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一教多神,導致宗派競爭

(2006-09-05 10:57:49) 下一個

六、一教多神,宗派競爭,分頭招攬信徒。
──宗教,為甚麼像印度教那樣亂七八糟竟又源遠流長?

印度教是個人修行的宗教,教路眾多,有披袍的,也有裸體的,有習靜坐的,也有常跳舞的,有唸誦不絕的,也有閉口不語的,有禿頂無一毫毛的,也有髮長八尺及地的,光看形式,可謂無奇不有。然其整體,大約都能劃入三大教派。首為毘濕笯宗之第一大宗,敬奉最受印度人歡迎的神,其化身克裏希納與羅摩的像到處都是,另一化身Sri Venkateshvara其在Tirupati的聖廟日均三萬香客,全年合計即使梵蒂崗或麥加也有遜色。此宗歡樂頌神,支派繁多,其一穿橙色袍沿街跳舞唱歌的卅年前始走去紐約,現在全球各大城市常見他們的蹤跡,乃最為人知的印度教。其次濕婆宗,流行於南印,蓄長髮,不像前者聖人剃頭,其內派別複雜,修行方式各異,當中主張開悟自性的一支,乃西方人最喜愛的教派。再次薩克諦宗Shaktas,為女神崇拜者,敬奉超絕之知覺為宇宙萬物之母,追求死而復生能力的靈性經驗。印度人有句話說:「做信徒,大庭廣眾裡做克裏希納的,私人家居時做濕婆的,一己內心常做薩克諦的。」印度教三派,互相融通,其和諧光景遠勝公教、正教、新教間又或遜尼與什葉間之關係。若欲論宗派分裂之醜陋,想要找典型,絕不該先輪到印度教。

(十一月廿四日起全文逐日連載,歡迎讀者討論。
本文乃為原創,轉載或徵引,請說明出處。謝謝。)




--文學城www.wenxuecity.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