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是兩歲半來日本的。我們自己剛來的時候學日語吃了不少苦,很是為女兒擔心。兩個月後,我們的擔心還沒有結束,女兒已經呱裏呱拉的能和小朋友一起玩了。半年後就做起了父母的日語老師。和學日語的速度一樣快的,是忘記中文的速度。就像是日語進來了,就把中文趕走了的感覺。到五歲的時候幾乎是一句中文也不會講了。起初還能聽懂,到後來連聽也成問題了。
丈夫是典型的“大中華主義”。總是說:“日語一句不會也不要緊,中文不能不會”。當時女兒偏偏是連一句中文也不會說。丈夫認定在國外是學不好中文的,於是要把女兒送回中國上小學。我們兩口子都在日本就職,要回去,隻能是女兒一個人回去。和女兒分開是我不能容忍的。父母和兒女在一起生活的時間,一般來講隻有18年左右,也就是三個六年。對一個家庭來說這是最美好的18年。要舍棄其中的三分之一,我不願意。於是我和丈夫總是為女兒是否回國上學的事爭爭吵吵。在爭吵中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女兒已是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了。
有一次看到一個電視專題片,說的是一個蒙古的華人女企業家的故事。這位企業家說一口和我們一樣的中文。讓人吃驚的是,她四十多歲才第一次到中國來。原來在國外也能學好中文。這次我和丈夫達成了共識,送女兒去中文學校。就這樣女兒來到同源中文學校小岩分校。
那時小岩分校沒有新班,最淺的班也開班8個月了。女兒上課聽不懂,隻能靠回家補。每次考試女兒隻能得5分、10分。女兒自尊心很強,但個性軟弱。對學中文產生了抵觸,不肯去上學。我們就和老師商量,能不能每次考試送她個60分,鼓勵鼓勵她。玉老師欣然同意。就是這個虛假的60分,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女兒有了自信,三個月下來就能跟上班了,這時的60分已經不再是老師送的了。我們也是煞費苦心,隻要看見漢字就問女兒怎麽念,在家裏規定不許說日語,總是讓女兒給國內的外公外婆打電話等等。工夫不負有心人,女兒的考試成績從60分到80分,90分,100分,終於從後麵跑到了前麵。考試成績沒有問題了。不過,中文的聽力,說的能力還很差。和外公外婆通電話的時候還時不時地需要我們做翻譯。這時隻能走捷徑——回國。以前回國最多兩個星期,為了女兒,我冒著被公司炒魷魚的危險,暑假的時候請了一個月的假帶女兒回國。回國學中文效果是非常好的,女兒中文的聽說能力突飛猛進。嚐到了甜頭,去年暑假我請了一個半月的假回國,結果被公司扣了冬季獎金,以示警告。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覺得非常值。回國是中文學校的重要補充,沒有這一環,中文水平很難在短時間內提高。
有了一定的中文水平,女兒在小學校的班上也大出風頭。上音樂課的時候,老師教了一首中文歌曲,讓女兒把歌詞翻成日文。女兒張口就來,讓班上的同學羨慕不已,也讓女兒小試鋒芒,更加喜歡學習中文。在家裏我們也盡量讓女兒表現。電話盡量讓女兒接,遇到說中文的朋友,總會表揚女兒中文說的好,女兒沾沾自喜,得意洋洋。學中文的勁頭也更大了。
女兒學中文已經兩年半了。在家裏可以用中文和我們交流,給外公外婆打電話更是小菜一碟,還能給外公外婆寫信。雖然沒有國內同年齡孩子的水平,但在每周隻有2個課時的學習條件下,能有這樣的成績,我們認為還是滿不錯的。
讓自己的孩子掌握中文是每個華人父母的心願,感謝同源中文學校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學習母語的場所。(來源/日本新華僑報)