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對祖孫。。。紀念我的太奶奶
(2007-01-11 12:47:13)
下一個
在我的家族曆史上,太奶奶是我最敬慕的人,她是我心目中永遠的強者,在我的心裏,她有一種英雄般的光輝。
然而,我卻沒有見過她。所有關於她的故事,都是我從當年在太奶奶鄰村生活著的姥姥、和後來父親的嘴裏知道的。而那些,便足以讓我心裏對太奶奶充滿無限的敬意了。
我的姥姥是帶大我的人,在她帶著我生活的歲月裏,在談起她小時候的時候,不時會提起我那個在她心中同樣有著高大形象的太奶奶。她每次都會說:“周圍的幾個村,誰不知道她呀!高高大大的身板,一雙小腳(封建社會裏一種稱為傳統的產物),走到哪都帶著個小孫孫。現在讓我想,我還能記得起她的相貌,老太太真是堅強啊。。。”那個小孫孫,便是我的父親。
而父親每當談到太奶奶的時候,從話音裏我都能感受到一種透著悲傷的情感,從他的眼裏我都能看到一絲絲的淚光。而每一次,我也都會認真地聽著,跟他一起回到從前的歲月,分擔著那一份紀念。。。
我的父親是個遺腹子,他的父親在他還沒出生的時候就犧牲了,死後被當地奉為抗日烈士,還發了一個後來就被發它的人們忘記了的烈士證。我對太奶奶的印象便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我太奶奶有三個在身邊的兒子和一個遠嫁了的女兒。在我爺爺犧牲的同一年,她另外的兩個兒子也去世了(沒有人告訴過我因為什麽)。一個老人,在一年內失去了三個兒子。。。
可我太奶奶沒有垮掉,很快便仍象正常人一樣過著日子,沒有人看到過她悲痛欲絕的樣子。她不傷心嗎? 我不信,我所一直想感悟出的是,是什麽讓一個貧困農村的老人在失去了三個兒子後,對人生中命運這種東西還依然能夠從容以對。很多時候我真的希望,太奶奶要活著就好了,她一定能教導我很多東西,給我麵對自己人生的力量。
父親的母親在父親出生沒多久就要改嫁,太奶奶是個同情達理的人,沒有阻攔。隻是,父親是那個家裏唯一留下的獨苗,根。在農村,大多繼子的命運是非常可悲的。親媽雖然知道照顧自己的孩子,但通常會在跟別人生活了一段時間後,也會把跟前夫的孩子當成包袱,尤其是在有了新的孩子以後。不管是因為什麽原因吧,她總歸是不能接受唯一的孫子將來姓別人的姓,生活在別人的家裏。太奶奶自己的女兒已經遠嫁,父親是她唯一的指望。
也是奇怪,父親在他母親出嫁的那天,在很遠的另外一個村子的婚禮上,他誰都不找,誰抱都哭得很厲害(小孩子,難道真的不會懂得大人們在做什麽嗎?我從來不信。),隻找太奶奶。太奶奶當時就動了心念,在所有人都敲鑼打鼓熱鬧的時候,趁人不注意,抱著父親便偷偷溜出了那個村。出了村後,不敢走大路,以一雙三寸金蓮,穿了十幾裏地的農田,玉米地,還丟了父親的一隻虎頭鞋,才將父親又偷回了家裏。而父親乖巧,隻要是奶奶抱著就一聲沒哭過。
父親被偷回後,他母親和她新家裏的人沒有任何反應,自那以後,也再也沒有露過麵。多年後,聽說他的母親死於唐山地震。。。
太奶奶於是在拉扯起自己的四個孩子後,又開始全身心地去撫養那個幼兒,農村的貧窮,個中的艱辛,可是能以人言道的。。。太奶奶身邊沒有別的親人了,走到哪裏,孫子都在身邊傍著她。
父親長大到十歲多,隻上了幾年小學。太奶奶要他受好的教育,就把他帶到了遠在大連她的女兒家裏,希望他的姑姑能夠收留他。父親的姑姑是有自己的家和孩子的人,自然不願意。太奶奶就好好地求,說那是本家唯一一根獨苗苗了,看在她哥哥當年照顧妹妹的情分上,也要幫著把父親養大成人啊。好說歹說,姑姑算是答應了。可她對太奶奶很不好,言語之間從沒有過一點尊重。而太奶奶隻要她的孫子能受教育,始終是陪著笑臉的。太奶奶在大連沒住多久,就把父親放在那裏,一個人回河北農村了。
太奶奶走了,她以為孫子能夠沒事了,因為她看到,姑姑雖然跟她關係不好,對父親還算是基本接受了的。可是太奶奶走後,父親卻不願撇下她獨好,尤其是自奶奶走後,心裏更加記著她在大連為他所受的委屈。一日,他趁姑姑家裏人不注意,偷偷把他們家新買的一輛自行車推了出來,用它,走上了回河北尋親的路。
一個十歲多一些的孩子,騎著一輛比他高不多少的自行車,沒有準備,沒有地圖,從遙遠的東北大連南下,曆經上千公裏的路程,悃了,就在地上睡,餓了,就去人家要一點,隻要是醒著,就惦記著趕路,就這樣,父親居然又找回位於河北腹地的家。。。
回到家後,父親決定不再讀書,他要養起他的奶奶。他不會種地,就跟著人做小買賣,可是他又不會算計,跟他一起做小買賣的人還老騙他,所以老賠錢。有趣的是,他練就了一項後來令他能夠吹噓的小本事,就是能把勺子裏的油在離瓶口很高的地方把油倒進瓶子裏而不撒。遺憾的是,他雖然吹噓過,我卻從未見他表演過。
父親那個時候就是要守在太奶奶的身邊,一步都不離開她,也不要她離開自己。
然而,天命有期,太奶奶最後的日子在父親仍然十幾歲的時候來到了。一個晚上,父親跟太奶奶在一個被窩裏睡覺,他苦苦哀求太奶奶:“奶奶,奶奶,你不要離開我,你要是離開了我,我就是一個人了”。太奶奶也跟父親說“我不離開你,我不離開你。。。”第二天一早,太奶奶再沒有醒過來,當時,父親還在她的懷裏被她抱著。。。
父親成了真正的孤兒,一個人守在空空的大房子裏,大院子中。。。
後來一個軍隊的工程隊路過,其中有個人跟父親說了影響他一生的話:“去當兵吧”
那個年代,因戰爭死的人太多了,百姓普遍懼怕去當兵。可父親在農村實在活不下去了,一天,就把幹活的鋤往地上一摔,丟下家裏的一切,去報名參了軍。他走的那天,所有的新兵都有親人哭天抹淚的送別。可沒有一個人送父親,他的眼裏,也沒有一滴的眼淚(這些細節,都是父親曾經講過的)。。。
父親就那樣離開了他的家。父親雖然沒有讀過幾年書,在軍隊卻十分好學且聰明,練就了一手好字(我在小時候曾學過他的行書,寫出來的字也就是自己的名字能看看,其他的,就算是塗鴉了)。還因為毛選讀的好,語錄倒背如流當上了參謀(據說那個時候,二十多歲就作營參謀的也不多)。那時父親在軍隊混得很好,實行軍管的時候他管山西一個縣。母親曾說起過在山西的日子有種軍閥的感覺,去看電影、看戲隻要父親去,前排最中間的幾個座位是一定要留給他的。那個時候還有人送禮,整隻整隻的羊往家裏送, 她每次提起還都遺憾地說,當時怎麽沒有想起涮羊肉呢?!
父親苦難的日子在那個時候才開始有了回報。。。
僅以此文紀念我的太奶奶,和那一段祖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