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華中文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我在德國教中文十三年

(2006-07-17 10:23:39) 下一個
柏林華德中文學校建校已有13年,現有490餘名學生,年齡從5歲到20歲,分成28個班上課,其中含一個由外國家長組成的對外漢語班。每班每個周六上3個小時課。如何能讓學生在如此少的時間內不僅能認字讀課文,還能快樂地學習用中文寫作?這對每位海外華文教師來說都是一項相當艱巨的工作。我校教師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分析比較國內外學生的不同特點,總結摸索出以下幾條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靈活機動找素材

  海外中文學校的學生每周隻有周末上3個小時的中文課,其他時間沒有漢語環境,這無疑對學習中文很不利。

  但是在海外教學生寫作也有兩個很有利的因素。一是德國小學主張快樂學習,學生的課餘時間多,課外生活豐富。德國的假期比中國長得多,學校組織的春遊、秋遊和家長帶領的旅遊及回國探親很頻繁,學生普遍閱曆廣,眼界寬,而且思想上沒有任何條條框框,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這都是他們的長處。二是海外中文學校的教師在教學進度上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雖然生活給海外的學生提供了很多寫作的素材,可是他們自己往往並不知覺。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引導作用就至關重要。自主靈活的教學氛圍使教師可以及時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指導他們用筆寫出對生活的愛,因勢利導,順勢而發,讓學生真正表達內心的感受,而不是為了完成寫作任務而幹巴巴地寫作。這樣的寫作才有可能成為快樂寫作。

  比如這周剛下了一場大雪,學生們來校時都很高興地講他們在雪地裏的見聞,教師立刻指著窗外的大雪引導學生以“雪”為主題寫作,結果學生寫出了一批生動的文章,其中一篇《有雪的冬天》還在第六屆世界華人小學生作文大賽中得了三等獎。假期剛過,學生們少不了要相互交流自己的旅遊經曆,上課鈴響了還安靜不下來。這時與其去指責學生不守紀律,還不如馬上指導學生寫遊記,同學們的《遊大連》、《遊巴黎》、《到珊瑚礁潛水》等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成的。

  在德國,小孩子過生日都要邀請朋友慶祝,有時還要在班級裏發糖果,那麽,教師組織全班用中、德、英文為過生日的同學唱生日歌,必定會給孩子留下美好的印象,這時讓孩子們寫下這個過程和感受,再配上他們自己的小畫或照片,就是一篇優美的短文了。當我校7歲女孩蔡藍天的《過生日》一文刊登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學中文》版上後,學生們像發現寫作新大陸一樣開始紛紛寫自己的生日。學完了《齊白石畫蝦》的課文,啟發學生們睜大眼睛去觀察生活,看看每天月亮的變化,觀察種子的發芽,注意一下螞蟻之間的信息交流,或者留心一下香蕉是怎麽慢慢變黃的……這之後再讓他們寫觀察日記可就熱鬧了,交來的作文有的寫螞蟻搬糧、蜘蛛結網,有的寫鄰居家的貓、自己家裏的金魚缸。講評這些文章時聽的和寫的都特別認真,有時聽著聽著就爭論起蜘蛛是8隻腳還是6隻腳,蜘蛛的絲是不是吐出來的等等問題,爭不清楚的地方教師就鼓勵大家再去觀察,重新寫作。這樣練寫作文,孩子們都很有參與感,主動性很高。

  海外中文學校每周隻上一次課,所以指導寫作時教師的敏銳觀察力和機動靈活的教學方法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我們很少讓學生按部就班地寫命題作文,而是大量寫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隨機安排的非命題作文,必要時甚至改變教學進度,根據學生的作文及時跟進指導,比如學生交來的作文中常常會既有寫人的(爸爸、媽媽、弟弟、妹妹也是他們的觀察對象),也有寫事的。那麽就把這兩種作文的寫法要素都在講評時告訴學生。關鍵是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始終感到是他們自己想要寫,有內容可寫,漸漸地,他們就能自己從生活中找到寫作素材了。

  二、揚長避短給詞語

  學生有了敏銳的眼睛,有了足夠的寫作素材以後,往往苦於沒有足夠的中文詞,而越來越喜歡用德文寫作,而中文寫作反而顯得幹巴巴的。這是海外學生的普遍短處。作為教師,這時就要給學生補充中文詞匯,也就是說,開始時是以一種連詞成句的方法讓學生寫作的。教師給出相關場景的5個詞語,先讓學生逐一造句,再要求學生用這5個詞語連成一篇短文。慢慢地可以增加到給20個詞語,讓學生逐一造句後選用其中的10個連詞成文,直到他們最後能自己靈活地選用合適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想法。這種把詞的教學與寫作有機地結合起來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既有了框架———生活素材,又有了建築材料———詞語,蓋房子時的難度就小多了,這樣就減少了學生用中文寫作時的畏難情緒,使學生的中文寫作能力和德文寫作能力得到同步發展。

  除了連詞成文,仿照課文寫作也是引導學生寫作入門的方法。學完了一封信,讓學生仿照課文給爺爺奶奶寫信,但他們詞匯不夠,難以表達,於是教師就指導學生畫插圖:迎風招展的五星紅旗、色彩繽紛的花朵、亮晶晶的小貼片都被孩子們用來表達自己的心情。這時教師將每篇小文的內容用計算機打印出來,再根據他們畫的插圖指導他們用漢語語匯來表達,學生們感到很新奇,學得很有興趣。

  三、堅持不懈勤講評

  學生寫完作文後,教師一定要及時在全班進行講評。盡管7到8歲的學生剛開始學習寫作時,一個班上往往隻有三五個學生能按時完成作文作業,教師也要將這幾位學生的作文讀給全班聽,並講評其優點和不足,讓全班同學幫助修改。因為隻有這樣,才能使全班學生有參與感。兒童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就是從聽別人的作文中學習寫作的。

  在講評的過程中,要防止輕易否定學生的作文,不可打擊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即使學生的作文很稚嫩,教師也要當堂修改給全班同學聽,看看怎麽才能寫得更好。比如說:當低年級學生以“春天”為題寫作時,絕大多數同學都按照老師範文的思路寫了春天的美景並以“春天很美麗,我喜歡春天”的句子結束。可是有一個男孩卻這樣寫道:“春天來了,一棵小草長出來了。突然來了一陣大雨,小草倒在泥水裏,小草不喜歡春天。”這篇小文在班上一讀,學生們都說不好,並評論說“一點都不美”。寫這篇文章的孩子也非常緊張。這時教師首先肯定這個男孩觀察仔細,寫的是事實,因為柏林的春天確實常有“倒春寒”現象,然後發動大家動腦筋,怎麽把這篇文章改美?最後改為“小草不喜歡這樣的春天,它盼望真正的春天快一點到來!”大家都說好,寫文章的孩子更是如釋重負地笑了。

  在海外,由於學生接觸中文的時間少,從學生開始第一次學習用中文寫作到他們能完全自如地用中文寫作,常常需要五到七年時間。在這漫長的教學過程中,每一任的教師都要堅持不懈地進行作文指導講評,從低年級起慢慢地“熏”才有效果。操之過急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拔苗助長更會傷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學以致用促提高

  海外學生使用中文的機會很少,又幾乎沒有中文的課外閱讀材料,極易產生“學中文無用”的想法,這是海外華文教育的一大難題,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認識到“學以致用,才能持之以恒”,因此采取了以下4項措施:

  1、組織學生參加世界華人小學生作文大賽。

  2、組織學生給人民日報海外版《學中文》專版投稿。

  3、組織學生參加國家漢語辦公室的漢語水平考試(HSK)。

  4、組織學生參加國務院僑辦的“尋根之旅”夏令營。

  在這些活動中,我們得到國內外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教育處給我校全體中文教師訂閱了人民日報海外版,每期的《學中文》專版都成了我們的好教材。我們還經常在課堂上給學生讀《快樂作文》和《學中文》專版上的文章,讀完後還要分析這些作文好在哪裏。學生們先是很好奇,既而越來越感興趣,每次上課都主動要求老師讀範文。不久就躍躍欲試,自己也想寫些稿件了。

  特別是當我校學生在第五屆華人小學生作文比賽中取得一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和三個三等獎之後,學校特地張貼紅榜予以鼓勵,家長高興得要帶攝像機攝影,學生寫作的積極性空前提高,每個周末都有學生主動交來自己寫的作文,紅著臉問:“老師,你真能給我們寄到中國去嗎?”為了鼓勵學生,我們每學期都把學生交來的作文集中投稿,僅2005年就已經有十多篇習作在報紙上發表,一旦有學生的習作發表,師生家長奔走相告,激動萬分,從而更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第六屆華人小學生作文大賽有七名學生獲獎,其中還有一名是特等獎;參加“漢語水平考試”的學生不僅連年全部通過考試,有五名學生還因為成績優異獲國家漢辦的獎學金回國短期學習;2004年回國參加國僑辦“尋根之旅”夏令營的學生大開了眼界,返回德國後寫出了一批優秀作文,促使2005年的夏令營報名踴躍,有的學生剛得到消息就迫不及待打手機報名,一天之內名額全滿!

  總之,學以致用的四條措施使我校教學質量顯著提高,學習氣氛濃厚,家長滿意,學生也學會了“快樂寫作,快樂學習”!
林希 /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