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台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嚐至於偃之室也。」 『15』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 『16』子曰:「不有祝□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 『17』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 『18』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19』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22』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23』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24』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 『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26』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27』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28』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29』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30』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述而第七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2』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複夢見周公!」 『6』子曰:「誌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7』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嚐無誨焉。」 『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 『9』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嚐飽也。 『10』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11』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不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12』子曰:「富而可求也,誰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13』子之所慎:齊,戰,疾。 『14』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15』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16』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17』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18』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19』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1』子不語怪,力,亂,神。 『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子曰:「天生德於予,桓□其如予何?」 『24』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6』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 『27』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28』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29』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30』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1』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32』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33』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34』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35』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禱久矣。」 『36』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甯固。」 『37』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38』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 『1』子曰:「太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2』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3』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4』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笑;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5』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處,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嚐從事於斯矣。」 『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裏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8』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0』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12』子曰:「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 『13』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14』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5』子曰:「師摯之始,關睢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16』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願,□□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17』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18』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