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那天,沒留意,就那麽過了,後來某吃貨問我為啥好像大家都在吃餃子還有湯圓,這才想起來,雖然我們那兒沒有這個習俗,但是某人被饞到了,餃子麽,肯定要給補上滴!
餃子皮,是自己揉麵壓的,餃子餡呢,是買了大塊的豬肉自己絞的肉餡,加上新鮮的韭菜,特別香!
餃子餡原料:
2/3杯豬肉餡
2個雞蛋
1小把韭菜
1大勺醬油
1/3茶勺白糖
1/2茶勺蠔油
1/4 茶勺白胡椒粉
1/2到1茶勺料酒
幾滴香油
鹽適量
油適量
餃子皮原料:
1杯高筋麵粉
1/4杯水
1/8茶勺鹽
1/2茶勺油
煎餃:
3到4大勺油
1/2到3/4杯水
蔥花
白芝麻
做法:
將麵粉,水,鹽和油一起,揉成一個光滑的硬麵團,用保鮮膜蓋好,餳麵一兩個小時,最少也要30分鍾以上。
雞蛋加一點點鹽,打散成蛋液,加點油,下熱鍋煎炒成金黃色的碎雞蛋粒。
韭菜清洗幹淨,切成小粒。
把豬肉餡放到一個大碗 內,加入醬油,白胡椒粉,白糖,料酒,蠔油和香油,往一個方向使勁攪拌至肉餡起膠上勁,然後加入雞蛋和韭菜。
攪勻,最後再加鹽調味。
餳好的麵用stand mixer的壓麵附件壓薄成大麵片。厚度用5.
來回多壓幾次,麵皮就非常光滑而有韌性了。
用圓形的模子壓出圓形的餃子皮。剩下的邊角料再重新壓薄,扣餃子皮。越往後餃子皮韌度越高,喜歡的話,厚度可以改成6。
包好的餃子排排隊。
這樣1杯高筋麵粉揉的麵,最後一共包了28個餃子,我們倆吃一頓都還有得剩啦!
取一個大的平底不粘鍋,大火燒熱,放油,往鍋裏放入餃子,略煎一下,然後加水,蓋上蓋子,大火煎至水分快燒幹的時候,開蓋,往鍋裏撒入蔥花和芝麻,再蓋上蓋子,轉成小火,慢慢煎至餃子底部金黃色。
這一步要看好火候,火候不足餃子底部上色不漂亮,吃起來也不酥脆,火大了容易糊,很考驗耐心和細心的哦!
剩下的工作,當然就是吃啦! O(∩_∩)O~
配了自己做的辣醬,灰常爽!
以前貼過蒜蓉剁椒的做法,在這裏:http://www.yankitchen.com/blog/2k1o27b6fzy82wn0sphsah9oqd3hbo
真正的皮薄餡大的餃子,嘿嘿嘿。。。
豬肉韭菜餡餃子,香就一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