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友網話:中國知識的性質
(2008-04-14 20:25:23)
下一個
傳統中國知識,有其特殊的性質.為便了觧,不妨找另一古老民族的知識對照比較,知同別異,或有助突出特質.
中國知識,是道德型態的,講良知,重自覺.
猶太知識,是宗教型態的,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箴言1:7),重天啟.
因知識本質不同,故對知識傳授者及其傳道觧惑的職能,認知也不同.
知識在中國,訴諸覺悟高,因而希賢希聖,常盼會忽有聖人出,可以求知識於聖人.不然自己覺人所未覺,自己搶先變聖人.
猶太求知識於聖言之申言者,既尊重其地位,又懷疑其見識不能不有人的局限.以神聖知識為唯一最高,但對神聖之知,無論你是誰,都有未達,絕不完全.
因知識性質不同,致知的理觧與方式異趣,在曆史長河中,漸漸也影響民族的命運.
中國知識,是道德型態,非宗教型態,乃就後來的發展說,起初這道德與宗教不隔,孔子及其前,二者關係,還是很清楚的,其後變淡薄,即使莊子之天,宗教義已不明顯了.漢代的天,基本全非超越天,隻剩義理天自然天,最多摻入讖緯迷信附會,去不到真正宗教義之天.
歐洲文藝複興,講的人文主義,為希臘傳統,其實當中有兩條路線,一是世俗的人文主義,一是宗教的人文主義,宗教的人文思想,屬猶-耶傳統.文藝複興,激化思考,其後科學,民主,法製度等等的發展,有理性的一麵,也有信仰的一麵.我們要有兩麵的認識,才易把文藝複興才看得真確.新教的宗教改革,與公教在新挑戰下的自我更新,使歐洲各方各麵全然改觀,後來啟蒙運動強調理性,講得過了頭,好像現代化全是希臘思辨型態之知的結果,光理性不管德性靈性,全忘了信仰的作用.理性其實也不隻一工具理性,實踐理性一麵,如拿走宗教,便空洞化了.所以談西方知識,也不得昧於猶太知識型態的那一源頭.
中國要進行文藝複興,亦應是全方位展開,不能隻是傳統道德的重整,失去的正信宗教精神,一定不能少!我們一方麵要把失去的找回來,一方麵他者受教受益的宗教精神,也不容錯過,當然還要接上我們所缺的民主與科學,這不在話下.
猶太一小民族,顛沛流離兩千年,一旦接觸現代化,新舊知識交融無礙,少走冤路,迅速成為當世舉足輕重的民族,他們的經驗和榜樣,尤其值得我們深思並學習.
同時順便補充一奌,關於開封猶太人被漢文明同化一事,有論者認為,是與在開封經師傳統因明清鎖國失去支援有關,甚有見地.常聽見說隻有中國文化才能同化死硬頑固的猶太人,其實可能隻是往自己臉上貼金的想當然居多.一種傳統去到不同土壤,能否生存,還有很多外因要考慮,失去交流的機緣是成因之一,這是由於主流文化專橫封閉,不一定是因主人家絕對優秀.再者歸化其寄居地的猶太人,也不一定隻開封一例.好像美國著名的猶太報紙Foward,1924年曾刊載,在中東也門,猶裔曾經被同化,報上照片所見,那些所謂的猶太人,已完全與阿人無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