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中時∶災民是“他們”,那麽“我們”是誰?

(2009-08-15 08:26:20) 下一個

馬英九受訪發言最令網民不滿的,恐怕是“他們”這兩個字。


??中評社台北8月15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的社論說,八八水患發展迄今已滿一周,但一直到最近一兩天,災區救援的協調整合才漸上軌道,但顯然已經錯過了救災的黃金時間。過去一周大部分的國內輿論大都集中在實況報導,鮮少對救災效率責難批評,主要也是以大局為重,希望以鼓勵慰勉增進救災成效,避免政府與災民之間的或有嫌隙,以免延誤救災與重建;這樣的心境應該是大多數台灣人民所共通的。

??社論說,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民間與輿論共體時艱的努力,卻經常被政治人物的不當作為或發言所幹擾甚至破壞。日前,馬英九於巡視災區時接受CNN有線電視網訪問時表示,此次災區以前從未受類似衝擊,所以“他們”沒有準備好∶而災情嚴重主要是因為“他們”(災民)事前未及早撤離所致,引起網民嚴厲抨擊。我們在仔細檢視其受訪原文後,也認為值得提出批評。

??馬英九將災情嚴重歸因為居民未能事先撤離,與先前“行政院”的說法一致,似乎是府院的共識,也似乎在為“中央政府”脫卸責任。就事情先後次序而言,先未撤災民以致後續災損重大,邏輯上當然沒有錯;但若從行政責任或民眾觀感的角度來看,恐怕都是極不恰當的發言。

??以災民撤離為例,雖然其執行確實是地方政府的業務,而撤與不撤確實是災民自己的決定,但在此當口去評論災民“沒有準備好”,難免給閱聽民眾畫清界限的指涉,極為不妥。災民地處偏 ,信息與危險意識當然都不及“中央”災害指揮中心。也正因如此,才有成立災指中心必要。若以稍微“父權管理”情境類比,則“中央政府”災指中心有如父親,而子女則如地方人民。父親預見子女可能遭逢危險,遂對子女的行為做出建議,然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子女會不會依建議而行,終究是他們的抉擇。但是任何做父母的都知道,父母與子女即使同處一屋簷,也不是一個命令一個動作,總要三催四促、反覆叮嚀,才可能竟功。無論如何,子女不幸發生災難,恐怕少有父母會對外人說∶“子女沒準備好”以致釀災吧?

??以此次水災撤離情形來看,也許“中央”救災中心有發送撤離建議,但“中央”有追蹤執行情形嗎?“中央”究竟知不知道地方沒確實執行撤離建議呢?如果不知,那先前建議就是欠缺關懷、虛應故事。如知道地方未撤,有後續追蹤催促嗎?當氣象局一再上修雨量預估時,“中央”單位有不斷增加其撤離建議的強度嗎?地方政府在這個過程中盡到承上啟下責任嗎?我們並不是在此脫卸災民滯留的責任,但是政府自己都沒有善盡職責,又有什麽資格去影射“未能撤離”是罪魁禍首呢?如今救災仍是如火如荼,“總統”卻說人民沒準備好、“行政院”怪地方不撤村,實在是欠缺同理心與凝聚力。

??社論說,馬英九受訪發言最令網民不滿的,恐怕是“他們”這兩個字。“總統”對外國記者發言,隻適合說“我們”沒有準備好、“我們”該盡早撤走災民。當“總統”將災民用“他們”來描述,將撤離的主詞設定為“他們”時,相對而言就是將救災者與負責通報的政府機關預設為“我們”。“總統”在平常是“國家”行政的領導者,在災禍侵襲時更是人民精神意誌的凝聚者。“總統”與“中央政府”的一切施政與發言,都該發揮積極正麵的效益,都該是莊重嚴肅、深思熟慮的。要達成這樣的效果,當然要盡量內括最大多數人民,而避免外排部分人民。但馬英九與先前“行政院”的發言,顯然沒有達到這樣的思考。媒體民調人民對政府救災嚴重不滿,一部分來自觀其行,恐怕另一部分則是來聽其言。

??八八水患是台灣近年來罕見的災難。依現在的死傷損害規模與救災防災效率來看,“中央”與地方政府都絕對有難以回避的行政責任。雖然輿論不願意現在去追究或推論責任,但是不客氣地說,“中央”與地方許多大官恐怕都是待罪之身。以目前的曖昧身分,加上死傷規模與民怨,“我們”政府大員的發言還能不謹慎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