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2023年1月-2024年8月中菲在南海船隻相撞事件不完全統計
中評社╱題:菲律賓南海政策極端化傾向與影響 作者:陳相秒(海口),南京大學曆史學院2016級博士研究生,中國南海研究院南海曆史文化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張舒(海口),華陽海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摘要】菲律賓小馬科斯政府的南海政策表現出明顯的極端化傾向,具體表現為:以灰色方式公開幹涉別國內政及其他國家間關係、輕易訴諸冒險主義路線、單方麵挑戰南海地區戰略平衡、支持幷配合美國南海-台海聯動遏華策略。極端化傾向是菲政治家族、官僚集團和精英集團三股勢力將各自利益淩駕於國家利益之上進而共同作用的結果。受涉南海爭端右翼勢力崛起、仲裁裁決影響擴散和滲透、涉海法律製度結構固化交織作用的影響,南海政策極端化傾向呈現一定的路徑依賴性,但同時也麵臨國家利益和政治集團利益的平衡關係存在無法避免的脆弱性、美特朗普政府對菲防務承諾的模糊性和不可預期性等方麵挑戰。菲南海政策調整加劇了中國努力管控中菲關係、南海爭端和周邊關係的複雜性,中國在保持兩國溝通渠道暢通的同時,可通過戰略性地降低菲預期收益和提高其對成本和風險評估及前瞻性地培育民意基礎加以應對。
菲律賓是南海爭端重要當事國,對位於其200海裏內海域主張管轄權(專屬經濟區),幷對中沙群島黃岩島及南沙群島部分島礁提出領土主張。自20世紀60年代,菲聚焦海洋擴張,采取軍事和灰色手段非法占領南海部分島礁,幷以國內立法和訴諸第三方機製強化權益主張,同時尋求美國等域外國家為其海上行動提供支持。①小馬科斯政府上台後,脫離傳統外交原則和軌道,挑戰現代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東盟整體對外戰略以及菲總體外交方針,將其南海政策主線轉而聚焦服務少數政治集團利益,呈現出明顯的極端性。本文旨在梳理小馬科斯政府南海政策極端化傾向的表現及其背後決策邏輯,幷試圖評估這一政策取向的走勢及對中國的影響,最後嚐試提出中國可以采取的前瞻性、戰略性的舉措。
一、具體表現
極端化傾向是指菲在處理南海爭端時,悖離現代國際關係基本規範、準則及雙邊和多邊共識,打破常規政策安排,轉而采取衝動、冒險主義的政策及行動,表現為四個方麵。
(一)刻意挑起其他爭端國間矛盾
拉攏其他聲索國一同向中國施壓是菲一貫手段,但一直未得到其他國家的正式呼應。小馬科斯政府亦試圖采取這一策略且遇到同樣的困惑,因此其轉而采取迂回策略,試圖通過幹擾中國與其他聲索國緩和海上矛盾的進程甚至有預謀地激化相關矛盾以達到盡可能地掣肘中國的目的。其中,涉及中國和馬來西亞的照會泄露事件就是典型案例。
2024年8月29日,菲英文媒體機構《每日問詢者報》(Daily Inquirer)將中國外交部發給馬來西亞駐中國大使館的一份要求馬方停止在兩國主張重疊海域(位於沙撈越盆地)單邊油氣開發的外交照會全文公之於眾。事後麵對中馬兩國政府的不滿和抗議,這家媒體機構解釋稱,該文件由馬來西亞記者提供,小馬科斯政府對此則保持沉默。事實上,該媒體機構與小馬科斯政府有著極為緊密的關聯。時任《每日問詢者報》首席執行官桑迪普裏埃托羅穆亞爾德斯(Sandy Prieto Romualdez)是小馬科斯表親菲利普羅穆亞爾德斯的妻子。2023年9月,小馬科斯表弟、菲利普羅穆亞爾德斯親兄弟、眾議長馬丁羅穆亞爾德斯(Martin Romualdez)被曝向哈佛大學捐贈100萬美元開設新的他加祿語課程,該機構在事發後數個小時內就刪除相關報道。此舉表明,小馬科斯政府完全可以操控這家媒體,其放任炒作中馬有關外交照會係有意藉機幹擾中馬處理南海有關分歧的進程,促使馬采取強硬立場,給中國製造麻煩。
(二)輕易訴諸冒險主義路線
冒險主義路線通常指國家為實現預期目標,大膽、衝動地采取軍事和外交手段改變現狀,使得形勢失控甚至發生軍事衝突的風險大大提高。②小馬科斯政府的南海政策表現出明顯的冒險主義特征。
小馬科斯政府上台後,菲海上力量頻繁采取故意靠近、不專業航行等危險操作,海上行動明顯變得更加大膽、衝動。如表-1所示,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以來菲律賓海岸警衛隊在仙賓礁、仁愛礁、黃岩島至少7次故意製造海上擦碰事件。為突破中方攔截,菲方海警船、政府租用的補給船、水產與漁業資源局的公務船在和中方船隻交叉相遇時,習慣從中方海警船的左舷側麵插入幷橫穿,有時還故意危險靠近和刻意碰撞。2024年8月31日,菲律賓海岸警衛隊9701艦在南沙群島仙賓礁瀉湖內強行從航行中的中國海警船5205艦左舷插入,幷最終造成兩船相撞。根據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公約》第十三條:任何船舶在追越任何他船時,均應給被追越船讓路。從現場視頻看,菲海岸警衛隊船隻幾乎是可以側橫在中國海警船的正前方,極易出現不測事態。
(三)背離東盟大國平衡戰略
小馬科斯政府聲稱維護東盟的中心地位③,但其係列舉措嚴重侵蝕東盟主導的基於多邊主義和大國平衡構想的安全架構。菲過度支持美在南海地區權力擴張,包括新增軍事基地、擴大前沿軍事存在、構建小多邊陣營等,打破了本地區冷戰後逐漸形成的大國平衡格局。菲加入美主導的美、日、菲美、菲、澳等小多邊安全機製,幷和日本簽署旨在便利自衛隊進入菲本土的《互惠準入協定》,這些小多邊安全機製雖不是條約同盟,但為美逐步重構在南海地區單極霸權提供便利,削弱了東盟對南海地區安全事務的主導能力和話語權。特別是菲支持美常態化地將堤豐導彈係統部署到呂宋島,完全打破了南海及周邊地區的戰略平衡。
(四)支持幷配合美南海-台海聯動遏華策略
冷戰後菲曆屆政府采取對衝戰略,都不同程度地將以美製華作為處理中菲南海爭端主要策略,但都極力防止卷入中美大國競爭漩渦,尤其是避免在台海及其他敏感問題上激怒中國,防止中菲關係節外生枝。然而,小馬科斯政府對於美拜登政府試圖建立覆蓋東海、台海到南海的遏華島鏈幷不排斥,尤其是其台海政策安排和行動呈現出明顯鬆動。
[表1:2023年1月-2024年8月中菲在南海船隻相撞事件不完全統計]
2023年8月,菲公布《2023至2028年國家安全政策》,聲稱鑒於台灣與菲律賓群島的地理距離較近,而且台灣有超過15萬菲律賓人,台海的任何軍事衝突都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到菲律賓。這是菲政府罕見就台海形勢表明立場,且其立場與日、美如出一轍。2023年5月,小馬科斯曾公開聲稱,美菲2014年簽署的《強化防衛合作協議》由於台海局勢而增加了新的層麵,若台灣受到攻擊,美在菲軍事基地可以發揮防衛作用。此外,2024年1月小馬科斯在社交平台X(推特)上發文稱:祝賀賴清德被選為台灣下屆領導人,幷表示我們期盼密切合作,推進共同利益,促進和平,幷在今後的歲月裏確保雙方人民的繁榮,這一係列言行舉止顯示小馬科斯政府將調整其台海政策立場以迎合美南海-台海聯動遏華的強烈信號。
二、決策邏輯:政治集團利益大於國家利益
菲南海政策之所以轉向極端化傾向是政治家族、官僚集團、精英集團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些政治集團的基本邏輯是以各自利益超越國家利益。
(一)政治家族的利益
2022年小馬科斯贏得總統大選,曾統治菲數十年而後逃亡美的馬科斯家族再次登頂菲政壇權力中心,振興幷延續家族勢力也因此成為其本人在任期間主要目標。一方麵,小馬科斯希望藉南海爭端穩住民意支持。小馬科斯的民調支持率從上台之初的80%一路下滑至2024年7月的53%,其中信任度也降至52%。④但對於小馬科斯南海政策的民調支持率卻不降反升,2024年6月的調查數據顯示61%的菲律賓人認同政府在南海的新政策。⑤小馬科斯試圖通過在南海爭端上的極端、強硬、標新立異的政策舉措,將自身塑造成睿智、強硬、愛國的領導人形象,從而賺取國內民意支持。
另一方麵,小馬科斯政府還試圖以極端化的南海政策獻媚於美。菲最高法院2012年裁決馬科斯家族(包括小馬科斯及其母親)歸還非法財富幷賠償損失,時隔數年菲善政總統委員會(Presidential Commission on Good Government)仍堅持在全世界範圍對馬科斯家族非法所得財富進行統計幷追回。據估算,馬科斯家族資產超過100億美元,其中多數在美國,包括房產、海外賬戶等,這些資產至今仍是小馬科斯及其家族成員主要財富來源。菲司法部門試圖摸清馬科斯家族巨額財產去向,但包括財產記錄在內的大部分證據均在美方手中。為獲得美方為其家族海外財產提供安全保護以逃避追逃,小馬科斯希望以極端化的南海政策傾向迎合美印太戰略和牽製中國的訴求,換取美對其庇護。
(二)官僚集團的利益
軍警部門在菲政壇擁有特殊影響力,是每一屆政府必須拉攏的力量,對小馬科斯鞏固政權、重建家族政治勢力至關重要。如表-2所示,菲獨立後曾經數十次發生軍事政變或出現軍事政變的跡象。從菲武裝部隊參謀長布勞納公開釋放的信息看,小馬科斯上台以後亦曾顯露出軍事政變的跡象。
菲軍警部門長期依賴於美提供經濟、訓練、裝備及其他各種形式的支持和援助。除提供武器裝備、訓練等常規援助外,美還通過為菲高級將領提供退役福利及家屬保障對菲軍警力量實施滲透。菲軍警部門則投桃報李,試圖發揮自身對政府涉南海決策不可忽視的影響力,通過訴諸冒險主義路線,在海上采取強硬立場和行動,輿論上抹黑中國,行動上消耗中國精力,外交上牽製中國的外交布局,盡可能增加中國在南海方向的成本,迎合美對華成本強加策略。
(三)精英集團的利益
自2022年下半年以後,菲國內右翼勢力快速崛起,親美主義民族主義精英主義裹挾菲國內政治,外交上一味強調回歸美菲軍事同盟的路線,安全上放大南海、台海的地緣政治挑戰。右傾思潮席卷菲精英部門,包括國會、法律、媒體和知識界,其中國會兩院在南海爭端上的表現尤為明顯。
占據菲眾議院多數的右翼勢力將民族主義和親美主義投射到南海問題。針對菲前總統杜特爾特本人在2024年4月承認曾與中方就仁愛礁達成過口頭上的君子協定,羅穆亞爾德斯及眾議院多數黨領袖曼努埃爾何塞達利佩隨後表示,將對這一協議合法性進行調查。對此,當年5月下旬,眾議院國防和安全委員會和西菲律賓海委員會藉助對傑斐遜孔洪(Jefferson Khonghun)和拉蒙羅德裏戈古鐵雷斯(Ramon Rodrigo Gutierrez)等部分右翼眾議員提出的1684號議案進行審查,正式啟動調查程序。⑥小馬科斯將中菲君子協定視為秘密交易,試圖利用其表弟羅穆亞爾德斯擔任眾議長,通過立法、調查及其他方式增加清除杜特爾特家族政治勢力的籌碼。2023年12月菲眾議院還通過第1494號決議,譴責中國在南海對菲采取的幹擾行動,幷要求政府增加投入,提升海域態勢感知和海岸警衛隊能力。
菲參議院同樣受涉南海爭端右翼思潮的影響。2023年8月菲參議院通過決議,要求菲政府利用國際論壇爭取多邊支持執行仲裁裁決,在各種國際組織、會議和其他論壇中與誌同道合的國家接觸,幷向聯合國大會提交決議,呼籲停止一切騷擾菲船隻和侵犯菲在西菲律賓海(菲對其主張的南海海域的稱呼)既定權利的活動。⑦2024年4月初,參議員迪薇(Risa Hontiveros)提交決議案,聲稱達成中菲君子協定是叛國行為,要求進行調查,幷指責杜特爾特老是向北京卑躬屈膝,將他與中國的關係置於我們國家利益之上。⑧
三、態勢及麵臨挑戰
菲南海政策的極端化傾向具有一定的路徑依賴性,同時麵臨剛性與脆弱性挑戰。
(一)路徑依賴:三種力量交織影響
仲裁裁決的全麵擴散和滲透、國內決策框架固化、國內涉南海問題右翼勢力根深蒂固,這些因素交織作用,使得菲南海政策的極端化傾向漸漸形成路徑依賴。
1.仲裁裁決的滲透和擴散效應
仲裁裁決的影響橫向已從外交擴散到了海上行動、認知戰等其他領域,縱向中菲涉南海爭議互動的每一個環節滲透,業已從外交議題內化為菲社會各階層政治生活的一部分。除決策者和社會精英將之奉為觀察南海問題基本框架,普通大眾也形成思維定式。菲民調機構2024年7月公布的結果顯示,1200名抽樣受訪者中有33%的人讚成向聯合國大會提出一項決議,以獲得大多數成員國的支持,迫使中國遵守所謂裁決,支持政府對於裁決立場的比例遠超三分之一。這種政治正確限製了菲政府涉南海決策的選擇空間,不論是當權者還是反對派,抑或是社會精英,都必須堅持和維護仲裁裁決,否則將遭到競爭對手的質疑和攻訐。
2.國內立法固化菲律賓南海決策的框架
菲國會參眾兩院的部分議員自杜特爾特政府時期,就開始提出海洋區域法案,旨在將仲裁裁決內化為菲律賓的國內立法,明確了菲在南海的主張範圍,即包括黃岩島和所謂卡拉延群島,幷試圖將位於其主張的專屬經濟區內的一切人工設施都歸菲所有。伴隨著2024年11月法案生效後,菲海岸警衛隊、海軍及公務船被賦予了在主張海域及島礁開展巡邏執法及其他行動的法律義務和職責。換言之,海洋區域法在將裁決內化吸收的同時,也對以後的每一屆菲政府的南海政策構成了強製性規製。
3.涉南海右翼勢力根深蒂固
菲涉南海問題的右翼勢力已向政、媒體、學等社會各個階層蔓延,政治精英集團在南海問題上的極端化傾向還得到了多數普通民眾的支持。民調顯示,超過60%受訪者希望小馬科斯政府增加在南海的海軍巡邏和駐軍,支持以軍事行動爭取菲律賓的領土權利。⑨2024年7月的民調顯示,54%的菲成年受訪者讚成加強和擴大菲美軍事關係,以解決西菲律賓海的領土爭端,隻有11%的受訪者持否定態度。在右翼三個政治集團中,除了政治家族存在變量外,右翼取向官僚集團和精英集團已經在菲律賓政壇中站穩腳跟,國內民意也趨向采取強硬措施,加之背後擁有美西方的支持,其影響將長期存在。理性派聲音分散在部分政治家族和群體當中,右翼勢力占據明顯上風,這種國內政治勢力格局使得任何一屆試圖鞏固執政地位的政府優先選擇右傾南海政策。即使總統和決策團隊試圖保持平衡,采取理性、務實的策略,其南海政策也將受到右翼勢力的掣肘。
(二)挑戰:國家利益和政治集團利益動態平衡存在脆弱性
國家利益和政治集團利益間將產生強大張力,二者的平衡關係極其脆弱。菲政府必須考慮其南海政策的極端化傾向將使得國家利益一旦受到政治集團利益過度侵蝕而產生的社會效應。
1.海上爭端束縛中菲經貿合作
中菲貿易、投資合作極其容易受到南海爭議的幹擾。美國威廉與瑪麗學院全球研究所2024年8月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在對抽樣進行對比分析後發現,菲國內時常因南海爭端的刺激,出現要求取消與中國企業項目合作的呼聲。比如,2023年菲政府以違反環境法和涉嫌雇用中國勞工終止了由中國港灣公司負責的馬尼拉灣填海項目,但實際情況是當時正值中菲在南沙群島仁愛礁的對峙和衝突持續升溫,同時這家中國企業事先已被美列入實體管控列表當中。⑩
中菲貿易平均增長速度2012-2015年和2023年下滑進入波穀,分別為9.2%、2.7%,但2010-2011年、2016-2022年分別為25.6%和10.7%。其中,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客觀因素影響,雙邊貿易額跌至0.6%。兩個波穀的出現與中菲南海爭議升溫重疊,二者呈正相關。同樣受到幹擾的還有中國在菲直接投資。受南海爭議影響,菲方單方麵終止了蘇比克-克拉克鐵路(北部鐵路項目)以及馬尼拉灣22個填海項目,且菲還退出了一帶一路倡議。
菲試圖以美、日、印度、韓及其他投資來源和貿易市場取代中國,但效果幷不理想。中國對菲直接投資總額和項目數量上幷不占優勢,但項目交付速度更快,從承諾融資到完成項目平均不到一年。?日本及其他一些國家在菲雖然也願意投資民生項目,但周期長且附加條件苛刻。在貿易領域,中國的超級市場體量、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帶來的關稅優惠等因素迭加產生的優勢決定了菲出口貿易很難找到替代中國的市場。
2.美國兌現南海安保承諾具有不可預期性
菲曆史上曾多次要求美明確《美菲共同防禦條約》適用於南海,但直到2019年3月美才首次以國務卿聲明的形式表明態度,聲稱:由於南海屬於太平洋的一部分,任何對菲軍隊、飛機或船隻在南海的武力攻擊,都將觸發《條約》第四款所要求的共同防禦義務。但即使菲政府竭力配合美印太戰略,拜登政府仍未明確觸發條約具體條件,包括武力攻擊的具體解釋。2024年4月,美印太司令部前司長阿奎利諾(John C.Aquilino)在參加國會聽證會時稱菲律賓,如果一名水手或士兵或其一名成員被殺,可以援引《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第五條,但這將使我們的決策者麵臨真正困難的選擇。美口頭上表示對防務承諾包含南海,且實踐上為菲提供情報、武器裝備及其他間接形式的支持,但對直接卷入中菲在南海的武裝衝突始終小心謹慎。小馬科斯政府渴望美能提供實質性支持,但對美模糊策略無可奈何甚至唯有選擇順從。尤其是唐納德特朗普上台後宣示將繼續奉行美國優先的理念,幷采取了暫停對外援助、加速遣返非法移民等一係列單邊主義措施,小馬科斯政府對美菲延續牢固的同盟關係信心滿滿、特朗普政府對於美對菲涉南海防務承諾亦信誓旦旦,但特朗普政府對東南亞缺乏興趣?,美菲關係及美對菲的安全支持承諾麵臨更為顯著的挑戰。
3.菲律賓與東盟其餘國家的分歧將變大
出於為地區繁榮發展營造和平、穩定環境的考慮,東盟國家一直把維護海上形勢穩定作為彼此最大公約數。越南等部分聲索國試圖尋求單邊利益要求最大化,但前提是維護地區穩定形勢整體不受影響。泰國、印尼等多數非聲索國還希望訂立規則以約束各方行動,促進爭端和平解決。菲支持美增加在南海地區的前沿軍事部署,特別是將中程導彈力量係統常態化部署到菲律賓群島,此舉業已引起地區國家的強烈擔憂。同樣令東盟國家感到不安的還有美主導構建的小多邊安全合作給東盟主導的安全架構帶來巨大衝擊。東南亞國家對中國日益擴大的影響力表現出不安全、不適應,但同樣擔心美強勢介入南海爭議將加劇地區緊張對抗,將迫使其不得不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選邊站。菲與東盟其餘國家圍繞南海及軍事安全戰略的分歧伴隨著小馬科斯政府一邊倒向美國而不斷擴大,這將削弱其在東盟組織中的話語權,同時也將麵臨其他成員國家的壓力。
四、對中國的影響及應對
小馬科斯政府極端化傾向的南海政策對中菲雙邊關係和處理海上爭議的進程帶來挑戰,同時加劇了中國致力於管控南海形勢的複雜性。
第一,中菲以對話處理南海爭端的空間受到擠壓。經曆了2012年的黃岩島事件之後,中菲處理海上爭端的模式一直在對話和衝突兩個軌道間徘徊。杜特爾特政府時期,中菲南海爭端雖無法根本解決,但兩國多個層級的對話與合作機製對雙方及時管控海上緊急突發事態、消弭彼此分歧和促進爭端解決起到了兜底效果。小馬科斯政府的極端化傾向削弱了中菲開展對話的互信基礎,兩國在南海的矛盾和分歧因與台海、中美競爭、中國和東盟國家的關係等其他問題交織作用而進一步複雜化、擴大化,雙方衝突和對抗的成分隨之日益增多,這極大擠壓了彼此展開對話與合作的空間。
第二,中國努力降低周邊關係中的南海因素麵臨菲律賓的幹擾。南海爭端僅僅是中國與東盟關係全局中的局部,但若是處理不當卻極易令雙邊關係受到影響。中國一直致力於減少周邊關係中的南海爭端這個變量,提出了雙軌思路,倡導直接當事國間對話協商解決有關分歧。小馬科斯政府的南海政策給中國與馬來西亞、越南等其他聲索國間妥善處理彼此圍繞油氣等問題的分歧帶來了幹擾,也間接導致中國東盟關係中的南海因素進一步凸顯、放大。2024年的照會泄露事件迫使馬來西亞安瓦爾政府不得不做出馬來西亞將繼續在有爭議的南海水域進行石油勘探的強硬回應,此舉給中馬關係製造了嫌隙。此外,小馬科斯2024年1月訪越時刻意對外表示,越有興趣和菲一起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CLCS)提交南海外大陸架聯合劃界案,菲願意在適當的時候與越合作提交聯合文件。這一消息同樣給中越關係製造了小插曲。
第三,中國管控南海形勢的努力麵臨越加複雜的地緣政治競爭。小馬科斯政府支持日本突破戰後體製安排,在南海建立常態化的軍事存在,為日本實現正常國家軍事大國及牽製中國在東海方向戰略投入創造了條件。同時,菲憑藉地理和身份上的雙重特殊性,為美國打造南海與台海問題聯動發展提供便利,這加劇了中國處理台海問題麵臨的複雜性及管控南海問題的敏感性。
鑒此,中國應著眼長遠,從中美競爭、地區和國際秩序演變的戰略全局出發,化解小馬科斯政府南海政策轉向帶來的影響。
第一,保持中菲溝通渠道穩定、暢通具有長遠戰略意義。小馬科斯政府上台後,中菲涉南海問題雙邊溝通機製一度麵臨考驗。一旦這些機製中斷,小馬科斯政府、右翼勢力將加大虛假和歪曲敘事,壓製理性派聲音。菲涉南海決策分散在總統、外交、海警和軍事等各個部門,中國應著眼於中菲南海爭端短期內無法解決的現實,以成體係的雙邊對話機製,管控兩國海上爭端與矛盾。在現有南海問題雙邊磋商機製的基礎上,抓住有利時機,推進構建中菲海警、海軍、漁業、油氣等部門間的雙邊磋商機製,針對現地執法、海域管控、漁業和油氣活動等可能出現的衝突,前瞻性地進行溝通,促進化解彼此矛盾,尋找幷爭取潛在的合作。
第二,降低菲收益預期是促其調整南海政策的可行出路。菲涉南海政策偏好建立在利益計算的基礎上,包括贏得選民支持。一旦南海政策的極端化傾向表現出明顯的邊際成本大於邊際收益,菲將失去其決策底氣幷促其反思政策適用性。中國可以通過明確在台灣、美在菲部署中程導彈係統等問題上的立場及菲方極端化傾向可能付出的代價,配合海上現地管控措施,令菲冒險主義行動得不償失,提高菲方對預期成本和風險的評估,降低其預期收益,使菲政府知難而退。
第三,前瞻性、針對性地促進中菲民間涉南海問題的增信釋疑。菲絕大多數民眾對中菲南海爭端缺乏直接認知,有關信息、知識和觀念多是被動接受政客、媒體及智庫機構、專家學者的灌輸,這為部分心懷利益訴求的政治家族、官僚利益集團和右翼勢力以刻意編造敘事體係從而塑造民意支持提供了可以利用的空間。中國自2023年開始及時發布中菲海上力量對峙的現場視頻,對菲國內民眾正確瞭解海上形勢和防止部分政客的政治欺騙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來源。中國可考慮進一步完善麵向國際的涉南海重要政策和事件發布機製,藉助新媒體平台,發揮菲政、商、媒體和學術等社會各界的理性派群體力量,對菲民眾涉南海中菲南海爭端的觀念塑造施加影響,推動菲民意規製政府涉南海極端化傾向。
結論
小馬科斯政府南海政策明顯表現出與理性主義原則相背離的極端化傾向。這種傾向是小馬科斯政府所處的內部和外部特殊環境疊加作用的結果,特別是馬科斯家族及軍警部門與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加上菲國內右翼勢力日益壯大,這是往屆政府所不曾遇到過的。在南海爭議上的極端化傾向因內部和外部因素作用而具有一定的路徑依賴性,但這種政策取向始終麵臨國家利益和政治集團利益間的張力產生的脆弱性的挑戰。
本文係海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基於數字化的南海海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播體係研究》(HNSK(YB)22-106)、國家社科基金研究專項(24VHQ01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①吳士存:《南沙爭端的由來與發展南海紛爭史國別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22年版。
②Ross Babbage,Countering Chinas Adventurism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trategy Op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Allies,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s,2017.
③PH committed to genuine peace,ASEAN centrality,May 31,2024,https://mirror.pco.gov.ph/news_releases/ph-committed-to-genuine-peace-asean-centrality-pbbm/.
④Philippine Marcosapproval,trust ratings dip poll,Reuters,July 18,2024,https://www.reuters.com/world/asia-pacific/philippine-marcos-approval-trust-ratings-dip-poll-2024-07-18/.
⑤Sebastian Strangio,76%of Filipinos View China as Countrys Greatest Threat: Survey,the Diplomat,June 07,2024,https://thediplomat.com/2024/06/76-of-filipinos-view-china-as-countrys-greatest-threat-survey/.
⑥House probe of Duterte-China gentlemans agreementbegins,inquirer,May 20,2024 ,https://globalnation.inquirer.net/236733/house-probe-on-duterte-china-gentlemans-deal-starts.
⑦Senate Condemns Continued Harassment of Pinoy Fishermen,Illegal Chinese Incursion In WPS,Senate of Philippines,August 1,2023,https://legacy.senate.gov.ph/press_release/2023/0801_zubiri1.asp.
⑧杜特爾特遭懷疑與中國簽訂秘密協定菲參議員促調查叛國,RFI,2024-04-07,https://www.rfi.fr/cn/%E4%BA%9A%E6%B4%B2/20240407-%E6%9D%9C%E7%89%B9%E5%B0%94%E7%89%B9%E9%81%AD%E6%80%80%E7%96%91%E4%B8%8E%E4%B8%AD%E5%9B%BD%E7%AD%BE%E8%AE%A2%E7%A7-%98%E5%AF%86%E5%8D%8F%E8%AE%AE-%E8%8F%B2%E5%8F%82%E8%AE%AE%E5%91%98%E4%BF%83%E8%B0%83%E6%9F%A5%E5%8F%9B%E5%9B%BD.
⑨OCTA: 70%of Pinoys want to assert PHs territorial rights via diplomacy,peaceful means,GMA Integrated News,August 13,2023,https://www.gmanetwork.com/news/topstories/nation/878737/octa-70-of-pinoys-want-to-assert-ph-s-territorial-rights-via-diplomacy-peaceful-means/story/#goog_rewarded.
⑩?Samantha Custer,Bryan Burgess,Jonathan A.Solis,Narayani Sritharan,and Divya Mathew,Beijings Big Bet on the Philippines: Decoding two decades of Chinas financing for development,Version 1.0,AidData,William Mary,June 2024,https://docs.aiddata.org/reports/beijings-big-bet-on-the-philippines/full-report.html.
?Hoang thiha,William Choong,Trump 2.0 Presidency: What Is in Store for Southeast Asia?,12 November,2024,FULCRUM,https://fulcrum.sg/trump-2-0-presidency-what-is-in-store-for-southeast-asia/.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5年3月號,總第327期,P11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