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是宗教」的進一步說明(五)
(2009-10-12 19:10:45)
下一個
孔子述而不作,經他之手的三代禮教,依然是宗教,有不同者,是更加醇和了!
孔子之教,特點有三。
一是不言之教,實踐為本;二是博見體要,明天人際。以上二點,說之前文。
儒教的第三特點,是這天人關係中,天、命、仁之三要,那邊天與命之天道,是收在仁即人道這邊體認證成:下學上達,知我者其天。
孔子這一修為的教路,由孟子繼承:盡心,知性,知天,把不言之教的天人關係,落到了實處,由心性體證天命,是一本乎天命而有的心性之教。
....................................................................
《宗教,可不以神道立教嗎?》 吮露鶴
反對怪力亂神不迷信的孔子,非沒有宗教的孔子。「天」、「命」、「仁」,是他的無言之教,他以仁為綱,使天之能施,命之能得,放在人之能受處,從人這一端,加以體證。正所謂「天生德於予」,「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人承天賜生在己之仁德,契於道德源頭的上天,知命、配命,開示一個切入人生,提昇性靈,證成超越天啟的宗教。
《論語.裏仁》載孔子說:「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君子」之得名,不僅有個名分,當存「仁」以為質,離開了仁,則不配君子之名,君子無片刻背棄仁,不管多倉卒匆忙,或多顛沛流離,都非去仁的理由。正是經歷顛沛反常忙亂無常,又或一般吃喝如常,這種種順順逆逆環境,於際遇不得已的必然命限處,我們才好看清楚原來仁德如此之親切常在:「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且又道:「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因仁者能安然自處於仁道,知仁之善,利而行之,無論處約、處樂,是逆、是順,一皆以仁應命,終可以自己走出一條行之久遠的人生道路來。這樣德與命合、命與天合,顯然並非是說說理的哲學,也不僅僅是具體的道德實踐,故孔子能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為此對於孔子,事天、事人如一事,天道、人道歸一理,「人道主義」並不是孔學之全部內容。天生人成,天人應合,把天意收到人生這裡來體會,既紮根此時此在,又遙契超越終極本源,這使孔子之教,超越的天啟沒有了專斷的意味,理性的假設減少了不定的困擾。這一宗教的教路,並不以神道設教,而以人道為教,表麵平常無奇,跟世之大多數宗教,常始以天啟直接指導人生,好像不大一樣,但又與各大宗教終必深於人生而證成天啟,絕無不同。
是以「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文行忠信四者,為孔子之教。「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禮記.經解》)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皆教。四教、六教,皆歸切近人生之禮教,取諸三代,成於周文,最終則實之於孔子以仁知命應天之教。周人立學授教,孔子考究禮製,精研禮義,述而不作,僅點撥出其間習慣之合理者,使到六經同歸於禮,並開有教無類的先河,王官之學自此得以流入民間,造成東周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歷史之以孔子為「萬世師表」、「至聖先師」,他該當之無愧!後來有人去借他的招牌,開了「孔家店」,我們固可拒絕不要,但硬是拿孔子本人作「孔老二」,必要打倒之而後為快的那類瘋狂,可就真是中華文化未之有的大顛倒!大怨屈了!
四教、六教,歸之孔子踐仁、知命、應天之禮教,《左傳.桓公六年》的一段話,可視為一次極概要的補充說明:「所謂道,忠於民,而信於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辭,信也。......夫民,神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故務其三時,修其五教,親其九族,以致其禋祀,於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動則有成。」這裡說的「上思利民」是「忠」,「祝史正辭」是「信」;那麼「務其三時」(春夏秋三季,即農時)、「修其五教」(父母兄弟子)、「親其九族」(外祖父、外祖母、從母子、妻父、妻母、姑之子、姊妹之子、女子之子並己之同族,九為極數,概指姻親關係之極),通通都該是「行」;「禋祀」為祭禮則當是「文」。民為神之主,鬼神降福與否,完全按照人民有無和悅之情而施行。故此先成就利民之忠,後致力通神之信;有三時五教九族之行,再致力禋祀祭禮之文。如此文、行在外,忠、信在內;能忠、行以事人,又信、文以事神;文行忠信,以四教二事完成了禮的全幅意義,帶下上天之祝福。詩書禮樂易春秋為六教,禮、樂教人以文,詩、書教人以行,春秋教人以忠,易教人以信,是故六教可歸為四教,四教可歸之事神、事人之天道與人道,下學人道,究極上達天道,合為一禮教。孔子定禮樂,刪詩書,作春秋,贊周易,表麵功在周文禮製,而其指歸,實三代到他身上的那禮教。
孔子所傳,是個內修、外證、下學、上達之教,全麵突出三代禮教之精神,惜時人不解,文明禮製在他身後,繼續迅速崩潰。因有孟子出,道性善,定住禮的價值,繼續發展孔子之教。孟子說:「乃所願,則學孔子也。」用數字比較《論語》與《孟子》,言「祭」者《論》14次、《孟》11次又「祀」5次;言「禮」者《論》74次、《孟》64次;言「天」者《論》18次、《孟》80次;言「命」者《論》9次、《孟》18次;言「仁」者《論》109次、《孟》157次。《孟》之篇幅約《論》之三倍,按比例看,孟子比孔子,談「祭」「禮」明顯少,說「天」多了,論「命」相若,講「仁」少了。可見到了孟子,已不再那麼經常談祭禮,甚至不提卜筮。從整體上看,孟子對孔子的祭卜這類外在禮儀,沒再太多補充,而天命仁這些由心靈體驗的無言之教,卻依然是挺注意的,尤其天與命,隻有多說沒少說。既為無言之教,本不必說,但非絕不說,有需要就略申說,有時說多,有時說少,端視情況而定。仁少說了一點,但《孟》另說「性」37次,孔子親言隻1次:性相近,習相遠。人習慣異,本性相近,此人之為人根本之性即仁,這是孟子的補充。
孟子言天,沒有含糊,清楚肯定,隻要引他幾句原話,便足以明白。「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存心養性,孟學之中心,目的卻為事天。「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存養心性,心懷坦蕩是個標準,但自己感覺良好還不算,做人得於俯仰間無愧怍於上天,人對天有個愧怍之心的良心,因心見性,也即是仁。「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而已矣。」無言之天,不待想象假設,天之為天,具體而明,彰彰俱在於吾人之行與事。
「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天下無道,小役大,弱役強。斯二者天也。順天者存,逆天者亡。」這裡的「役」,白話的說法當是「被使役」,小的總要被大的使役;意思是說,天下有道,以賢德之大役小為原則,天下無道,便成了以強權役弱小為原則。小的終被大的使役,無論屬道德或權力,都是「天」,不能改變,順之存,逆之亡。孟子這裡要說的,是強權不可擋,是天,但道德也是一種力量,更是天。接下去孟子便以天命靡常,人多勢眾之殷居然要侯服於周為例,說明外力強權之自然天隻逞一時之強,最後要屈服於德性之天,如孔子有言:「仁不可為眾也。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孟子.離婁上》)仁德並不靠人數眾多才顯示力量,仁本身的道德力量,天下無敵,故小邦周能代殷而承天之命。無道的力量,最多苦苦支撐,而有道的力量,才所向披靡。個人之行,天下之事,最終服從的不是自然天,而是那以仁為體的道德天。
因此孟子之言命,也就見無絲毫的含糊:「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曰:求則得之,捨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盡心上》)人不能無死,是命;然人置身命中,像無可奈何,其實並非全沒有選擇。如盡正道而死,順受命之正乃為正命;反之自陷險惡之地因犯罪而死,非為正命。人有所求,然不必如所求而得,因有命在,得之有命;唯當人盡其道以求,不妄求在外的利害禍福生死夭壽,而是求之在內先存於我的仁義,求仁得仁,求之有得。故此可以明明白白的是,凡道德之事,求則得之,捨則失之,有求必有益於有得。隻要求之有道,心安理得,命中註定,反更顯出正求之自由,與理得之自在!
孟子又謂:「口之於味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孟子.盡心下》)口腹慾望和肉體安逸,是自然生理之性,但因有命,未都如願必得,君子不認為這是必然之性,故毋須逞欲強求。仁義、天道,因主觀氣秉和客觀遭際的限製,能成就多少,一樣得之有命。不過人人都還有必然之德性在,君子誌於德,不可以隨便拿命作藉口,而不盡求道的努力。因此君子必須養性,知性,盡此德性之知,則不必謂命。故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有了這一基本理解,再看孟子言仁,其盡心知性即善之說,便都實實在在,絕對無虛幻。所謂「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皆有所不忍,達之於其所忍,仁也。」「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仁也者,人也。」「仁,人心也。」「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心養性,盡心知性,養性、知性的性,非自然生理在命中搖幌不定的性,而是不忍人之心綻現,那一人與人之間感情呼應之仁,這仁從作用看,是人心,又從本質看,正是人。人人皆有不忍人陷溺之同情共感,即仁。人雖也有時麻木不仁,隻是不忍心終歸還會勝過不仁之冷漠。為此孟子尤稱道堯舜,他們見證內在性善臻於聖域之可以實現。人皆可以為堯舜,我們知性,終即知天,呈現為朗然如照的天!天、命、仁的無言之教,由孔子的禮教,到了孟子,更見植根人性,成為心性之教。心性之教看像隻是教化,所涉人性道德,但其基本,仍是既內在又超越的天、命、仁,其意義與價值,絕不單獨從人事一層所能盡。孟子提示心性重要,同時也舉出天命。想若一日仁與性不煩天與命,那仁將為無源之泉,又當何以自創自生?何以自化自成呢?
CC-BY-ND-NC ( 本文係原創,準作非商業性共享,轉載請保持完整,註明作者.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