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八時,位於密西根大學音樂學院的演出大廳內熱鬧非凡,由孔子學院主辦,歌唱家孫麗燕老師指導的"我唱中國歌"音樂會,在觀眾的掌聲中拉開了序幕。
孔子學院院長林萃青教授在致詞中說,這場音樂會是中美文化交流中的一朵奇葩。以歌會友,以歌迎春,傳播,交流華夏文化,架起中美音樂間的一座橋梁,打開增進了解的一道大門,為中美關係填平坎坷,迎向更好未來。
在院長致詞後,孔子學院的合唱團在孫麗燕老師的指揮下,以三首經典的中國歌曲,"西風的話","花兒與少年"和江蘇民歌"茉莉花"鋪出了音樂會的台階。雖然合唱團的成員來自密大和安娜堡的各個行業,人員流動大,音樂水準不一,但在一學期十一次的教學活動中,學唱了十四首歌曲,為了唱好這三首歌,團員們在孫麗燕老師一個個聲部的指導下,一個個音地練習,終於在演出中獲得好評。
由陳小平和劉曉明演出的男聲二重唱,"草原-夢中的故鄉",是由陳小平作詞譜曲,描寫了遠方遊子對故鄉草原的思念,留戀。由馬作霞和薑文清表演的湖北民歌"龍船調",則反映了正月裏大姑娘,小媳婦串親訪友的歡欣。馬作霞女士的亮麗歌喉,薑文清誇張的表情,為晚會增添了喜慶的氣氛。
三位美國音樂學院的學生演唱的三首著名中國歌曲,雲南民歌"小河淌水",哈薩克民歌"燕子",嶽飛的"滿江紅"則掀起了音樂會的又一個高潮。西方的歌劇女高音,次女高音唱起中國民歌來,雖然洋腔很重,但她們紮實的聲樂素質,優美的音色,流暢的行腔,使不少中國觀眾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在唱完中國民歌後,女高音Ali Haas 和次女高音Elizabeth Robertson又各自演唱了一首西方歌曲作對照,使觀眾對不同的音樂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而當身高二米多的男低音Ben Brady以慷慨激越,豪情萬丈的歌聲唱起了嶽飛的"滿江紅"時,倒真是難得一聞。完全不懂中文的美國小夥子在孫老師一字一句的教誨下,理解了這首英雄末路的悲歌,抒發了嶽武穆報國無門的心懷,自然激起了中外觀眾的熱烈掌聲。
短暫的幕間休息後,男低音Ben Brady唱起劉半農作詞,趙元任譜曲的老歌,"叫我如何不想她"時,倒也聲情並茂,感情豐富,或許是因為他的女友,女高音Ali Haas 正坐在台下,為其呐喊助威,或許是因為想到台下的女友,才能把這首歌唱好。接下來由女高音徐勤,次女高音繆亞芳演唱的又一首經典歌曲,弘一法師李叔同作詞,楊鴻年作曲的"送別",又把近百年前的人情風貌拉於眼前。是啊,滄海桑田,江山易改,但人間的親情,友情,別情卻沒有大變,"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離鄉人回首再回首,情依依,情難卻。
美國小夥子,男高音Clayton Smith的一首中國紅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給中美觀眾帶來了特殊年代的特殊文化。不知一九七二年二月尼克鬆總統訪華時,觀看中央芭蕾舞團的"紅色娘子軍"時會有何種心情,但能跨越政治,文化,曆史的鴻溝,著眼未來,造福後代,造福世界,才是不朽的業績,盡管個人無法脫俗。而他接著演唱的意大利歌劇的名曲,"偷灑一滴淚"倒反映了他的藝術功底,引人讚賞。
當聲樂係研究生,女高音Antonina Chekhovskava唱起王洛賓的塔吉克民歌,"在那銀色的月光下"時,觀眾們又一次為美國青年一代的肯專研,喜創新的精神折服,中國人跨語係學習意大利歌劇,學唱法語,德語,西班牙語歌曲時,沒有十來年功夫難得真經,美國學生敢學跨語係的歌曲,衝勁創勁可佳,不易,即有老師的辛勤教導,也有學生的苦功,缺一不可。在她演唱拿手的歌劇"蝙蝠"插曲時,她倒把花腔女高音,表演得流暢淋漓,瀟灑自如,似夜鶯歌唱般婉轉亮麗。中國數百種戲曲中,是否有類似的花腔唱法,我是不知。
從坎通專程前來的愛樂合唱團,在孫老師的指揮下,以"再別康橋"和"梁祝",作為本次音樂會的壓台戲。根據詩人徐誌摩的名著而改編的合唱曲,以幾個聲部的多層次配合,把異鄉遊子對人生,對海外生活的感受,淺淺淡淡,濃濃密密地刻畫了出來。"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悄悄的我來。。。"作為中國古代四大愛情故事之一的"梁祝",被多種藝術形式描繪過。但由其家鄉的戲曲,越劇為主調的合唱曲"梁祝",則敘事性強,情節複雜,篇幅長,不少團員都有"吃不消"的感覺。但一唱一排,卻身心投入,不覺其長,樂在其中。經過教學的半年努力,終於收獲成功,得到一致好評。有的觀眾甚至一掬熱淚,為梁祝的千古真情,為合唱團的歌聲而感動。
音樂會結束後,台上台下歡聲笑語,大家相互慶賀。這場音樂會的成功,顯示了音樂的國際性,顯示了人類對美,對藝術的共同追求。希望在今後的歲月中,密西根大學孔子學院會用一朵朵藝術之花,鋪出更美的春天大道,讓春燕的歌喉早日響遍這北國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