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2025 (9)
中評社香港4月11日電/特朗普發動關稅戰後,民進黨中常會邀請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介民以解放日關稅:解題與方案討論為題進行報告,吳介民提出台灣經濟脫中入北概念,獲得賴清德高度認同,聲稱全球北方民主國家都想爭取優秀台商,投資脫中入北能以自身經濟實力立足台灣、布局全球。 所謂脫中入北是赤裸裸的經濟謀獨謬論,政治性質極為惡劣,也根本站不住腳,本不值一駁。但值得玩味的是,綠學者用入北來取代入美,一字之差,反而坐實了連綠營自己都對美國唯恐避之而無不及。當然,台獨勢力可以狡辯稱,所謂全球北方並不僅僅包括美國,還有歐洲、日本等民主國家陣營。但很顯然,這時候若再奢談經濟入美,必然再次戳中台灣民意的敏感點,點燃輿論怒火。 從入美到入北,不變的是脫中的分裂主義內核,變的是台獨勢力對美國態度的微妙轉變:不得不認識到美國在西方陣營老大地位搖搖欲墜,也深知島內民意對美國相當不屑,背後體現了從唯美是從到聞美色變、對特朗普政府從照單全收到強烈不信任的變化。 過去幾年來,民進黨從上到下都在極力掩蓋、批駁疑美論,甚至用認知作戰甩鍋大陸,製造兩岸敵意對抗。然而,恰恰是當年民進黨和獨派最力挺的特朗普,如今已然成為疑美論在台灣社會擴散、固化、深化的最大推手。尤其看到特朗普政府在關稅問題上東一榔頭、西一棒的行徑,台灣民眾對美國的態度,除了疑美論之外,還多了嘲美論、厭美論、恐美論。相比之下,親美論、舔美論、跪美論在台灣也會越來越沒有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